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测醛基要加热至沸腾,而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只需要水浴加热? 第1页

  

user avatar   studio-tbso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实际上是在2ml 10%NaOH(最多可用到5ml—10ml)溶液中加几滴2% CuSO4溶液,并摇振,NaOH用量是大大过量的,液体中根本剩不下多少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微显两性,大部分氢氧化铜都与过量NaOH反应生成了四羟基合铜(II)酸钠Na2[Cu(OH)4]:



离子是一种以氢氧根离子OH-为配位体的铜络离子,与斐林试剂中酒石酸根离子络合二价铜离子生成的铜络离子本质相似,真正被醛或者还原糖还原的,实际主要是这些铜络离子,也就是说,醛基还原“新制氢氧化铜”实际主要是还原 离子。


仔细观察中学化学实验中制得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看到溶液是蓝色的,即 离子的颜色,根本看不到多少沉淀物。用这种含有 离子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或者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一样不需要加热到沸腾,水浴加热即可,只是反应可能慢一些,中学化学实验中加热到沸腾主要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节省实验时间(因为这是一个课堂演示实验)。


无论是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斐林试剂或者班乃德试剂(班氏试剂,也译做本尼迪克试剂,可用于检验尿糖),二价铜离子实际都是被络合的,配位体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中是氢氧根离子,斐林试剂中是酒石酸根离子,班氏试剂中主要是柠檬酸根离子。其它配位体与二价铜离子形成的络离子,只要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有可能同样可检验醛基或者还原糖,下面介绍一个笔者多次验证通过的简单实验:


称取约10g无水碳酸钠溶于约50ml水,天冷可微热使得碳酸钠全部溶解(实际上只要充分搅拌,不加热也基本可以,因为无水碳酸钠溶于水本来就是放热的),配制成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用大试管注入约20ml上述碳酸钠浓溶液,滴入3—4滴2%左右CuSO4溶液,立即可见蓝绿色碱式碳酸铜沉淀析出,用力摇振大试管,碱式碳酸铜沉淀在碳酸钠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变成较深的亮蓝色,原因是高浓度碳酸根离子也能络合二价铜离子,生成络离子,有文献报告这种络离子是亮蓝色的二碳酸根合铜(II)离子 ,反应可写作:



取上述亮蓝色溶液5ml—10ml注入小试管,加入少量葡萄糖溶液或者固体葡萄糖,摇振后,置于7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浴中加热,溶液很快发生蓝—绿—黄的颜色变化,黄色一般认为是氢氧化亚铜CuOH,绿色则是蓝色与黄色的混合色,随后变成黄色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后析出砖红色沉淀,即Cu2O。




  

相关话题

  你知道的有哪些很酷的化学知识? 
  关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问题。? 
  人能不能造出自然界没有的酶? 
  格氏试剂与醚反应吗? 
  如何评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016 级本科生课程设置? 
  知乎化学劝退为什么越来越多了?特别是有机化学? 
  洗发水在头发上打匀后「起的沫少就脏,起的沫多就干净」是真的吗?如果是,为什么? 
  如何看待发过多篇PNAS的杰青牛导从来不写综述? 
  如何评价撒贝宁“建议在生化环材四大天坑里再好好的煎熬一下”的言论? 
  你在生活中用过最高端的化学知识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我白天把光装进袋子里,为什么晚上打开袋子里面的光就不见了?
下一个讨论
穿过圆形的孔投下的光斑为什么是方的?





© 2025-04-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