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审美关联到寻找模式,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作用,能找出一些表观遗传影响,并高度依赖后天学习、社会构建、模因的传递。
- 审美倾向不直接对应到具体的神经回路或某个/某些基因,而是依存于“人脑对模式的识别和预测能力”[1],个体差异、后天环境塑造的认知对这些倾向造成的影响是使其多样化,而不是趋同。
- 识别并预测模式是关系到生存的基本技能:人脑会从零散的视觉·听觉·嗅觉信息中自动筛选模式特征,来寻找潜在的危险生物与食物、自动判定“此处是否适合短暂休息/长期栖息”等,例如“这片沙沙作响的树叶后面有没有老虎”“我闻到的这些烟味是不是意味着野火在逼近”。
- 人早已不再居住在山洞里、不再随便猎取野生动物、不再随便去摘野果吃,对天然环境的“审美倾向”已经没有什么演化上的优势,但作为无害的中性性状可以继续维持。
- 这机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或许产生了意料之外的作用:艺术与审美。系统不再满足于塑造机体,它开始塑造这个塑造的过程。人们对音乐、抽象画的喜爱都有类似的原因。
题目谈论的东西比起大而无当的“审美”,更接近“交配策略”的一部分“外观的性吸引力”。“人爱上人的可能性”取决于你怎么定义“爱”:
- 在交配策略上,人在想要繁殖后代的时候当然倾向于选择人而不是非人生物,想要取得快感的时候就不一定了,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喜爱各种成人玩具、兽交或种种异物的人们——这给医护人员添了不少麻烦。
- 模因比基因更擅长大量传输复杂精密的行为信息、跨越时间地传输信息、将人的性癖引导到你觉得不寻常的方向(例如非人生物)上面去,你可以了解一下网络上的 furry 社区。
- 化石记录显示,古人类与黑猩猩的生殖隔离花了一百多万年才基本建立起来。你真觉得老祖宗们从一开始就“喜欢人类胜过喜欢黑猩猩”么。
- 古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的生殖隔离从未完全建立,到尼安德特人灭绝前夕,二者仍然有约 1.5% 概率产生可育后代,你也可以认为尼安德特人只是与我们合并了亚种。
在谈论自然界这样似乎没有任何能动性的东西“如何保证OOOO”的时候要特别小心。根本就没有“自然界有在做或做过这样的事”的迹象,一个物种在各种意义上“喜欢上”别的物种都很常见,自然界里到处都有同性性行为、跨物种性行为。只要这些生物还在传代,你添加一些过去没有的玩法进去都无所谓。
- 如果对其它物体的爱好广泛地影响了整个种群的传代,该物种便可能需要人类参与挽救,例如某些甲虫将玻璃瓶当做雌性、大大降低了繁殖率,一帮人到处去收拾破瓶子。
一项发表在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上的研究[2]重点关注了在日本中部地区发现的跨物种性行为:青春期的雌性日本猕猴在梅花鹿身上反复摩擦或撞击臀部。
这其实没有大惊小怪的必要:
- 这是人类第一次定量分析野生灵长类动物跟非灵长类动物之间的性行为,但是在更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西亚等地的狒狒会给野猫、野狗提供一些食物和梳理毛发,让狗驱赶其它动物,伸手摸猫,偶尔还会和猫交配。
- 日本猕猴无论雌雄都有概率在发情期用石头反复撞击腹股沟[3]。鹿身上毛茸茸的,比石头温暖和柔软多了。
人类早已知道日本猕猴有时候会骑着鹿玩耍。研究人员在 2014 年第一次发现母猴骑在鹿身上反复摩擦或撞击臀部,而且会做出这种行为的猴子日益增多。日本古籍和近代科学记录从没描述过这种行为——这意味着,人类可能发现了一个崭新模因在非人生物中的诞生阶段。
根据观察,这些雌性猕猴经常将身体贴在鹿的背部·臀部,有时也贴在肩颈、头部,伸手给鹿梳毛并挑出虱子等皮肤寄生虫,这些区域的毛发通常是鹿没法自己打理的。然后,一部分猕猴会开始摩擦或撞击行为。雌鹿和未成年雄鹿很可能将猕猴甩开,而成年雄鹿大抵不以为然,可能是觉得这个小朋友提供了有利互动、没造成任何危害,一些奇怪行为可以容忍。偶尔,其它雌性猕猴还会跑过来争夺同一头鹿。
相比之下,雄性日本猕猴就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了。2017 年 1 月,其他研究人员报告了[4]一只不受雌性同类欢迎的雄性猕猴寻找母鹿骑上去并摩擦——没有插入,有些鹿会将其甩掉,有些则无所谓。
研究人员希望从非人灵长类的这些行为出发来探讨人类的性行为。
看起来,人类对猫娘之类带有兽类特征的形象的爱好应该是远古祖先留下来的。
参考
- ^ 你可以类比“人类为什么能学会自然界里没有的炒菜技巧,是预先写在基因里了吗”之类问题:基因里不需要针对“炒菜技巧”写什么,有观察和学习的能力就是了。
- ^ https://doi.org/10.1007/s10508-017-1129-8
- ^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5484371_Do_Balinese_monkeys_use_stones_as_sex_toys
- ^ https://doi.org/10.1007/s10329-016-05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