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去医院挂了个专家号,开药前,医生问经济情况及学历是因为啥呢? 第1页

  

user avatar   rocw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经济情况,决定开自费药的比例;

问学历,调整和你沟通的方式。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笨,不懂人心,做事不讨好。


三年前在某大型血汗工厂学习,我管第一个乳腺癌病人,谈完话,病人问要交多少钱。


我们那以前做个楔形切一万顶天了,我估摸了一下,说先交2万吧。


同组另一个大夫听到了,直接说:

“两万不够!手术就得5w!”




我后来也打听过,得到的答复就是:

病人能来我们医院,是来看病的,不是来省钱的!




这句话错了吗?

挺冷酷,挺绝情,但绝对没错。

一方面,排除一些通心通脑的博大精深药,大部分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价格是正相关的。


而另一边,越贵的医药费,后期产生纠纷的可能性越小。


我们都知道人死不能复生,那有时候病人死亡,哪怕医院没有过错,为什么还要闹一闹呢?


因为能要到钱。

而高昂的费用,能直接“劝退”经济不那么好的病人,那么,后期为了钱产生的纠纷,就越少。

这也“部分”解释了小型医院的纠纷远多于大型医院。


而在这些大型医院的知名专家,能够在治疗前询问病人的经济状况,针对性的制定治疗方案,实属不可多得。


不仅不可多得,还能上知乎火一把,不容易。


user avatar   yang-ze-wen-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想帮你在你能接受的范围内寻找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比如房颤,由于易形成心房内血栓,需要长期吃抗凝药,可以吃华法林也可以吃新型口服抗凝药。

华法林,百年老药,大约4毛钱一片,缺点就是很大一部分中国人对它的反应不好,要么不容易起效,起不到抗凝的效果,要么容易过量,引起出血的并发症,而且药效极易受到食物和其他药物的影响,即使以四分之一片为单位来调整用药,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难以一直维持药效于合适范围,需要反反复复采血来监测。而且起效需要3~5天的时间,起效前反而具有促凝的作用,需要体外应用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可以用维生素k来拮抗其药效。

华法林最大的优点是便宜。

新型口服抗凝药,比如利伐沙班,一般房颤患者要吃20mg/天,现在降价之后,大约是40元一天,优点是口服后起效快,无需反复采血监测药效,其出血的并发症也较华法林少见,但发生出血并发症之后,或需要行急诊外科手术时,直接的拮抗剂比较难以获得。

新型口服抗凝药最大的缺点就是昂贵。

所以,用药之前,当然要征求患者的意见。

一般我会这么处理,经济条件好的,会首先推荐新型口服抗凝药;经济条件不好的,首先推荐华法林;经济条件一般的,要看文化水平,文化水平还可以的,能安排好定期采血的,可以先用一段时间华法林,看一看效果;文化水平低的,依从性较差的,还是倾向于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如果实在接受不了,才会推荐华法林,一般我会让这样的患者加我的微信,方便调整华法林的用量,提高依从性。

比如说安支架这个问题。

现在支架带量采购,如果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当然是要以支架为主,当然伴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在也有了支架之外的更多元的治疗方案。

但是,如果我不想考虑你的经济承受能力,如同陈子扬大佬 @陈子杨Dr.outside 说的那种认为患者来大医院就没抱着省钱心态的医生,或者为了出名,希望把你纳入我承担临床试验,我大可以只跟你谈支架的劣势,极力鼓吹一下新技术,而对新技术的不成熟避而不谈:

“支架是一种异物,长期留在身体里没有好处,我们现在提倡介入无植入的理念,可以先做一个腔内影像学检查,有一部分人可以不用安支架,或者你可以试一下药物球囊和生物可吸收支架。”

实际上介入到底有没有植入,两种方法都没有原则上的问题,都是指南推荐的处理手段,唯一的问题是无植入时使用的耗材,目前花费比较高昂,适合家庭条件好,追求更优质更个体化医疗的患者,但不适合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

所以,遇上这样为患者考虑的专家,是题主的福气,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医生也都是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结合病人的病情和实际情况给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策略。


user avatar   yang-ji-zai-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公是一个十多岁就开始做老师的人,全村的人老老少少都是他的学生,虽然他的知识不像现在这么系统,但是有很多粗浅但却有意义。

小的时候家乡环境差,刚开始上小学,在没有任何取暖设施的教室冻得手脚都快没有知觉了,就天天不愿意上学,哭闹。

外公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人投胎的时候,阎王爷就会问这个人:“你是想要立地就能走,还是想要三年屎尿泡。”回答立地就能走的,出生后就当了牛羊鸡鸭,一辈子蒙昧吃拉同室。选择了三年屎尿泡的就成了人,所有的人到这个世界上以后都要把苦吃个遍才能知道啥样的叫人。

在这些年里,每当我有什么不开心,我总是想起这句话。

虽然和这个问题不是很贴题,但是我一看到这个问题就想到了外公的话。如果出于故事的角度,你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享给孩子。




  

相关话题

  医院里别人打架把老人推倒医院有责任吗? 
  医生在倾诉自己工资低,病人抱怨花了太多钱,医院的钱到底去了哪里? 
  医生为什么不搭理未挂号的病人? 
  这几年,医学领域唯科研论风气是否有所减轻? 
  医疗行业中有哪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医生或护士从医院辞职后,过得还好吗? 
  好闺蜜是麻省总医院的住院医回国能在医院里聘什么职位? 
  医生更喜欢被叫医生还是大夫? 
  如何评价重医一附院带教医师发文,称专硕并轨规培的医学生「抱怨不发钱却自己少作为」的言论? 
  想让医生给做好手术又想给他钱怎么发短信给他?又不能明说给他钱? 

前一个讨论
都说成王败寇,诸葛亮北伐最终失败,病逝五丈原,为何诸葛亮名气和粉丝数量却高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面向对象中的父类叫父类,而不叫母类?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