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幸参与发言。为方便讨论,我把这次台上发言的中英文共18篇论文各概括一下(顺序是随机的。)很多答主把我这篇回答跟那位发目录的匿名老哥当作唯一信息源了,搞的我压力挺大。在这里说一下,我的概括只是非常简单粗暴的概括,很多论证的细节省略掉了。所以请各位评价更客观些,别急着发表结论。
9.24更新 在这里道个歉,学业繁忙,后面还有很多论文来不及更新了。以后可能会非常低频率地偶尔更一两篇。。。
(8.15更新 大家专心看论文吧,我就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我现在喝一杯咖啡,看看能肝到哪一篇。
研究女性主义思潮的文章,原文是用英文写作的。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性别构成的理论的起源(原文用的是constitution),二、liberation跟oppression关系的讨论。性别建立起源的理论提到了三个:1.Pateman提到的一种性别契约论的观点(把家庭中男女关系的起源看作是一种契约)2.格斯跟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女性主义观点(男性占优势是因为占生产资料);Rubin的exchange of woman的观点(源自施特劳斯人类学里面讲的女性作为一种财产或者说礼物交换的观点)。作者不把这三点看成是分裂的,强调了一个观点是如何联系于另一个观点的,比方说Rubin批判恩格斯太强调经济制度对于性别关系的影响。除了这种宏观的理论,作者还提到了精神分析主义带来一种性别构成观点,如俄狄浦斯情结跟拉康关于父权的理论等,以及Pateman对于这一类观点的反驳。在第二部分作者提出,性别是社会关系的产物,被运用于社会政权的巩固中。新进的女性主义观点认为,女性的自由解放在于对性别这个performance的舍弃,这样不仅能是对于女性的解放,更是对于全人类individuality的解放。但在同时,对这种观点也是持批判的态度的,如原文中所说,the excessive emphasis on liberation may backfire to the oppression end,作者通过举证穆斯林的面纱文化的历史来说明这一点。
Z同学应该是今年年纪最小的一位。整篇文章讨论了三个自我观:自我即身体、自我即心灵、自我即行动。a.自我即心灵。Z同学对心灵的定义是“一确立持久的自我的自我意识的根据”。代表人物是笛卡尔,他认为“我”是一个思考着的东西。对于这一观念的批评者是休谟,他把心灵理解成“一束知觉”,因此自我的同一性在休谟那里是不成立的。对于休谟的批判自然是由康德提出的,康德“先验统觉”的概念就是对于自我统一性的一个保障。要是没有先验统觉的话,一切知识也就无法可能。b.自我即身体。自我的统一就是肉体的统一。Z同学对这个理论的批判比较简单粗暴,使用了“同卵双生”的例子,享有同一个身体的双生子,不能说是同一个人。c.自我即行动。,认为“自我与选择相关联”,人并不具有所谓造物者规定的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创造出来的。存在主义通过自我否认这个例子,否定了人的自我同一性。
以欧陆哲学为主的文章,时代跨度比较大。核心论点就是要讨论主体这个概念在当代是如何被去中心化的(decentralized)。主体的去中心化,字面意思就是主体的地位受到挑战,或者说直接被通过哲学的思辨给取消掉了。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简短的哲学史研究,讨论三个阶段的主体研究:笛卡尔式的主体-康德式的主体-拉康式的主体。(稍微提到了弗洛伊德)作者想要表达一个线性的主体的诞生-主体的中心化-主体的去中心化的趋势。(从弗洛伊德这里开始主体被结构,这个跟福柯说的“人之死”的起源有一些出入,但无大碍)。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互联网的介入,主体获得了三种现身姿态:主人主体、观点主体和嘲讽主体。从答辩的结果来看嘲讽主体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观点,因为它提到了嘲讽/玩梗的行为本质是一种符号交换,为了达到这种交换甚至可以放弃掉内容,主体在玩梗的时候在讲一种他者的语言,并且享受着这个过程。答辩的时候有人指出这种嘲讽跟齐泽克《视察之见》提到的那种犬儒主义式的嘲讽不符,但其实这并不影响到C同学的观点。
这一届讲欧陆的大多黑话浓度很高,L同学这篇属于用语比较通俗的。今年大会【德勒兹二人组】的一员。作者采用了德勒兹《论控制社会》中惩戒社会-控制社会的转变。惩戒社会是控制这一概念的“初级形态”,这时候国家公权力对于个人自由的干涉是直接的;而在控制社会中,这种控制是一种隐性的控制。一个直观的理解就是福柯《规训与惩罚》中刑罚从公开行刑转变到监狱这种规训场所的诞生。惩戒社会的实际例子是《1984》中所描绘的社会图景:党是一种神秘的形而上产物。控制社会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但统治人民的是一种更加隐秘的数字化的全景监狱。作者想强调的是在这个控制社会的图景下,人同样不享有自由。我们的决策是局限的,我们渴望向一个不可信任的大他者倾诉我们的一切欲望。但作者以一个乐观的态度收尾:用不着感到恐惧或抱有希望,只需要去寻找新的武器。“
逻辑非常清晰的文章。作者的目标是”重新确立经验归纳的可靠性“。有经验主义的介入,这篇文章跟欧陆派的同学们比起来显得脚踏实地很多。这篇文章属于哲学史研究,首先分了传统经验主义(培根的四假象说,洛克跟休谟这些经典经验主义哲学家,其中休谟标志着传统经验主义的终结,);现代经验主义(所予论跟融贯论)。先讨论了经验的可靠性,然后通过反驳“乌鸦悖论”来捍卫经验归纳的合理性。
应评论区朋友的要求,我介绍一下T同学对乌鸦悖论的反驳。首先根据尼科德原则,1.对于一个出现x的场合也出现了y,则该事实有利于x导致y;2.对于一个出现x的场合没有出现y,则该事实不利于x导致y;3.对于一个对象不满足于这个关系的前提(premise),则它于关系是中立的。
T同学认为,乌鸦悖论是尼科德原则带来的悖论。简单来讲,就是乌鸦悖论说明了尼科德原则是自相矛盾的。根据尼科德原则,一只非黑的非乌鸦既证明了“全部乌鸦都是黑的”这个命题,而同时又于这个命题是中立的,即(5)(6)这明显自相矛盾。T同学对乌鸦悖论的反驳照搬了这篇文献(没有批评的意思),就是说反驳了演绎逻辑里面对于属性-外延的理解。当我们说“非乌鸦”的时候,不能按照演绎逻辑那样理解“非乌鸦”。因为找那样的话,“非乌鸦”这个集合大的吓人:鞋子,数字,人,这些东西都是非乌鸦。T同学反驳的论点在于:非乌鸦在日常语言实践中其实是有一个论域的,那就是“鸟类”。所以当我们说a是非乌鸦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在说a是一只麻雀,鸽子,鹦鹉等等,而我们不会说a是一只鞋子。
比较罕见的讲科学哲学的文章。作者对科学实在论是存在怀疑态度的,且从正反方向都有论证。第一部分谈的是科哲里边的实在论-反实在论之争,拿原子的概念举例,前者将原子视作是真实存在的,而后者将原子视作是一种比喻性的东西,只是用来解释现象而提出的一种构想。作者提出了对于前者,即科学实在论的两种辩护:最佳解释理论(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跟无奇迹论证(the no-miracles argument)(后文讲到了这种论证错误的地方),具体论证不赘述。第二部分提出了悲观元归纳的概念,这是反对科学实在论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有点类似波普尔的证伪性原则,以前的成功理论在现进看来是假的,所以理论成功不能可靠地检验理论的真值。库恩指出其漏洞在于我们不能将科学革命发生前后的理论进行比较,因为”我们不能断定不同范式的理论讨论着相同的对象“。于是就有了下面对于指称问题的讨论,主要涉及罗素的摹状词理论跟科普利科的历史-因果理论,都是为悲观元归纳做辩护的,不赘述。最后一部分讨论了支持科学实在论的无奇迹论证存在的循环论证的问题。
7.30. 肝不动了,明天继续更。
7.31.肝了一篇。以后每次新肝一篇我都会放在最前面
8.8. 肝了一篇
谢邀
说实话,感觉怪怪的,因为我一向不建议中学生学哲学: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对哲学的接触必须从自身的切身体验出发(除非你已经想好了将来大学搞学术),这种切身体验以及切身体验逼迫你去学习哲学来解决自己人生的困惑的感觉才是真正“做哲学”。这种“做哲学”跟在大学里搞学术的那种“研究哲学”还是有区别的,因此很多我们今天称为“哲学家”的人压根不是科班出身的(多见于欧陆),而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把“哲学教授”跟哲学家等同起来。依我看,无论是知乎上的中学生,还是像参加这种大会的中学生,甚至说的不好听一点,很多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都只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研究哲学:这样当然没有问题,总是有人靠这个吃饭,但是中学生如果搞这种事情搞的太多了,往往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谜之优越感:感觉自己由于读了大量二手文献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如数家珍,甚至因此发布论文是一件很酷的事。但是往往他们并没有对他们讨论的问题真的有切身的理解(他们的理解往往是浮于表面的)。比如我看下面各个论文的论题就觉得很迷惑,我在想,中学生真的在自己的人生中思考“物理主义的缺陷”或者“康德与雅可比的争论“这样的问题吗?把自己扎进这样的问题里真的有必要吗?
简单地说,哲学是时代的精神。我的建议依然是:去自己探索,自己体验,自己思考人生和时代的弊病,然后再去看有哪些哲学家能给你启发,而不是在这里复述一些似是而非的话,真的没什么意义,说的不好听一点,生产学术垃圾罢了
---------------------------------------------------------------------------------------------------
最近老是刷到这个问题,正好又在细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重新提一嘴我对哲学的看法吧:其实“哲学”这个词翻译的不好,让人觉得它好像是跟“生物学”,“物理学”之类的学科一样并列的某种“学。但是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重读Symposium的过程中,我愈发的感觉到老苏对“哲学”,或者Philo-sophia即爱智慧的诠释多么得有道理(刚开始学哲学的时候经常对“爱智”这个诠释不以为然)。Philo-sophia本质上是一种冲动,一种思维的能动,这种能动的内核就是怀疑(就像老黑精神现象学里说到的意识的怀疑之路),对生活世界本身的价值的怀疑:(未经检验的人生不值得活!)随之而来的所谓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之类balabala的区分都只是这种怀疑的不同形式而已。哲学之路就是一条寻觅的道路,寻觅能让意识安宁下来的在世处境:说到底,哲学是一种自发活动。对他人哲学的研究不应该阻拦我们自己进行这种活动(说来惭愧,之前常年泡在图书馆读二手文献导致我自己有时也忘记了这一点),就好像我们研究别的高手的游戏录像不妨碍我们自己玩游戏一样。甚至可以说哲学就是一种意义游戏,或者老维说的“语言游戏”:重点不是反反复复复述别人的话,而是要自己玩出点名堂来。在这个意义上,哲学是为自身的,是人能达到的最高级的愉悦,而又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因为这种游戏自身建构意义,自身把个人的整个生活世界搭建在其上
送给爱好哲学的中学生们一句话吧:行动!行动!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天选系列从诞生至今,一直有着极高的讨论度和不错的销量。无论是二次元属性的天选姬,还是备受好评的「魔幻青」配色都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天选系列的前2代总有着特殊的引发讨论技巧:
1代面世时除了其首发AMD的4000系CPU之外,那块45%NTSC色域的144Hz屏幕也成功打破了「高刷屏都是好屏幕」的定律,QLC表面固态硬盘也是2020年华硕非常独家的特色;
2代改进了屏幕刷新率,换上了TLC固态,但性能释放沦为了2021年游戏本基石单位,不支持独显直连更是进一步奠定了其稳定的地位。
这些并没有妨碍天选系列不错的销量,也好在产品经理没有躺在销量数据和拥趸的支持之上,在这次的3代做出了不小的进步。
独显直连有了,性能释放好了,机身还更轻薄了,青天就有了!(x
这次的首发供货非常少,京东渠道出货不到1万台。我是从咸鱼加价400入手的。(可能是经历了去年,居然感觉加价400完全可以接受…)
对这样高功耗的i7-12700H、RTX 3070,同时还能有90Wh的电池,机身做到了2.05kg,重量控制非常好。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起到部分全能本的职能。
最遗憾的是不支持PD充电。
故外带时要带上1斤4两的240瓦适配器,出行重量骤增。
室温保持在24.0°C~26.0°C之间(空调调温,没法做到恒温,望见谅)。
机器在控制台中有3个模式可以选「安静模式」、「性能模式」和「狂飙模式」,可用Fn+F5进行切换。
若无,测试均采用「增强模式」。
除了续航测试使用「集显输出」(iGPU)之外,其他测试均开启MUX的「独显直连」选项。
「独显直连」图形性能更好,「混合输出」续航更好。
所有跑分、帧数测试都会重复5次,每次跑完后静置5分钟再开始下一次,取最高分。
英特尔版天选3的3070显卡只有「日蚀灰」配色可选,无魔幻青。黑色有个小缺点,就是手上的油容易沾染,看上去比较明显。幸好比较好擦。
A面有LOGO「TX」代表天选(和企鹅没啥关系),位于上部。
B面为一块21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的屏幕。没有采用16:10的屏幕稍有可惜,下巴2指宽。
屏幕来自京东方。
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色域容积142.7%sRGB、101.1%DCI P3;色域覆盖99.9%sRGB、98.9%DCI P3。
sRGB基准下,色准并不理想。有条件的话最好自行校色。
屏幕最高亮度为310尼特,边缘仅250尼特左右,在同定位&同价位游戏本里明显偏低。
键盘布局方面,风格延续上一代,WASD采用了反色设计。方向键半高。空格左半部分的突出被取消。数字小键盘相对完整,Delete和小键盘切换按键被做到了一起,对我来说需要适应。键盘手感回弹偏软。
最大可开合角度如图。
机器有运输模式,不插电无法直接开机。
之前已经测过了,而这也不会是最后一台,应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内很熟悉很主流的CPU。
除了开头2次之外,之后基本稳定在6620分左右,取后5轮中位数6622。
观察功耗可以发现,第一次较高,第二次逐步下降到100W,第三次出现波动,第四次开始比较平稳,打包功耗90W,IA大约83W,符合跑分曲线。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频率,橙线小核频率)
功耗表现如图(蓝线打包功耗,橙线IA功耗)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橙线小核)
RTX 3070是我心目中笔记本最值得选购的旗舰级显卡,处于一个性能与价格的甜区。
TimeSpy图形分 10261分
FSE图形分:13134
Superposition 1080P Extreme:6637
测了DOTA2、CSGO和《彩虹六号·围攻》3款网游在1440P和1080P下的表现。
DOTA2:全最高特效,比赛编号6040722034,完美世界视角。
CSGO:开多核渲染,其他全部最低,创意工坊BenchMark。
彩虹六号围攻:全最高档,性能测试。
可以看出网游部分的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帧数基本非常接近。可以任意按照自己喜好开高。
对比上面的网游,单机中,1440P和1080P分辨率下,帧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帧数和清晰度不可得兼。
机器电池为90Wh。
把机器切换至核显输出,系统为「均衡模式」,中心亮度150尼特,开WIFI,关蓝牙,PC Mark 8的Conventional测试,办公场景下的中高负载,成绩比较接近实际使用。
实测续航为5小时15分,Conventional 3.0 Score为3572分。
室温在25°C附近。
使用AIDA64中的Stress FPU单烤CPU。
20分钟后,CPU功耗为90W,温度为87°C,大核3.6GHz,小核2.9GHz。
图上可以看出一个小插曲:单烤CPU期间,桌面突然变成一片白…我寻思又不是海涛,给我看一片纯白干甚…之后在任务管理器启动Explorer才恢复正常。
单烤期间功耗如图。
前期会冲到115W左右,前3分钟会保持在约100W(中间有过瞬间掉下去),之后稳定在90W。
使用Furmark 1.10.6(比较老的版本了,只不过我之前电脑都用这个烤的,所以暂时还没换新版本)。
关抗锯齿、1920*1080、勾选Burn-in和X Burn-in。
20分钟后,GPU温度75.8°C,功耗139.5W,频率1260MHz。
除了偶尔掉到过125W左右,其他时间基本全程在140W左右。
同时进行上面2项测试。数据取20-30分钟的平均值。
CPU功耗48W,温度为82°C,大核频率2.54GHz,小核频率2.29GHz。
GPU功耗115W,温度78.1°C,频率837MHz。
CPU功耗、GPU功耗与总功耗如图。
从110秒左右开始区域稳定,达到CPU 48W加上GPU 115W的功耗水平。
测试时电脑和分贝仪有固定位置,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关系,比较接近人耳所听到的噪音,可能会比其他测试者的数据低一些。
烤机全程最高为52.3分贝,总体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
此时键盘表面温度如图。
腕托为室温,WASD区域仅30°C附近比较低,键盘最热的区域在上部,键帽最高温在F8按钮名为48.4°C。中间有一个倒三角区域相对偏热,其他的地方温度都不算很高。
另外,这台机器用瓶盖垫高机身之后,双烤成绩上除了CPU和GPU的频率稍微提高,其他部分几乎完全一致,可能是原本已经有4个出风口充分散热的关系,底壳基本不出风。
拆机不难,机器底面除了右下角的螺丝之外的11颗螺丝全部拧下。
注意拆的时候右下角一颗螺丝是和后盖一体的,无法取下,但一定一定也要拧松。
先从这个螺丝周围开始撬开,右边撬开之后就比较方便可以拆下了。
机器为双风扇、五热管、四出风口的散热设计。贴纸下面有硬盘和内存。
我这台机器内存是三星的,跑分如图。读写都在56GB/s左右,延迟102.3ns偏高(DDR5目前的通病)
硬盘为美光的3400,大文件读写的跑分如图。
ASSSD的10GB读写跑分如图。
CrystalDiskMark的32GB读写跑分如图。
硬盘初始状态没有分盘,全部在一个C盘下,还剩余396GB(图为393是因为我装了测试软件)
一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机器总体的重量比以往任何一台15.6寸的3070游戏本都要明显轻,这种第一印象是很好的。
在这样的机身重量下,双烤成绩弱于部分更重、更大的游戏本,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双烤47+115不算特别出色,但已经完全不拉跨了。相比于上一代天选2的3070,那这一代进步非常明显。
游戏的表现也都达到了主流水平。除了个别像2077这样优化不好的游戏,或者像《全战·三国》这样同屏单位多的游戏,其他大部分单机游戏都能1440p开预设的高档位拿到60帧以上,这个成绩是很令人满意的。
键盘的键帽温度热区在中间,基本避开了WASD部分,而且腕托很凉快。
同时,噪音比想象中要小很多,也不是特别吵的那种,使用体验是OK的。
当价格来到五位数的时候,我认为屏幕最高亮度至少也得有350尼特吧…310尼特真的有点拿不出手了,这点真的不得行啊。
机器的其他硬件已经都没啥问题了,硬盘、内存都没缩,网卡也是AX201,但就是这个屏幕给了个300尼特屏…淦…
同时,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在色彩管理上基本没花心思和力气,非常放任。
这点其实是我感觉特别难受,要是这台机器支持PD,那我就不出二手留下自用了。
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明明ROG是支持PD的,而且之后会发售的天选Air也是支持PD的,天选3不支持PD完全是有意而为之的选择,真的感觉很不爽…
这样一来,机身轻的优势完全被不支持PD给削了一大部分。
我要是出趟门,你猜我更愿意带这三个充电器里左边这两个,还是右边这个?
尤其对我这种有紫米20充电宝的,我就更希望会支持PD了,这样找不到插头还能用充电宝应急。
不是很清楚为啥机器没有天选3经典的「魔幻青」配色。倒不是我多喜欢这个颜值,只是黑色真的容易看起来脏。
而且锐龙版3070也有,怎么这Intel版的3070就没这个颜色了…很奇怪。
这个没啥好说的,英特尔版京东放货7000台,锐龙版甚至不到5000台…目前需要加价购买。
总得来说,天选3是天选最均衡的一代,这次测试的3070版表现也远超个人的预期。
由于个人原因经常在多个城市之间来往,手头的17.3寸笔记本多有不便,今年也一直在考虑换一台笔记本。天选3差一点就成了我的落脚处,可惜最终由于屏幕不够亮、不支持PD两个主要原因,算是擦肩而过了…
总得来说,如果你对天选系列的外观垂涎已久,那天选3就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一代。
如果你需要当一个便携的全能本来用,那记得要把适配器重量也考虑在内。
如果上面提到的2个问题你不在意,又需要换一台12代的新3070游戏本,那目前天选3的3070版是值得考虑的。
至于上面提的2个主要缺点,大家多吐槽吐槽,按照天选以往每年的进步来看,说不定天选4就会更好。
这台机器,原价10299,我10700入手,按惯例一般是自刀300。
不过这台机器涨价买,而我无论如何都不太能接受自己的二手价高于首发价,会有点良心不安,因此折价500,按10200出。
等我视频做完就会放上海鲜二手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蹲一下。
unbelievable = 无法相信
应该改进高考公考的考核方式,增加以逻辑为基础的客观题和科目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