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因为当时公知还掌握着中国主流舆论的话语权。
对于当时的公知们来说,如果承认资本有问题,这等于连欧美一起给骂了,这是他们万万不敢的。所以,说来说去,他们也只敢拿中国的食品安全说事。(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三鹿是国有控股,也不算是西方意义上的“资本”)。
直到今天,我仍然能看到很多人全然不顾中国乳制品质量已经提高了不少的现实,动不动就写各种“给孩子的信”,说什么“孩子,妈妈知道你生下来要吃很多苦,要在一个吃不到安全奶粉的环境里长大……”之类的话。他们认为中国的资本与国外的资本是不同的,国外的资本家一个个遵纪守法,从不生产假冒伪劣,但是资本家们一旦进入到中国,就开始变得无恶不作了。
最后,这些都可以归结到“体质问题”上去,这才是公知们的一贯强项。
看背景啊,那是08年啊,奥运年,当时金融海啸就我国独善其身,虽然也很多带私活的公知,但里面很多是真的社会热心人士。
大部分普通国民都认同国家在一步步变好,你看报道的留学生护旗手就知道。
各行各业都以为欣欣向荣,当时黄晓明一群人拍照马爹爹还是坐角落的。又怎么会知道原来是放大水是开始,房价翻倍不会跌大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而且01年的开始大学扩招,在最晚14年高等教育人群没有了足够数量可以提升阶层的岗位,甚至阶层跌落。
不是黑大学扩招啊,起码我们普通人用4年交6000就能混个文凭长见识,就算是2万一年的也有家庭出得起,有机会不当生产工,还有4分1的人能拿贷款。这事对全社会是大善事,卷不过是我们技不如人,最看不起自己上车了就想关车门。就像今天看到有个河北三本分数帝都户口考了211英国水硕的大谈素质教育,真是笑死我了。
虽然无论安全,食品,出行,医疗等都有了极大提升,但同时房价带动的租住成本超乎想象,大学的投资别说增殖,回本都困难。除了宇宙机,房地产,公务员,各个行业的基层从业人员基本就没涨薪。而房子不说买,就是租住成本的损耗起码在观感上面都超过了安全,食品,出行,医疗等一起感受到带来的便利。毕竟你不能睡大街吧。
这个时候一堆民营垄断巨头打着科技的旗号卖信用卡,用巨额补贴抢衣食住行各个民生行业的市场份额,垄断后提价杀猪。这样还没开始反转,毕竟还有员工暴富神话。
跟着骚操作来了,自己公司的人才通通要回馈社会,占据打工人最高层次的这堆领袖自然发声下场了。
顺便提句,五四工人运动大罢工,其实当时这群工人是旧社会无产阶级里面可以说是待遇最好的一批。很多舟山农民想去上海当个工人都没机会。但一个伟大的启蒙运动就是清华北大学生上海工人这一些先进的无产阶级发起并响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