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说在朱家尖海滩的礁石上找到了风衣和手机,只希望他真的解脱了吧……
前段时间朋友送了我一本书,罗兰米勒的《亲密关系》。
那段时间我和他感情都不顺。然后朋友说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是回避型人格,然后给我也测试了一下,一样。
那晚我们每人给自己灌了半瓶威士忌,感慨第一次发现自己也是有心理创伤的人……
书上说,回避型人格的人,大多在童年或者少年时期,经历过类似于「校园霸凌」,「缺爱」,「亲子关系问题」等等……
其实仔细回想起来,从小学到高中,我的绝大多数回忆都还算美好,我和同学的关系不错,也没有出现过被孤立或者欺负的记忆。
但小时候长得秀气,变声期很晚,我也经历过被叫「娘炮」的时候。
我不擅长球类运动,也不喜欢运动,所以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男孩子」的形象。
我妈为此还让我练过跆拳道。虽然好像没有多大帮助,但至少我挺喜欢那个夏天练完回家的感觉。
我的初中是我们当地的一个县级中学,班级里也有所谓「不听话的孩子」,会取外号,也会嘲笑「娘」一类的。
然后我发现成绩好的同学,不太会说我这些,所以我就认真念书,考到最好的高中,去到最好的实验班,情况就好很多。
虽然有些时候还是会有偶尔被开玩笑或者提及的时候,但好在我和同学的关系不错,我也知道他们大多不是故意,也就不怎么上心吧。
其实在中学时代,原有比我经历的更严重的「霸凌」情况的发生。
虽然可能不至于像电影里那种「校霸」,但日常生活中语言,举止上的体现,校园社交关系里孤立、疏远,仍然让人压抑。
我也曾反问过自己,
为什么我是这样?为什么我会被这样对待?
但好在我的大多数同学都很友爱,这个时期持续的并不久,我自己也调整过来了。
如果不是那天朋友和我坦诚在回避型人格上的自我剖析,我可能也不会主动面对自己的这一段经历。
我一直很介怀承认自己或许也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不愿意面对自己以前「娘」这个特点。
我从小就算比较要强的人,因而对这些回忆的逃避,甚至可能让我主动遗忘掉了它们的存在。
但我之所以清晰的知道这个创伤存在的原因是,
时至今日,当提及「娘炮」这个词时,我仍然会寒毛一竖,确认是不是在说自己。
我很庆幸今天能在知乎,我坦然的说出这些经历,因为过去即使和亲密的朋友,我也会主动逃避这些话题。
对这个问题的直面,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吧。
我不算一个童年时期缺爱的人,我有幸福美好的家庭,我的爸妈在任何时候都给予我支持和爱,我和一些同学的关系也很好,现在我们仍然有一帮小学,初中,高中同学玩在一起,
我比大多数人都幸运。
但每一次,当看到因为「校园霸凌」的创伤而难过、抑郁的人,
我仍然会想起自己那段时间的自我怀疑。
但我想告诉所有现在还有这些怀疑的人,
你没有任何问题,你也没有做错任何事。
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值得去努力的美好,所以放下那些偏见,不要让它们造成更多伤害,
和亲密的朋友出去吃饭,去风景好的地方旅行,去树立一个目标然后努力,去学会犒劳自己并告诉自己「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