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今年七月十八日。
三百米半径示意图。
今天新闻说又晃了。
要得出准确结论还需要时间和大量工作要做,现在的结论没有定量分析,仅仅定性判断,准确性和精确性还有待考证。
要采取后续的防范措施,必须把这次振动的原因以及振动形态调查得非常准确,特别是振动形态可以测量出来,进而判断这是第几振型,针对这个振型特点合理布置阻尼器等,增加该阵型振动的难度,进而减小甚至消除振动。
高层建筑很柔软,会有多种振动形态,对应多种振型,按照振动频率由小到大分别称为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等。下面6个小视频是某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前六阶振型:
第一振型如下:
第二振型如下:
第三振型如下:
第四振型如下:
第五振型如下:
第六振型如下:
上面例子的该建筑还有很多其他振型。一般来说,越靠前的振型,结构参与度越高(也就是有越多的结构构件参与到该振型的振动中),越靠后的振型,结构参与度越低,甚至有些靠后的振型,整个结构就一两根梁在振动,其他结构构件纹丝不动,这种振型对结构整体影响就很小。因此抗震设计时需要把靠前的振型,例如前12阶振型、前18阶振型进行组合,一般越高的建筑,参与组合的振型数量越多。
相应的,我们结构设计时先要防止那些参与度高的靠前的振型振动起来,因为这类振动结构参与度高,对结构影响大,在总投入有限的前提下,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把损害大的前面主要振型控制住,对结构整体振动也就控制的差不多了。
但结构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荷载(也可叫激励),好死不死的就有可能碰上一种或几种荷载组合,引起了本不在主要设计考虑范围内的振动,本次赛格广场振动很有可能就是这样,据有报道反应,该楼有些部位楼板处于上下振动,这种振动都不一定是靠前的振型。
而且更倒霉的是,一旦某种振型的振动振起来之后,建筑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也同时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会越振越容易振,从此在放飞自我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把自己玩脱了。
这也比较容易理解,振动之前,结构构件、装修构件、螺栓、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连接很紧密,对该振动都起到了阻止作用,一旦振动开始了,会把原来很多阻止该振动的措施阻断或削弱了。例如原来有砖墙紧紧顶住了梁底,则这根梁就不容易上下振动,但一旦振了起来,砖墙和梁底之间就会产生缝隙,这样这根梁再发生上下振动时,就失去了砖墙对他的阻止作用,振起来更轻松了。
建筑振动只要发生了第一次,后面就更容易发生,就像我们一旦崴了脚,以后这只脚就越来越容易崴一样,这真是悲剧。而且还不止于此,建筑振动起来后,会把阻止振动的措施逐个击破或者不断削弱,如果任其发展不采取措施,会越来越容易振动,还可能会由这个振型转成其他振型,从参与度低的振型转化成参与度高的振型,最后整个结构都来跳小苹果。
因此对于已经发生振动的建筑,一定要防微杜渐斩草除根,准确检测到该振型,针对该阵型的振动特点采取措施,例如振动大的地方增加阻尼器等,不允许任其轻易的振动下去,否则后续发展结果是非常不可控的。
//////////////分界线/////////////
以上是原回答,看到有很多小伙伴对有楼房各个振型很感兴趣,下面再发几个高阶振型娱乐一下:
可以看出,第七,第八振型还是房屋整体振动,也就是结构振动参与度很高的振型,但从第九振型以后的振型,基本都是局部振动(第十四振型也是整体振动),有些是屋顶小房间振一下,有些是底层墙体平面外振一下,总之是很局部很奇葩的振动,这种局部振型在设计时就很少组合到整体计算中,也不影响大局。
但是,这些小概率发生的局部振动,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也有发生的可能,例如屋顶凸出的小房间局部振动,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发生,但这种振动毕竟影响范围小,而且通过一些配筋构造措施,基本也能控制住,不用过于担心。
第七振型:
第八振型:
第九振型:
第十振型:
第十四振型:
第十七振型:
第十八振型:
20年前到现在,整栋楼的空调系统等可能发生震动并传导到承重结构的设备有改造过多少次?是不是长期震动使得承重部分出现了暗病?
怎么突然就想起了韩国三丰百货店事件。
这份报告只是提出了几种可能,也没有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出来。
这样不停的晃下去,又找不到具体原因,那这个大厦完了。里面大量的商户可等不起。
无论是排查原因还有修复,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商户只能另谋出路。典型的如广州的五山路,原来很繁荣,卖电脑配件的,后来封路改在道路,一封几年,改造好之后,五山路的市场已经完蛋了,都跑太平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