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合理质疑」和「杠」之间该如何区分? 第1页

     

user avatar   hesen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评判两者区别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表达反对的一方是否说出了在逻辑上与对方观点互斥的事实。


什么叫互斥呢?就是两个集合的交集为空,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两者不可能同时成立。


比如,我说:“张三现在在北京。”

你表示反对,说:“不,张三现在在巴黎。”


这就是一个有效的反驳,因为张三不可能同时在北京又在巴黎,在同一时间内,张三“在北京”和“在巴黎”不可能都为真,这就叫互斥。


啥叫抬杠呢?


我说:“张三现在位于北京。”

你说:“放屁!张三现在明明位于中国。”


这就叫抬杠,你虽然表示了反对,但并没有给出一个与“张三在北京”互斥的事实,因为张三在北京的同时也可能在中国,两者是可以同时成立的。


再比如,我说:“张三今天在北京。”

你说:“胡扯!张三昨天在太原!”


这也是抬杠,因为一个人完全可能昨天在太原,今天又在北京,反对者没有给出在逻辑上互斥的事实,于是没有构成有效反驳,如果把话改成“胡扯!我一分钟前和张三刚通了视频电话!他还在太原!” 这就构成反驳了。


“我校男生平均身高高于女生。”

“女排队长就比你们班所有男生都高!”


“烟民的平均寿命低于非烟民。”

“张学良笑而不语。”


“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减少了全球饥饿人口。”

“清末饥荒了解一下。”


这些都属于抬杠,有些是因为逻辑差,不知如何有效反驳,有些则是出于显摆,想让人知道自己还懂“张学良”和“清末饥荒”呢。


以我的观察来看,显摆的人更多。


user avatar   rou-wang-w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简单,杠精在意的不是和你交流,也不是让你改正,而是在对你指点江山是获得的存在感。

区分这个有个最基础的原则,看对方遵守不遵守平等沟通两项原则,1,讨论单一问题,不提出额外变量。比如前面那动物是不是狗,只讨论它是不是狗,不提出猫相关,狐狸相关,狗有益有害相关内容。注意,不反对你,闲聊提一提无所谓,反对质疑你,提这个,必然是杠子,知乎上有杠潜质的很多,比如问女生喜欢不喜欢肌肉,上来就是看脸。这就是典型的提出额外变量,搅混逻辑,不好好说话的,但是还不算杠精,因为不涉及单对单辩论,杠精全部涉及反对具体的人。

2,在反对和质疑中,质疑对方动机的,必然是杠,比如你说红衣服比绿衣服好,他就质疑你是卖红布的,这种人是否认你任何论点论据的客观性,等于否认你讨论中的话语权。


user avatar   bu-yu-yu-bu-mian-zhi-q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啥具体区分,因为这俩本来就是有交集的……

而合理质疑与非合理质疑的区分可能也比较模糊,比秃子和非秃子的区分还模糊。

尤其是对于某些很有杠精精神的人来说,他们的合理质疑往往都表现的和杠没有区别,只不过当你认真和他们对话后才能发现妙处,艹蛋的是某些情况他们说话还是很难听。

此外,相关专业知识的缺乏也可能导致你觉得对方是杠而非合理质疑。因为关于什么是合理的,不就是我觉得合理才是合理的吗?(笑

因此共识很重要,这个共识需要是双方发自内心认同的,你比如某些红小将之间的共识大概就不是真共识,只是不得不遵守的“正确”罢了。

而且共识不能只有一个,最好是有相当广泛的共识,如此相互的反驳才能有成效,你思索一下,是不是和同专业的人关于该专业的某些内容进行交流很容易得到成果?对不对很容易落到你们共同承认的规范上。

一旦共识足够充分,那即使是杠精也能化作可友好交流的对象。

当然,人大概都是有一些共识的,但关于交流的议题共识少就会导致交流很没有效率,澄清是麻烦的,反驳不到双方的共识上也是争论不出结果的。

当然,有些人压根就不是想和你交流的,这种你就拿他没办法。

因此我觉得问题不在于如何区分合理质疑与杠,而在于我们如何判断哪些对话可进入合理质疑

如果你总是希望你与他人的交流进入这样友好的状态,那么我建议你遵守以下法则:

拉波波特法则
批评他人的正确方式
我们到底应该对对手的观点报以多大程度的宽容呢?如果对手所说的话中有非常明显的矛盾,那么你当然应当尽力把它指出来。如果他们的说法中潜藏着一些矛盾,你就应该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揭露出来,然后再施以攻击。但是,我们在寻找对方说法中隐藏的矛盾时常常容易走过头,变成鸡蛋里挑骨头,变成彻头彻尾的嘲弄,变成“海事律师的行当”,就像我们在上一节中看到的一些例子一样。这种认定对手的想法中一定藏有矛盾的冲动,给了你一个容易击中的靶子,怂恿你对别人的看法做出无情的解读。可是,这个容易击中的靶子通常与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八竿子打不着,你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和耐心而已,最多是给支持你的观点的人提供了一点消遣。
很多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兼博弈论专家阿纳托尔·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曾提出过一套规则,我认为对于那种讽刺对手的恶习,这套规则是最好的解毒剂。在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的囚徒困境锦标赛中胜出的策略“一报还一报”就是拉波波特的发明。
拉波波特法则:如何撰写一篇成功的批评性评论。
① 你应该非常清楚、生动、不偏不倚地重述对手的想法,使得你的对手说:“谢谢你,我刚才要是像你这么表述就好了。”② 你应该把对方观点中你所同意的部分都列出来,尤其是那种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观点。
③ 你应该提到那些从你对手那里学到的东西。
④ 只有完成了以上三点,你才能说一句反驳或批评的话。
遵循此法则的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你的对手会因此乐于倾听你的批评。因为他们看到你已经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理解了他们的想法,同时你也展示出了良好的判断力,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和他们达成了共识,甚至在有些地方还被他们说服了。
遵循拉波波特法则时总是令人倍感挣扎,起码对我而言是这样。说白了,有些对手不值得我们如此尊重。我不得不承认,把他们串起来烤了真是一件乐事。但当我们用了这个方法而且使用得当的时候,总是后果喜人。

大部分对合理质疑与杠的区分都基本是对拉波波特法则的弱化表述。

如果你没有那么大的毅力总是遵守这样的法则,那么就需要判断对方的成色如何:

1.如果对方恰好是比较遵守拉波波特法则的人,这种人你通常只需和他稍微认真交流几句就能判断得出,这种情况不多,但如果遇见交流还是蛮愉快的。

对于这种人,我的经验是他们通常习惯于先问你的意思是不是xxx,或者是说自己没有理解你某处的观点,能不能赐教一下。

其实和熟人之间的交流比较容易达到这种情况,彼此的相互尊重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成果(比方说这样:啥?他怎么有这样的观点!?我是不是理解错了?于是就把对方的观点尽自己最大能力合理化,并询问对方的更详细的看法,然后小心翼翼怕惹对方不高兴的委婉提一下反对意见,熟人可能也经历相似的过程,所以说尊重很重要)

2.如果对方也不太像那种遵守拉波波特法则的人,那么你就需要判断你们之间的共识多少了,如果你是专业的,那这个也好判断,专业不专业交流一下就清清楚楚。如果你不是专业的,那建议你还是尽量遵守拉波波特法则吧。

共识多,那么反驳就是去指出对方违背了共识或他自己认可的前提。

要共识没有,还不想遵守拉波波特法则,那么就别想有有益的交流了,相信我,这种情况你99%都会觉得是杠。


user avatar   at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否能接受自己错了。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供一个角度的回答:

区分描述性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性信息,是「合理质疑」的关键。

文字和语言的沟通都在传递信息,正确区分信息的类型是有序讨论的第一步。

以下三句话,都是在传递信息,但他们的类型不一样:

  • 这款手机的电池容量是 3500mAh
  • 这款手机电池容量是 3500mAh,和同等价位的竞品相比没有优势
  • 这款手机电池容量是 3500mAh,和同等价位的竞品相比没有优势,你有这个钱不如去买 B 品牌的手机。

可以看到,这三条信息的类型迥然不同,分别属于描述、评价和规范:

  • 描述:列举客观事实(它就是这样的,不管你是否承认都是如此)
  • 评价:在列举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给出是好是坏,算多算少的结论)
  • 规范:给他人行动建议,或者试图确立「正确」的行为方式(告诉别人,你要怎样怎样)

对于这三种类型的信息,反驳方式也要做到一一对应,才称得上是合理的质疑。

针对描述性信息,可以给出相反的事实依据或者补充新的事实依据,例如:

  • 我用专业仪器测试过了,这块电池的容量只有 3300mAh,厂商可能虚标了容量。

针对评价性信息,可以质疑对方的判断标准,给出新的判断标准,并运用相关事实进行支撑,例如:

  • 这位答主认为电池容量小就是没有优势,但我们也要考虑一点 -- 充电速度对于实际使用体验也很重要。考虑到这款手机搭配了目前最先进的快充技术,能够缓解电量焦虑问题,因此并非没有优势。

可以看到,此处的质疑就将「优势」重新定义了,从单纯看电池容量变成了看电量相关的使用体验。

针对规范性信息,可以引入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替代方案或者给出不采取行动的理由,例如:

  • 虽然 B 品牌手机其它配置、价位和这款手机相似,且电池容量具有优势,但根据往年的销售数据来看,等到 618 的时候,估计降价幅度不如 A 品牌,要不是这个月急着用的话,你可以再等等看。

可以看到,描述性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性信息都有各自对应的合理质疑方式,原作者看到这样的反驳,估计也不至于「血压升高」。

至于什么样的反驳会让人血压升高呢?我就不多举例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补充在评论区(为了大家的创意能得到展现,我先把瓦力保镖给关了)==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合理质疑,是不脱离问题本身的交换意见。因为任何人都有知识盲区,良性讨论,是不断增加论据和形成观点的过程。讨论中提出和得到的有效论据越多,才会越接近问题的本质,一起以解决问题和达成比较妥协的方案为讨论的终点。

杠,一般是用个例代替普遍现象去讨论问题,甚至直接质疑对方的发言立场、专业性和无中生有主观揣测地扣帽子,也不接受任何中立方的立场,将讨论故意引导向论人不论事的方向,以扣帽子的成功为辩论胜利的标准。


杠的例子:

1)(两性问题)谁说女性/男性不能做XX,那XXX(某女性/男性名人)不就是吗?你这是歧视(用个例代替普遍现象)

2)(体育界演艺界饭圈和文艺作品讨论)你不粉XXX,那你是不是对家XXX的粉?XXX(对家)粉起开!(质疑对方的立场和发言的公正性)

3)(国际新闻)大家留意啊,某些人拜登经费又到了吧(质疑立场并准备脱离讨论的问题本身而扣帽子)?

4)(国内新闻)你懂个啥(锤子)?/XXX(结论)是海量专家精确计算的,比我懂,更比你懂(讽刺对方的专业性,暗指对方没资格质疑)。

5)(所有问题)装什么理中客呢?(不接受中立方立场)


合理质疑的例子:

1)(两性问题)女性/男性可以做XX啊,那XXX(某女性/男性名人)不就是吗?但是女性和男性有很多不同……(继续提出更多论据和观点)

2)(体育界演艺界饭圈和文艺作品讨论)你不粉XXX/你黑XXX,为啥啊?(让对方提出具体的原因和论点)

3)(国际新闻)你这说法是有误导性的,因为……(直接驳斥对方的不合理之处,而不是直接扣帽子)

4)(国内新闻)直接解释自己维护的这个理论和观点的现实基础和立场(通过细致阐述,先看对方是否真的能提出合理性意见和有意义的补充和反对理由)。

5)(所有问题)如果我们说的这两种办法都有毛病,那你的看法是什么?(让中立方完整陈述观点和立场,并从观点和立场入手进行下一步的意见和论据交换)


user avatar   zhihuadm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不邀。

小管家就是看到这个题,忍不住来说上几句……

所谓「合理质疑」,我们认为是有理有据地提出不同意见,理性友善地讨论;而「杠」则大多属于胡搅蛮缠,最后常常弄得讨论双方都不愉快。至于两者如何区分,知友们的回答珠玉在前,很多观点都对我们很有启发,小管家只来谈谈一点心得体会:

1.讨论上升到对知友个人的恶意揣测、甚至人身攻击的,都不算是「合理质疑」了

比如,社区内在讨论着某一款产品的质量。知友 A 分享了使用感受,也列举了参数和详细体验作为论据,最后觉得它「还是瑕不掩瑜的」。

针对它的合理质疑可能是:

我觉得前面回答说的没啥道理,它的 xx 数值虽然高,但实际上普通用户使用的时候根本感受不到,比如你看 xx 家的成名机型,这块的参数也不高嘛。反倒是屏幕上的缺陷,实际感受非常明显……

但下面这种就肯定不算合理质疑了 :

快别叭叭了,居然还有人夸 xx ,你肯定是收了钱来洗地。

对同一问题,大家有不同看法,这很常见。即使有的批评和质疑乍一听不太入耳,只要内容是在有理有据地就事论事,我们发现大多数知友也是能接受的。毕竟让大家都能从观点碰撞中收获知识,用开放的心态达成理解,正是我们憧憬并为之努力的社区氛围嘛。

不过,「合理质疑」也需要讲究讨论礼仪。有的内容事先就预设了立场(就知道会有 xxx 跳出来这么说),或者借着某一个小瑕疵,直接上升到对他人私德、能力的贬低,通常都会让对方感到冒犯。

为了让社区多一些「合理质疑」,少一些「杠」和人身攻击,我们也在 不友善规范 中明确了一些借批评之名行网暴之实的行为是社区禁止和不鼓励的,一经举报或者发现就会被处理。

2.「合理质疑」需要一定的论据以及分析辩驳的过程,不能「凭空质疑」

例如:「哎哟,大家快看这个人的迷惑言论」。接着晒出其他知友的回答截图,具体哪里「迷惑」却只字不提。

这类通过截图、引用、@他人等方式挂出其他知友言论、煽动攻击的行为,我们也认为明显超出了「合理质疑」的范畴。

按小管家的经验,这种对话方式常常引发骂战或纠纷。一旦开启了「互怼模式」,不仅让达成理解无从谈起,更容易影响他人的使用体验,让社区公共空间被「污染」。

因此,我们近期也根据知友们的反馈,在 不友善规范 中添加了添加相关规范,一些挂人内容会视具体情况被标记或处理。


从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合理质疑」和「杠」的界限由于讨论双方的关系、讨论者的接受度、讨论的主题各异,在具体场景中都所有不同。所以小管家真的很希望像本题这样的讨论越来越多,可以帮助我们一起厘清界限,提炼出社区共识并形成规则规范。

我们和知友们一样,都希望让「合理质疑」的声音推动讨论的进步,让冒犯和攻击的言论尽可能少地影响到大家,从而共同维护良性讨论氛围。也欢迎大家评论或者回答类似的讨论问题,分享你的意见~


user avatar   slqzjh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说几点我认为的合理质疑的标准:

1.就事论事的态度与友善

2.一切前提基于事实而非主观臆断

3.目的是寻找与扩大共识

4.允许对方持相反的保留意见

5.合理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换位思考

典型的,如苏格拉底辩论法。


user avatar   wang-rui-85-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想换个角度谈这个问题。

一个前提:说服一个有自己固有观点的人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解释一下这句话吧,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即“过去经历的一切构成了现在的人本身”。而在进行观点上的争论时,过去的经历是相对固定不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的。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哪怕你的观点有足够的论据,甚至有大量数据支撑,但对于你所面对的拥有自己思想的活生生的个体,一场对话中的信息终究是难以冲击到他整个过去的人生体验的(除非他本身存在对过去既往体验的动摇,包括权威性和真实性。这类人很容易发生“三观被颠覆了”之类的情况,因为他们的三观本身就不稳定。)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和人之间,是极其难以达成有效沟通的

面对冲击着自己既往人生经历的论点,人是会进行一种行为的,即“找补”——寻找对自己有利的论据进行反驳,或者直接一点,胡搅蛮缠

前几天在看我乎上两个大v进行观点上的争论,其实作为第三者的我来说,二者说的都有道理。但二人依旧针锋相对,一个以个人列举当下经历,另一个列举翔实数据。

但存在这样两个事实:个人乃至群体的经历都存在局限性而数据在传播过程中是会发生嬗变的

正好以个人经历为论据的一方指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另一方存在为支撑自己的话语而刻意搜集数据的情况。

抛开这场争论,当下的确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的发声者经常是先有立场,再有论点,然后才提论据。(我也难逃如此)

也因此,分歧是时刻会存在的,哪怕讨论的问题已经被前人进行了盖棺定论。

另外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在那场论战中,双方的拥趸都认为是对方嘴硬,是在不占理情况下的死命抬杠、

我不是很能通过文字来确定题目中是否是想要将“质疑”进行分类,分为“合理”或者“不合理”,假如确实如此的话,那么题目中本身就隐藏了一种顺序,即“我先发声”→“有人质疑”→“我来判别是否合理”

这种顺序又代表着一种立场——作为一个防卫者的立场。这是一种会带来“极强主观性”的立场。

也因此,找补不断发生。

甚至出现了一种情况:最后赞同我之观点者,为合理质疑。最后依旧不认同我之观点者,为抬杠——这实在不是什么好现象。尤其是先有立场,再有论点,然后才提论据是一种循环的带有正反馈的行为模式,这造成了互联网上话语愈加分裂的趋势。

所以我的观点是,合理质疑和杠是一种特别主观的概念,换句话说,根据自身的过往经历和当下立场,它的大部分判别标准会发生变动,即因为人并不全面也不全能而判别标准无法被彻底明确。

这并不代表我的观点是“争论无意义”,相反,争论这一行为是极其有意义的,论据依然是以上那些。

简单来说,每个人的声音都代表了一类过往切实发生过的人生体验,因此,每一类声音都有其价值,哪怕是傲慢的公司高管、官腔严重的官员、利己到丑恶的商人嘴脸、说话不再利索的老妪老翁,他们的观点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一类人生,此中也包括天生的反驳主义者。

争论的意义不在于说服,而在于倾听。所以合理质疑和杠这二者之间当下我个人有一个可以稍微区分的客观界限:即是否还存在倾听行为


时刻保持思考,君子和而不同。


user avatar   dai-yu-xiao-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合理质疑是指有理有据,而不仅仅是提出反对观点,或者歪曲事实稻草人攻击。

我说地球是平的,要不然在南半球的人就掉下去了。显然并不是合理质疑。

再比如说,我说频响曲线很重要,结果有人说我是唯频响曲线论,这显然是歪曲了我的言论,也不是合理质疑。

朋友说我可能是过去被抬杠和攻击最多的数码区创作者,我不知是不是真的,但我感觉我被杠精各种抬杠的次数确实挺多的。

我对众多杠精最典型的概括:

对于杠精而言,只要他们不想相信的东西有任何一点反例特例甚至完全是他们臆想出来的负面“证据”,就会对其进行全盘否认。

而对于他们想要相信的东西,虽然有无数反面铁证,但只要有任何一点能够支持的,不论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会百分之百的无条件奉为真理。

比如说频响曲线如果不是100%影响音质,那么频响曲线就完全没任何意义;失真很高时会影响耳机音质,所以耳机的失真最重要对音质影响最大。

杠精的杠点是输赢而不是对错,确切的说不是真的对错,而是他自己认为的对错。杠赢了,他就对了,让他和持有相同观点的人们自己认为他对了,他就赢了。

正常讨论,是抓住主要矛盾讨论问题的关键点是否正确。而不是抓住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者特殊情况。特殊情况通常应该作为特例单独讨论而不应该由特殊情况去抬杠普遍情况。

例如我说玩3A大作显卡很重要,其次是CPU。但是杠精会说,机箱才是最重要的,没机箱电脑都没法装。这就是抬杠,甚至是滑稽搞笑的,在旁人眼里他们确实是这样的,但是杠精们通常自己会真的觉得这么说很有道理。

再比如说,耳机的音质和价格几乎无关,杠精会说大奥秒原道。大奥和原道只是两款耳机,耳机市场不止有两款耳机,单单两款耳机说明不了什么。我也可以找出高价格耳机比低价格耳机音质差的例子,而且有很多。但是杠精们看不见或者装作看不见,并且真的觉得自己很有道理。

杠精还有一点就是对人不对事。人是不可能完美人,任何人都会犯错。杠精只要抓住一处错误,甚至很多时候仅仅是他们臆想的错误,就会全盘否定一个人。

大概就是这样。




     

相关话题

  乌俄冲突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影响? 
  认为刘德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做苦力真的能挣到钱吗? 
  论文查重paperpass,paper free,pepperYY,pepperpp哪个更贴近知网? 
  过完年拿了年终奖就提出辞职会不会不好? 
  真实的阿塞拜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冰箱技术未来两年会不会有质的飞跃? 
  不差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你们在大学时发生的全校轰动的事是什么? 
  怎么看待曾国藩不信僧巫,不信医药,不信地仙? 

前一个讨论
《蜡笔小新》是如何盈利的?
下一个讨论
如何通俗理解我国科学家把「光存储时间提升至一小时」这一成果?有哪些应用场景和价值?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