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本人很喜欢爵士乐,习惯了他的强律动感 自由的旋律,最近想进军古典,但好多作品听起来无聊啊,咋办? 第1页

  

user avatar   fu-dong-dong-42-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爵士乐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音乐风格,在20世纪,有一些作曲家比如斯特拉文斯基、米约、格什温就尝试在创作中融入爵士元素,特别是冈瑟·舒勒还进一步将爵士与古典结合,确立了“第三潮流”的音乐风格,如果想从爵士进入古典,可以听这几个人的作品试试,应该会有你想要的,推荐以下:

1.斯特拉文斯基

《士兵的故事》(Histoire du soldat,1918)是斯特拉文斯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创作的作品。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俄国民间故事:士兵利用假期回家探亲,在路上休息时,他没事拉了一会小提琴,这时候恶魔化身的老头说:“我用魔法书换你的小提琴,你换不换”。士兵说:“换”。之后,士兵还去老头家呆了三天。三天后,士兵回到老家发现,时间已经过了三年,自己的未婚妻已和别人结婚了。心灰意冷的他决定用魔法书变成富翁,但变成了富翁他也感到不幸福,于是决定出门冒险。他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公主得病了一直不好,士兵想救他,正巧恶魔也想去救,恶魔:“说你的小提琴能治病,但是现在这是我的小提琴啦,哈哈”。士兵说咱俩打一把扑克,你输了把小提琴还我,然后,士兵赢了。他用小提琴治好了公主。士兵想带着公主回老家过幸福生活,但是恶魔因为非常生气,给士兵下了一个诅咒,诅咒士兵永远不能离开公主的国家。但是因为士兵非常想家,就带着公主硬闯,最后被恶魔抓走了。这部作品中运用了爵士音乐的元素,十分具有新意,但水准与格什温的爵士交响乐作品还是有距离的。

v.qq.com/x/page/z05304d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舞剧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bilibili.com/video/BV17 ——斯特拉文斯基:《士兵的故事》(室内乐版)(Histoire du soldat,1918)

2.米约

米约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犹太家庭,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09年,17岁的米约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16年出任驻巴西公使秘书。1918年回到巴黎后,于1919年成为“六人团”成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米约移居美国。1947年,同时在巴黎音乐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米尔斯学院和科罗拉多阿斯彭音乐学院教授作曲。

米约经常被人称为“本世纪最勤奋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400多部作品,包括歌剧、舞剧、清唱剧、儿童剧、戏剧配乐、电影音乐、交响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曲、合唱、独唱歌曲等。这是在20世纪十分少见的情况。米约的音乐创作是十分感性的,他通常是在生活中获得了什么体验,他紧接着就会为此创作一部作品,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多产。

米约一生的创作没有明确的时期划分,他在不同阶段的创作风格基本一致。他音乐的主要特点是多调性,注重旋律,这也是为什么他的音乐被认为有古典主义音乐倾向的原因。在20世纪能够保持调性音乐的创作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米约爵士风格作品有:

双钢琴作品《丑角》(1937)

QQ音乐 ——奥涅格:双钢琴作品《丑角》(1937)

3.格什温

格什温1898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俄国犹太移民家庭,从小喜欢爵士音乐。12岁开始学习钢琴,16岁进入唱片公司当歌曲推销员,期间他创作了一些流行歌曲。1917年,格什温进入百老汇剧院担任作曲,此后他创作了很多成功的流行音乐和音乐剧,比如:音乐喜剧《露西尔》(1919)、《女人,要温顺》(1924)、《疯狂的姑娘》(1930)、《我为你歌唱》(1931)等。在此期间,他尝试过写专业音乐作品,但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心有余而力不足。

后来,他和很多专业作曲家学习了作曲技术,这使他在作曲技术上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格什温开始在专业音乐上进行了尝试。格什温在1924年创作的蓝色狂想曲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蓝色狂想曲》中,格什温将爵士乐和专业音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爵士交响乐”的体裁,虽然在之前的斯特拉文斯基、米约等作曲家的创作中也加入了爵士乐,但相比于对爵士乐更加熟悉的格什温的创作来说还是相对稚嫩的。此后的《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1925)、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28)延续了《蓝色狂想曲》的风格,在当时也获得了观众的喜欢。

QQ音乐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1924)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1乐章(1925)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2乐章(1925)

QQ音乐 ——格什温:《F大调钢琴与乐队协奏曲》第3乐章(1925)

QQ音乐 ——格什温: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1928)

4.第三潮流

“第三潮流”是指欧洲专业音乐创作中将艺术音乐与爵士乐相结合的音乐,由美国作曲家冈瑟·舒勒(Gunther Schuller,1925—)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其实在之前的斯特拉文斯基、米约、格什温等作曲家的创作中已经将专业音乐与爵士乐结合,而舒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这种创作模式进行推进和发展。第三潮流的代表性作品有:冈瑟·舒勒《变形》(1956)等。

QQ音乐——冈瑟·舒勒:《变形》(1956)




  

相关话题

  嘀嗒出行回应女乘客跳车「暂停司机接单,呼吁用户平和沟通」,如何看待这起纠纷?如何杜绝司机违规拼单现象? 
  奥运冠军全红婵父亲表示「拒收房产现金捐赠」,自己绝不会去「消费」女儿的荣誉,你有什么想说的? 
  我和男朋友在一起六年,他答应会明年结婚打算但是没有规划未来的打算,甚至厌烦谈论未来,我该怎么办? 
  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是如何拥有冰墩墩或者雪容融的? 
  如何看待普京这次俄乌冲突中对苏联的评价? 
  胖哥俩品控负责人称用死蟹是误解「其实是活蟹宰杀,第二天用符合公司规范」,第二天用没影响吗?你能接受吗? 
  俄罗斯国防部确认扎波罗热核电站已经被俄罗斯军方控制,释放了哪些信号? 
  如何看待南非暴乱持续发酵,几乎所有商店被趁乱洗劫一空,只有书店完好?背后有哪些原因? 
  在疫情的反复摧残下,旅游从业人员还有必要坚守下去吗?已经30岁了,等不起了,可是除了旅游还能做什么? 
  如何看待钟南山说全国 80%~85% 人口打了疫苗后且病毒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才可以完全开放? 

前一个讨论
音乐教育和作曲专业研究生,你选择哪个?
下一个讨论
能给我推荐有济世性的善良的古典音乐家吗?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