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孙颖莎是我们的止藤片。
因为吧。。。
陈梦吧。。。
长得吧。。。
确实吧。。。
没有吧。。。
她表哥。。。
那么的。。。
讨喜。。。
至少吧。。。
也没有。。。
孙颖莎。。。
那么的。。。
讨喜。。。
别让我翻译什么是讨喜。
我冒着被喷的风险,说一句实话吧。95%的人都是四年一次的乒乓爱好者,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知道陈梦,孙颖莎这两个名字。他们的脑海里和乒乓球相关,刻的最深的名字还是张怡宁呢,中间的李晓霞丁宁都基本早忘光了。
这就是实情,乒乓球的情况已经算好的了,5%关注世乒赛世锦赛全运会的真正乒乓球赛爱好者已经不少了。体操里的云观众至少达到了99.99%。
如果你认可了上述观念,那结论就很明显了。中国乒乓先输的混双,让大家对伊藤产生了厌恶情绪,然后女单大家集中关注的对手就是伊藤,碰到伊藤的刚好是孙颖莎,又是干脆利落的4:0,这当然不可避免的让大家对孙颖莎好感疯狂飙升。等到决赛陈梦VS孙颖莎时,很多人因为这份好感先入为主,把孙颖莎当做主队在支持。有脑子的人即便更喜欢莎莎,当然也会恭喜一下陈梦夺冠。没脑子的就整出一句莎莎没发挥好,要不然陈梦打不过莎莎。
以上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次要原因。那就是莎莎长得更讨喜,小脸肉肉的年轻可爱。陈梦比较严肃有点凶相,相对比而言,孙颖莎更容易被大众所喜爱。
至于说那5%的真乒乓球迷,他们虽然也有各自的喜好,但基本不会搞饭圈那套,包揽金银牌已经完美了,不可能因为孙颖莎亚军就不高兴,没那么幼稚。之所以现在舆论这么奇怪,就是因为这是奥运会,有大批饭圈观众入场讨论参与了,就这么简单,整个舆论环境有严重的微博厕所味。
还是稍微解释一下吧,我看到有部分人对我的话产生了点误会。我要表达的并不是给看比赛的人分三六九等,展示优越感之类的。有些人心理过于敏感了。
别说你是四年看一次比赛,就算是四十年看一次,都没有一点毛病。但是作为看热闹类型的观众,尽量在涉及专业性问题上少说多看。
然后重点来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球员非常合理,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是真的不会夸人。这是被饭圈思维完全洗脑了,夸人一定要捧一踩一,这才是矛盾的根源。比如说一个人夸孙颖莎:“莎莎打球真好看,进攻犀利,人也可爱,简直太喜欢了”。你会对这个人产生讨厌情绪吗?这时候另一个人说:“莎莎的进攻陈梦根本防不住,要不是让着老队员,这届就已经金牌了”你看之后了不脑淤血?这些都是赛后真实存在的评论,不是我编的,而且不止一个人在说。
这是第一种不会夸人的方式:捧一踩一。
还有第二种:过度吹捧。
同样让人讨厌!举个比较耳熟能详的例子吧,我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类型的话:张怡宁大魔王打遍天下无敌手,甚至能击败男乒队员。这句话本意是想夸赞一下喜欢的张怡宁,但我想问你们看到这段话舒服吗?这是一句实事求是的话吗?
这就是不会夸人带来的矛盾,也是饭圈里的主要矛盾点之一。所以我才说这届奥运会的评论区,饭圈微博味太重了。而不是在说普通的观众。如果你对号入座这些行为的话,那我只能说:我就是在讽刺你!
因为大家都想捏一捏孙颖莎的小圆脸,然而唯一的名额被陈梦抢走了。
因为很多人不熟悉乒乓球,也不熟悉陈梦孙颖莎。
5月份公布单打名单的时候,还一堆人跑去网暴孙颖莎呢。这帮人有不少现在又成了孙颖莎的粉丝。呵呵呵。
孙颖莎长得讨喜,在全国因为丢了混双金牌后,又吊打伊藤,帮国乒和中国人出了口恶气。这是观众缘。
在日本女乒这些年快速崛起的背景下,20岁的孙颖莎横空出世,两战两胜,基本解决了未来两个奥运周期女乒人员问题。这是满足了心理预期。
但陈梦也不是吃素的,人家连续两年多世界排名第一,核心力量和防守强到跟樊振东对垒都能逃出生天。上一个敢这么玩的,是李晓霞vs王励勤。
决赛打孙颖莎,小孙杀遍天下的爆冲和暴力正手,居然都被陈梦化解打回来。这是巅峰张怡宁都没有的恐怖——大魔王核心力量没那么强。
我那天看的日语解说,都在感慨:这是女子乒乓巅峰对决,特别是二三四局的多回合中选台相持,不是日本选手能接住的。
福原爱都说,这是两个状态爆红的女王之间的厮杀,她在中国这么多年,都没见过这么暴力这么精致的打法。
然后有人yygq的说假球?
陈梦就一个字,稳,没有技术缺点。唯一的缺点就是慢热,第一局上来往往打不好。但很快就能拉回来,往往第二局下半段开始暴走,谁也拉不住。
另外:这俩人是俱乐部队友,关系好的很。
你们听了特莉丝酒后勾魂夺魄的那一声“杰洛特~”,就以为特莉丝是个温柔软糯小甜甜,
那是因为你没见过人家黑道狂花的气场。
白狼当场吓尿了好吗!?
嗯,后来兰伯特也吓尿了。
兰伯特:下次我要是不小心嘴臭惹怒了梅丽葛德,你千万提醒我一声……
特莉丝牌榴弹迫击炮,天降正义,你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