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工作岗位,成都有,北京上海也有,并且这岗位也不是什么稀缺性岗位,那么不管两个城市名义上的工资差别有多大,他们的实际价值都是差不多的。“五千块定律”在这个地方,也基本是适用的。成都四五千工资的工作,换到一线城市,也就是一万出头,不会高太多的。
当然,高工资的确有一个好处,就是买全国统一售价的工业品时(比如iPhone),成都打工人可能要花两个月的工资,而北京打工人只需要1个月的工资。但大多数人毕竟不是天天买iPhone,而且买不起iPhone,买个小米也能用。
但是,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又能高多少呢?直接上统计局数据:
2020年成都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3556元,比上年增加5664元,同比增长7.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4.7%。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1995元,比上年增加7273元,同比增长7.7%,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58023元,比上年增加7328元,同比增长14.5%。
北京的数据是11.288万元。私营与非私营单位的差值大约差不多。
也就是说,2020年北京市的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就比成都高35%左右,但考虑到两个地方生活成本的差值,可以说一线城市的性价比并不高。
当然,如果只看高薪职业的话,毫无疑问,一新城市因为经济结构原因,有着更多的高收入的工作。如果你本身就是这个行业,在一线城市肯定能赚更多的钱。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你从事的是个高薪行业,哪怕是回到成都,也不可能拿四五千的工资——比如,一个在北上年薪50万的程序员,到了成都拿个20多万、30万左右是个正常价,但也不会有公司给他们开四五千的工资。
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也能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现实中,很多一线城市人,会习惯与用标准化的工业品来标定自己的身份——比如说手机、电脑、汽车等等。这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全国售价是统一的,他们拿到工资更高,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轻松的买下这些东西。这种炫耀的心理,某种程度上也是消费主义没办法消除的原因之一。
而对二三线城市的人来说,因为收入相对较低,所以购买统一价格的工业品需要投入更多的劳动时间,看上去消费能力会比一线城市的人差一些。但至于实际的生活质量,如果抛开这些工业品,差别也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大。
净收益=总收益-成本
因为就算北上广每个月能多给你开3000块钱,你™还是富不起来。
对,就这么直接,就这么扎心,你,TM,还是富不起来。
别看我,我跟你一样。
你就算把北上广每个月多给你的3000块钱都攒下来,一年也不过是3万多块钱。
你把这笔钱攥出水来,十年你也不过是多攒了30多万。
但是对于北上广来说,30多万,只能买一个紧凑型的厕所。
而且现实情况是——你™根本就攒不下这3000。
为了拿到这3000,你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是:房租上涨1500,通勤上涨1000,吃饭上涨800。
你还得忍受在大城市生活的种种不便,你还得动不动就加班,你还得被资本家压榨。
你在沿海城市辛辛苦苦攒了一年,来回机票又干掉两千五,你折腾什么?
你干到35之后又被资本家一脚踢出局,你回家再找工作?你折腾什么?
我说句不中听的,在这个时代里,想用打工的方式来跨越阶层,纯属痴心妄想。
你闷着头打工十年,可能还不如别人买房早了两年。
你闷头打工二十年,可能还不如别人在百子湾住了1年。
你闷头打工三十年,可能还不如别人家里的墙上写了一个拆。
你月薪过万的时候,你以为你站起来了,其实你站起来10年也没B用。
不用说你赚到100万,在这个时代里,攒下100万,你也买不起成都一套房子,你更买不起北上广的房子。
所以你记住,无论你在哪,富不起来,是大前提,买不起房子,是小前提。
在这两个前提上,我们再来讨论。
既然已经这个B样了,那我™去哪儿不都一样么?
我建议成都也别去,成都不也是一线城市么?
这都全国排第七了,你还想怎的?
你所谓的沿海城市是哪里?
在同等条件下能比成都拿到更高的工资的地方还有多少?恐怕也不到10个地方了吧?
给当代打工人一个建议,就是把自己的人生规划提前想清楚:
1、你要是能进大厂,月入几万,大赚几年。
攒下个几百万,摆脱现在的生活窘境。
那你就去玩命干,到40之前被公司踢了,你就拿着存款回家养老。
2、你要是没有那么好的机会,那你就找一份离家近的、稳定的工作。
优哉游哉的过日子,闲着没事儿就溜溜弯、钓钓鱼,保持心情舒畅。
吃好喝好睡好,按时缴纳社保,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可千万别为了三千两千的把自己的幸福给丢了,打拼十几年,到最后也没多攒下多少钱,还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还特么给自己弄抑郁了...
你在大城市里拿着过万的工资、穿着巴宝莉、拿着星巴克,你还特么以为自己挺牛逼的...
最后你是个啥?
你最后回家办个事还得求人家月薪4千的。
问题在于,在成都月薪四五千,去一线城市拿所谓的高薪,究竟有多高?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在成都能拿四五千,去了京沪深最多也就是一万出头的水平,这还是建立在成都也有和一线城市一样规模和繁荣度的产业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大部分离开一线城市的人,找到的新工作都是带有半转行的性质。
而最终下定决心要离开一线城市的人,考虑的压根儿就不是眼前的工作是不是正常情况下,也只能过年的时候,一年回一次家的问题。
考虑更多的是自己下半生的退路问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所谓的要尽早找好退路,说的就是自己如何找到一个自己值得在这个地方贷款买房的地方,并且在这个地方找到一份至少当下认为能干到退休的工作,这份工作长远来看,可以支撑自己以后的生活。
对于一些人而言,在这些大前提下,成都能找到的选择,在一线城市未必有。
这也是为什么城市会分一二三线的原因,一线城市就对应着一线的资源,一线的人力物力供应,以及一线的成本和物价。
一些生意在一线城市做很不划算,也许到了二线城市就划算了,工作也一样,有些工作在京沪深挣一万多,长远看都是亏的,但在一些二线城市挣四五千,也许就能平衡了,或者从更长远,更全局的角度看,就是合理和值得的。
最后,成都地处西南,被很多人戏称为西南首都,或者云贵川藏首都,就是因为西南很多地区的人都认同成都这座城市,这种人心中的价值,是很难用别的利益去衡量的。
国贸算北京最繁华的地儿了,以前民房还能临街做买卖的时候,金桐东路那片的民房还能做快餐盒饭,接活到国贸那片的时候,去那些店里十几块能吃饱,后来一整改,国贸那片临街的饭店就没啥便宜的饭菜了。要吃便宜点的就得去呼家楼,或者三里屯后面的小弄子里。
北京这样的城市,工资或许给的比内地高一些,但是房租,交通,几个大头就把高出来的那点工资给吃掉了。
实际上就是,能在二线拿着比当地工资高一些的收入,那生活质量绝对比去一线打拼强,就拿北京说,要么入北京户口,要么年收入能上的北京几十万一年的私立孩子长大后走出国留学这条线,否则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老家或者在二线省会定居。
北京繁华吗?当然繁华,可是星光天地(现在的skp)几十万的包几百万一块的表和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普通人能消费的商场,影院,酒吧,哪个二线城市又没有呢?
八九十年代到2015左右,普通人在北京还有留下的希望,而现在,北京已经不是普通人能待下的地方了。
所以年轻人们看清现实,不去大都市当炮灰是好事,二十多岁到四十岁这人生最能享受生活的一段时光,在二线或者老家呆着绝对比去北上深强得多。真想去了,住十来天酒店,把比较有名的点逛一逛就差不多。
沿海城市一定就有高工资?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从十多年前开始,我就疯狂地在网上冲浪,认识了很多各个城市的网友。多半是从游戏群加的,也有从贴吧认识的,也有一小部分通过其它途径认识的。
然后就发现,一线城市里,爱网上冲浪、爱加游戏群的,上海人最多,游戏王、口袋妖怪、二次元甚至一些moba类游戏群上海人的比例都非常高。
广州人大概排第二名左右,但是比起上海人就少了很多。北京可能第三吧,和广州差不多。至于天天混游戏群、聊天吹水的深圳人,几乎遇不到。
虽然都是一线城市,但基本能看出生活水平的差距了,深圳人可能太肝了导致根本没时间娱乐,反而做自媒体的人里倒是有不少深圳的,尤其很多都是工作之余找的第二职业,可见深圳人有多肝...
所以我认识的上海人最多,深圳人最少。也因此还算比较喜欢上海这个城市,因为娱乐环境好,人们爱玩。
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我那些上海小伙伴的工资,还真就不高。
一个保安,快过年了赶上经常加班,在有加班费的情况下到手5k,当时2017年;
一个库管员,工作时间12小时那种,到手工资也是5k,算上被扣除的保险也不到6k,当时2016年;
类似的还有会计、工程师助理、环境监测实验员等等,到手都是少的5k左右,多的6-7k。
只有一个做设计的,平面设计师,而且属于个人做得不错那种,一个月到手才1万出头。
而成都人我也认识一些,因为成都的二次元也不少。4-5k的工资在成都算不上高,大部分普通人都能拿到这个数,这就是大众工资。
而假如去上海的话,大概能拿到5-6k吧,两座城市的大众收入也就差1500左右。
所以为了多1500块工资,背井离乡去千里之外打拼,真的值得吗?哦不对,不应该叫打拼,其实也没啥好打拼的,都是找份工作养活自己过日子罢了。
上海的工作倒是能划水,不然我那些小伙伴也不会天天水群了,条件还算比较宽松,没有想象中那么肝。很多中国民间举办的游戏赛事,都是在上海举办,那边基本上是“玩都”,都挺爱玩。
不过成都应该能玩的东西也不少吧?好像经常有漫展以及一些官方活动什么的。
在成都拿4-5k工资,乐呵乐呵还是挺好的,去一线城市真没必要。
以我为例吧,我在天津,旁边就是北京。
在北京我一定比现在赚的多,
但是我一定没车没房。
在天津奋斗七年有车有房,
天津户口也不差。
我一年要去好几次北京,北京比天津有活力得多,坐个地铁帅哥美女都非常多,而天津的地铁…你坐几次就知道,和北京完全俩东西。
北京的那些年轻人,我也羡慕。七年前我毕业的时候,我当时也可以留在北京,说实话我想留,真的很想留…
但是我知道我没那么大本事。
北京这样的城市,22-30岁之间在这里,可以工资更高,享受更繁华的都市。
但,没人告诉你30岁之后该怎么办。
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远离家乡,去多赚几千块钱的。
要不是家乡除了师医公以外近乎没有好的就业岗位,要不是家乡经济不好却房价极高,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背井离乡去赚辛苦钱的。
按理说不应该谁也不理解谁,应该能够互相体谅才对。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哪个品牌高端会突破和持续领先?
iPhone还需要突破吗?iPhone是守擂者,国产安卓旗舰是攻擂者,至于谁能够突破高端,谁能够持续领先,这明显是针对于国内厂商说的。
用销量说话就可以了,尤其是高端旗舰的销量。
去年国内华为以外的高端旗舰,卖得和做的最好的两款,应该是小米11Ultra和vivo X70 Pro+这两款极致影像旗舰。
今年国内的高端旗舰,会是谁呢?
翻译翻译,什么叫渠道大变局?
渠道大变局,明显说的是现在小米新推行的渠道模式。
这张图就是卢伟冰说的“渠道大变局”。
左边的渠道模式,是现有的成熟的,非常强势的渠道模式;右边的扁平化的渠道模式,是小米正在采用的模式。
这个问题值得展开来好好说说,这两天之前拿着联发科工程机出来大锤特锤骁龙8gen1,大吹特吹联发科天玑9000的,应该脸都肿了。
现在实测跑分出来,天玑9000的优势,真的微乎其微,可能需要体质好,抽奖,电压等等加起来,才能得出比性能强于骁龙8gen1,且功耗远低于骁龙8Gen1,能效比大幅领先的结论来。
真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至于天玑8100,倒是很有可能会成为3000元价位的明星。
2021年的爆款王是啥?我投在2021年2月份京东自营仍然有60多万销量的红米K40一票。
至于卢伟冰问的2022年的爆款王是啥?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红米K40的哥哥,红米K50!
2022年小米手机推荐?小米手机怎么选?小米手机哪个性价比高?内有小米手机推荐及选购建议。 - 王之葵托利的文章 -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