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会上,主持人说:下面请认为洛杉矶3000美刀生活好的同志坐到会场的左边,认为上海2000人民币生活好的同志坐到会场右边。大部分人坐到了左边,少数人坐到右边,只有一个人还坐在中间不动。
主持人:那位同志,你到底认为洛杉矶3000刀好还是上海2000块好?
回答:我对外说是上海2000块好,但是我家人都生活在美国。
主持人慌忙说:眉山剑客请您赶快坐到台上来。
我在五年前读到前苏联历史的时候,就丝毫不意外今天的中国会出现这种专家。而且陈平明显还没完全放下学术上的矜持,还是有不少成长空间的。
要说尬吹,历史上还是这位前苏联专家最有名,米哈伊尔.布林
米哈伊尔.布林是一名当时在苏联非常不受欢迎的犹太人。他原本是想做一个天体物理学家,但苏联官僚禁止犹太人进入宇航等国家领域。在被迫放弃天体物理学的梦想后,米哈伊尔.布林开始转入数学领域。
当时苏联为了宣扬已经超过美国,专门找了一批以米哈伊尔.布林带头的专家计算(比我懂,比你懂),得出苏联的幸福感比美国高出19.7%,苏联物价也比美国便宜等。米哈伊尔一度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因为这些数据会展示在各大电视、杂志、报纸上,这不仅是对自己国家的强大感到骄傲,还为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重用”感到骄傲。
由于米哈伊尔的勤勉计算,常常得到领导的表扬,于是他获得了一次随苏联代表出国访问的机会。在波兰的一个学术研究会上,他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数学家。在彼此谈话中,他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计算工作有多荒唐。其他各个国家的数学家都在前沿探索时,就只有自己在计算着这些无聊的数据,这些在国内鼓动人心的数据,在其他数学家看来完全不值一提。他意识到自己如果再不做出改变,那么一生就会充满遗憾。
最后米哈伊尔.布林举家移民美国,成为了马里兰大学(就出了空气香甜那个名梗的大学)的数学系教授。其子 谢尔盖.布林 后成为Google创始人之一,现美国国内排名第7的富豪。
所以说陈平们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对于熟悉这段历史的人,眼前这一幕也只能称得上熟悉的滑稽而已,远远谈不上意外。
原来建州人去入关是为了给大明百姓送温暖,支援贫困地区,这么说是一群国际主义者了,失敬失敬。
陈教授只是觉得洛杉矶没有上海那么便宜的地铁网约车,物美价廉的洗脚按摩,10块钱一公斤的快递,20美刀就能上门把空调马桶修好,30美刀就能修车,以及高度竞争的中低端制造业所产出的廉价轻工业制品。
但陈教授显然忽视了是什么给了人民币如此强的购买力。
人口红利下的人民才是人民币购买力最强支撑。
内循环很难起来的关键就是资本对劳动力的购买力太强导致劳动力们拿不到足够的钱扩大消费。
对不同的阶层来说,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确实不同。
同样是7元人民币和1美元,买房买车买油买生猪牛羊肉与修房修车推油吃熟猪牛羊肉购买力完全不同。
年薪60万人民币,与东京1000万日元,首尔1亿韩元,伦敦10万英镑相比,那真的还是中国过日子舒服。
你对比在这几个城市洗浴按摩的价格就知道人民币对于劳动力的购买力远强于美元英镑日元韩币。
这个收入愿意买的地段东京伦敦也跟上海房价差不多,首尔可能便宜一些。
反过来洛杉矶月薪2000美刀买车的比比皆是,你让上海月薪3k的买车恐怕有点难。
其实上海与洛杉矶的城市规划及通勤模型根本不同。
所以我们应该讨论下同样挤地铁的城市,月薪2000英镑在伦敦,20万日元在东京,200万韩元在首尔与3000元在上海之间的生活差距。
月薪2000英镑和20万日元,在伦敦和东京的轨道交通网络的边缘还是有房子可以买得起的,只是税收+折旧体系使得买房不见得划得来。
月薪3000你想在上海买房这唔可能,月薪1万买崇明都有点费劲,要是摊上深圳这种城市直接劝退。
伦敦没怎么去过,东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轨交,对比一下上海还是差一些,首尔上海也压不过。
在上海每个月只赚3000元的还能长期生存的,大概率都是家里几套房的。
上海真正的底层去干干快递修个下水道进工厂之类一个月也能赚个5-8k,我们更应该用7k这个收入与洛杉矶月薪3000刀对比。
所以我们还是比比月薪7k在上海与几大世界城市的购买力。
不过那个劳动强度是日美欧快递员水管工制造业工人没法比的。
要在上海送快递月薪8k以上那意味着几乎997的劳动时长,在伦敦东京首尔2000磅20万日元200万韩元有的是朝九晚五可选。
对比月薪2000英镑在伦敦,20万日元在东京,200万韩元在首尔与7000元在上海之间的生活差距可能也不大,大家差的只是品牌与品质。
比如上海与东京的底层都能买得起洗面奶,只是差在洗面奶的品牌,再比如东京的小哥哥小姐姐去一次迪士尼所要付出的劳动时间也要比上海同阶层小一些。
不过上海的底层很多人也可以卷同阶层,花点小钱就能做做按摩足浴黑摩的,月薪2000英镑20万日元200万韩元在伦敦东京首尔别想着做按摩打车了。
陈教授大概是觉得美国底层民众缺乏劳动竞争都太懒,3000元人民币一个月不能给自己的大house找到佣人。
用着比中国还便宜的生猪肉,结果在厨艺烂到上海开店都秒倒闭的华人餐厅点本帮红烧肉居然要价比正兴馆的正兴酱方还贵,陈教授能不生气吗?
陈平“反美工作,赴美生活。”
挣点钱说点瞎话,陈教授不丢人。如果你信了他的话,那才是真丢人。
他说的东西还不如气功,气功在今天还有各种真气研习社团,而这套重新发明经济学的做法至少已经被证实错误50年了。从高校有“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的时代起,他的理论就应该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了。
记着。
如果你反对全民基本保障体系,那你不是什么经济学流派,你是单纯的坏。
如果你不是房东而选择捍卫土地计划经济而非市场,完全不了解市场带来效率的原因,说着陈教授这种傻话,那你是单纯的理解力不足以认知事物。
以上这两者任何派系都不是,也不用归于任何经济学流派。
陈平这个人,以前的节目我还是喜欢看的。
毕竟看他吹中国还是很爽的。
可自从知道这个人长期旅居美国,连家人都在那里后,我就对他没什么好感了。
无非就是个出口转内销的伏拉夫。
还比伏拉夫老点。
嘴上都是爱国,心理巴不得离中国十万八千里。
这种人说的话,我一个标点都不信。
我建议你们也不要信。
大佐,党立,陈平在讨论如何让国人住进大豪斯。
大佐:应该向美匪讨大豪斯
党立:应该划地建大豪斯
陈平:大豪斯是美国陷阱!还是住10平米的公寓爽!
(胀腹: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因言语过激被移出直播间]
嵩子的入关是谋条生路,大佐的入关是牛排豪斯,到陈平这里入关成了扶贫
原答案:
此时此刻,陈老师的家人还在美国过着艰难的生活,无法享受他口中的2000月薪的富足。
我看不下去了,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停止对陈老师家人的囚禁,吊销她们的签证/绿卡/国籍,把她们还给祖国!
(同时请美国政府立刻释放李新野老师!你们凭什么逼他每年给美国政府纳税百万!)
“我女儿是美国出生长大的”
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原来出生就在美国。
在评论区观点不同可以,骂人不行。
这两个人既然敢发,我就敢挂:
一个前官员自己和家人得了新冠,依仗特权,拒绝隔离拖了10天[1]。这两人硬是把这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行为吹成官民平等的体现,还问候他人父母。
理解能力和素质双重低下,可能是因为名字都带猪吧。
陈平说的是实话。
他在上海可以冠名“知名经济学家”,可以在知名学府挂职,甚至可以成网红,总之可以洽太多的钱……
在洛杉矶、在芝加哥、在纽约,他标榜自己是学界大咖,反主流经济学斗士,学界和媒体会理他么……
我要是他,肯定也说上海好,因为这就是事实而已,虽然这有样本偏差……
他说的这段话主要不是想表达这句话,他是想用夸张言论吸引别人去注意经济核算的问题,但是夸张言论一多,就成了暴论了。
GDP以瓦尔拉斯均衡价格加总,体系bug的问题也被发现几十年了,完全竞争的假设不成立时,GDP几乎无法反映地区间的相对生产量,就算完全竞争假设成立,也未见得能反映生产量。
https:// m.book118.com/html/2019 /0405/6024210141002021.shtm?from=mip
我个人给一个极其简单的Interpretation,如果有不准确还请指正:
不妨说我们要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实力,A省生产并卖出一万件A商品,B省也生产并卖出一万件B商品,第一年一件A商品价格20元,一件B商品也价值20元,这时显然A省GDP为20万,B省GDP也为20万元。第二年的时候,B省把B商品提高到40万元,显然提高了价格,其销量就会下降,如果按照销量来生产,肯定生产也会下降。但B商品弹性比较小,B商品是刚需,B省资本家最大化了他们的利润(这件事情可以详见曼昆微观经济学的垄断那一章),这样B商品的销量和生产能维持到8千而不是降到5千,这时,B省的GDP就变成了8000x40=32万,第一年B省GDP是A省的1倍,第二年B省GDP就变成了A省的1.6倍,而实际上B省生产量还减少了,所以你说名义GDP能反映两地生产能力的对比吗?
那么这里问题又来了,B省资本家抬高了价格,A省资本家也可以抬高价格呀。A省不能抬高价格有两种原因,其一就是B省其实也能生产出A来,而A省不能生产出B来,这样B省抬高价格A只能接受,而A省抬高价格B就不必接受,B省转手再开一个厂生产商品A就行了。
如果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那么也还说得过去,B经济实力其实有A的1.6倍,因为B的技术水平比A高,而B之前没有发挥出这样的优势。
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其实B省也生产不出A来,但B省的资本家是垄断的,而A省的资本家不是垄断的,即B省生产B的老板只有一个,这样这个老板就可以完全控制价格,而A省生产A的老板有10个,这样这10个老板不团结,价格就不好抬高了。用微观经济学的古诺寡头模型来说,就是古诺均衡的价格总会低于垄断价格,价格乘以销量也很有可能低于垄断情况下的价格乘以销量。
所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领域总爱假设“完全竞争市场”,如果A,B两省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GDP反映A,B两省的经济实力的bug问题就能被消除很大一部分,然而完全竞争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假设,实际上我们知道,如果政府给特权允许一家公司垄断,那么国家的名义GDP还有可能相对于外国上升。
有朋友可能会说这不还是有“实际GDP”吗,实际GDP一般不能用于地区间的相互比较,因为各地生产的产业完全不同,实际GDP一般只用于自身纵向对比,如果用实际GDP横向对比,那么可能换一个基准年,A比B GDP大,再换一个基准年,B就比A大了。
另外,即使在完全竞争市场之中,利率和商品价格的因果关系也是个争论,新古典的一般均衡认为商品的相对价格取决于生产函数,生产资料的稀缺性和效用,他们的因果关系是价格决定利率。
罗宾逊和斯拉法,以及他们的后继者反对这种观点,认为工人和工会的斗争会外生给定工资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这种斗争最终会决定利率,当利率变化时,各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变化,这样因果关系是利率决定价格。
GDP不仅可能包含了垄断因素,还包含了工会斗争因素,和实物生产量的关系究竟还剩多少?——存疑。
即使是大名鼎鼎的萨缪尔森,也承认这个问题当时解不了,现在GDP核算和当时没有变化,这个大bug肯定还在,但是现在没人在乎,因为要恰饭。
苏联的实物生产体系则没有这样的bug,但是这个核算体系中没有服务业,但如果不算服务业,等于西方国家一半人的经济活动都没被统计进去,但如果不用市场价格加总服务业的话,那用什么加总服务业呢?
陈平作为反西方经济学的旗手,知道这件事在正常不过了,这件事作为萨缪尔森都承认的宏观经济学头号bug,陈平不拿出来说事才是奇怪的。
陈平作为一个学者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他太高高在上了。
刚从美国回来,
在洛杉矶2000刀一个月的话,我可以住上带阳台的studio或者独立卫浴的四人间,而且美国出租公寓的装修可是带了冰箱地毯卫生间的,不比国内中高档酒店差。 我可以开着基本款跑车(野马/大黄蜂/道奇挑战者),每天开着车去餐厅打包外卖回家吃(外卖费出不起)天天KFC,麦当劳,in-n-out,一顿一般差的五刀,一般不超过十刀。如果在家里做饭甚至更省钱。我甚至可以一个月吃个一两顿龙虾牛排啥的。跑车保险400刀,总之不算攒钱的情况下2000我可以在美国过上比很多人都要优越的生活。(美国人本身也不怎么喜欢攒钱)
也许有人就会问了,你说了那么多,那你的跑车呢?
在这呢。
换成2000人民币,我在上海半个月都活不下去。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意会吧。
(只有实际体验过,才能直观的感受到美元的购买力有多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