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视频还是值得一看的,它很好的介绍了目前在反诈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展。
如果要归纳的话,最主要的有两点:
在电信诈骗领域,手机充当的只是一个通道,更多的反诈工作是从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层面进行。而随着时代进化到互联网诈骗,可以进行的诈骗方式更多,更加防不胜防,手机作为用户最主要的互联网终端,也必然将在反诈方面担当前线工作。
警信联手,指的是运营商负起相应的责任,监督好疑似欺诈的异常账户,清除掉身份不正确或者存疑的诈骗用户,进行必要的处理。
警银联手也类似,指的是对银行帐号进行必要的认证与监控,监督疑似诈骗的帐号,清除身份不明的帐号,打击帐号借用,等等。
警企联手,则是联合企业进行,比如联合手机企业进行一些反诈手段的交流与合作,以及请企业合作开发相关软件等等。
这其中,给了小米的安全工程师很好的机会,介绍小米在用户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作出的努力。
那么,先说回到反诈这个问题上来,我们为什么会被诈骗?
原因有这几个:
那么,从国家的角度,反诈首先是要对骗子进行足够的威慑,这一点就通过推进「手机卡实名」「银行卡实名」来实现,目前的情况看,境内的诈骗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通常骗子会使用境外电话卡伪装,至于银行卡,骗子往往会找群众借卡收钱。——所以作为普通老百姓,千万要记住的一点就是绝对不能借银行卡给别人过帐,借你银行卡过帐的很大概率是骗子,将来你会付连带法律责任。
至于如何防范日新月异的骗局呢?事实上,虽然早期受骗的主要是信息相对闭塞的中老年人,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受骗者扩展到了全年龄段,被互联网诈骗的,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我的一个表弟,就在网上被诈骗了数十万,后来被迫卖掉了婚房还债,如此惨烈的教训说明,互联网诈骗现在就算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防不胜防。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学习日新月异的骗术,有了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主要就得靠警方开发的反诈App。这个App并未内置到手机,包括MIUI也没有内置它,需要用户主动去下载。它的主要功能是警方给出的案例,用来查阅与学习新的骗局形式,学习了这个App中的各种骗局形态,能够更好的防范自己受骗,这才是警方开发反诈App的重要目的。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被诈骗的第三个原因。
与此同时,要想解决我们被诈骗的前两个原因,就要靠手机的隐私保护了。因为诈骗方知道我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个人喜好,有针对性的诈骗,导致了更容易上当。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被泄漏,如何防止自己的上网行为被跟踪,这一方面需要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增强,二方面确实是需要系统级的研发配合。
在我个人的使用经验来看,MIUI13在这方面基本上已经做出了非常好的表率,各种权限都对用户进行了明示与提示,对于一部分敏感权限例如录音跟拍照权限,已经完全禁止了后台应用获取的可能。
至于定位权限也终于得到了限制,目前所有的软件已经能够在没有定位权限的情况下正常运行,相机也默认不再记录拍摄地点,当我看到这些软件根本没有获取我的位置时,比之前要放心得多。而对于确实需要一定的定位功能的应用,也可以给于模糊定位权限,可以大致定位到城市与分区。
MIUI为了能够检测出潜在的诈骗短信,必须对短信内容进行扫描,而这一点本身,又与保护用户隐私相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小米研发了基于本地算法的离线扫描引擎MACE(Mobile AI Compute Engine),将使用大数据训练过的引擎直接内置到手机本地,无须上传用户的隐私短信就能进行欺诈短信的识别。
那么除此之外呢,就是与国家合作,接入相关数据库的查询功能,查询已经被警方公示的那些欺诈方式,欺诈短信,欺诈电话,然后自动对本地进行标识。这个操作也并不涉及到用户隐私,因为从手机端发起的反诈数据库仅仅是查询操作,而查询的结果在手机本地进行运算,不需要对用户隐私数据上传。
从技术上讲,这些工作,都是响应与配合国家反诈行动的号召,最终应该也会由各大国产手机产商跟进。从而造福于所有国产手机用户。
其实这也不是小米一家的事情了。
前几个月我入新iPhone,京东官方旗舰店,也算是正经的果子的门店了,经人提醒,一搜也能搜到国家反诈中心。
只不过可以顺手卸载掉而已,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应用,不去主动看应用目录,那这个应用也就呆在后台一直跑着。
但以后的国行iPhone会不会也强制绑死这个应用就说不定了,谁知道呢。
绑定这事情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附上截图
店铺如下
好久没有在知乎写东西了,多少有点陌生,倘若内容有误,欢迎小伙伴们留言批评指正。
“隐私保护”自互联网与移动端设备高速发展的这几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处在风口浪尖的话题。而隐私保护不当,接连而来的就是令人头疼的“电信诈骗”、 “移动支付陷阱”、“联通....”。
近些年,想必大伙应该都有过手机上被要求安装“国家反诈APP”的经历,足以说明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另外,说个可能不算题外话的题外话
早在2020年的MIUI 12发布会上,小米便在“隐私保护”领域捷足先登,抢先一步发力,当时也对小米的做法写了一些相关的讨论:
说回这次的“被人民网点名”,小米作为手机领域隐私保护的开创者与引领者,被各家“点名”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而此次人民网的视频访谈,无非就是对于小米在“隐私保护”上的所作所为做了一个近乎全方位的解释。
首先,手机作为用户与互联网联系的根本媒介,手机厂商必然是有保护用户隐私的责任与义务的。而正是这样的想法,使得MIUI13在对于用户的隐私保护上又更进一层。
当你打开小米手机中的“隐私保护”项时,便会看到用户最关心的几项隐私权限:位置信息、录音、联系人、储存空间与通话记录。
而下方则是用树状图直接列出应用在当日内的读取次数,清晰明了。
而侧滑到右端,还有:拦截网、隐匿面具等从MIUI12开始沿用至今的功能,在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了
而每当这种时候,总会有国家一级抬杠运动员问:“那么某米官方岂不是也会泄露我的个人信息?”
说得好,以上功能均可自行决定是否开启,倘若不觉得不放心,关闭即可。
接着说说老一辈最关心的,或者说最替老一辈担心的:电话防诈骗。
当你刚接完可以电话后的一定时间内,倘若有转账的操作,此时系统便会提醒你,最大可能性的帮你避免财产的损失。而该功能,对于老一辈的父母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电话,对于诈骗短信同样有着一套特别的防护措施:AI不需要上传到云端,在本地即可对短信内容进行识别,并弹出对应的提示框进行提醒。
最后
在这个网络时代,隐私安全成为了一大痛点,也是每一位手机用户绕不开的痛点。
既然绕不开,那就勇于面对,而小米早已走在隐私保护的前沿。
当然,除此之外,用户自身提升防护意识也是相当重要。
希望国产厂商们,未来还能够在隐私保护上更进一步,更好的守护用户的每一份信任。
说到电信诈骗这个问题,就谈一谈我原来的工作,乡镇网点银行柜员。在镇上,也就是以前说的城乡结合部,是小城市最繁忙的地方,三教九流五花八门都有,小城市赖以发展的贸易往来,绝大多是都是在这个场所完成。
短暂的工作经历,见识了很多人间冷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电信诈骗,太多了,套路比想象的要厉害,而且绝非老年人专属,和每个人都很近,8岁到80岁几乎无死角覆盖。
我认识一个老太太,七十多岁,姓何,老伴是当地原网通一把手去世了,家境优异生活节俭,日常生活中不占便宜就算吃亏,买根葱还得饶头蒜,每次取款都要清点三次以上,穿着及其简朴,但是对于电信诈骗毫无免疫力,草率的卖了牛,要把60w凑够,一块钱都得算成八瓣花的人,倒在了电信诈骗这条路上。
你永远无法想象她在配合骗子的时候有多么卖力。
作为银行工作人员,我们苦口婆心劝说,甚至报警,但无济于事。在她看来,我们包括警察都在耽误人家发财,辩解无果愤怒之下,骂大堂经理,支行长,摔凳子,躺地下,心脏病差点发作。
无奈之下也只能尊重她的意见,没办法,这是人家的钱,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干涉呢?
到最后还要演变成压制内心的愤怒,给她录像办这笔业务(免责规定,问她转账目的,转账人员,以及是否同意承担后果),紧接着,看着这笔钱打水漂,由于金额过大,取走了35万现金去其他银行挨个转账。甚至还要有一个预后心态,明知道过不了几天之后,何老太太一定会找回来。
救人的英雄被骂哭是个什么样的体验?刚毕业一个月的小姑娘被骂的梨花带雨,直呼做好人太难。然而我们不是英雄,没有超能力,甚至是弱势群体。
这种事情多了,就逐渐就从惋惜同情,变成了冷漠和愤怒,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城乡结合部的网点蹲几天,看看遇到这种事的时候,能不能治好低血压。
没过多久,被骗者往往会用最卑微的态度祈求,能不能把钱取出来,得知真相之后,从悲戚演变成愤怒,之后讹诈碰瓷,哭着喊着赖银行没有全力劝阻。可怜人的可恨之处暴露无遗。
真的没用了,来不及了。
后来听说老太太中风了,再没见过。
这可能是她一生的积蓄,是养老的钱,甚至是棺材本。
不仅是老人,年轻人也有很多。我大学同学,班里的团支书,学院学生会的骨干,成绩优异,长期奖学金,在校期间做微商年入10万以上,篮球打得好,长得帅,毕业之后也倒在了网赌这条路上,只是起源于几个网站以及诈骗电话。最后一次知道他的行踪,已经是2019年的事情了,在外省送外卖,央企的工作没了,离婚了,房子没了,车没了,甚至背负着巨大的债务逃跑了,成了个黑户。
除此之外还有软性诈骗,比如说著名的福建茶套路。被知乎上程序员玩的不亦乐乎。然而骗子失败一次什么损失没有,普通人失败一次钱就没了,一个骗子可以同时针对几百个人发相同的信息,本质上是普遍撒网重点捞鱼,失败是没有成本的。
色即是空!深度解析微信“卖茶女”的诈骗套路 - 知乎 (zhihu.com)
有人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不会被骗,但骗术也是在不断进步的,穿越回2005年看央视二套的《朱轶说计》,会觉得这些骗术都小儿科,但是当时被骗的人并没有上帝视角,人可以与时俱进,骗术也会与时俱进,现在九点钟太阳的年轻人也会变老,不可避免的也会被针对开发的骗术所骗到,这是正常的,没人永远60岁,但永远有人60岁。
电信诈骗需要提上日程了,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影响人民幸福,社会稳定,国计民生。辛辛苦苦血汗钱,轻轻松松被骗子拿走,就这还得说声谢谢,放在大环境里是个概率,遇见具体的人就是个悲剧。
类似惨剧一直在发生,从未停止过,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在科普宣传,也挡不住幻想一夜暴富的人那颗膨胀且贪婪的心。
即便今天,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迅速提高,但是与繁荣的经济相对应的是思想建设还有缺位,大多数人还是农耕文明下的心态,崇尚劳动致富,保守固执,天生讨厌风险,但得利之后往往不知道如何控制风险。
除了人本身的问题以外,还有被诈骗的成本问题,现在的诈骗有85%以上是通过互联网实施的,尤其是智能手机日益增多。现代人的手机功能强大,集合了身份认证,信息中心,通讯,钱包钥匙等于一身,从价值取向来看,手机逐渐的从玩具变成生产力工具,智能手机的终点在哪儿呢,是了解世界的窗口还是获取信息的支点?还是人类新长出来的一个器官呢?很难说。甚至很难预判在接下来10年的发展趋势,对于这个时代来讲,10年已经是个很长的年代了。
而信息泄露的第一缺口正是手机,随便点开个短信链接,银行卡里的钱就会不翼而飞,小区门口领取鸡蛋扫二维码,就会泄露位置信息,接了境外陌生电话,就有上文所说的老太太被骗问题,乱下载无良APP就会泄露自己的通讯录社交圈甚至是肖像图片等重要信息,伪装成淘宝客服,疫苗接种点数不胜数,手机信息如同虎山的洞门,刹不住就会出大乱子,因此,做好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全链路反诈的第一步。
人民网之所以点名小米“隐私安全服务”,是基于小米在手机信息安全上做出的巨大努力,并且长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同国家机器深度合作,其实小米早在2013年就上线了短信电话标识功能,当有消费者遇到诈骗短信或者电话可以进行标识,系统会提醒消费者,避免上当受骗。
至于操作系统全链路反诈,就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在用户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对用户进行主动防护,更加及时地制止诈骗发生。照明弹、拦截网以及隐匿面具功能,对于应用违规获取用户数据等行为给予曝光、拦截等。其中,照明弹功能也被工信部纳入入网标准。
在操作系统整个反诈服务链路中,在技术上的挑战主要是,在为用户提供全链路防诈骗服务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的隐私。
从效果上来看,MIUI12可以说是新隐私保护的开创者,提出了诸如“仅在使用中授权、空白通行证、相册和社交文件保护”可以最小授权,降低隐私泄露风险,MIUI12.5系统还带来了剪切板保护、模糊定位、隐私沙盒机制以及浏览器放追踪等功能,可以说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进一步升级。MIUI13还加入了人相册及社交文件保护、拍照水印。
与此同时,在数据库中警示境外危险来电,小爱同学调戏无良广告,短信链接预先验证,都是在尽可能高频率的保护用户安全,降低诈骗风险。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姆式的体验。
但是,所有人都喜欢吗?
(ps:我好喜欢雷姆啊)
其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系统确实变得封闭了,少了早期安卓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开放的体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玩机的乐趣。在这一点上,MIUI越来越像IOS,对于苹果和安卓来说,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奔向了彼此,智能手机是逐渐在趋同的。当然,从本土化功能来讲,国产厂商做的要比苹果多很多。
关于小米的很多争议,都是来自于从小众变成大众的一个问题。会不会对市场妥协,是不是要追求最大公约数,还是会给发烧友准备一片保留地?
其实我自己的玩机技术一直在退化,上大学时候买洋垃圾,解BL,刷机,root,刷内核降压超频,删除温控改散热改电池,屏幕超频和充电超速,刷基带自制铜箔天线增强信号,换个小板尾插音量键摄像头轻车熟路,随着CM等三方UI逐渐衰退,玩机社区逐渐冷清,这群人也在成长的过程中失去了好奇心,玩机也确实失去了乐趣,发烧友能做的事情也在逐渐变少,现在智能手机的集成度,已经没什么能做得了,甚至互联网品牌壮大,寡头效应强化的过程中,小米已经是最后一个给发烧友生存空间的品牌了。
可以确定的是,小米长大了,要考虑的更多,自然不再天真烂漫。在安全中走向隐私,还是隐私基础上承托安全,更像是个哲学命题,只是市场已经给出了答案。
额……谁干的呢
小米有过P2P跑步黑历史,所以极力避免用户被骗。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复制粘贴老回答:如何评价华为以每股 1.58 元,豪派超 500 亿元分红?
残酷时代,无数网友高呼“加油”,对于一家遭遇世界最强国家打压的企业而言没有任何意义。
毕竟企业终归还是依靠人来运作,如果人心散了,大家都不愿意继续留在这家企业了,那么企业就算短期内还活着,本质上已经死了。
“加油”是吃不饱饭的。
如何留住人,自然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课题。
而在这个世界上,“给钱”或许不是最好办法,但绝对是能够有效稳定人心的办法。
毕竟作为一名华为的员工,如果你真的能够被公司按照个人贡献公正公平地给予(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是一个价格)奖励,而这种奖励换做跳槽到其他公司是拿不到的……
那么忠诚度自然会很高,一般的公司根本挖不走。
同时这也表明华为作为非上市企业的优势,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带着投机性质的大股东拿走最大蛋糕,造成分配严重不均。
如果不是这样子,而是跟某些几乎被外资把持的企业那样整天就是股东想着怎么捞钱套现,那恐怕华为就不可能一方面继续给予员工足够的回报,另一方面继续投入经费参与卡脖子问题的研发。
无论如何,华为只要能够将利润用在该用的地方,那么它的战略眼光就永远走在同行们的前列。
不过,既然这涉及到分配问题,如果华为内部的分配机制并不能让大多数员工满意,则同样可能会有丧失人心风险,这一点也是要在结尾强调下的。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