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6 月 10 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通话,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2页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邀请,近期的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中美双方的关系正在缓和,中美安克雷奇交锋之后,美国相关谈判代表也逐渐学会了怎么和中国打交道,用什么样的态度、方式和中国进行谈判。

首先我们看一下时间线。

3月18日-19日,中美在安克雷奇举行高级别外交谈判,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双方进行了“坦诚的”、“充分的”交流,一度引爆了世界舆论。

4月14日晚,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抵达上海,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交换意见。

5月2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通话内容主要是关于之前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落实问题。当然了,通话依然是坦诚、务实、建设性的交流。

6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这次通话主要是关于宏观经济形势多双边领域合作。

然后就是今天,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通话,主要涉及中美商务领域。

从上面的一系列的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出,中美双方都希望能够缓和之前的贸易纠纷以及双方的紧张关系。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在安克雷奇会谈开始之前,双方其实是对这次会谈有比较大的期待的,这说明大家都不希望继续这样抻着。但是由于美方没有搞明白状况,还想着通过之前的老一套,希望通过施压来赢得谈判的不合理诉求。

这一想法失败后,美国开始采取更加务实的方式来进行谈判,那么归根到底,中美双方的核心诉求是什么,背后的筹码又是什么?

中方:

核心诉求是要求美方放弃不合理关税,放弃对国内高科技企业如华为等的不合理打压,筹码是中方可以进一步加快自美方的采购,维护美国相关企业的在华利益,稳固美国部分摇摆州。

美方:

美国其实也有比较强的动力去削减关税,因为其实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关税武器并没有打击中国的出口,相反,在新冠疫情以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反而是快速增加的,加征的关税主要是落在了美国企业和美国消费者的头上。

另外,美国对中国加征了关税,中国也进行了对等的报复性关税惩罚,这也延缓了美国的经济复苏。

这些关税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导致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政策刺激陷入了一个难以调和的境地,当然,通胀主要是因为美国自身的放水导致,但是过高的关税加剧了通货膨胀。

当然了,不仅仅是在经贸领域,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美国政府想要有所作为,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和配合。

所以,后续我们会继续看到这样的沟通和互动,美国经过了安克雷奇的谈判之后,相信已经学会了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和中国沟通,我对后续双方关切的核心领域,如关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保持谨慎乐观。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短期内谈拢的可能性不存在,通话是”以打促谈,边打边谈“的一部分,我们的优势在逐渐增大

1.先解读下报道

坦诚、务实地交换了意见:说了很多,但谈不拢,没有达成协议

妥善处理分歧:谈不拢的点很多

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工作沟通:下次继续谈


2.中美矛盾是长期的

(1)中美矛盾是结构性的,不可能在短期内达成一致

美国的诉求:中国放弃高科技领域,安心做血汗工厂,吸收滥发的美元帮美国解决通胀问题,美国要继续干涉台湾问题等内政,同时还想构建独立于中国的产业链

中国的诉求:坚持独立自主,进军高科技领域,美国滥发货币问题帮不了,不允许美国干涉内政,中国要构建自己的朋友圈


(2)国与国只有利益关系,两国关系走向取决于实力对比

伟人曾经说过:”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我国是国际防疫物资、生活必须品生产大国,印度疫情爆发以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都出现了停产,我国的产业链全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另外,我国疫情控制较好,不需要为维持经济滥发货币,金融弹药充足。


3.我国可以延长谈判周期,获得更大收益

国际局势最大的变量在于疫情,从2019年年底到现在,无论从人口损失还是经济损失,疫情的影响都不低于一场全面战争。

(1)疫情很难迅速结束

病毒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不断进化,从而适应环境。

在多数国家不进行”应收尽收“的情况下,病毒通过变异绕过自然或者人为的免疫屏障。

例如印度新德里地区在人群抗体过半的情况下还能爆发大规模疫情。

印度进行了六次血清抗体调查,2021年1月第五次调查样本量28000,感染率56.1%。[1]

【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在印度第五轮针对新冠病毒的血清抗体检测中,新德里2.8万个样本中有接近60%被检出血清抗体阳性。据印度媒体报道,新德里约有2000万人,这意味着至少已有1000万人感染过病毒。这项数据被印媒视为抗击疫情的一大利好,认为新德里实现群体免疫指日可待,或正在走向群体免疫。

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感染的继续进行,更大比例的印度人群对未变异的新冠病毒产生了抗体,实现了英国科学家提到的”群体免疫“。

虽然如此多的人有抗体,原有新冠病毒很难传播,但由于新的变异毒株可以适应有抗体的环境,疫情还是迅猛的爆发了。

冬天利于飞沫存在,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年底可能还有一波疫情。


(2)疫情将继续冲击国际产业链

按目前的防疫形势,变异病毒大概率会源源不断的产生,新变异病毒会持续削弱防疫措施的有效性。

西方国家产业链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在部分国家间断性停工、国际航运不畅的条件下,工业生产效率大打折扣,长期下去部分工厂会倒闭。如果产业链的某些环节崩溃,可能导致全产业链无法运行。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产业链完整的国家才能全力生产,并形成马太效应,对其他国家的工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


(3)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无以为继

稳定的工业生产、繁荣的第三产业是经济稳定的根本。

如果不能稳定生产,宽松的货币政策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2],过度宽松后造成的通胀将迫使货币政策收紧,而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股市下跌,央行会陷入两难局面。

5月12日晚间公布的美国通胀也大超预期,4月CPI同比上涨4.2%,刷新十年高点,预期3.6%,前值2.6%;其中核心CPI同比上涨3%,预期2.3%,前值1.6%。[3]

美国要不加息保物价,要不继续宽松保股市,两者兼顾的可能性不存在。


所以时间还在我们这一边,可以慢慢谈。

参考

  1.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1-28/doc-ikftssap1405827.shtml
  2. ^ http://finance.ce.cn/stock/gsgdbd/202002/08/t20200208_34234388.shtml
  3. ^ https://news.sina.com.cn/w/2021-05-12/doc-ikmyaawc4942221.shtml

user avatar   dong-dong-39-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知乎潜水三四年了,第一次正儿八经回答问题,没想到还有朋友追更,根据大家在评论区的分歧,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希望不要引起更大的分歧

我是独生女,为什么会找我老公非独呢,我从上大学开始我爸妈就开始给我灌输找男朋友的标准,其实都不算标准,我爸说必须人品好,家风正,当时十八九岁,哪里懂得什么家风正不正,感觉接触不了这么深层次的东西,当然他家里家庭教育是正常的,我跟老公是高中同学,就是高中三年没说过几句话,见了面只点头打招呼的同学,当时不知道他家什么情况,当然他也不了解我家,后来高中毕业同学聚会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高考失利,我上大学,他留在县城复读,平时也是有一句无一句的聊,越到高考越焦虑,那种自己察觉不到的焦虑,我就很少再跟他联系,怕影响人家学习,反而他有时间会主动联系我,就是普通的打打电话,给他加加油什么的,我当时觉得换作其他同学我可能也会这样,但是他不这么理解的,他觉得我陪他走过了考前最焦虑的时间,哈哈哈哈哈,他非说是我先喜欢他的,陪他聊天,给他加油,后来他上大学,时间宽松了,联系就频繁了,平时聊天知道他有一个哥哥,他也知道了我们家的基本情况,没有什么独生和非独生的分歧,相反平时他有什么事都是我替他想着,他有点大男子主义,更多的时候是引导我这件事怎么做,用他的话说,在他家轮不到他当家做主,哈哈哈哈,所以我跟他性格和处理方式上很契合,我不喜欢操心,都是他拿了主意我去执行

恋爱三年半,结婚七年,都是我俩之间的小摩擦,我不跟公婆一起生活,所以没什么大的婆媳矛盾,刚结婚的时候不管什么事他都向着他父母,他哥嫂,所以我有时候会刻意避免跟他讨论他家的事,慢慢的,到现在他觉得他父母说的不对的地方他会主动反驳,我有时候会替公婆说他几句,让他不要脾气这么大

关于房产,钱,他们家看的比较死,我们结婚一两年里,我爸经常跟他说,一家人不要争啊抢的,尤其是亲兄弟,不能让外人看了笑话,他哥哥家还是俩儿子,我妈说,你们自己如果困难,可以不给家里帮忙,但是也不能在给我公婆哥嫂添负担,所以我们结婚我公婆出了首付之后家里的其他房产我们就主动放弃了,家里还有两套房,一套六间两层的门面楼,家里一些看热闹的邻居亲戚什么的,每次回家过年聚一起的时候就有意无意的说,你俩真是憨,一个首付才多少钱,家里这些房产得付多少首付,我们就当说笑话,一般不接话

后期我婆婆和嫂子知道我一不为他家钱,二不为他家房,才不防着我,有时候往回想想,其实挺寒心的,好在我只为这个人,他对好,对我父母好就行了,这也是有什么问题我不跟他家争执的原因,我会自己开导自己,我公婆养了一个好儿子,拱手让给我了,这些小事就算了吧,无所谓了吧,在他家邻居亲戚眼里我一直是个缺心眼的形象,整天嘻嘻哈哈,大大咧咧

有时候我老公会莫名其妙的蹦出一句,你真是个缺心眼,我都会开玩笑说我这叫不忘初心

本来就是只图他这个人,人好就行了,不能有太多要求,患得患失容易啥也得不到

祝好~



以下是原答案

我是独生女,目前妈妈退休,爸爸还有两年退休,以前小时候邻居亲戚总说,她现在还感觉不到有兄弟姐妹的好处,长大了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就知道了,我现在31岁,看过了有兄弟姐妹的,鸡飞狗跳的家庭关系,我很感谢当年的政策,当然肯定还是关系和谐的多,这种比较就是糟糕的无比糟糕,好的也没比我好到哪去,就我观察我妈退休后的生活,我觉得我妈可能也感谢当年的政策,退休后简直快乐到飞起,哈哈哈,如果我还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估计我妈这会子得在家练习怎么当端水大事呢,我也没有感觉到童年孤独,成年无助,相反我很独立,8,9岁就学会自己做饭了,因为父母工作忙,有时不能按点做饭吃饭,毕业之后在外面工作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我也不用顾虑父母的房子多分我还是少分我,相反我鼓励妈妈退休之后享受生活,不用想着存养老钱,没人惦记她的退休工资,相反我老公家有个哥哥,我们每次带孩子回他们家,嫂子都有意无意的说我没负担什么的,其实我对公婆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在物质上帮助她都装作不知道,我也不想在这事上费心,感觉没必要,一家人开心健康就行,这是我的原生家庭带给我的安全感,我不需要他们家的物质和精神上因为一碗水没端平带来的空缺,刚结婚的时候一家人防着我,好像我图他们钱,时刻要分他们东西似的,时间长了知道我心思根本不在这,才对我像自己家人,我根本不在乎,我只图人好就行了,感谢政策


user avatar   liang-yan-ping-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相关话题

  新疆自治区的各项综合实力,同中亚五国相比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 
  中国和日本首次达成了双边关税减让安排,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会给两国带来哪些影响? 
  西班牙算发达国家吗? 
  奥巴马在采访中表示「2008 年金融危机妨碍他对付中国」,对此你怎么看? 
  如何看待网传辉瑞和德国生物科技就向中国外所有国家提供新冠疫苗达成协议,真相是怎么样的? 
  国家统计局报道「未来一段时间保持在 14 亿人以上,三孩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此举具有那些意义? 
  巴勒斯坦人的真实生活水平是怎样的?为什么巴勒斯坦的GDP还挺高的? 
  持续疫情会对房价造成影响吗? 
  89 岁教授起诉知网胜诉后作品遭下架,共涉及其著作 100 余篇,从法律角度分析,知网的做法合理吗? 
  如何看待清华学霸为了让甲胄文化不被遗忘,花大半辈子复原古铠甲,这种「工匠精神」是否值得年轻人效仿?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钟薛高雪糕最贵一支 66 元被网民质疑价格高,创始人回应「成本 40 ,爱要不要」?
下一个讨论
林毅夫「中国未来 20 年还具有以 8% 的速度增长的潜力」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 2025-05-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