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么多人顶上来,万万没想到。
首先我个人不反感鸿蒙,即便它是个套壳,宣发又一塌糊涂。
但是我也不能不实话实说,aab这东西早就有,跟鸿蒙没关系。评论有人说华为应用市场也支持aab,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同步谷歌应用市场相信没那么难,毕竟国外的应用市场强行关联谷歌家的黑名单库。
我既爱国,也爱真理,所以更看不惯那些到处碰瓷炒作的我甚至怀疑,有人故意反套路恶心我们这帮小粉红。
有人评论,怎么就套壳了,怎么就宣发不行了,怎么就没有伟光正科普作者了,我就再简单说明下。
套壳,我这里指得就是aosp,大家使用的鸿蒙OS,其实还是特别定制,这个与各家手机厂商的定制版本质没有太大差别,而且优化的更好,起码好于最近骂名傍身的miui。
宣发不行,我指的就是过度宣传。也许华为宣发团队原来是骗无知懵懂的老外太多了,那一套放国内,结果被扒源码实锤。我觉得以国内受众的心智,实话实说不一定会这么败路人好感,至于那些别有用心的,屁股都是歪的,嘴里就没有好话。
说到科普作者,我进来这个问题第一个看到的400多赞的回答,连aab是什么都解释不清楚。进主页一看,那真是啥都知道点。并且最近是遇鸿蒙必黑。作为一个Android开发者,我对自己专业领域内的胡说八道实在忍不了,所以才有这个回答。
另外,评论里还有翻小号的,以及喷的节奏都不对的。我没小号,也不在乎你们乱喷,就是看各位为了点狗粮扭捏作态,真的爆笑如雷。
以下原答,再次谢谢各位点赞的大爷们。
aab是上传格式,不是下载格式。看某些高赞强答胡说八道一通,我特喵都快笑抽了。
根据不同的CPU,应用中使用的c语言的so会有对应的版本。不同的版本so对应不同版本的apk。谷歌商店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将上传打包文件整合成aab,既上传一个文件,自动根据手机下载不同版本的apk。这样方便了开发者上传分类,也优化了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国内应用商店最近都在推64位应用,实际上就是因为开发者为了省事,只用旧的so格式,这样就可以一个包搞定所有机型。这样造成APP的性能不好,为了优化用户体验,以小米商店这样的国内安卓应用市场,才疯狂推64位应用上传,也就是每次上传应用要传2个apk。
对于鸿蒙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关系。甚至对国内应用市场来说,都没有任何关系。那些读题都读不明白的答主,你们可真行。你们是连百度都懒得查,就逼叨叨一大堆,可特喵笑死我了。真是非专业看你们真专业,专业看你们真特喵什么牛马。
最近拔出来一堆看着伟光正的科普作者都是歪屁股的收钱行家,真是一点没错!
安卓还是分裂的太厉害。
开发者要考虑太多的机型,太多的情况,把安装包做的很大。
谷歌才提出AAB,解决臃肿问题。
苹果好一些,但是现在分辨率机型也很多了。很早也搞了类似的东西。
其实,这是比较浪费资源的。
电视更新的慢,结果爱奇艺能在安卓4. x的古董上把功能做全。
手机更新快,安卓7时代的硬件已经很难流畅运行最新版本的爱奇艺了。
游戏机硬件不动,新工艺只是降低发热。结果游戏机上的游戏,可以开发很多年挖掘硬件的性能,很羸弱的硬件有画面和体验很不错的游戏。
如果有一家手机操作系统能按照游戏机的路线走就好了。
大量低配设备,硬件高度统一。只有双核28nm的A53,就是1G内存(安卓电视很多只有这个配置,跑爱奇艺,腾讯视屏,播放4K。xbox360只有512M 共享的GDDR3,流畅跑古墓丽影崛起。)
非大型3D游戏的app在这个配置下做全功能,能够流畅运行。
后续工艺升级,可以降低功耗。让运行速度飞快。
大核心,高性能GPU给大型游戏用。
这样手机的日常续航会长很多很多。
金立用MT6735的6020mah电池手机能上网30个小时。
现在的工艺,主流4000mah也应该有20个小时以上的亮屏时间。
在没有Google的机子上玩国际服原神的玩家表示,自己在Play以外下的原神早就是第三方用从Play商店里面下回来的、App Bundle里面一大堆不完整的小apk,重新打包的.xapk和.apk了。.xapk是一些第三方商店自己发明的格式,需要通过各种xapk安装器安装,不少机子上.xapk根本无法正常安装,比如360奇酷OS的机器;O/V系统的机器必须登录Oppo/VIVO帐号才能安装.xapk,因为在这些系统上,第三方应用自己安装应用,是需要输入Oppo/VIVO帐号的密码来确认的。
第三方下载的原神国际服主程序包时好时坏,经常出现跑起来游戏内部报签名错误,原神1.5的apkpure包某个版本就有这个错误,后面apkpure干脆把原神下架了。
很多新一点的盗版游戏都是从App Bundle转的.xapk。
不过EMUI的机子上,xapk安装器大部分都是可以使用的。可以合理推断,手机鸿蒙也不会在这方面有太大问题。
至于华为的应用商店体系何时上马App Bundle?不会很远,这个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
xapk和apk+obb还是不一样的,obb里的文件一般是在应用安装完成后运行时才会被生成的,xapk里面的一大堆包是一起安装上去的,并不需要运行。
这个AAB根本不是什么颠覆性技术,而是Android Studio很早就已经有了的功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18年引入的,至今为止已经有三年。
这种要求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我三年前就通知你们有新格式了,你们尽快切换,给了你们三年的时间,今年八月开始不准再用旧的了。」
对鸿蒙的发展有没有什么影响?——答案是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鸿蒙的开发环境就是 Android Studio 换皮,而 Android Studio 很早就已经支持了 AAB 格式的打包,这也就意味着基于 Android Studio 开发的鸿蒙开发环境也必然能直接支持 AAB 格式打包,同时,鸿蒙系统本身应该也早已内置了对 AAB 格式的支持,毕竟,安卓系统早就已经支持了这个格式。
所以,在假定鸿蒙开发环境是android studio换皮的前提下,鸿蒙不会受到这个措施的任何影响。
至于,如果你坚信鸿蒙开发环境不是 Android Studio 换皮,我想说你说得都对,如果你那时候想问:鸿蒙跟华为应用商店为什么能自动支持 AAB 格式?我只能说我也不知道,但它就是(神奇的)支持。
aab本质不过是一系列的子apk罢了
这个政策改变只影响开发者
开发者只需要把打包模式改成aab就行了
用户拿到的还是一系列子apk部署,对用户没啥影响
低版本用户也不用怕,谷歌play会自动把aab合并为所需的单个apk分发给低版本用户
aab是18年就有的「旧物」;
aab是打包格式,其核心是上传之后的动态打包模式,实际上手机得到的还是和APK(如果错了请指正),分发+动态打包,手机得到的包效率更好,只交付了必要资源,没那么大了;
aab是基于Google Play的,目前对国内市场没有任何影响,包括鸿蒙;如果出海,能用GMS的厂商也继续能用,不能用的也基本上继续不能用。
如果真要谈影响,就是如果哪天IDE不支持打包apk了,国内市场就有影响了。
经评论区提醒,国内也有aab分发的了
个人观感,这一点谷歌更像是掌握绝对控制权,靠GMS可以完全将你踢出安卓生态(虽然现在也差不了太多),更大的冲击是在开发者端。
PS:我早早换了鸿蒙,只是今天才看见相关新闻,上面说「推出了aab,鸿蒙就无法兼容了」,我表示非常无语,然后搜了这个问题。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
ZV-1 的最大缺点是只有 1 寸底, 加上开了 EIS 之后焦段实在是不好看, 就算能加手柄, 等效 26 左右的焦距的画面拍 vlog 就很难看了.
ZV-10 的刀法思路和 ZV-1 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刀 EVF/IBIS, 但是 a6400 这样的机器虽然有 IBIS, 就算能和 OSS 镜头防抖同时启用, 但是那玩意对视频来说效果太差, 所以 ZV 和 Alpha 系列在非全幅产品上是有区别对待的.
当然 ZV-10 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 1650 的等效最广端还是 24, EIS 开启之后变成 26, 那和 ZV-1 的差别也就是屏幕翻转方向、1.5x 传感器面积带来的更好的高感.
镜头方面, 腾龙的 11-20mm f/2.8, 开启 EIS 等效约 18-33mm 大概是比较适合 vlog 题材类的选择.
但总归残幅的镜头选择真不如全幅, 你能选到 20G(24GM 类似设计), 三洋 20mm 这样的优秀 vlog 镜头, 而且 A7C 这样的机身仍然保留 IBIS/EVF, 也有视频对焦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