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普通人”的定义,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来认定的。
比如我之前说过,虽然这几年国内博士扩招比较厉害,但如果博士不挑工作地点和岗位的话,绝大多数博士都可以找到一个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假如一个博士去了某个普通的三四线城市,当了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他肯定会说“这辈子我就好好做个普通人就行了”。
他之所以觉得自己是“普通人”,是因为他的同学大多数可能都留在了科研机构,做出了很不错的成绩。跟他们相比,他自然很“普通”。
可是,你仔细一项就能知道——他普通个屁,他觉得是“普通”的中学教师工作,有多少人挤破了头要考编考进来。
而那些连本科学历都没有的人,更是连获得这份“普通”工作的资格都没有。
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的是,在目前的中国,即便经过了多年扩招,每年毕业900多万大学生,但本科生的人数依然只占同龄人的1/6(1999年中国出生1900万,2017本科招生320万),一本学校毕业生大约占同龄人的1/20。也就是说,对于高达5/6的人来说,他们基本就与体制内无缘了。(某些特别专业是有专门的通道的,那个另说)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普通”并不“普通”。
就拿你自己来说,你生活在二线城市——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加起来总共才有多少人呢?你有没有想过二线城市的公共资源虽然不如一线城市,但比起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来,还是要方便很多,而那些三四线的普通人根本享受不到呢?
再比如你家里有两套房——也许跟那些家里有多套房的人比起来不算多,但在二线城市又有多大比例的人能有两套以上的房呢?(不把儿子或者父母的算进来,只算自己名下的)
当然,你想问的也许是,明明我已经是全国资产的前10%了,为什么感觉生活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呢?这方面的原因,我想大约可以用三点来解释:
第一,你的资产并不算优质,产生的现金流极为有限。你说你家有两套房产,其中自住的一套本身是没有任何现金流的,而另一套即便拿来出租,二线城市的租金也不算高,七十平米的房子三千多也就差不多了。
第二,你自身也没办法带来现金流,或者说你的收入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资产高其实也没多大用。好比说在北京,二环边上的一套普通两房,轻易就有七八百万的价格,是你们全家家庭资产的两倍,但是这里面住的有不少都是当年的国企工人,这些房子有些是单位的福利,还有一些是因为买房子买得早等。所以,这些人虽然资产接近千万,但年龄一大,也就是靠着退休金过日子,生活水平还不如很多虽没有多少资产,但敢花钱的年轻人。
第三,你高估了10%所在的位置。即便以收入相对较高且分布比较均匀的日本来说,年收入1000万日元(60万人民币左右)即可以进入全国收入排名的前10%——但是,以日本的消费水平来说,60万真的高吗?如果你家里有个不工作的老婆以及两三个孩子,10万美元也是不禁花的。
实际上,虽然从社会的总排名上说,10%也许不低,是最高的前1/10,但社会的分布其实很不均衡。随便举几个例子,比如如果你的成绩是同龄人(即在同一年出生的所有人)中的前10%,那么 你差不多可以考进一个普通二本;如果你是公务员系统中的前10%,那其实你也就是个副科级干部;如果你是B站、知乎等粉丝量的排名10%,那其实你差不多也就只有几十粉而已(知乎用户2.2亿,你想一下第2200万名能有多少粉丝吧)。
当然,最后也还得说一下这个排名的扯淡之处,第一是完全忽视了中国地域差异带来的天然不均衡。比如他在这里将总资产300W、可投资资产80万、年收入20W左右的家庭称为前10%的新中产,但在不同的地方,这个新中产的生活差距可以有天壤之别。比如在上海,300W的房子基本上都要买到江苏去了,路上的通勤时间至少要一两个小时,如果在市区的话,就是三四十平的老破小。而在上海,年收入20W的家庭虽然也只能说紧巴巴地过日子。可要是换到我老家的县城呢?在新房均价7~8K的地方,300W相当于4~5套房子,而20W的年收入也绝对算是县城里非常不错的水平。那日子就绝对不是“普通人”的日子了。
第二则是过度夸大了官员级别对家庭财富的影响,“皇帝的金锄头”想象成分极重。比如这里面将乡镇官员定为权贵阶层的第一级,并说乡镇官员的家庭年收入在120W~1000W之间、家庭资产在2400W到2亿之间——在现实中当然有一小部分乡镇官员是有这些资产的,但对于那些一年挣不到120W、资产没有2亿的乡镇官员,你掏钱给补上么?
再比如这里面将县处级、副市级以上的干部所拥有的的资产定位为中级资产和高级资产,并给出了2~20亿以及20~200亿的家庭财富估值,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为什么我敢这么说?因为在机关单位中,不同的部门间所承担的任务不一样,接触的钱也不一样。能源、基建、金融、矿产、交通等领域,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重灾区,一个县级官员受贿上亿也不是什么新闻。但是,你听过有受贿上亿的档案局局长么?农林牧渔这些领域,农民自己挣钱都挺困难,分管这些领域的干部就算放开了捞,能捞多少?我还是那句话,要是随便找出一个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家庭年收入不到5亿、家里没有50亿的资产,你能给补上么?
因为我们总是在错估国内“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四五天前,一个西政的朋友打语音给我哭诉她最近一连串的悲惨遭遇。
例如考某校二战失败,考西南某地市级检察院差0.3分进面(进面要求58分),投某律所简历也失败了(虽然手上还是有其他律所的可选)...最后抽噎表示,感觉自己就是同龄人中的最底层,还不如去餐馆当个服务员,可能赚钱都多一点。
我就安慰说...不要妄自菲薄啦,你已经超过很多人了,例如从学历上开始算,我们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可以上高中...
结果立刻就被打断,对方特别不可思议的表示:你说的是全国人口吧!我比较的是同龄人哎。
于是给她找了江苏上海等地的分流政策要求,各地中考高考的考试情况通报...又给她列了列街边看到的招聘服务员的待遇要求...朋友就沉默了。
你看,哪怕90后,00后,也有一半的人上不了全日制高中,换而言之,在学历这一领域内,我们定义普通的中位数,就该以高中文凭为界,哪怕成为玩梗素材的大专生,都确实是“人上人”了。(只有百分之80多的高中生能考到大专分数线,何况义务教育也不是百分百完成的)
但我们很多人,是感受不到以上普通人的存在的。
你能举出什么,认识的上了中专技校的同学么?其实勉强想想也是有的,但全都淹没在回忆中了,不止相貌连名字都变得模糊了。
十年后,大家都工作了,组织着还联系的小范围聚一聚,一看一问,各个都在本地有多套房。郊区大别墅,市区父母住的,市区自己住的,市区投资用的,往往一应俱全。(因为大多未成家,所以没有和父母分开计算)
这都算不上势力,因为本身聊得来的就是这一批人啊,当初也不知道大家家底,很自然就分层了。
餐厅服务员,发廊托尼小哥,洗车小弟,美甲小妹...这些都是啥啊?是定期刷新的npc。
其他进不了城的,或者只停留在三线以下城市的,就更连npc都不算了,只是虚幻的世界背景的组成部分。
那么统计数据显示的你的“社会地位”,和日常生活所感受到的,当然就会有矛盾。因为你已经把大多数人下意识地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内了啊。
也因此,很多人“瞧不起”韩国台湾人的生活水平,甚至对着美国也会说三分之一美国人都是流浪汉。
他们也会列数据,例如你看台湾大学生最低保障薪水折合人民币才四千五左右,和我们的大学生比高在哪里了?——我几年前还在校园里的时候,也会倾向于信这一套。
但实际上,国内再差的本科哪怕在同龄人中也是前百分之二十,而台湾高等教育普及率是无限接近百分百,拿百分之二十和人基本等于全民最低保障的工资比,比的五五开差不多,又有什么底气瞧不起呢?
再往上,什么韩国日本美国,比起来就更浮夸了,动辄就是一二线有多套房土著和人家中位数比......各位有没有意识到,这相当于在和国内那些你们都当npc的餐厅服务员作比较啊?
于是比赢了,就是中国消灭贫困举世无双,这就是社会主义优越性——嗯,那npc们呢?
因为——
你以为的财富阶层:
实际的财富阶层:
本科学历就已经全国8%了。
高中学历已经超越中国中位数。
就算是现在,高中录取率因为学额控制,也被规定性地稳定在50%。也就是说中国必然有一半学生上不了高中。
ps:我想吐槽一下,这个高中生比例其实大大低于很多甚至人均GDP低于中国的国家。
然后,一个本科毕业生在社会上算是普通人吗?
因为资产定价是偏向最富裕群体的。
也就是说,国内最富裕的群体,比普通的中产(像题主)富裕太多,更不用说真正的中下层普通人了。
新旧口径下的城乡人均收入,这才是真正普通人的收入水平(实际上还有大量连上图数据水平都不到的普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大力扶贫的原因,更不用说“脱贫”的及格线,其实并不高)。
看一下数据,就应该知道,1)可以用新款iPhone、PS5和各种海淘高价外国日用品,2)可以从小去发达国家留学、开公司创业和评测奢侈品,3)以及可以住上亿豪宅收藏豪车参与权力的中国人,同沉默的大多数普通人,以及无法发声的真正底层,差距有多大了吧。
而这三个富裕群体,彼此之间也有很大的财富差距,1和2,同3相比,财富上仍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更不用说权利范畴上的差距了。
另一方面,和收入相比,对地区间普通人财富影响更大的是房价等资产的价格。
一线二线的月收入比三线四线和小乡村的月收入多个几千块,其实并没有那么决定性,房价的差异,才是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财富暴击,直接就把财富差距拉大到了百万元级。
国人之所以日常生活消费感觉还可以,甚至相对富足,但面对住房、婚姻、医疗、教育之类往往犯难,是因为粮食蔬菜肉蛋奶等价格尽管忽高忽低,但总体还在调控范围内,国内农业生产力还可以支撑。
而一二线城市的住房、股票等偏向完全市场化的资产,则进入了资本游戏的范畴,而参与这个游戏的玩家,基本只能是国内最富裕的群体(以及一部分运气比较好、相对比较富裕的一二线土著)。
这样,就导致即便进入前10%(相对值)的生活水平,和前1%、前5%仍然无法相提并论(绝对值)。
@轻狂124 很好的说了现象,有兴趣可以看看他的答案,我已经点赞。我觉得关于贫富差距的问题——是应该值得我们所有人警惕的了。
我想聊点儿别的。解释下为什么我之前跟李健秋、托马斯之冠,曹大左还有其他很多大V在关于政府的权力上,非常不认可他们的观点,坚决反对他们所谓“大政府”的思想。先说明白一个事情,这个跟爱国不爱国没有关系——我很爱国,就是因为爱国,我才明白,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才是爱国的表现,不是每天无脑吹嘘,贬低其他国家才是爱国。当然,我并不是讨厌他们,事实上,这些所谓建政大V的很多观点我都支持的,对于李健秋的某些观点看看还觉得他对一些事情的角度有点意思的(虽然缺少了学术训练比如角度过于单一想象过多资料片面等),比如曹大左身在中国最最最顶尖的名校,也要去非洲贡献自己的知识,我个人也很佩服。虽然我强烈反对他们的观点,但是并不影响,如果生活中遇到,我愿意请他们喝杯咖啡,或者奶茶,大家聊聊成为朋友。我希望大家可以把人和观点分开来,不要动不动就打击某个人,扣帽子,说理中客,或者划分派系,那是最无聊,最无用,最内耗的表现。我反对的是他们的某些观点,反对的不是人,我极度讨厌对别人进行人身攻击。
首先,如果政府权力过于集中,那么政府就会在定价,在资源分配的角色中占有更大的比例,从而导致财富分配机制越有可能不平衡。这种正比关系已经被学术界验证过无数次了,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讨论的。所以大家普遍认为,权力越大的管理制社会,那么管理者(理论是公仆),实际上就越有赚钱寻找机会暴富的可能性。所以,公权一定增加透明度,大政府,权力大也代表责任大,所以更要吸引各方面的经验,要谨慎使用权力,并且对权力严格监管。
其次,中央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总理在很多场合强调过:13五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收入制度,缩小收入差距。可以看出来,中央是要下决心去处理这个问题的。而中央处理的手段之一,其实就是通过各种“检查”和“监督”,不仅开展我们党员的自我批判,更是要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而现在很多知乎上的大V们现在营造的气氛,给我的感觉就是,不能说问题,只能拍马屁。这是不符合中央的精神的。共产党人是应该有有错必改的精神的,就算没错的时候也应该常常自我反思,自我批判。
再次,现在财富增值的方式已经不是线性转换方式了——既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人民群众也看得见,很多人投入了时间,每天按时上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努力,但是还是没多少钱,另外一些人,其实什么都不左,却赚到了很多钱,财富自然增长。这是因为财富积累的方式跟过去不一样:财富的增长从传统的线性模式增长变成了多重曲线模式增长。
你的资产和你的收入未必成正比,在中国,讨论资产和收入,纯粹是个玄学。
而且中国人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区分,是看你的福利。
你的生活质量一般跟你的收入和福利有关系,跟你的总资产关系很小。
并且由于不同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关系需要,不同人的消费方向也差异巨大。
我举个例子,在一个大城市国家部门,处级以上的干部(厅级和副厅级),很有可能你看到他吃穿都很普通。而一个农村种水果的个体户家的孩子,开着宝马,整天出入娱乐场所,洗浴中心。
你要是从表面上看,毫无疑问是后者的生活感觉是过得富人生活,前者感觉只是个普通老百姓。
但是厅局级的干部,肯定有国家分配的相当好的房子,并且无论是吃饭以及各种开销完全不用花钱。
前者的财富就是不涉及任何灰色收入,身家至少也在几百万到上千万,每年至少几十万的开销都在合情合法的范围内不用自己花钱。
而个体户农民(是说那种较大规模的)一年的收入可能有二三十万,但是在抗风险能力和实际能够开销的财政上,要比干部低一个数量级。
中国的国情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华为高级员工的收入究竟哪个高,你从表面看肯定是年薪百万的码农厉害,但是你要真研究你会发现,很多掌握着课题,掌握着大项目的教授,隐性的收入绝对不比码农少。
之前不有篇报道说一个清华的教授花几千万买房子被骗了,引起全国舆论哗然么?很多人没想到教授收入竟然这么高。
当然不是说所有教授都这么有钱,苦逼,找不着经费的教授也大把。
这里就是想说,中国的国情是非常复杂的,深圳一个小小的公证处可能年终奖金有一百万,外面的人谁也不知道。北京的一个支行下面的网点,很可能全员年终几十万。
之前和一个保安随便聊了两句,保安年纪很大了,应该五十来岁,他当时冒出一句话:“飞行员一年也赚不少吧(我们这片机场员工多),一个月怎么着也得有六七千吧,那也不错了。”
我不忍心戳破大爷的世界,就迎合了几句,实际上别说机长,就是空姐月薪也得上万,大爷估计赚的不多,可能在他想象中六七千已经很多了,在他的世界观里,可能穷人赚三四千,有钱人赚六七千,其实如果世界真是他想象的那样,也挺好的。
中国社会职业和职业之间的隔阂是非常深的,千万不要搞什么平均,工资占全国百分之几一类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别人赚多少钱,福利有多好,实际上你很难搞清楚。
我觉得大家对梗的喜爱没有那么复杂。
这位外国人用标准的粤语劝大家看开一点,不再被钱财和老板,及时享乐,切中了年轻人的小愿望。本就惊异于这熟练的粤语,内容又不是俗套的无脑吹捧和鸡汤说教,这样贴近生活的作品自然能够在短视频中脱颖而出。
希望这样的作品能更多一些,为打工人辛苦的生活增加一些调味。也希望大家也能看开一点,既然环境依然如此艰辛,又何必去做内卷的那个呢?对于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之物,能够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就够了。
不说了,这个月的钱还喝不起奶茶,回去干活了。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