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确实销量不及预期。
就拿小米商城来说:
小米11Pro的评论数6万
小米11ultra的评论数7万
反观去年八月发布的小米10至尊版,评论数12万。
也就是说,11Pro和11ultra销量加起来才和小米10至尊版持平。
要知道,小米11Pro起步价4999(现在是4499),10至尊版起步价5299,结果11Pro和ultra联合起来才刚和10至尊版销量一样,搞了半天还没去年卖的好?
而且618期间小米11系列降价太多了,11Pro最低3899能买到,11ultra最低4899能买到,都到了三四千档位了,降这么多最后也只是和10至尊版卖得一样。
说实话这个情况我是没想到的,有人说线下卖的多,但根据这个问题下其他答主的回答,线下其实卖的也不多。
小米高端之路似乎到了瓶颈了。
这不是多开店就能解决的,多开店有可能冲一冲世界销量第一,但要想进军高端,多开店远远不够。
最主要的还是树立起高端形象。举个例子,站哥说OPPO find x3系列销量不及预期,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既然都卖五六千了,OPPO的后置竟然和苹果十分雷同,那在这个价位消费者直接买苹果不香嘛,为什么要买OPPO?
所以要树立高端形象啊,不仅外观要有辨识度,更要有自己独立的技术,例如液态镜头、自研ISP芯片等等,只要做到足够的差异化,才能真正走向高端。
小米高端之路还很任重道远。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