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诸葛亮的儿子能力不亚于其父,当政后逼刘禅禅让,追封诸葛亮为帝,诸葛亮的地位形象会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yu-yong-ren-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诸葛瞻得干以下这么几件事。

为了夺帝位找人当街把刘禅砍了然后再把替罪羊砍了。

自己和自己后代玩女人玩到上羊车。

自己后代为了夺帝位直接把孟获引到京畿腹地导致其后几百年中原地区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司马家的烂是全方面的,突破历史底线也没有前例的。

当街弑君,直接消解了政权的神圣性,导致终其一朝被人yygq说“圣朝以孝治天下”都完全没办法反驳,甚至自己后人听了都大皱眉头无话可说。

以臣弑君,何以谈忠?

对继承人问题搞绥靖,司马衷“圣质如初”但还知道哭嵇侍中血,只能说他这样的“傻子”压根不适合当皇帝,贾南风和他一堆搭档直接催化了地方的异心,但根本还是司马炎布局出错和过度防范司马攸。

八王之乱,更别说了,烂七八糟成语一半的灵感来源。对中原地区的打击可谓惨重,也直接导致了经济中心的转移。

要我说,诸葛瞻要做到这么多烂事,还是挺有难度的,阿斗算是没良心了,但司马家很明显更没有底线。

还能说什么?


user avatar   Alwaysta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司马家族的问题不是说他篡位。

而是整个东晋是中华文明史最黑暗的一部。

司马家族的问题其实本质上和满清一样。

不是因为他做了“坏事”,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治国的能力,让人们民不聊生。

这才是司马家族被人诟病的原因所在。


你如果说,你坐了江山后,你能让国泰民安,对外无敌,那你随便啊。

李世民不就是榜样吗?

可问题在于,你能不能让国家富强。

这才是关键所在。


===========================

2000赞后补充几句。

我不是明粉,但是明朝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萌芽与工业化的资格。

据李约瑟说:“由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西方“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到1644年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和欧洲的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

在西方学者的资料里已经可以看到,明朝所学的西方科技文化,已达到与西方同步的水平,可见明末时期中西科技文化大交流达到了什么程度!

且不说当时中国自己的科技文化实力本来就世界一流,比如朱载堉十二平均律连西方都承认是早于自己。

还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所以整体上,明朝的科学方面中国哪怕谈不上领先,也绝对不是全面落后于西方嘛。

在思想方面前有王阳明的心学继往开来,而且从明末开始,中国历史已进入了思想大启蒙阶段,涌现出了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大家。

他们对自秦以来的皇权专职,进行了颠覆性的大反思、大批判和大否定; 他们想到了人类社会本来就是民主的,“原君”只是民众中的一员德高望重之人,跟广大民众是平等的同类;自秦以来的皇权专制,已经背离了人类社会制度的本源…… 很可惜,这场始于晚明的思想大启蒙,也在清朝初期遭到终结。

满清最大的问题是断绝明智,明朝时期民间流通的书籍超过4万册。

而到了满清整理四库全书和文字狱后,民间流通的书籍仅余3600册。

所以就科学的角度,明朝确实具备资本主义转型或者说国家工业化起步的基本要求,是满清将一切都塞了回去。

在满清之前,中国哪怕被外族侵略,但是在“文化”“思想”方面,仍然是世界领先。

灭的是国,而不是“文化”与“文明”。

可是满清末年后,中国最惨的并非是八国联军或者甲午战争,而在于“文化自信”消失了。

元灭宋,只是灭国。

但是满清时代,差点被灭的是“中华文明”。

这就是为什么我将满清与晋相提并论。


user avatar   glsh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诸葛亮死时儿子八岁,且不说他没有私心,就算他想把大权交给儿子也没戏,法理上丞相又不能继承,强行要给那也是找人辅政之后儿子被架空踢走。真的想给儿子除非自己晚十几年再死为儿子培植党羽,至少也得坚持到诸葛瞻二十岁吧。

类似的,司马懿也是丞相,理论上司马师不能继承,但司马家就是搞事情来的,给儿子全部铺好路,各种位子放好自己的人,司马师能力足够,年龄足够,权利顺利过渡,父亲死后自己当大将军依然总揽大权。但没想到司马家的长寿基因突然就不好使了,司马师四十多就要嗝屁,此时法定继承人司马攸才九岁,如果强行指定其接班那就等着司马家步霍家的后尘吧。司马师只能把权利交接给弟弟司马昭,名义上是让他代攸辅政,但司马昭心安理得地把晋王,九锡都封给了自己,临死传给了嫡长子司马炎。

所以在诸葛亮没有刻意经营并且早死的情况下,诸葛瞻没有任何可能继承老爹的权力,只继承了一个武乡侯的爵位而已。如果他真的兼具诸葛亮的脑子和司马懿的野心,当上了权臣甚至篡位那也是他自己的本事,和他爹的忠义互不影响,霍光没影响过霍去病的历史评价吧?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也不能回避问题。现实世界的诸葛瞻既没有武侯的能力,也没有曹丕的野心。题主问的是一个平行世界的如果——也就是如果诸葛亮去世之后,诸葛瞻雄才大略,用兵如神又能团结人心,后来朝野上下都入其私门,最后皇帝不得不禅位给他,或者他儿子,那么历史会给诸葛亮一个什么评价。

一个简单的回答就是诸葛亮做的事情还会被承认,但是在官方和民间地位不会有现在这么高了。诸葛亮会从勉励臣子的榜样,成为敲打臣子的工具。

要看到诸葛亮地位的一部分,是源自于蜀汉对「恢复汉室」的坚持,和自身的悲剧英雄感。正是因为恢复汉室没有实现,所有也就没有恢复之后的论功行赏,也没有天下一统之后皇帝和功臣之间的尖锐对立和猜忌。如果诸葛瞻篡位了,可以肯定的是,诸葛瞻的党羽里面,一定会有诸葛亮手下的官员和官二代,而诸葛瞻的成长轨迹,也绕不开蒋琬、费祎和姜维等等的提携。

那么,诸葛亮生前做的很多事情,尤其是和这些人有交集的事情,都会被史官重新的审视和诠释。现在人们对「诸葛黑」最大的反驳,就是诸葛亮一生为公,父子为国尽忠等等。这说到底是从结果来推导心理,也是所有对历史的推理中不可避免的——因为人如果有私心,封建王朝最大的私心就是扶持党羽,篡夺江山。而诸葛亮家族之后的轨迹里面,都没有看出来有这个企图。

一旦平行世界的诸葛瞻真的篡位了,那么一切就不一样了。比如反驳『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是诸葛亮揽权的标志』的有力证据就是——你见过揽权揽到累死,末了把大权托付给外人的么?

但是如果诸葛瞻后来真的上位了,那么就再也没有对这种观点的有力反驳了——诸葛亮揽权,然后交给蒋琬,可能就是不仅托付公权力,也给自己的儿子铺了未来飞黄腾达的道路。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谁都不知道人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对历史人物的判断都是来自于其行为和结果。现在结果变了,那么对同样的行为,我们完全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目的。而高尚、理想化的目的,才是一个人是否能走上神坛,被万众敬仰的关键

别的不说,诸葛亮和刘备称为千古君臣典范。历代皇帝都称赞有加。如果诸葛瞻篡位了,这个待遇几乎肯定就没有了。没有皇帝会鼓励一个臣子成为成功篡位者的爸爸。

当年李靖老病在家,李世民亲征高丽的时候他想请假,李靖说自己真的老了去不了。李世民皮笑肉不笑的说:

勉之! 昔司马仲达非不老病,竟能自强,立勋魏室。

李靖瞬间爬起来说,自己好了,请随从皇帝一起出征。

这也就是一开始说的:如果诸葛瞻篡位了,诸葛亮的兢兢业业就再也不会成为皇帝勉励臣下的榜样,而是成为敲打文臣的得力工具

每当文臣殚精竭虑的用心努力的工作,皇帝觉得他太得人心的时候,皇帝就可以说:

勉之!昔诸葛武侯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立勋汉室。

一方面肯定了对方的努力,一方面也敲打了对方的居心,而被敲打一方对这种诛心又没有证据的指责将毫无辩解的余地,只能跪地请罪。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诸葛亮本人的风评几乎不会有影响。

当时就有三个近似的例子:曹爽、钟会和贾充,前两个失败了,后者成功了。

然而其父辈曹真、钟繇和贾逵的名声,受到了多大影响吗?


司马懿形象“受(儿孙)累”,主要是因为高平陵之变等一系列行为,他自己就是主导者,司马家上位的基础也是他留下的,所以他才无论如何撇不清的。

如果诸葛瞻和诸葛亮能力相近,并且最终总揽蜀汉朝政,那么按史实中的情况,多半也是诸葛瞻自己的努力成果,而不是直接依靠诸葛亮留下的“家底”(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还很小,才七岁,断不可能直接接班揽权)。

诸葛亮给诸葛瞻留下的更多是“家族声望”,但相应的一整套人员班底和经济基础是不存在的,导致一段时间里诸葛瞻的实际风评高出了本身的能力水平。

同时,如果诸葛瞻真的能功高震主,甚至像司马家那样最终统一天下,却最终谋逆篡位的话,那么反而有助于提高诸葛家的声望,毕竟以蜀汉的国力统一天下,是超高难度的操作,“开国明君”的地位,会大大抵消“篡位”的恶名,至多获得一个褒贬不一的“枭雄”名声。

这样诸葛瞻的个人地位会压过诸葛亮在“诸葛家族”中的历史地位,但并不会影响诸葛亮作为“忠臣”的名声,反而可能会作为和诸葛亮相对比的另一类代表典型(类似曹操)。

至多刘禅和诸葛瞻不能像其父辈那样成为君臣典范了。

诸葛瞻“篡位”对诸葛亮名声损害最大的情况,是诸葛瞻虽然成功篡位,却并没有继续诸葛亮的方针和施政,反而倒行逆施,没改变蜀汉灭亡的事实。

那种情况下,诸葛瞻就会成为“不肖子”的代表,从而让后世有怀疑诸葛亮实际的“家教水平”如何的空间了。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左传》里有这么一个故事:

前607年,晋灵公宠任的一位大夫屠岸贾献计加害赵盾,曰:“臣有客鉏鸒者,家贫,臣常接济之, 其感臣之惠,愿效死力,可使行刺相国!”
是夜,灵公和屠岸贾密召鉏鸒,赐酒食,告以“赵盾专权欺主,今使汝往刺,不可误事。”
鉏鸒领命后潜伏赵府左右。五更,见重门洞开,鉏鸒进中门,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 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
鉏鸒大惊,退出门外,叹曰:“恭敬如此,忠义之臣也!刺杀忠臣,则为不义;受君命而弃之,则为不信。不信不义,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哉?”乃呼于门曰:“我,鉏鸒也,宁违君命,不忍杀忠臣,我今自杀!恐有后来者,相国谨防之!” 言罢,向门前一株大槐一头触去,脑浆迸裂而死。时惊动了守门人,报知赵盾,赵盾叹息不已,吩咐暂将鉏鸒浅埋于槐树之侧。

五更天大概是早上3点到5点,差不多就4点多吧,四点多赵盾就穿好衣服坐在家里等待上朝了.每天早上都如此。所以刺客看到了大为感动,觉得赵盾是一个贤臣。

虽然跟问主的问题有出入,但是类似的地方是这个赵盾的孙子的孙子赵襄子,开启了三家分晋。但是对于赵盾的为人,史书上还是有比较公允的评价。

看《笑傲江湖》这种小说,会觉得世上的伪君子防不胜防,人的心机可以如此深沉。不过若是看真正的历史,像岳不群这样的伪君子,也就王莽这么一个典型。绝大多数如赵盾这样,早上五点就准备好上朝,生活节俭,严格遵守臣子礼节的人都不是伪君子。

问主可以尝试一下每天早上5点起床,坚持个十年,看看这是什么难度。

诸葛亮做得远比这个要多得多,鞠躬尽瘁可不是一句玩话,对比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家无余财,手无私兵,苦活累活儿冲在第一线,秉公执法绝不徇私,早出晚归,征战四方。这样的人,就算子孙不肖也丝毫不损其英明。

小说要突出戏剧性,要让人想不到,所以把很多东西都夸大了。但真正的现实生活里,如果有一个学生,早上5点起床预习功课,晚上睡前复习,对老师恭恭敬敬,对同学礼让有加,苦活儿不逃,累活儿不怨,基本上可以定论这就是一个好学生。

至于哪一天突然他抽烟喝酒逃课,那是不能用“阴谋论”来说这孙子以前都是装的,只能说他误入歧途。

同理,老子为国为民,儿子不忠不孝,自然不能说老子包藏祸心。历史虽然对人的评价在一些地方会有出入,但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

诸葛亮这种地方政权的权臣享有大名这么多年,实在是他的确做到了常人不能及的事。这些日积月累的东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推翻的。


user avatar   si-lu-j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诸葛亮公务缠身,又事必躬亲,很难有时间对诸葛瞻进行教育,因此诸葛瞻自然也就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能统一天下吗?

如果能统一天下,参考杨坚,名声不会太差。

但名气比现在要差的多。

今人看孔明,重其多智近妖。

但古人更注重忠诚。

你想篡位,能力越强越不好。




  

相关话题

  刘禅的综合能力,是不是不弱于孙权? 
  为何刘禅时期蜀汉频繁「大赦」? 
  为什么近年来贬亮成风?如何看待易中天品三国中对诸葛亮的评价? 
  青年刘备接手江东会怎么样? 
  假如白帝城托孤之时,诸葛亮选择替而代之,他有可能安稳把政权过渡并掌握蜀国吗?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阴平,按理说战果辉煌,但魏国反响不大,是不是两郡已成空地,没有多少人口? 
  马谡被斩究竟是马谡自己错的错误?还是诸葛亮不听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告诫?或是诸葛亮转移军事上的失误?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到底出自哪里? 
  如果诸葛亮时代的蜀汉集体穿越到《权力的游戏》中,他能不能统一维斯特洛大陆,并改变其传统贵族制度? 
  孙权打合肥、诸葛出祁山都是数攻不下,为何人们普遍鄙视孙权的陆战能力? 

前一个讨论
switch的配置这么差,为什么还有人去买呢?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一看就知道是云玩家的发言?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