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这个词确实被滥用了,而且带着侮辱的味道。他们本应该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致富带头人,或者企业家
一提起地主资本家,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但是一提起致富带头人、企业家,都无不羡慕,感激,赞美。因此致富带头人被国家表彰,披红挂彩。
中国致富带头人的祖师爷是范蠡,春秋人,因经商而巨富。中国历代致富带头人英雄辈出。
春秋战国时期的白圭、子贡、吕不韦,汉朝的邓通、大盐商刀间,晋代的石崇,唐代的窦乂,宋代的张俊、秦悼,明代的沈万三,清代的和珅、胡雪岩。还有小说里的人物卢俊义、西门庆等等。数不胜数,群星璀璨。
民国时期我们知道的就更多了。
面粉和纺织大王荣氏兄弟、火柴大王和煤炭大王刘鸿生、船运大王卢作孚、国货大王方液仙、汗衫大王任士刚,土地大王刘文彩、黄世仁,第一致富带头人蒋千亿、第二致富带头人宋百亿等等。
中国历代的这些致富带头人,都心胸宽广,乐于奉献,以带领中国人民致富奔小康为己任,铁肩担道义,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勇于致富,甘当楷模,为中国人民的富裕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这些人曾一度被误解,被怨恨,被打倒,中国走了几十年的弯路,“耽误了几十年”。多亏后来春天来到,拨乱反正,正确认识了致富带头人的重要作用,重新建立了致富带头人体制,激励致富,又涌起无数致富带头人,让中国经济再度腾飞。因此给建国前的致富带头人恢复名誉很有必要,不能再说他们是地主资本家,不能双标。
真正滥用的时候,相信诸位都没经历过。跟那时候比,现在的滥用简直是婴儿。
9.10更新:本人并不认可这段话中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以下为原答案:
摘自 厦门大学 吴宣恭教授 荣获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的获奖感言 :
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的论述,以实际资料证实,中国已经再生出一个比社会主义改造前强大百倍的资产阶级,他们凭借所掌握的巨量生产资料,超重剥削雇佣工人,以世界历史罕见的速度积累起惊人的财富。认为资产阶级的重新出现和力量的膨胀已是明显的客观事实,只有从现实出发,承认阶级关系的存在,我国当前的许多经济问题才能找到合理的答案,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避免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不是“资本家”被滥用了,而是“无产者”用的太少,“中产阶级”用的太多。
“资本家“实际上是大资产阶级,看起来我们的问题好像是广大人民和几个大资产阶级的问题。实际上矛盾最尖锐的地方不仅在此,也在大量的中小资产阶级这个方面,但这个更加现实的层面往往被“中产阶级”这个表述掩盖了。
当一个人的脑子里是“打倒资本家,壮大中产阶级”时,他要么只是个跟着喊口号的,要么就是单纯仇富而已。原因很简单,“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包含的如此之广,以至于壮大他们虽然提高了无产者地位,但更大程度上扩张了小资产阶级的话语权。“中产阶级”口号的提出者试图将除却大资产阶级的财富加总再去和大资产阶级谈判,谈来的财富根据每个“中产阶级”已有的财富按比例分配。(另: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在“中产阶级”的战斗中不会涉及生产资料,也不会过多涉及劳动力再生产,因为这些无产阶级的诉求是不受小资产阶级支持的,但小资产阶级的议题却往往会因为直观的物质财富增加博得无产阶级的好感)
极端上说,北上广深的收租学家们和大资本家八杆子打不着,他们也能算成“中产阶级”,把概念扩张到十万一平房子的住户、面容姣好的米其林常客和行业金领对广大群众没有什么好处(当然,个人向这些方向奋斗也无可指责)。
这么看来,资本家确实被滥用了,因为资本家和无产者的对立被一部分人曲解为了资本家和中产阶级的矛盾,一个“资本家”同时和“无产者”、“中产阶级”作反义词,滥用是避免不了的。
有人骂房价是因为自己随时会被房东赶出去,有人骂房价是因为自己的钱不够抄底,这是性质问题。
封建时期的佃户和富农住的地理位置很近,吃饭也差不太多,看起来都是普通农民(农民阶级)。但当灾难来临,有时甚至不需要灾难,只需要地主涨租,二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
8.15扩
其实阶级的理论发展到今天多少应该有变化,因为理论是死的,但是社会的变化是活的。
“阶级分析一抓就灵”的时代确实过去了,阶级斗争理论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自我完善。
实际上,通过学习技能、投资、出租房产等方式,有一部分无产者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小资产阶级色彩,比方说具有某些专业技能的专家,他们的知识也属于生产资料,但他们是不能脱离企业自食其力的。同时随着大企业和平台的垄断扩张,小资产阶级也开始有滑向无产阶级的倾向,比方说作家,从最早的开办杂志自食其力到通过版权与出版社合作再到失去版权成为网文平台的“打工人”。
新的时代面前,无产者和资产阶级,尤其是小资产阶级很多时候不再泾渭分明,这是每一个使用阶级分析法的人值得注意的,教条式的生搬硬套会吃苦头。
这个词都快被人遗忘了!!
可悲可叹!!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要把饼做大”
这些政治动向,在我国一贫如洗的当年,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的效率惊人,马克思都赞不绝口: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我们国家在刚刚摆脱封建桎梏之时,就是应该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变富变强。 何况有大量的技术和资本就在国外,我们可以捡现成的,实现跨越式的追赶。
马克思曾预言资本主义在20世纪就会终结,但是一波又一波的续命,让人们以为资本主义才是“历史的终结”。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神话破灭了。西方资本主义陷入到严重的发展瓶颈,饼不再能越做越大了。而我们可以捡的现成的发展成果也越来越少了。
先富起来的人已经富起来了,但是好像带不起共同富裕,贫富差距悲剧性的越拉越大。
当每个人都开始过得越来越辛苦,但是购买力却越来越低的时候,人民终于醒悟过来:
当社会高速发展的时候,每个人的生活都在变好,“明天会更好”,这使得人们对于自己是否被剥削的那点价值似乎不太在乎了。
但是当发展减慢和停滞的时候,资本主义剥削的獠牙就越发清晰起来。因为人们的日子在变坏,而变坏的根源,《资本论》讲得很清楚了。
这时候有人会跳出来为资本家站台:“发展变慢了,就是因为市场不够自由,更大的自由才会有更多的发展。”“政府扭曲了市场,政府一切企图公平分配的财富的方案,都会最终导致共同贫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需求才能刺激生产和创造发明。然而,资本主义剥削导致的低工资和高强度长时间劳动,导致工人阶级的消费需求的大规模持续性萎靡,甚至在东方国家表现为连小孩子都不想生,消费能力一代不如一代,进入所谓的“低欲望时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停滞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马克思所预言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不可避免的社会根源。
当那些自由派的经济学家高喊自由、阻止国家干预经济的时候,实际上他们完全无视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自由的的残酷剥夺。他们呼吁的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自由。
他们试图让人们忘记“资本家”这个词,他们更喜欢强调“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创业者精神”。他们试图用企业家的劳动所得,来掩盖资本家的残酷剥削。
这些人不是蠢,他们真的不是蠢。
只不过这些套路,马克思早就看穿了:
在工人的合作工厂和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中,商业经理和产业经理的管理工资,同企业主收入都是完全分开的。。。最终留下来的只有管理人员,资本家则作为多余的人从生产过程中消失了。
资本家成了“多余的人”,但是他却是财富最多的人。资本家不断地把社会成员变成工人阶级,以供他进行剥削,产生最大的剩余价值。
但是与此同时,资产阶级也在不断创造消灭自己的力量。因为当经济停滞,资本主义的血盆大口在世人面前展露无遗的时候,就是他的危机到来的时候。
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