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狼性文化的实际效果是狗性回报,行千里吃屎罢了。
国内企业最吹狼性文化的我说是华为应该没有人反对吧?华为的员工收入构成如何,员工的收入是什么水平,大家应该没少看新闻吧?哪怕华为存在种种问题,什么时候少了年轻人投华为的简历?
狼性文化,百度百科是这么写的:
不管是嗅觉敏锐、进取心、攻击性还是群体协作,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吃饱肚子。如果狼群中某只狼被族群排斥,吃不饱肚子了,结果只有一个,这匹狼脱离狼群成为孤狼。
那么国内这些吹捧“狼性文化”的企业,有几家真的让年轻员工吃饱肚子了呢?百度百科的词条中,我认为最准确的是这句话:
所以让员工,尤其是年轻员工工作时学习狼群捕猎时的敏锐、坚韧、协作,但发工资发奖金的时候却无法或者管理者不愿意让员工吃饱肚子的这种文化,并不是真正的“狼性文化”。
深圳算是中国内地狼性文化最盛行的城市吧,就暂且把这个城市叫做“中国狼堡”。那我们大家去看看,在“中国狼堡”里买一平方“狼窝”多少钱。
狼很少单独出没,通常团队作战,狼群进攻讲究“互助合作,配合协调,团结一致”,因此有“猛虎还怕群狼”这种说法。那在“中国狼堡”,全体狼组成的是一个完整且团结的狼群团队吗?
有一部分狼,他们只想鞭策其他无窝狼们赶快出去狩猎,然后自己躲在狼堡里攥紧手中的狼窝,毫无风险地收租,再用收上来的猎物去换更多的狼窝,向无窝狼们宣传“要敢打敢拼”的狼性文化,以便从无窝奋斗狼身上拿到更多猎物。
明明是一只只工蚁,却要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一匹匹狼,这是装什么大尾巴狼。
我先说几个事情。郑爽1.6亿。纯真的眼神。带货主播。深房理。蛋壳公寓。
这几个事情,没有一个和狼性有关,但是他们可以比你自己的狼性文化更轻松赚到钱。而且,深房理和蛋壳公寓这两个对狼性文化有非常强的打压作用。
我这里先不说帮老板买法拉利大豪斯的事情,我就说一个事情:如果你在努力地搬砖头,周围的环境不断有人把你搬来的砖头搬回原地,让你做的事情变得事倍功半,让你觉得自己就是个傻X时,你是不是很像打死这个捣乱的人呢?
蛋壳公寓和深房理就是这种捣乱分子的呈现。你生气吗?你在努力工作,然后周围的人好像逗傻子一样不断耍你,让你做的事情相当于白做,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如果有人让我事倍功半,那我就要加倍努力,争取提高我的倍数,这样被减半时,倍数足够大,我的成果就达到预期了”,那你等着被吃干抹净吧。
狼性文化,在大环境面前,在投机倒把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狼性文化的结果有两个,都是一样的。
第一种结果就是狼性失败,穷,然后别人嘲笑自己劳碌命,自己也觉得自己劳碌命。
第二种结果就是狼性成功,赚到钱,但赚得钱不足以买房,赶不上房价,狼着狼着发现离目标还是很远,于是累了,被别人嘲笑劳碌命,自己也觉得劳碌命。
如果拿考试做比喻就是,一个班100人,只有考99分以上才及格,题目超难,大多数人是六七十,就只有两个人得分分别是99,100。那么及格的只有两个。
那些96,97的,有十来个,80分以上二十几个,扔下70来个79分以下的。但不好意思啊,没有到99分就是不及格。
这种情况下还狼么?年轻人不再认同狼文化,并不只是自己的努力成果被窃取,还有自己的努力成果在时代和大环境下就是个笑话。
往后,新生代年轻人会更现实,更实用主义。狼性文化能百分百确保我收入增加吗?如果能,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能以外的回答,都是否定。那就不要浪费各自的时间。
很简单,我们是人,不是狼也不是狗。
为什么非得是狼性或狗性?就不能人性吗?
什么计件工资,什么末尾淘汰,不都是为了分化无产阶级,让无产阶级内斗,好压榨更多的劳动力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想出来的花招吗?
所以放着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做狼做狗,然后为做了狼比狗高一级而沾沾自喜?这算什么逻辑?
能为之沾沾自喜,还鼓吹大家做狼比做狗好,就是不想让大家做人的,很明显不是资本家就是工贼。
想当人,不想当畜生。
真正的狼性文化是谁有能力谁当头狼,不行的就滚蛋。一把手也要加入内卷的。任正非那帮人搞的根本不是狼性文化,他是在挑动群众斗群众,他在边上看好戏。
凭什么别人考核不过就滚蛋,他自己永远伟大正确。
什么是真正的狼性文化?
狼群里怎么分配食物?首先是最强壮的狼,也就是咬死猎物的狼先吃,然后是强壮的狼吃,最后才是身体瘦弱的狼。
你就是那最强壮的狼,什么你都冲在最前面。
其他强壮的狼是你的同事。
瘦弱的狼就是垃圾。
打下了猎物,你和同事们先滚一边去。
瘦弱的狼但凡是沾亲带故的,就会跳出来大喊:“让领导先吃!”
于是那一直蹲在旁边、除了拉屎就是谈理想的老板就来了,稀里哗啦滋遛滋遛,吃得满嘴流油,吃完再打包,打包完还他妈要你跑腿去送给他在别的狼群包养的十八条小母狼。
老板吃完了,瘦弱的垃圾就上场了,毕竟是沾亲带故的。
你知道咬死这条猎物和他没屁点关系,可他就是排在老板后面吃。
稀里哗啦滋遛滋遛,他吃饱以后他也要打包,但他只敢打包一点点,老板瞧见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抬起爪子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次你干得不错。”
其实他干了个啥?
他跟老板一样,只是来拉屎的,但他不创造理想,他只负责宣扬老板的理想。
只剩个骨架子了,明明是你们咬死的猎物,你们却只能舔舔骨头,你们每人三根骨头。
你寻思着有骨头也是好事,就舔了两口,结果那垃圾狼忽然大喊:“等下!今天狼群你起得最晚,你九点钟才起床,整个狼群都因为你一条狼耽搁了时间,作为惩罚扣你一根骨头!”
你吃惊地说:“可我昨天为狼群守夜到了晚上十一点!我是睡得最晚的那个!”
垃圾狼怒斥:“你要是早点把周围的威胁都扫清,你也用不着每天守夜那么晚,能不能不要为你的错误找借口!”
不止是你,其他强壮的狼也被扣了骨头。
于是那最瘦弱最垃圾的狼耀武扬威地跟你们这群强壮狼龇牙咧嘴,拿走了你们一根骨头,来到老板身边,将那根骨头贡献上去,摇摇尾巴喊出了汪汪汪。
老板看着他的所作所为,欣慰地点点头:“是条好狼,以后把狼群交给你准没错!”
有两个问题,你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老板明明吃肉吃得这么饱,还打包了那么多,他为啥还稀罕这点骨头呢?
第二:我到底为毛加入这狼群?
在韭菜种植园里面,连母猪的产后护理都用不上,你去讲野生动物狩猎指南?
肉不够了。
狼性文化从一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资方在喊,劳方从来没有接受过。
但是在一个时间段,一部分青年劳方确实相信装几年狼能分到肉吃。比如10年代前期的P5,P6,一路狼到P8,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初级阶段。他们是现存最后一批认同狼性文化的劳方群体,因为确实吃到肉了。
过去30年,每一代都有个给年轻人的“奋斗通往成功”的故事可以讲。90年代的外贸,00年代的地产,10年代的互联网,这些蓝海有大量的机会,阶级上升的机会。前方确实有很多肉,狼也不是那么多。所以,冲啊!
10年代后期到20年代,逐渐没有故事可以讲了。个别公司的个别机会,前几年字节跳动你赶上了,这种是强偶然性,讲出来年轻的人感受是运气很重要而不是拼搏很重要。
没有积极的故事可讲,资方和他们的朋友们豢养的说教者叙事方式转为了宗教式麻醉与道德审判:做狼荣幸,做人可耻。996是福报,反996是小布尔乔亚,一正一反双向传教。可惜这种宣贯太消极了。再星辰大海的宏大布道劝狼效果都不如飘来的肉香。舍不得肉,就套不来狼。
总的来说,在利益相关的时候,人还是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