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雷军提问:未来几年,科技领域会有哪些重大突破?将会为哪些行业带来新机遇?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新华社邀,惊了。

我比较专注工业互联网,讲这个吧。


在传统大规模批量生产中,一款衣服要上千甚至上万件的起订量,工厂才愿意接单生产,才用得起有经验的工人和质量有保证的面料,200名工人忙碌一个月后,这批货才可以交付。

如果你要求这种工厂为你做一款只有100件数量的衣服,工厂一般不会接受,因为这个量级只需要不到十名工人,其他190名工人只能闲置。

即使接受,这一款衣服的设计、打版、样衣、生产导入等费用,也只能摊到这100件衣服里,会造成这100件衣服的生产成本严重高于同品质的大批量生产,在价格竞争上先天劣势。

最后,就算你愿意给钱,工厂也愿意接受,很大概率这批货会延后生产,因为订单太小,工人忙于做大货。只有在闲余时间,才会有几个人过来凑合一下。

所以在现在,小单生产要么是高价手工,要么是廉价低质小作坊,像某些漫展的T恤;而快速反应则无从谈起,除非你把厂长喝倒了,他服你,专门给你配几个人。


所以,假定有一种生产模式,做100件甚至10件衣服,能和1000件10000件的批量生产:

成本上和批量生产相近;

质量和用料能和批量生产一样;

生产时间能和批量生产相同甚至更短。

这种模式有的叫柔性制造,有的叫定制化生产,有的叫快速反应生产。

这种生产模式和其他那些炫目的技术比起来,一点也不性感,但是其现实意义不可忽视。

因为所以卖家都害怕库存。


开线下店的怕库存。

本来预计这款衣服这家店这个季度能卖300件,结果就卖了100件,最后这一款衣服就堆了200件的库存。

然后你发现有二十款都是这样;

然后你发现有一百家门店都是这样;

你公司没了。

搞电商的也怕库存,只不过线下客流变成了线上流量,门店变成了淘宝店和直播间。

卖不出去赔手上,为了卖出去买流量又不值当,只能挂个链接慢慢消化,积在仓库里。

对了,直播网红往往连仓库都没有。

雷老大名言:手机是海鲜,不敢囤货。

何况是衣服呢。


商家都想下小单,一点点卖不压库存。但是大规模生产不同意,你给的成本办不到;

商家还想一卖火了,生产就能迅速跟上,100件卖爆了三天之内生产1000件,把冲动消费的流量吃干净。但大规模生产也不同意:我没存那么多面辅料,来不及;

而大规模生产希望一次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件出货,但是商家们不同意,线上线下没几个能办到。销售稍有波动,公司直接被库存压死。

柔性制造能实现小批量订单起做、保持与大规模生产一致成本、并且快速进入生产状态,好像解决了问题。

理论上。

现实难在哪呢?


你需要采集生产端的所有数据,包括生产端的设备动作和供应链的仓库库存,这样你才能随时知道生产进度,实时调配原材料。

你还需要把几乎所有工艺工序都在线化,让工人能够随时跟着指令切换流程,让系统告诉工人下一步干什么,而不是班组长一遍遍地教一遍遍地巡。

你还要把刚才的一切都数据化,搬到一个系统平台上,前面可以对接线下门店和电商,后面可以对接物流系统。这样订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生产,生产完立刻发货。

难啊...

等等,好像也不是特别难...


对。

检测设备的传感器,有;对数据预处理的边缘计算,有;实时传输数据的手段,5G呀,有;数据汇总后的计算,云计算嘛,有。

诶,仔细一想好像都有。

这就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经典范式。

整合现有技术,大规模应用到生产制造端,打通人员、设备、原材料的数据穿透,压缩各个环节的响应时间,优化匹配效率。

最好配上人工智能,自己算哪批料送到哪个工位上。

最终实现降低生产门槛、保持与大规模生产相当的成本、加快生产响应速度。

三大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信用互联网。消费已经被腾讯阿里快手头条他们做了,信用由国家主导做了。

唯独工业互联网,生产端的数据,还是近乎空白。


王哥,这听上去还是挺无聊的。除了做货爽一点,库存压力小很多,到底有啥用呢?

有大用。

这意味着,我们有可能利用数据,形成一个长久的工业霸权。

因为全球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全是大规模生产。


我们过去习惯于将人力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因为这类产业附加值低。加上工人工资随着经济发展必然会增长,两者相交叉,产业就向工人成本更低的东南亚转移。

但是,产业的重要性不能单看附加值。

服装的附加值低,但是养活了大量上下游的产业集群,从印染到面辅料到新疆的棉花,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旦转移启动,最后必定大半个产业链条被脱离出中国本土。这中间涉及到的大量就业、税收、科研应用环境,都会消失。

越南的一个产业园区崛起,意味着今天他们可能只是缝制厂,明年他们可能会新建印染厂;大后年,越南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孩子就能就业,再过五年,越南的服装缝制机械行业就会开始发展。

而越南每得一成,我们至少要对应失去三分。

因为产业转移后,我们剩余的中低端劳动力不可能完全被中高端制造业消化,让这些熟练工人去送外卖做家政,又是对技术工人的极大浪费。

只能是国家启动基建或者地方投资来消化。

而原本沉淀在生产中循环的工业资本还会被释放出来,大量涌入金融资本领域,进一步增加资本过剩的压力。

产业空心化的后果,美帝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我们的体量摆在这里,不是韩国日本德国,可以靠几个行业就能把全国支撑起来。

不能轻易转移工业。


工业互联网怎么能够缓解工业转移呢?

举个例子:

疫情期间,全球服装贸易腰斩,今年全球贸易总量预计下跌三分之一。

中国的服装海外订单少了多少呢?三分之一?不是;四分之一?也不是;五分之一?差不多。

乐观估计甚至能控制在十分之一出头。

我们纺织工人的工资已经是越南工人的近十倍了,为什么疫情期间贸易量反而没有跌得那么狠?

因为东南亚的纺织工业先垮了。


他们的制造是纯刚性的。

东南亚只有大规模制造,而且就是人力和厂房,没有调整能力。一块面料颜色有问题,要到广州中大找师傅;一台缝制设备出问题,要到浙江找小工。

办个签证出国帮他们解决问题。

所以他们没有微调和切换的能力。只有那种要在全球卖几十万双的袜子,而且是单一款式,才适合东南亚的生产模式。

一旦商家面临库存、资金的周转风险,他们会第一个放弃东南亚,转回到中国下单。


中国有什么?

有依托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柔性能力。

一个服装产业园内,有面料、有拉链扣子、有能找到熟练工人的工头、有卖生产设备的销售点、有配套的维修小工、有打版制样的样衣车间、有定期跑厂的设计工作室。

缺什么,一个电话。

中国服装行业真的是靠廉价劳动力活到今天的吗?

中国服装行业实际上是靠产业集群形成的大规模生产与基础柔性能力,二者并重,支撑到今天。

这些能力真的不值钱吗?

这样的产业集群真的可以打着“低端”、“不环保”、“缺乏技术含量”的理由,任由他们消散吗?

这可是一个,到今天,还雇佣了中国工业从业者的十分之一的行业。是中国在全球最完备最发达的工业门类,没有之一。


工业互联网的任务,就是将这些能力数据化:

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数据化后,可以加速标准化自动化;

基础柔性能力数据化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柔性指标和定制化范围。

这二者数据化后,数据就能成为生产的原材料之一,这也是德国工业4.0的核心理念。

如果一直和东南亚拼人力成本和基建,我们总会有拼不过的时候。人力他们就是便宜,基建也慢慢好起来,还送你一块地。

要拼,就去拼他们没有的,例如数据。

我们能掌握全生产链条的实时数据,他们没有。这就决定了即使我们的生产成本比他们贵10%到20%,卖家为了他们的资金安全,也会选我们。

我保证你不会被库存压死,我还能帮你满足你的定制需求,我还能给你最好的响应时间。

在这个优势,我们的“低端”产业,可以随着技术依据数据的优化而越来越高端;东南亚则会在起步阶段就无法与我们竞争,后续的工业化进程会因为缺乏比较优势下的收益,而自发萎缩。

就算政府有意愿要发展工业化,长期缺乏民间资本的参与,只会让他们的负担越来越重。

延缓他国的工业化速度,维系并深化本国产业集群,最终垄断全球产能,这就是工业霸权。

没办法,没资源也没全球货币,这条路难走,但这是最诚实的道路。


工业互联网不像其他技术那么醒目。

不过我们正处于下一场工业革命的前夜,现有的技术迭代虽然激动人心,但是临界点未到。所以像原子能之于电力、计算机之于机械化这种根本性突破,大概还需要时间。

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是有可以把多个本身没有代差的优化技术,整合叠加在一起,形成具有代差的模式平台。

在未来五年,会有越来越多过去被认为“低端”的行业,诞生大量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有望成为“中国制造2025”中坚实的底座。


user avatar   gao-shu-duo-bei-feng-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科技领域来说,恰如其分的有着一个官方标准答案。


涉及到的就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发展纲要》中的八大业务体系+一平台+一体系,这次我不源引,直接列出来吧,感觉大家不是很愿意去阅读原文。


它们分别是:

(一)智慧乘客服务

(二)智能运输组织

(三)智能能源系统

(四)智能列车运行

(五)智能技术装备

(六)智能基础设施

(七)智能运维安全

(八)智慧网络管理

(九)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

(十)中国智慧城轨技术标准体系


以上,涉及到的领域不仅包含既有的传统运输组织、列车运行、技术装备、智能运维、基础设施等方向的更新换代;也有机的结合了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绿色能源、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事物。


可以说,这是城轨行业打破自身壁垒,充分拥抱科技的「加速跑」!如果说以前是6的配速,那现在绝对是跑进了4!


这次变革可以认为是行业既有的技术积累,已经经过了充分的攒积,具备了突破的实力和时机;也可以认为是其他领域(如通信、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城轨行业。


  • 从「新基建」角度来讲,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家意向中的七个核心方向之一,承担着推动科技进步和基础设施融合升级的重要使命;
  • 从「交通强国」角度来讲,作为空运/陆运/海运三大角色之一,城轨/铁路的科技实力上不来,如何为强国提供扎实的基础底蕴;
  • 从「智慧城市」角度来讲,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肩负起城市交通的主导作用,是其有效的组成部分!如果按照大多数人两点一线的生活来考虑,点与点都以建筑为载体,可以联想到智能化建筑、智能化家居,那么「线」的建设运营水平高低,则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出行的舒适和便利与否。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今年三月对于城轨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乃至2025年、2035年的长远目标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一)智慧乘客服务

主要目的还是在于提升旅客乘坐轨道交通的舒适度和便捷水平。

比如提升票务服务,这一点目前的主要目标还是在于实现乘客乘车的票务实名制,因为目前铁路早已实现,如果城轨打通了这一环节,结合铁路/城轨/城际列车在跨线运行上的努力,就能极大程度的方便旅客的跨线、跨系统乘车,为形成轨交的多网融合建立坚实的后勤保障。



再比如智慧客流管理系统的应用,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实际上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通过对日常峰谷、节假日、中达活动预测及动态监测,未来再有机的结合出行APP,可以让乘客在出行期间,方便的查询相应车站和列车的客流拥挤程度,从而及时的调整出行计划。


(二)智能运输组织

这一点的核心是基于一个统一的线网运营调度指挥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大一统」的角色,而并非是某一条线的指挥中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意识到了「集团化」作战的调度指挥才是拥有战斗力的,因为只有各条线路在一个统一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后面带来的智能化分析才有意义。



所以这块主要还是和(九)城轨云和大数据平台结合在一起使用。举个例子,线网中心在发现某条线临时出现故障后,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触发出对应的客流疏散解决方案,下达指令给车站,以广播和乘客信息系统的形式告知乘客潜在最优的应急换乘方案。


(三)智能能源系统

能源系统,实际上就是城轨中的供电专业。

这一方面目前依托于车站综合节能、可再生能源系统技术装备的应用,已经取得的不小的进步。但因为供电专业不是城轨独有的,所以其进步空间也取决于国家电力行业、尤其是供配电领域的发展速度,如直流保护、直流配电开关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开发进步,这些都是不局限在某一个行业的。



当然,如能馈装置,也就是再生制动能量系统,就属于和列车结合的非常紧密的一个系统,主要就是节约列车制动时产生的电能,将这部分能量回馈到供电系统的中压电网中去。


(四)智能列车运行

这个不用多说了,全自动运行,无人驾驶的概念已经炒的够多了。



未来的列车不仅仅是无人的问题,将会越来越有科技范儿:自主感知列车环境(车内车外,车内视频探测、车外雷达探测),自主控制。以后坐车,人和车之间就是一场“自助”的约会了。


(五)智能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主要还是以列车为载体,推广可以自主运行的列车(TACS,青岛四方所研制)。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车辆与信号的主次之争的话题,其实针对第五节,可以明确的看出是一种以列车为主体的科技创新,而第四节中的智能列车运行则是以信号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从我个人角度,其实无所谓谁来签这个头的。



就像城市轨道交通协会针对纲要做解读的嘉宾在现场提到的一样:车辆与信号的彼此融合是符合发展规律的,前提是做这种融合的企业眼睛要看远一点,想的是要为乘客服务、要为业主服务,不要只想着如何使自身企业变得更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意识,仅仅用技术发展的眼光去做这样的扩充,最后会走不下去的

资深专家的建议,从业者还是要仔细想想这句话的意味,值得好好去理解一番。


(六)智能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在这里面的定义指的是覆盖轨道、路基、高架结构、地下结构、隧道结构等各个专业,目前来看,还是构建以BIM为基础的管理平台,初步目标还应该是服务土建为主,后期再扩展到机电等全部领域。



这其中的创新主要是优化传统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流程化,当然,也有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在里边,不过和机电系统运维角度不同的是,这个更侧重于工作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七)智能运维安全

目前完成的示范性工程是上海地铁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但这块未来一定是覆盖车上和车下等全部场景的,车下主要指的还是以智慧车站为主题的运营体系。



目前这块暂时未列入示范性工程,但各家地铁公司已经把智慧车站纷纷列入各自的研发攻关重点项目之中,初期一个重要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智能联动,传统的车站各系统联动主要是依托于综合监控系统来实现,但其覆盖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现如今,一些做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企业已经杀入站场,可以期待他们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为车站运营场景的创新带来更多的活力。


(八)智慧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这块我理解还是建立起一张大网,打破传统各个系统之间各自搭建自己的网络的界限,使各个场景下的数据都可以实现充分的汇聚于共享,为后端的云平台以及大数据分析提供管道保障。



不过这个实现起来我觉得难度还是有的,主要还是改变管理思维,这一点要看各个专业的业主如何思考这个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主管单位来主导会好一些。


(九)城轨云与大数据平台

云平台和大数据上边已然提到了很多,本质上就是在城轨系统里构建一套专属于自身的数据中心。随着城市线路的密集和网络化运营,场景分析所需的数据吞吐量不断增大,传统的控制中心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要求,这时将数据中心引入无疑是合适的。



数据中心和控制中心看上去只有两个字的差别的,不过背后对应的则是城轨行业IT化的一个重要表征,未来在这个「具有城轨特色的数据中心」场景下,将会产生更多新的技术应用。


(十)中国智慧城轨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支撑项目落地的基石,没有标准,也就是做事没有规矩。

未来,根据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将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业务导向”为目标,从智能化的角度,编制各专业智慧城轨标准(示范工程项目的要求)


以上是在城轨的几个核心领域将会产生的科技创新和突破,这不仅给城轨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机会,同时也为与城轨融合在一起的其他产业提供了商机。


一次行业的创新可以说既降低了门槛,也设置了门槛

降低了门槛指的是给了一些具有深厚实力但以往没有准入资格的企业入场的机会,做的好也就意味着起码给公司拿到了一个「事业部」的整体编制,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十足的动力。

设置门槛的意思是指虽然这场饕餮盛宴摆在那里,但没有能力的企业也是没有机会的,再次充分证明了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Over.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人工智能技术的循环发展

现在停车基本都是车牌识别了,客服大量已经是人工智能语音替代了。

智能音箱已经在大城市普及

搞人工智能的不是只能去股市圈钱,而是可以卖产品卖服务真正赚钱了。

这个趋势很好,未来会提升各个行业的效率,同时促进人工智能的发展。

一步达到科幻片机器人不可能的。

但是会像当年珍妮纺纱机替代手工一样,数控机床替代传统机床那样,逐步在各个行业提高效率。

百度正在干这个事情,百度提供AI算力,小公司对接各个行业的实际应用做解决方案。


2、专用AI加速芯片的崛起

AI芯片一开始是CPU算,后来是GPU算,现在已经逐渐开始专用加速芯片。只是软硬件总体转还比较难。

中国有很庞大应用市场。在AI芯片以后中国企业会占有相当的地位。AI超算的计算机以后CPU可能不那么重要。AI的算力才重要。

以后的大型计算机,用英特尔也行,用ARM授权自己设计一个也行,用Risc-V设计一个也行,只要AI加速算力强就行。

而且在云端计算,新建生态系统容易。客户不需要兼容生态系统,只要结果就可以了。


3、电动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推进的元器件技术进步,让无人机成为可能,而新能源汽车推动的三电技术进步,会推动电动技术的发展。

我们会有容量更高的电池,功率重量比更高,价格更便宜的电机。动力系统会越来越小,控制水平越来越高。

铅酸电池时代。

平衡车这种东西造不出来。电瓶车又大又笨,现在就能很便宜的造出来。

动力系统水平高了,外骨骼这种东西会越来越成熟,一些体力劳动会更加轻松。


user avatar   fatfox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啥?新华社都邀请我了么?

我说过很多次,:中国科技的问题在金融。

外国不论,中国科技的机会不在于科技研发端,在于金融端。

中国在科技上和美国还差得远,有的领域几年,有的领域几十年,还远没到天花板。

关键是金融。

我反复强调过,就是中国真正搞科技研发的民企,是没钱的。

为什么?因为美国欧洲的资金成本可能低至2-3%,中国民企资金成本高至10%,今年疫情一来,情况尤其糟糕,因为很多即使有一点闲钱可以搞研发的民企,资金安全垫也被新冠吃得差不多了。

政府如何引入长周期低成本资金,真正进入有研发能力的民企。

贴息还是小事,真正要命的是,钱别被各路掮客在中间搞走,去炒深圳房子了。


user avatar   sun-tao-17-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总体还可以,开场雷军先自我吐槽了一波“在微博开了一星期的发布会了”



第一个卖点是全息幻彩屏,可见小米也要走颜值+工业设计的路线,而不是只玩跑分了。


接下来则是一些手机的设计细节,比如这个“天使眼”


说这些还蛮让人觉得有新意的,感到了小米不再只是不服跑个分的套路了。

接着就是强调轻薄,感觉是为后面的电池做铺垫啊哈哈:



然后第五代屏幕指纹解锁,其实还是不错的,就是被iQOO直接跟进了第六代技术的发布,亮眼度低一些,但实际使用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然后,军军有开始骚操作,直接放2轮王源的宣传视频:

不得不说,对于粉丝圈来说,这招真的很到位了,也显示去了小米一直以米粉为重的态度。是个加分项。

然后就是到位的尬聊环节,感觉比吴亦凡更让人看着舒服一些啊~

小米这波营销+公关的升级还是可以的。


然后就是女生为主的“汤圆”粉丝群,男生为主的“米粉”粉丝群,交互欢呼。不得不说王源还是实在人啊:


然后跑分没啥意外,安卓旗舰水平


拍照确实小米史上最强,DxO第三其实也很不错了:



对了,补一句,这个系统老化18个月疯狂暗示不卡顿的友商啊:

样张环节,这年头国产安卓的发布会,iPhone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雷军还是厚道,没把明哥的V20拍月亮放上来:

基本同价位无敌了:


电池果然。。。,快充有线无线都不错,PPT魔性啊:




配件到是继续“真香”


说到堆料,加大内存是最简单的之一:



最后:厉害。。

这定价只要供货稳定,肯定是爆款了,确实有些让人意外,对比其他3000价位的手机确实性价比拉满。

关键,关键,就是能不能轻松买到了。

接下来,小米9SE,骁龙712首发,性能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也不错。

摄像头配置在2000档也属于恐怖:

可以说打2000档友商的产品,配置和性价比方面稳稳的:


还有一个对饭圈来说,很有吸引力的杀手锏:


所以看得出,小米这次发布数字旗舰和次旗舰,也算是转型之作,性价比还是不错,但也加入了很多非跑分元素的东西,并且放弃了大电池,追求快充和轻薄好看,总体来说前途还是不错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最重要的这张PPT能执行到什么程度了:


相关回答和拓展:

猜价格:果然主力机型是我预料的2899-2999的超级能打区间,低配转为小米9SE的形式,高配没有走量机型发布,留给后面的MIX4们发挥:

评价定价:

评价小米9SE: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阅读到这里,比心~!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龙芯之父」胡伟武谈阿里华为等垂直系统企业做芯片能成功,「因为现在做集成电路芯片的门槛很低」? 
  为什么中国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如此靠后? 
  过去一台洗衣机可以用 20 年,现在的洗衣机寿命是 8 年,科技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如何看待 2019 年 12 月 10 日召开的 OPPO 未来科技大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评价巫师财经退站后的最新一期视频? 
  人类有可能避免死亡吗? 
  如何评价雷军在红米Note3发布会上落泪? 
  索罗斯如何做空的英镑、泰铢?为什么做空香港失败了? 
  资本家和劳动人民的界限在哪里? 
  倾全国之力可以研发出钢铁侠的盔甲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阿里投入100亿,要孵化10个米家?
下一个讨论
假如纳粹德国赢了二战,世界会怎么样?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