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是这样的,重炮本身技术含量很高,制造难度很大,而且造价相当高。但是——如果字面意义上,一字一句,百分百抠字眼来说的话,建造起来,成本最高,最废工时的部分,应该仍然是船体,装甲或者引擎,主炮(炮身)无法与之相比。如果将主炮和炮架,炮塔结构视为一体,则在早期主力舰中有时可以和前述几项相比。
如果长期被灌输重炮铸炮难度之大,这一点可能乍看之下有些反直觉(有吗?)。然而无论是从海军角度来看每一部分的造价,还是从业人员和全行业工时的分部,都能够发现舰体在大多数时候仍然是更重要的成本来源——包括经常被忽略的舰体用材的价格,也包括舰体组装制造需要的人力资源。不考虑舰体和装甲这样的大型结构,同为技术产品的引擎同样经常性需要比主炮更多的造价和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从胜利号(HMS Victorious 1895)到KGV竞标(HMS KGV 1940)都是如此。这一点直接看Ian Johnston的总结就好。
随便拿他几张表:
澄清一些问题:
1,这一点不能够无限制适用于所有时期的所有海军。注意上表中的胜利号(1895),火炮的造价就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本,舰体建造和装甲花费要相对低,而引擎造价则极高。KGV火炮之外的炮座结构价格也非常高,部分因为相对复杂的5.2寸和14寸布置方式。
这里事实上涉及生产成熟性的问题。显而易见的,生产数量越大,技术越成熟,生产成本和时间就越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舰艇部分的造价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总体上来说,考虑通胀的问题和舰艇本身大小的变化,其辅助设备,电力系统等造价会明显上升,引擎造价也会明显上升。装甲造价在晚期舰艇中也有了极大地提高,部分因为制造难度的变化,部分也因为纯装甲重量提高带来的材料价格。从这个角度上看,主炮炮身本身反而是造价上升较小的。
2,无需多说,无论是舰体还是引擎都不能说是建造角度上技术难度最大的部分。很难比较高性能装甲和精密机械火控计算机之间的技术复杂程度,也没有任何比较的意义。
3,为什么舰炮和装甲往往是主力舰建造中最难完成的部分——
因为主力舰主炮工业和舰艇装甲工业的规模远远小于船舶制造业本身的体量。
换言之,针对题目中提出的不那么逐字逐句的隐含意来说:之所以主炮(进一步来说,装甲带)看起来更加“珍贵”一些,是因为能够给主力舰提供这些重炮的铸炮商非常少。
主炮火炮工业和重型装甲制造商是完全依赖于主力舰订单的工业。在没有海军订单的环境下,其制造商和熟练工人永远会处于流失状态。即便是在89-15年这段海军经费暴涨,技术突飞猛进,全球范围内开始主力舰军备竞赛的时间段里,UK的重炮生产商也仅仅保持在5家左右,装甲生产商数量大致相仿。作为结果,大多数时期舰炮的订购数量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同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一批订单至少要保证装备该型号主炮的同级舰的舰艇寿命内,有足够的火炮留作后备。也比如,某一批次的订单的结束时间,应该正好对应下一批订单的开始时间,从而保证熟练工人不会出现流失。
相比之下,浅水重炮舰这样甚至不需要太大的船坞就可以制造的低标准舰体就显得廉价得多了。
一战中大量的浅水重炮舰有其特殊性。这一点的大前提是:在战争初期这一特殊时间点上,RN有相对较大的重炮库存。而这一点有两方面原因。首先,舰队中存在数量相当庞大的前无畏舰,其舰体寿命已经接近尾声,而其主炮寿命仍然有富裕。其次,战前大量的海军订单留下也提供了相当一部分火炮库存。包括成型化的火炮工业提供的备用炮组,也包括收缴征用的海外订单。
在有较大的重炮库存的基础上,因为鱼雷技术的进步和双方攻势布雷的影响,舰队本身不希望将大舰队宝贵的主力舰用于近岸交火或者海峡巡逻,于是客观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重炮舰需求。两相结合,才有了战争中数量较大的浅水重炮舰:放弃航速,舰体强度和寿命,强调稳定性和防水雷能力,专门用于海峡巡逻或者炮击任务。其与更大型的真正重炮舰的区别不仅仅是体量而已。
与之相比,真正意义上的重炮主力舰是很难以出现爆炸性的数量增长的。即便是战争中的RN/USN这样拥有一流工业后盾,同时有绝对财政支持的舰队,其主力舰扩充数量仍然受限于其装甲生产商和重炮生产商能够提供的装备上限,受制于可以建造其舰体的船坞数量——实际上也受限于建造完成后能够维护运行这类舰体的基地数量。RN在战前总计订购了9(10)艘主力舰;USN订购了14艘。即便是不考虑战争中生产力量的转移,假设这些舰艇全部入役,其总数仍然低于战前两者已经装备的主力舰数量(15/15)。当然这个数字本身并不小,然而相比之下,盟军完成了百倍于战前装备数量的小型舰艇,数倍于战前数量的护航舰,以及至少两倍于战前数量相仿的舰队航母,足以说明“下饺子”之间同样有数量级的区别。
话虽如此,RN大概是各大海军里面最不愁重炮净数量的。如前所述,浅水重炮舰本身就是是海峡巡逻/对岸炮击的需求+主炮爆仓的双重结果。并不是“船只建造在等主炮”,而是“如果不是这些主炮和现成舰员存在,大概不会有这些船来徒增人力资源压力”。这一点大概到了WW2仍然成立。铸炮工业虽然在大七之后就一直赋闲,但是在30年代后期的表现大概比大多数时候大众想象中的好。16in的难产更多的是资源倾向问题,技术要求以及最重要的——需求的锐减。KGV总计5艘敢于设想12炮,也是对铸炮工业信心的例证。如果真的采用这一设计,仅仅一线火炮数量就会高达60门(实际上也高达50),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对火炮工业是极高的要求。
“X16寸是战争中最好的主炮,因为blahblahblah技术先进;X18寸是战争中最好的主炮,因为blahblahblah性能最好··· ···”
“某14in mk7和15寸mk1是战争中最好的···额,大概不是最好的主炮,但是产量有个加起来小三百门··· ···”
今日乳英1/1
主力舰体量的战舰,一战前抛开大部分情况下造价和体量成正比的hull以外,最值钱的是(硬化)装甲。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大英自有造船厂需要用装甲价格补贴造舰的低收益的国情在此的问题。)
其次的是炮塔(和整个外围机构)和机组。
狭义上的火炮系统从工时和价格的双重角度来说,其制造花费未必有制造能够填满全舰弹药库的重炮炮弹来的高---炮弹的造价其实是(相对于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得到的舰上各子系统而言)很贵的。
火控设备直到二战都是比较便宜的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