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就是感性SM嘛。
给没进入社会没开过荤腥的小胖友们,在精神上扇几巴掌,特别清脆响亮;
扇懵了再摸摸,然后就会有小胖友一时经受不住这种情感上的强烈对比,湿了,尿了,跪了:“带师你扇醒了我啊!”
PUA已经臭大街了,“精神导师”还玩这套,没必要没必要。
这个视频最别扭的,就是贯穿这五分钟的“别扭”:
批判年轻人,结果批判的是活在段子和梗里的年轻人,是互联网刻板印象所表达出来的年轻人。“沉默的大多数”,总得有点概念吧?
“年轻人”只是个大类,你得搞清楚你在具体说谁吧?
说年轻人喜欢解构一切,那你现在不就是在解构年轻人?我们80后当年不就是解构的一代?作为文化大爆炸的一代人,咱们当年啥没解构过?
你说现在年轻人那些蹦迪泡吧潮牌对骂,80后没干过?我们当年干得比现在的年轻人还狠好嘛,毕竟当年的吧里可以直接开整,当年的网络没啥限制,咱们那时候是无边界解构啊。
相比之下,现在年轻人循规蹈矩多了,再浪也出不了木子美蒋方舟方舟子,下限都到不了我们那时候。这是解构?
这是建构好吧大爷,都是一票小坏小坏的乖孩子,乖到有些无聊了。
其实有很多分析,已经比较科学地说明了当代年轻人和80后95前的区别。
说白了就是:80后95前活在文化、生活、工作等范式的构建过程中,像胚胎的发育期,一切皆有可能;
95后00后活在构建后的范式里,像胚胎的成熟期,按部就班就好咧。
这背后涉及到产能过剩、资本过剩和劳动力过剩的三大节点,涉及中国互联网的前十年爆发与后十年垄断,还涉及到中国超大城市群的建立成型。
人是时代的产物。不是年轻人选择了躺平、选择了线上屌爆线下缩卵,这是时代决定的。
你这时候去屌年轻人干什么呢?屌他们有用么?显得你是当代柏杨?
就事论事屌具体的一票人,我支持;可一个帽子扣到一大群人身上,虚空输出,还忽悠一票小胖友评论区里跪得膝盖生根,没必要没必要。
搞自媒体,求个一鸣惊人咱理解,但力道用在点正事上嘛。冲不掌握资产也不掌握话语权的年轻人扇巴掌,不讲武德。
再者,你也是搞内容输出的,却劝年轻人不要输出,我觉得你有点“不要来抢我饭碗”的不敞亮:你输出就是李菊福,年轻人输出就是虚空?你的内容够得着哪根金线?
你我都是无情的流量分成和广告机器,不要瞎鸡脖给自己加光环,更不要居高临下地评价后来者。
最后吧,骂年轻人没有用,美帝和日本和老欧洲,都已经证明过了。
他们都有垮掉的一代、宽松的一代、迷茫的一代,后来都反应过来:尼玛不是一代,是好几代。
劳动收益率到了极限,资本收益率你又没资格玩。没有无人岛的时代,自然没有冒险家精神。
这个时代里还要打造“青年人的精神导师”人设,也是一种头铁,加油吧。
看了下,没啥意思。
房间里的大象不敢打,那只能批判青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