陈独秀给出的答案
今日的保守派,从前也做过革新派(如康南海等),今日的革新派,将来也要变成保守派。世界进化的大流倘没有止境,那保守革新两派的争斗,也便没有止期。我想就是再过一百万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终久是保守革新两派对抗的世界,不过保守派也跟着革新派一天一天的进步罢了。”
所有,除非力战而死,杀身成仁和含冤被害。活下来的要不选择默默无闻被路人背后说废了这人,要不居功自傲被人说疯了这人或被赐死,要不还想接着干下去却力有不逮,要不就是活的长等其他人都死了站出来说其实我才是英雄啊黑一黑死人。
武长顺和李金亮。
前者直接栽在我师伯手上,后者间接栽在我师兄手上,也是巧的很。
其实,我还想起来仨省部,但是不能提名儿啊。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Dragonborn 屠龙者,末代龙裔,奥杜因终结者,内战终结者,天际救世主,皇帝刺杀者,魔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冬堡首席大法师,战友团先驱 ,盗贼工会会长,黑暗兄弟会聆听者,吸血鬼大君,九大领地领主,自封为天际至高王。
曾经他只是个囚犯,他短暂的终结了天际持续已久的内战,他从世界毁灭者奥社因手上拯救了世界,天际曾一度奉他为救世主。不过从那之后,一切都变了。
他是一个小偷,凭借从盗贼工会学来的的技艺,没有人会发现他在各大领地到处偷东西,甚至在他偷走之后,原价再卖回去,那些商人明明知道,是自己的东西,可还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没人敢站出来指责他,即使偶尔有个守卫,见义勇为的抓住了他偷东西,可又能怎么样呢,凭借男爵的身份,他只需要交一点点钱而已,而代价就是,夜深了之后,那个见义勇为的守卫被抹了脖子。
他是一个杀人狂,他带着自己小弟,在天际省无恶不作,杀人改账本,他能仅仅因为你长得丑,便将你杀死,做事仅凭自己喜好,仅仅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冒犯,便到处杀人放火。甚至屠城屠村,只要是他走过的地方,便尸横遍野,众人四处逃窜。从路过收钱的强盗,到尽忠职守的守卫,一个不留,全被他杀死,他像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祗,视众生为蝼蚁。
他暴饮暴食,天际本来收成就不好,他却能随便进入别人的田地,糟蹋他人的粮食,全然不顾路边冻死饿死的农民,兴致来了,边尽数都拔了。顺便用火烧别人的房子助兴。
他是一个淫魔,他的豪宅遍布天际省各地,每个城都有他强取豪夺来的少女,她们被安置在各处,他在某处神秘地点还有一个实验室,天际省所以漂亮的女人几乎都在里面,她们被囚禁着,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们甚至不能穿衣服,只等着他什么时候有兴趣去临幸,得益于精湛的大师级幻术,以及他自创的幻术提线木偶,无数的人们被他控制住,他甚至看到了好看的女人,便当着丈夫的面强奸她们,杀掉别人的丈夫,父亲,全家,然后再把她们带到实验室,永远的囚禁起来。
他是个负心汉,或许早就忘了曾经在风宅和莱妹的山盟海誓,他已经多久没有回去了,在他还没成为救世主的时候,那个一心一意跟着他的女人,现在去哪了?或许已经死在某个角落了吧。他早就不在乎了,现在他就是神,要什么女人得不到。
他还是个恶魔,玩弄灵魂的大师,无数被他杀掉的人们,灵魂被囚禁,更有甚者,还要被那邪恶的死灵法术复生,从此带在身边,跟一条狗一样,那些生前被他杀害的人,死后也要受其囚禁,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九大领地惧怕他惧怕的要死,四大公会视他为瘟疫,避之不及,即使是最臭名昭著的黑暗兄弟会又如何,那只不过是他手底下的玩具,没人能阻止他,即使是初代龙裔,也被他杀死,高高在上的龙族,被他杀得濒临灭绝,没人想得到,那个曾经连鸡都杀不了的囚犯,如今是天际共主,混世魔王。谁能阻止他呢,没有人,如今的天际不过是他一个人的玩物,他太强了,强到连魔神都奈何不了他。或许天际只有彻底毁灭,才能从他的压迫下逃离出来。
蛮气的,没想到营销号居然利用奥迷的情怀,完全照抄去打广告。谢谢 @吴子 的提醒。希望此营销号自重。
没想到一个下午会涨了三千赞。
感谢所有奥迷,其实长大了的我们一样可以光明正大的追奥特曼呀~
毕竟96年的时候,我们也曾变成光呀~
最后一次更改,取匿了,谢谢大家~
假 装 这 是 分 割 线
贝利亚。
那个平定蓝族叛乱(出处难以考证,有可能是中国奥迷杜撰),抵御怪兽入侵,功绩仅此于奥特之父的英雄,最终贪恋力量盗取等离子火光塔的光,最终被放逐出光之国。
然后与邪恶的雷奥尼克斯合体,成为了一名邪恶的奥特曼,最终操纵了数百头怪兽入侵光之国,差点灭亡了光之国。
没想到还有几个知友为这个答案点赞。
很高兴成年了还能有一群有童心的小伙伴们聊奥特曼。
虽然很幼稚,但是我就是喜欢啊!
评论区已经完全走偏。
单身狗们抓紧春天的尾巴,暑假还没来之前勉强可以抢救一波。
还有情侣狗们不!要!再!秀!恩!爱!了!
说出“先有国家,再有工会”的卢武铉算不算?
“一九三三年六月,罗马尼亚反法西斯战士代表会议召开,会上成立了全国反法西斯委员会。尼古拉.█████代表布加勒斯特民主青年参加了大会,并被选为全国反法西斯委员会委员。那时他只有十五岁....
全国反法西斯委员会经常开会。年轻的尼古拉•█████在会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受到人们的称赞。一位听过他宣讲的人说,他讲话如同喀尔巴阡山的山洪,汹涌奔腾。后来,他不得不用坚强的毅力制约自己。他讲起话来抑扬顿挫,从容不迫,终于形成他后来熟练、十分出色的讲话艺术。”
“这位少年老成的青年,很快名声四扬,超出了反法西斯战士团体的范围。警察局在黑名单上也记下了他的名字。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尼古拉•█████第一次被捕,以“煽动罢工”和张贴反对“国家秩序”的传单等罪名,被迭交伊尔福夫法院检察处审判。不久,他被释放了。但是,第一次与警察当局打交道使他变得更加坚强。就在这一年,在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日益频繁的罢工斗争和抗议示威后,尼古拉•█████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并很快地成为布加勒斯特青年团组织的基层干部。
一九三四年,在一次公开显示这位年轻战士的热情和勇敢的场合,他又一次被捕。”
“在按区包围一一搜查时,警察在法院附近又逮捕了四个青年,即尼古拉•█████,瓦西里•加博尔,瓦西里•波格恰努和伊昂•布拉德。他们准备把征集到的二十二份募捐名单和由各种信仰的工人和居民签名的许多抗议信,递交给审讯法庭。
根据保安局当时的一份报告记载,被审问时,年轻的尼古拉声称他是首都工人推选的代表,他出庭是为了‘给株连此案的铁路工人提供辩护的证词。’
控诉没有自由和痛斥经济剥削制度的弘论,竟出自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之口,这不能不使调查官们惊惶失措,他们急急忙忙把这四个青年积极分子转交多尔日法院检察处处理。由于无法拿出更严重的事实去控告他们,经过多次抗议,他们获得了自由。可是,与此同时,布加勒斯特警察局接到内务部一个通知,要求对他们严加监视。通知说:
‘请注意, 有必要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共党分子尼古拉•█████....他们的罪状是声援叛乱中被捕判刑的铁路工人,他们的案子转到克拉约瓦法院检察处审理,他们获释后回到了首都。’ ”
“尼古拉•█████在那个可恶的法警押解下,经过将近十天的长途跛涉,才从布加勒斯特回到斯科尔尼切什蒂。他的妹妹埃列娜对我叙述了当时的情景:由于铐打和饥饿的折磨,他清面伤痕,又瘦又黄。押解他的法警当着他父母的面把他狠狠地训后了一顿,并警告他不许再离开家乡,每天还必须到乡警公所去签到。他的母亲老泪纵横,在那漫长的地下斗争的恐怖岁月里,她不停地唏嘘悲泣...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自己的孩子被当作坏人送回家里,村里的人议论纷纷,一直担惊受怕,却不知道究竟为了什么--尽管他起来发难的目的人们能够理解或者揣测得到,可是怎能设想,一个少年去反对无比强大的、镇压民众的国家机器,会有什么成功的希望呢!
他的父亲感到不安和失望。但这小伙子却毫不气馁。法警刚走,他就说:
‘我们不会停止斗争。我们的人多得如同麦粒。只要大家团结起来,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
——节选自《█████传记与文选》(法)米歇尔著
至于后来怎么了,我不道,不道。
我今天可能又要得罪人了。
昨天就有网友告诉我 @董腾 这个答题。
有哪些最终走向堕落的英雄人物? - 知乎没想到,到了今天,这种靠着演义混搭史料,颠倒黑白的文字竟然轻松上赞2K,遥想今年初我怼的那篇洗白吕布文(也是上了2K赞的,作者是 @李正Str 老师),还不如李老师啊!李老师至少还是只扣史料啊!
吕布的死与什么有关? - 知乎可见:知乎历史区的大部分看客们很喜欢“颠覆性的文章”,在评论区扫上几眼,看到了好多个作恍然大悟状,自以为知道了历史真相的看客。
董编辑跟李老师都在文章开始,标榜自己不是在洗白,但是写出来的叫什么玩意!
打个比方,你们都是从10个史料里,只挑选出1个合适自己观点的史料,加上9个自己脑补编凑的段子,凑成一篇文章,然后用不知道哪来的底气拍着胸脯说自己没有洗白。
至于其他9个史料呢?借用一句流行的话,要么蠢(读的书少),要么坏(装作没看到)。
之前我怼李老师,李老师友善地把我拖黑,很客气的告诉我,从来没见过我这么不友善,有戾气的人。
我能理解。因为在我来之前,可能大V们互相抱团,友善惯了,一时间无法适应来自贴吧的戾气。
所以,我觉得可以说一句话:对于你们这些在历史问题下胡说八道,自以为是的人,
就应该多接触一下戾气,不然自己胡说八道久了,就当真了。
李老师的洗白吕布文,为了洗白吕布杀丁原,董卓便成了汉家的旗帜,等到了吕布杀董卓时,李老师有义正言辞的说:董卓是汉廷的奸贼。
逻辑就是:反正不管吕布怎么杀故主,都是为了汉廷,都是大汉忠臣所为。
董编辑这篇洗白董卓的文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预设董卓先好后坏的结论,然后去找史料来凑数就行。对于史书上的细节,第一,不知道,第二,现编!第三,演义故事最内行。
董编辑的论点如下:
甚至,他曾经是大汉的忠臣,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挽救日薄西山的汉家王朝。
后面的论据基本上都是神论和脑补。我就一段段批吧。(所有重点,加黑)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开篇短短几十个字,就勾勒出了一个豪爽、大气、英姿勃发的少年董卓。正是由于他的这份豪气,使得他能够在乱世之中团结汉人、羌人、西域胡人,组成一个强大的兵团,成为西凉的主宰。 西凉的普通百姓对于东汉王朝来说,是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这个地方民族复杂、民风剽悍、匪徒猖獗、经济落后,还是与匈奴交战的前线。朝廷只保留名义上的控制权,然后对各方势力进行“养蛊”——你们斗去吧,最强的那个就是西凉的首领。 饿殍遍地、血流漂橹、杀人盈野,董卓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十几岁的董卓,已经见惯了尸山血海,见惯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而出身于“四世三公”世家的袁绍,十几岁时正忙着飞鹰走狗,忙着和自己的好朋友曹操策划怎么拐走别人家的新娘子。 董卓决定改变这一切。不再让西凉百姓成为多方势力的鱼肉。 朝廷不是“养蛊”吗?不是最强者主宰西凉吗?好,那我就成为这个最强者!
a1.董卓是凉州的主宰。
这个神论是这是从哪看来的?
这种概念只有《三国演义》和光荣《三国志》游戏才会有的吧!
正史上,董卓从来没当过凉州刺史,凉州牧这种官好吗?
董卓进京时,凉州已经是韩遂马腾叛军的地盘了,好吗?
这些,董编辑是不知道的。他以为《三国演义》和光荣《三国志》就是历史。
附上我考据的董卓履历。
(早年)凉州州府官员(兵马掾、从事等)→(161-163)公府→(桓帝末)羽林郎→(167.10在任)军司马→(168班师后)郎中→(并州雁门郡)广武令→(益州)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坐事免)→(172.12-176.10)司徒袁隗府掾→并州刺史→河东太守(181年前在任,至184年)→东中郎将(184.6-8)→(185.2)中郎将→(185.8)破虏将军→(188.10)前将军→(189.2并州牧)→(189.8.28)司空→(189.9.12)太尉→(189.11.1)相国→(191.4)太师→(192.4.23)遇刺身亡。
真正看过史书的人,是不可能从这份履历中看出“凉州主宰”这四个字来的。
a2.朝廷只保留名义上的控制权,然后对各方势力进行“养蛊”——你们斗去吧,最强的那个就是西凉的首领。
我真的不知道是哪本后汉书,还是后汉纪,还是什么秘本史书是这么介绍汉廷对凉州的政策的。
段颎在给汉桓帝的奏章中都说了朝廷为了平羌,前后几十年,花费三百多亿的军费。
伏计永初中,诸羌反叛,十有四年,用二百四十亿;永和之末,复经七年,用八十余亿。
在董编辑这里,发明了“朝廷养蛊”的历史,感情东汉政府真有钱,砸钱三百多亿“养蛊”,图什么?看凉州人内斗好玩?
a3.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董编辑拿曹操描写初平至建安年间的诗来形容董卓成长时的凉州,这种强行跨越几十年的比较。真是。。。
a4.十几岁的董卓……而出身于“四世三公”世家的袁绍,十几岁时正忙着飞鹰走狗,忙着和自己的好朋友曹操策划怎么拐走别人家的新娘子。董卓决定改变这一切。不再让西凉百姓成为多方势力的鱼肉。
我们来用横向比。董卓和袁绍、曹操的年纪都相隔很大,董卓十多岁的时候,袁绍和曹操可能还没出生。不知道这种跨时间的比较能证明什么?
就算袁绍和曹操这对纨绔子弟乱搞事情的时候,董卓大叔还不是在并州、益州、西域、朝廷各地当官呢(参照我提供的董卓履历)。
我们来纵向比。袁绍、曹操本来就是公族子弟,他们吃喝玩乐就是原罪了?你怎么不拿孙坚17岁杀贼当官的事来比呢?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本来就是不同,根本就没有比较价值,董编辑没话找话,无非想借题发挥罢了。
“董卓决定改变这一切。不再让西凉百姓成为多方势力的鱼肉。”
——你又是从哪里看到的,说董卓十多岁就立志要拯救凉州百姓呢?
董卓杀耕牛请客(羌人首领)吃饭,就是立志了?
毛主席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好吗?!
吹牛也要有个度好吗?
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董卓打入侵的胡人、打劫掠的土匪、打不服管理的羌人、打犯上作乱的黄巾,兢兢业业的当着大汉的忠臣。 他成了前将军、斄乡侯、并州牧,西凉在他的治理下,不再是只有杀戮和饥饿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股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直到董卓死后数十年,西凉的马超依旧有可以撼动天下的力量)。 他还有更大的愿望。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挽救这个行将就木的王朝。 机会来了,大将军何进给他写了一封信。 董卓带着自己的西凉精骑,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当时,他绝对是意气风发的,他想着“从西凉走向天下”,可是,最后他不但没有走向天下,连西凉,他也回不来了。
b1.“忠臣”这个词是要对比配得上的。
例如,某人在强权高压、在逆境中去捍卫皇权,视死如归,我们会说他是忠臣。
董卓只不过是拿着朝廷的工资,做着朝廷的工作,就成了“忠臣”?有这么廉价的忠臣吗?
顶多董卓成绩突出,得一个“功臣”的名头恰如其分。
董卓“忠臣”?还是免了吧!
b2.“西凉在他的治理下,不再是只有杀戮和饥饿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股可以左右天下大势的力量”
一个从来没有在凉州执政过的董卓,成了治理凉州的能臣。
——历史发明家也。
b3.“直到董卓死后数十年,西凉的马超依旧有可以撼动天下的力量”
这真无力吐槽了。
b4.他想着“从西凉走向天下”,可是,最后他不但没有走向天下,连西凉,他也回不来了。
没读过史书的董编辑,不会知道董卓是从长安前往并州时(领并州牧),是停驻在河东郡的,而后何进招董卓进京,董卓也只能是从河东郡出发的。
从西凉走向天下,演义梗!
他是在野地里见到皇帝的。皇帝之前被宦官劫持,几经周折,才被几个王公大臣发现,正躲在车里瑟瑟发抖。几个大臣过来,对董卓说:“皇上有旨,让你先把兵撤了。” 对着这几个尸位素餐的大臣,董卓发出了一声怒吼: 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我正要用我手中的兵,拯救天下! 他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要解决祸乱朝堂几十年的宦官与外戚之争,他要任用真正有能力的官员,不让朝廷把持在世家之手,他要解决那些拥兵自重而不听朝廷调度的军阀。汉家王朝已经日薄西山,非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大改革不可。
c1.我看到这段内容开头,“在野地里的皇帝”,“被几个王公大臣发现”,“躲在车里瑟瑟发抖”。我就知道,董编辑这又是拿演义内容说事啊。
《三国演义》第三回: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 …… 贡遂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 …… 备与帝乘,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君臣皆哭。
在正史上,敲黑板:皇帝刘辩是卢植、闵贡等数十人营救的,第二天从北邙山下来,公卿大臣都在山下迎驾,正在返回雒阳的途中,董卓才率军匆匆赶到。
董编辑说完演义,忽然又搬出史书内容“公诸人为国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
这种演义+史书的说教,有意思吗?
c2.他要解决祸乱朝堂几十年的宦官与外戚之争,他要任用真正有能力的官员,不让朝廷把持在世家之手,他要解决那些拥兵自重而不听朝廷调度的军阀。汉家王朝已经日薄西山,非要进行一场彻底的大改革不可。
真是搞笑了,皇帝被宦官挟持出逃,就是因为袁绍这帮人在杀宦官。
等董卓来的时候,政变都结束了,宦官都杀光了,你跟我说:董卓“要解决祸乱朝堂几十年的宦官与外戚之争”?
c3.不让朝廷把持在世家之手。
董卓提拔的那帮名士不都是世家子弟?党锢名士?
杨赐儿子杨彪、黄琬、陈寔儿子陈纪、荀爽、蔡邕、陈蕃儿子陈逸、李膺儿子李瓒。。。
还有刘表、张邈、孔伷、胡母班这些都是能查到名号的。
吹牛吹破了吧?
c4.他要解决那些拥兵自重而不听朝廷调度的军阀。
这也搞笑了,董卓这个大汉忠臣自己不就是个拥兵自重而不听朝廷调度的军阀吗?
董卓领并州兵,不放弃兵权,带走几千兵马,停驻在河东郡不走。——真·大汉忠臣。
范书说朝廷对董卓“不能制,颇以为虑”,董卓领并州牧后,“驻兵河东,以观时变”——真·大汉忠臣。
那些阻挡我改革的人,你们都来吧! 你们有权?有影响力?有人望? 我有兵。有刀。 丁原敢挡我?杀! 众大臣挡我?杀! 太后……要挡我?……杀! 皇帝……要挡我?……杀了再立一个! 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展开了,外戚、宦官的势力被根除了,门阀氏族的力量也被严重削弱,许多之前不得志的士人都得到了提拔(后汉书载:幽滞之士,多所显拔。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极端的改革必然遭来极端的反扑。更何况,董卓面临的是积弊数十年的朝堂,反扑自然更加强烈。于是,董卓一次次的举起屠刀。
d1.董编辑给董卓编的“四杀宣言”。
丁原、何太后、刘辩原来是为了阻止董卓改革而死的。真神!
d2.外戚、宦官的势力被根除了,门阀氏族的力量也被严重削弱,许多之前不得志的士人都得到了提拔
外戚何氏是被铲除了,董卓自称董太后族人,成了另外一个外戚。
我不知道这里的“根除”是什么意思。
宦官是被袁绍杀光的,怎么算得到董卓的功劳?
“门阀士族的力量也被严重削弱。”就我在前文(c3)的表述,一大帮背景深厚的士人都当官了好吧。
d3.极端的改革必然遭来极端的反扑。
董卓之乱,明明是以汝南袁氏为首的中原世族抱团,反对出身凉州的武人董卓专权,
在董编辑这里,变成了改革派与守旧派的战争。
真是胡说八道!
试问一句:如果真是存在“董卓的改革遭到反扑”这种情形,张邈、孔伷、韩馥、王匡这些人都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为何要反董?!
面对诸侯的压力,董卓撑不住了,他只得带着皇帝离开洛阳,去往离自己大本营更近的长安。离开洛阳的时候他放了一把火,熊熊烈火烧掉的不仅是宫殿,还有他的野心。他知道,大势已去,剩下的时间,都是苟延残喘。
我看到“只得带着皇帝离开洛阳,去往离自己大本营更近的长安”,就知道,这又是在说演义故事了。
正史上,董卓是留在雒阳对抗反董联军的,直到初平二年才去的长安。
请问董编辑,你喜欢说演义故事,你就贴演义内容呀!没人反对你贴啊!
为什么说演义故事的同时,又去贴史料呢?
董卓这个人的生平历史故事,看我写的文章就行。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目录 - 知乎专栏喜欢看演义故事的,请买一本《三国演义》即可。
喜欢看演义混着史料讲的,请拉黑我吧,我和你也没共同语言。
董卓从来不是个英雄,他也没有取得过能担当“英雄”这个称号的成绩。
他早年给汉廷打工(从军),根本就是本职所在,如果这也能算数,当时所有的公务员都是英雄了。
董卓掌政后的改革,本来就是政变最后势在必行的事。
何进之所以联合士人,密谋杀宦官还不是为了士人的利益!
无非政变之后,董卓坐到了何进的位置上,和士人兑现政治利益罢了!
至于关东士人为何反董,那是因为袁绍、袁术这帮人不服董卓专权好吗,关东那帮人很多是袁氏的门生故吏罢了。
老规矩,喷完人后,我还是要切题答一下。
我想到的切题人物是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
段颎面对朝廷花费300亿军费几十年而不能平定的凉州羌乱,面对皇甫规+张奂抱团挤兑自己,段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说服汉桓帝,让自己带兵前去解决羌乱。
每次恶战之前,段颎都冲锋在前,士兵们才敢舍生忘死,为其卖命。
就在其捷报频传之时,他还要被张奂弹劾,还得压下怒火,上书朝廷为自己辩解。
(这段史实,范晔是给了段颎正面评价,而痛斥张奂“迂”。)
段颎受事,专掌军任,资山西之猛性,练戎俗之态情,穷武思尽飙锐以事之。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阵,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 ——范晔夸赞段颎。 而张奂盛称“戎狄一气所生,不宜诛尽,流血污野,伤和致妖”。是何言之迂乎! ——范晔痛斥张奂迂腐。
段颎耗时一年五个月,前后经历180场战斗,耗费军费44亿。
最终,段颎平定了羌乱,此后,自169年至183年,这十余年间,凉州再无羌乱!
这才是大汉的功臣啊!
例如在这段时间里,贾诩当年自称段颎外甥,氐人便不敢动贾诩,可见段颎的威名对于异族的震慑力非常大。
贾诩传:时太尉段颎,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
段颎走向堕落,就是在朱雀阙谤书案中,站队到了宦官这一边。
【朱雀阙谤书案】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窦太后(窦妙)逝世;七月,有人在朱雀阙上写“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言者。”
朝廷震怒,要司隶校尉刘猛查办此案,刘猛同情士人,故意拖延,所以,案发后月余仍未结案。
朝廷又提拔御史中丞段颎接任,段颎接手后,立刻逮捕太学生,牵连者达千余人。
此后段颎名声自然一落千丈,多年后《傅子》上写“灵帝时牓门卖官,于是太尉段颎、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空张温之徒,皆入钱上千万下五百万以买三公。”也是他堕落的写照。
光和二年(179年),司隶校尉阳球在弹劾王甫等人,段颎牵连入狱,段颎最终选择在狱中服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