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魔怔人的定义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必须是对立的一方,几乎没人把自己阵营的指为魔怔,即使是自己这边的大喷子,甚至暗自希望多一点这样的人。

也没有人认为自己魔怔。

几乎所有键政人都是默认自己绝对正确或者99.99%正确,如果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就不断打补丁,掩盖一开始的真实意图。你还别说,缝缝补补真管用!

所谓魔怔人,就是键政事件当事人不断为对方颁发的一个资格认定,与此同时旁观者为他俩同时授予该资格。而旁观者与当事人又不断转化,各自填补空位……

萨特:他人即地狱。

知乎键政:他人即粪坑。


user avatar   Ist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说法应该最早是键政圈出来的,就是那些想法和行为非常极端和偏执的人,具体表现为:

1.不接受任何不同的观点

2.对自己“魔怔”之处拥有近乎信仰般的执着

3.会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宣扬自己的想法

4.会对反对的声音火力全开,讲道理不行就歪曲事实,耍逻辑谬误,再不行就人身攻击,将对手挂到自己的圈子里来获得精神胜利。即使没有人反对也不妨碍他们对空气输出

总之遇到这种人绕道走就好,讲道理要是对这些贵物有用他们就不叫“魔怔人“了。这年头互联网环境恶化他们有五分功劳。


2021-11-8更新

没想到能有100赞,我就补充一些这段时间自己的感悟吧

在我看来魔怔人的诞生主要来着两点:

  1. 群体认同的正反馈
  2. 不断被打脸/证伪导致的偏执

第一点不难理解,人是需要群体的社会动物,在现代这个传统家庭逐渐瓦解的情况下,互联网自然成了很多人找认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某个群体内产生一种大家都认同的观点,那么一条形同“为了认同→相信观点→获得更多认同”的正反馈链就产生了,很快这个群体内就开始提纯和精炼,最后群体可能会缩的很小但留下来的都是纯度极高的魔怔人。

第二点来自“争论的结果只会导致双方更加相信自己的观点”这一事实。如果某个人一开始持有某种观点,而后这个观点不断被证伪,那么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此人在一阵生理性疼痛后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并反思,而另一种则是拒绝接受并反击。如果这种打脸不断发生那么魔怔人就诞生了,而且只会越打越魔怔。实际上这种过程一般都会和第一点相辅相成,炼就最极端的疯子。

当然魔怔人的成因是一个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复杂问题,我也只不过是随便揣测一下罢了,有任何错误和不全面欢迎指出。


user avatar   mei-you-ren-24-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是逆练社会学方法论的人。社会研究不排斥提炼概念,也不排斥建设模型、理论,但顺序是观察总结现实——形成概念和模型。概念、理论是用来总结现实、将现实知识进行体系化并探究其联系的,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现实不合于理论是正常的,该做的是考察这种不符合,然后对概念、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

魔怔人似乎喜欢把这个过程反过来——在较广泛的了解社会之前先吞下一套理论,此后遇有不合于理论的现象,他们的思维就会像产生免疫反应一样亢奋起来,充分动员脑内的各种理论与概念,对现象进行绞杀。体现出的就是以种种话术攻击现象本身,或至少寻得一合理化解释,以期将现象排斥出理论之外。这种做法既不能改变现象,也无法像一般的社会学理论那样结合现象进行自我完善,以增强解释力,长此以往,结果就是解释不了的现象越来越多,而所依赖的理论又得不到改进,精神上的免疫反应越来越大,结果就表现为一种病态的过热,出现魔怔。

除了上述理论对现实的完全排斥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就是理论对现实的完全指导。过的生活必须严丝合缝的契合于一套(得到广泛认同的)理论框架,否则就不如不过,或不敢去过。

总的来说,魔怔的来源可以总结为将理论与现实之间动态的关系解释为静态的。而“魔怔”这个词的原意也是来形容外来超自然存在占据、操控了人本身的现象。这么看来,用魔怔一词引申,以形容某种被外界理论统摄而无法对现实做出恰当反应的人,还是挺有趣味的。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最近火起来的「社交牛逼症」?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心理? 
  有必要知道网络上流行的各种梗吗?会不会让人们表达趋同失去多元性,或使文学素养退化? 
  大家如何评价新浪微博?为什么新浪微博大家都不喜欢?你怎么看? 
  你最喜欢什么梗? 
  “现在国内微博上只能存在极右和中左两种,极左和中右都难以立足,而极右的气氛会把中立的人往左推” 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这两年网络上出现为苏联洗白 为太平天国洗白 为其洗白的现象,是什么原因? 
  如何看待复旦夸夸群、夸夸夸群以及越来越多的夸夸夸夸夸群? 
  网络上有什么有趣的接力游戏、实验游戏? 
  如何评论微信朋友圈爆红的文章:《在这个从小赢到大的女生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 
  如何看待淘宝推出“沙雕宇宙电影计划”,要将网友的淘宝故事拍成电影,这是不务正业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下一个讨论
假如人类今天灭绝,一千万年后的智慧生物考古会发现什么能证明人类是智慧生物的证据?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