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安徽一教师在别墅补课被现场查处?怎样有效打击教师私下有偿补课? 第2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想法是:

1、别墅区一般都进不去……说明这个别墅还不够高端。

2、在编教师哪天不想干了,就去补课,然后就拉着领导一起over。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风口上当典型被抓了呗,在编教师管得了,小作坊咋办

一对一补课回归是大概率事件了,场面话说的再漂亮,不能彻底杜绝那就没有意义。

大家都不补大家都受益;

其他人都补,我不补我吃亏;

其他人都不补,我补我受益;

如果我和其他人都补,那都吃亏,而且比以前还要亏。

在中考强制50%分流职高的情况下,你猜会怎么选?

国家层面上双减肯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个人层面上,如果我孩子万一真进了职高,早恋抽烟喝酒打架,毕业后要么进厂要么送外卖,这事真有几个父母忍心?

真要挽救生育率,解决结构性失业,劳烦改善下基层劳工的就业环境,让普通人也能把日子过的下去,那自然没那么多人卷了,毕竟没人真和自己过不去,非要补课的


user avatar   chen-yang-90-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知该别墅是老师自己的,那么有且只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老师靠自己赚的钱买的——说明老师能赚的钱足够多,赢了。

第二,老师靠自己的配偶买的——说明老师能嫁/娶得好,能找到高收入伴侣,赢了。

第三,别墅是自己父母买的——说明连富二代都来当老师了,赢了。

这个新闻看得我是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三个字:


赢麻了!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建全国统一的免费网校,不把考点讲全,不把题型讲透。

这些事情杜绝不了。


家长想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是天经地义的正确。

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绝对胜过夏明翰。


恳请国家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免费网校。把考点讲全,把题型讲透。


user avatar   hereditaryrul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们可以先把这个问题引申为「如何有效打击有偿性服务」

2014年东莞集中扫黄之前,珠三角的有偿性服务非常普遍。当时有不少大酒店,桑拿水疗会所,KTV等场所公开提供有偿性服务,甚至催生出各种连锁店,颇有大资本集团化运作的感觉。

如果不是国家及时出手,相信要不了多久这些色情场所就会包装成酒店文娱产业,去境外上市融资,像课外辅导产业培育出「好未来」和「新东方」这类的资本巨头一样,产生出“色情资本巨头”。

而当东莞集中扫黄之后,虽然星级酒店,KTV,桑拿会所等再也不敢公开提供“有偿性服务”,但这样的违法行为却并没有被根除,“有偿性服务”又以“站街”,“小卡片”,“网络招揽”等监管难度较高的地下模式延续到今天。

为什么国家一波又一波的“扫黄打非”,可“有偿性服务”总是屡禁不止。因为“扫黄”只是打击供给,可人性的需求却没有被泯灭。只要有强烈的需求在,就一定有人要铤而走险利用各种形式从这个需求里赚钱。

因此,对于不正常的交易行为,不从需求端进行干预就很难根除。性需求是人类的天性,压制性需求是泯灭人性,但课外辅导这个行为,就真的无法从需求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

我们想想,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要给孩子补课,因为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为什么想让孩子成为“人上人”,因为许多家长已经用自身经历体会到“人下人”与“人上人”的差距有多少。要是在生产线当工人都能维持人的尊严,买得起工厂旁边的房子,会有那么多家长反对中考分流,职业教育,进而把孩子塞进各种补习班吗?

所以,如果不从源头上调控课外补习的需求,打击课外补习巨头只不过会把课外补习行为从公开打击到地下。可能就像东莞扫黄对“有偿性服务”的改变那样,高端商场里不能开大品牌补习班,补习场所马上转入各种居民小区公寓。“一对一上门服务”的补习小卡片小广告又会出现在各个学校门口及小区里,私教课通过各种隐蔽网络形式招揽,补习也会有电报群,甚至可能在学校附近的小巷里还有补课老师及在校大学生兼职站街,有人想给孩子找补习也会询问出租车司机介绍。

人民网就曾发过题为「东莞留守“小姐”只做熟客生意 出台价涨至千元」的后续报道,里面讲到东莞扫黄之后,大酒店KTV会所不敢再提供服务。“有偿性服务”转入地下后价格暴涨,质量下降,诈骗频发,乱象丛生。那我们想想看,之后的课外补习市场会怎样发展。


下面这个是从1976年-2002年日本中小学学生接受课外补习的比例走势图,猜猜看为什么1993年课外补习的比例达到顶峰,要知道那时候的日本还有不少学校需要每周上6天课,单休。


user avatar   li-ao-w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供需关系存在,这种交易就没办法禁止。

很多人说的取消编制取消教师资格证之类的,其实治标不治本,很简单一个例子在中国性交易不合法,也处罚,但是你看性交易断绝了吗?

只要之后这些中产以上的家长承诺的收益更高,那么很多人甚至可以抛弃编制和资格证去给富人孩子补课,你还能怎么办?

要规定没有资格证给孩子补课,是犯法的吗?

那我一个大学生给我弟弟妹妹补课,也要抓起来?

你能规定性交易违法,不能规定性交本身违法。

同理,你能禁止在编教师不补课,不能把素人给人补课的权利给禁止了。

只不过加高了风险溢价而已,这种曲线右移,(补充一句——在教育内卷化不改变的)可能实际对穷人的孩子更不友好。

再看后续政策吧。

…………………………………………

脑子有问题的人太多了,关闭评论了。


user avatar   shusen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黄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突击行动

教育局什么时候有强入民宅执法的权力了?教育局把自己当公检法了?按照中国的法律,只有公检法才有权进民宅执法吧?教育局是行政部门,不是执法部门,教育局的行政权力仅限于学校和教育场所。教育局如此明目张胆违法,严重违反中央依法治国的精神。


user avatar   wan-li-dao-1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事儿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在编老师和补课老师彻底分流。你要是想捧铁饭碗,就老老实实在学校上课。要是想多挣点钱,就出去一对一或者一对多。

本次打击的是上课不好好讲,逼迫学生去补课的老师。这是教师中最缺德的一部分,他们就像古代的那些腐败官吏一样,即便是分内的事儿,也要额外给钱才会去做。

后面的情况大概率是,整个儿课外辅导市场完全变成游击队状态。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用朋友帮忙的借口,进行地下补课。

这个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头部会被不断的砍掉。谁在圈子里名气大人脉广,谁就最危险,最容易成为打击目标。

因为只能消灭供给,不能消灭需求,就会使获得供给的成本急速提高,甚至会形成黑产业链。当一个老师,冒着法律风险去给你的孩子补课时,跟你要个大几千上万,是不是很正常啊?

这时候封闭小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家长亲自开车到不断变换的接头地点是接老师,接到之后,直接下地下车库,从地下车库电梯入户进家。全程不和任何外人接触,也不让其他人看到。送老师出来的时候,也用这种方式,对于有多辆汽车的家庭来说,甚至可以换辆车把老师送走。

这就会产生大量资源不断向头部集中,而头部又被不断砍掉的有趣状态。


user avatar   cui-ding-ding-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教育改革正在执行的风口,还敢这么顶风补课,这就是典型的不打勤也不打懒,专门打的是不长眼。


user avatar   xi-ci-ke-li-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情绪激动主要是通告认为保安行为不违法,对保安的处理不满意。

以及,西安地铁之前的报道在避重就轻。




但是我看到某些人的评论大概是:

1. 这辈子不去西安,把西安拉入黑名单

2. 地铁很危险,保安不违法,太恐怖了

这就直接定性成地铁、西安有问题,不能坐,不能去了。

是不是有些发泄情绪怨恨和因噎废食了?




本质上是保安为了交通能正常运行,但是处理方式过激。

但我看某些评论还以为保安好像另有所图,对女子有不轨似的。

是不是某些人眼里,思维太定式了,眼里只有男女问题了。




不过,这确实不是保安粗暴拖拽的理由。

保安可以劝说为主,但是不应该动手。如遇违反法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可以报警,由警方调查处理。

但是保安不应强制暴力措施解决。

保安只是维护治安秩序,但是没有执法权,不可以实施强制行为。



女乘客吵闹但是没有威胁他人安全,保安的拖拽行为明显超出了职权范围。

保安的行为肯定是存在问题的,

处理通报中也说了,西安交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对相关人员教育培训不经常,日常监管存在漏洞,保安人员履行职责不文明不规范。给予相应处分和谈话。





我觉得这事吧,保安和女方都有点责任,没事的时候可以学点法律知识,以及如何处理问题等。我最近在看抖音博主:四平警事(id:LPpolice)的视频,都是用一些严肃认真的普法态度,但是幽默风趣的风格给大家普法,我觉得没事看看挺好的。

大家多学点,平时在社会上处理问题也会更好一点,给社会少添一些麻烦。




           

相关话题

  月薪3000的母亲拒绝给女儿买8000的手机,女儿说“你废物,却要生下我来受罪”。这种孩子怎么教育? 
  江苏卷迎来最后一年,你有什么想法? 
  你为什么放弃了教师编制工作? 
  众所周知,现在的大学政治课完全没有达到设课的目的,很多学生甚至反感,认为花时间来学这种课还不如多设一门专业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或者说这些政治课还有没有必要设置? 
  如何评价常州大学「学霸宿舍」8 人全部考研成功却遭人嘲讽? 
  如何看待教育部回应李林漏题不属实? 
  江西经济还有希望吗? 
  如何看衡水桃城中学事件? 
  学好理科真的与智商高低有关吗? 
  如何看待初一女孩在学校扫雪 3 小时,手指被严重冻伤险遭截肢?校方是否应承担责任? 

前一个讨论
英国人对中国人友好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这几年越来越穷?





© 2025-03-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