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4年到1939年3月,纳粹与萨纳齐就是最紧密的伙伴,用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的公开说法(1938年11月8日),波兰是德国仅次于意、日的盟友:
德国现在与将来,均属不可征服之国家。其已增益于吾侪八千万人民之伟力者;尚有意日两国之坚固友谊,与波兰之良好关系,此乃德国外交政策之基础,而为世人所应深切认识。……英法两国负责政治的之态度,令人油然而生,当识终可战胜战谣者之希望。德国固愿和平,但并不畏惧战争。
在结盟期间,德波一同大搞排犹,完成各自对奥地利和立陶宛的扩张,并伙同匈牙利瓜分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20日,希特勒召见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就德波瓜分捷克斯洛伐克事进行密商。利普斯基在给波兰外长贝克的报告中,记载了希特勒排犹的新思路:
他忽然想出解决犹太人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即商得波兰和匈牙利——也许还有罗马尼亚——同意,把犹太人迁徙到殖民地去。
对此利普斯基予以高度评价:
当时我同答说,如果这点能够实现,那我们就会在华沙替他建立一座极美妙的纪念碑。
对于瓜分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11月19日,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同波兰驻德大使利普斯基的谈话中,对双方密切合作给予高度评价。利普斯基在给波兰外长贝克的报告中记载,里宾特洛甫指出:
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期间,波徳关系经受了对双方都有利的考验。波兰的果敢态度帮助德国人实现了他们的要求,同时,德国的行动也使得波兰能够重新获得特申—西里西亚。
1939年1月26日,适逢德波1934年协定签订五周年之际,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访问波兰,波兰方面高规格接待,隆重庆祝这一带来“丰硕成果”的协定五周年。
波兰外长柏克【按:即贝克】在欢迎晚宴上致欢迎词如下:
此决次友邦德国之外交部长偕夫人莅临敝国,敝国政府至感荣幸。此项访问,又适逢贵我两国一九三四年和平宣言签字五周年纪念之前夕,尤使访问意义,更觉重要。
一九三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德波条约,为截至现时国际间最简短条约之一;然而廖廖数语,巳表现希特勒总理及毕苏斯基上将之勇气、远识及决心,而成为具有历史意义之成就。吾等但检讨过去五年来欧洲政策之成败兴废,即可证明此项协定之价值。自两国元首以最大决心缔结该项简短公式后,欧洲政局上绝大之动荡紧张,均不能摇动其巩固之基础。
根据过去经验,余希望将来有下列各种收获:(一)继续已往之动向,集中两国精力,努力于两国及欧洲所需要之创造工作;(二)确定睦邻之起点,从今日始,使两国幼童均在友善邦交及互相谅解之精神中长大成人;(三)依据两国政府之正确原则,可使两国间任何问题,均可以互相尊重及了解两国利益之精神,谋得解决。
鄙人即以此种精神,举杯祝贵国之繁荣及贵国元首希特勒之健康。
里宾特洛甫随即起立致答词。首对隆盛欢迎,表示深刻感谢。继称:
此次报聘贵国,至为欣幸。贵国政府欢迎愚夫妇之丰盛,证明贵国传统之好客。而鄙人此次前来,适当贵我两国一九三四年协定签字五周年纪念,尤为令人愉快。五年以来之经验,证明毕苏斯基与希特勒两元首所决定之途径,已决定两国未来之政策。德国政府及人民,均渴望德波邦交,根据此项协定,更臻强固。两国政府签订协定之远识及决心,已保证两国将以互相尊重及了解,以解决未来一切问题。
可惜到了1939年,在缓冲区瓜分殆尽后,俩政权已无法找到新的利益基础继续同盟,固有矛盾也不再有回避空间,翻脸不可避免。纳粹的出价是:但泽和走廊归还德国,德波一同向东,用苏联地盘交换(波兰在黑海获得出海口补偿,德国并支持波对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扩张)。而萨纳齐的意见是:向东再说,别说走廊,但泽都别想,德族敢闹事,军警伺候。贝克在3月24日讲话中指出:
不管但泽作为一个目标的价值有多少大,在目前情况下它已成为一种象征。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与让人发号施令的东欧国家为伍,那我就不知道事情会到何等地步才会了结。这就是迎向敌人比在家坐等更为明智的缘由。
这个敌人是很难对付的,因为看来他正失去思考和行动的分寸。一旦他遭到迄今未遇的坚决抵抗,他或许会恢复那种分寸。对于他,强国低声下气,弱国甚至以尊严为代价,事先就投降。德国人正以9个师的兵力横扫整个欧洲;这样的兵力是征服不了波兰的。希特勒及其助手明白这点,所以他与我们之间的政治论争与其他的不同。
……我们已经到了政治上的艰难时刻,但我们的手中却拥有所有的王牌。对我们来说这表明情况不坏。
那么,对于以民粹起家的纳粹来说,在吞并奥地利、捷克之后,有可能看着但泽和走廊的族人被打,国家被一分为二还继续同萨纳齐结盟吗?反过来,20年代开始,从来只有从四邻吃肉,没挨过打的萨纳齐,可能主动在走廊、但泽让步吗?因此,德波继续结盟是不可能选项。选择了法西斯道路,自然是必须走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