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实在无法对人进行有效控制的时候才需要的。
要想对两个变量进行因果推断,必须保证一个变量变的时候,其他变量完全不变。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其实用不着大样本,也用不着随机实验。比如很多物理化学实验,已经可以对环境进行充分的控制。
问题是对人的控制很难。最理想的实验,应该是同一个时间点的同一个人,分别施加两次。例如检验一个药有没有效果,我们对同一个人用药,然后观察疗效,然后让时间倒流,回到用药之前1秒钟,这次不给他用药,然后观察效果,最后对比这两种情况下的差别。这样才能真正对药的疗效进行准确的识别。
也就是所谓的“反事实”。
然而这玩意只能出现在科幻小说里。
后来我们退而求其次,我们发现其实不用完全控制其他因素,只要用药和不用药的选择,与其他因素无关,我们也能得到恰当的结果。因为只有健康的人才用药会高估药的结果,只有不健康的人才用药会低估药的结果,所以什么健康程度人用药,完全随机,我们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就是为啥要用随机实验。如果你能对实验对象进行有效控制,你可以不用这玩意,如果你在理论上研究得无懈可击,人体的一切就像你们家钟表一样你都懂了,你可以像修钟表一样,对症下药,你也不用随机实验。然而现在的医学做不到。
举个例子,
@饱醉豚认为糖甜不甜,不需要大样本随机实验。这是因为吃糖前后,我们保证了“其他情况完全不变”——人体无法自己产生甜的物质。
这显然和医学是不同的,人体有自愈的可能性。
如果人的舌头本来就能分泌糖,你怎么能证明吃了糖的那一刻,不是舌头分泌的糖让你觉得甜呢?
当然,吃糖也有安慰剂效应,如《我爱我家》的一集,愚人节,贾圆圆用糖纸包着肥皂,骗她叔叔吃,她叔叔一开始吃着还觉得香,后来才发现不大对。
他还说:
“如果需要找很多人,有些说很甜,有些说只有一点点甜,有些说完全不甜,有些说苦的,最后问了几千人才得出这个结论:糖是甜的。这样的糖,有个鸟用。”
首先我们不先不说甜不甜是主观判断。事实上真的有可能,比如有人刚吃了一个更甜的糖,你给他吃这个,他说不甜,有的人说是甜,你在统计的时候给统计成了苦,诸如此类很多因素,都使得小样本有很大的偏误。
那么即使真的是这样,就没用了吗?
事实上,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是对每个人都有效,但是如果对一些人有效,只要成本可以接受,就不能推广,就没有意义了吗?
平均来说,人们觉得糖好吃,成本又可以接受,那么作为一个群体,糖就没用了吗?当然有用。
总体来说,这种大样本随机实验,是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因果识别方式才使用的东西。
@饱醉豚举得例子很好:
“比如说你杀一个鸡,并不需要双盲,即使鸡睁着眼看着你,你也知道杀哪只鸡,一刀下去,鸡就死了。
比如你喝酒,不管人家告诉你一杯啤酒的度数有多高,真被半杯啤酒喝高的人是极少的。
这些非常有效应的东西,都不需要双盲研究。”
这些都能进行合适的控制,也有很强的效果。
但是这些东西都能通过常识获得,但当我们人类真正走进那些复杂的,神秘的未知的时候,就无法通过常识获得了。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就只能这样办了。
举个例子,我发明了一个毒药,能把鸡毒死,于是你毒一只鸡毒了好几天,鸡终于死了。
但是鸡可能是自己饿死的。不是你毒死的。。。。
医学上采用大样本随机实验,是因为医学的无能。但是医学无能的时候,我们又想要尽可能治疗或者改善疾病,从而我们需要尽可能准确的评估某些“无能”的医学下的不那么显著的,没那么多效果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就有必要存在了。
看知乎上的文字,使得孩子平均分提高了0.001分。你当然不看,因为看文章有时间成本,你可以做别的事情,那就可以提高0.1分了。
但如果成本完全可以负担呢?如成本是0.这就相当于让你无成本的选择两个世界,一个世界孩子是59.999分,另一个世界孩子是60分,你选哪个?
我选第二个。
如果有个研究可以无成本给我这次选择的机会,我觉得这个研究是有价值的。
你们呢?
如果我说,我有一个方法,能够无成本将中国人的收入平均提高原来的0.001。你们算算这是多少钱。。。。
你们觉得国家肯花多少钱,去验证这个方法到底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