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乌合麒麟讽刺 BCI 的新作《Blood Cotton Initiative》 ​​​​? 第1页

           

user avatar   xun-zh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句泼凉水的实在话,这种绘画虽然看起来是一种“有力回击”,还有人分析各种什么细节的。但实际上完全没有任何威慑性,几乎等于对空气开炮。

因为“宣传战”本身,并不是靠内容的价值取胜,而是一种以“大规模大范围的宣传推送能力”和“重要资讯的取材编辑放送”为主的“媒体硬实力”。

BBC,CNN等“国际媒体”也完全不是靠报道的内容,以及质量来制霸全球舆论体系。而纯粹是这些媒体在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的常住记者。以及通过各种宣传推广,让这些媒体的“播放权”遍布全世界。

而这些媒体,不仅是在西方国家内部已经具有“绝对不可撼动的权威性”。而且在相当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当地的社会名流和业界精英,乃至国宾政要都会优先选择这些“具有绝对权威性的国际媒体”作为主要信息来源。

而本身这些媒体要么是国家主导的,要么干脆就是企业化运营。所以这些“国际媒体”和许多第三世界的本土媒体相比,具有“极为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经营管理体系”,以及“世界领先的放送技术和媒体设备”。这种“媒体硬实力”的绝对霸权,使得这些“国际媒体”都能够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无数第三世界的本地媒体打得满地找牙。

同样的,BBC,CNN等“国际媒体”的“权威性”以及“媒体硬实力”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就是能够实时不间断地跟踪报道各种“国际最重大事件”,比如海湾战争,苏联解体,新世纪的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等。2003年的美国小布什政权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开始,CNN就立刻能够在伊拉克战区当地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战区跟踪直播”联军对伊拉克开展的全面军事入侵行动,取得最一手的新闻画面。

还有就是能够对各种“世界最重要领袖人物”进行“直接面对面的访谈”。比如这里有一段视频,是BBC直接找到苏联最后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来进行访谈。这种“硬实力”是只有“国际顶级媒体”才具备的能力和资格。而一般的商业媒体,是连考虑这种提议的资格都没有的。

当然了,这种把“全世界的事件”推送到“全世界观众眼前”的能力,本身也是高度依赖国家实力的。而其中最主要的能力,就是各国的“情治系统”的能力。

冷战期间,美国,苏联和英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三大情报帝国”,美国有CIA,苏联有KGB,英国有MI6,无一不是威慑世界的“情报巨头”。

对于“情报系统”来说,基本上只有15%的资源是放在那些渗透敌国,窃取情报,刺杀目标等的典型“间谍行动”,也是经常在各种谍战电影当中看到的那种,但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情报系统”的本职工作。但真正大头的重点工作,则是看上去更加“人畜无害”但实则“威力巨大”的“社会舆情宣传工作”。而到了这一层面,基本上也可以知晓一个“非公开的道理”,就是:

各国的“主流媒体”背后都一定有国家机器的强力支持和严密管制,有些甚至就是国家机器本身。

同样的,为什么很多人觉得RT(今日俄罗斯)在媒体宣传上的“战斗力”也远比什么CGTN强太多?就是因为俄罗斯虽然诞生自苏联解体,但俄罗斯仍然相当程度上保留了原来苏联时期强大的“全球情报操作体系”(苏联时期的KGB可是比CIA还要高出几个级别的“狠角色”)。得益于这一体系,俄罗斯即使外有围堵,内有经济停滞,但仍然能够维持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自然俄媒亦是如此。

至于像这样的“讽刺画”,如果没有绝对的平台权,可以说基本上掀不起任何风浪。

至于那张“批判澳军暴行”的讽刺画,只是纯粹因为莫里森是个“澳洲红脖”,再加上官方转发,所以才直接下场亲自破口大骂。澳大利亚在“五眼集团”当中都被视为“粗野蛮横的红脖国家”。(好莱坞电影当中,澳洲人角色基本上是比美国人还要纯粹和粗鲁的“狂暴肌肉白痴”,崇拜勇猛凶狠,喜欢靠单蛮力来解决问题。当然了,澳洲人则称之为一种“战士文化”)。

而到了真正“老辣”的英国和美国,都不用直接封杀和删除,光是“降低热度”“冷处理”都能够直接让这种“讽刺画”悄然无声地从舆论场中彻底消失。然后再依靠BBC,CNN,FOX,NBC,NYT等“国际媒体”对全世界铺天盖地的投放巨量的“反向宣传”,来动诱导全球民众的情绪。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画得很不错。

要素很多,搭配得也不错。主题突出。

作者对美国的黑奴发家史、3K党、时事、外媒的作为等都有深刻的认识。

颠覆了我对文艺工作者“文艺青年”的固有印象。

一直以来,个人都觉得画画的和演艺的、唱跳的、写作的属于同一类,文青嘛,好感动,容易被别人带着走,好龟忝,易反动。

还是不能随意贴标签。要具体看个人。


由于语言的壁垒,我们这边对于西方话语权的反制常常没效果。

通过图画反制,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图画比文字更容易扩散。


user avatar   chong-li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位,公众号想转载的,可以转载,标明来源就行,私信我就不回了。


不想看字的可以看视频,我不知道为什么配乐是这样的(我也不会改,求大神教)

以下为原回答:

我和广大网友一起找到的细节:

一、Nike的血勾子:


二、血红的HM以及吊死的奴隶:


三、BBC的图标


四、 3k党的白帽

貌似木屋的窗子也是3k党的标志

3k党是美国的一个右翼恐怖组织。

提倡种族歧视,迫害黑人和进步人士,并从事其他破坏活动。三K是Ku Klux Klan 的缩写

五、监视奴隶干活的人:

六、这个人的肩章是“police”,同时后面的人还在鞭打奴隶:

这个姿势好像有点眼熟!

七、非人的稻草人被钉在西方的耻辱柱上:

这个稻草人的服饰是维族传统服饰,再带上一个里切克

这就是西方媒体采访的那些所谓“受害者”?

八、这句话的意思是:

“你能告诉我们你遭受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吗, 稻草人小姐?”

九、这个人没在笑(可能是因为知乎图片放不大,所以看着像笑)

十、画的名字叫《Blood Cotton Initiative》缩写为BCI

dddd(懂得都懂)

十一、稻草人的手很像是真手

可能是有奴隶手被砍了,安放在了稻草人上,对奴隶的暴力行为可见!

网友找到了类似事件:

这是该网友找到的上面这个事件的图

十二、带血的棉花

至于这血是如何染上的,确实让人细思极恐

十三、阳光与阴暗有明显的分界线

看看原图,这可能是在说明

BBC总是在暗地里做假采访,但对那些已经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

十四、牌子的内容

翻译过来就是

我一直受到了性侵、攻击和虐待(我遭受过性侵犯和虐待(官方翻译) )

用对话框的样子,我个人认为是在讽刺一些国家在社交媒体上进行造谣,捏造谎言,虚假宣传!

十五、远处的两匹马

应该对应的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二马》

《二马》是老舍先生于1924年创作于英国的一篇长篇小说 ,是老舍先生的早期作品

反映了二十年代初发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

在小说《二马》中,老舍先生用了许多笔墨描述了偌大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华人在海外的悲惨遭遇,用笔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激愤感情。

但也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彪马(可能这个解释更易让人接受)

还有就是,在图中可以看到这两头马膘肥体壮的,意指“双标”

十六、摄像机的角度


十七、BBC的阴间滤镜

十八、如图


十九、远近树的繁茂程度不同


二十、摄像师手腕上的“手环”


二十一、警察拿着“对话框”

仔细看,看上去是警察在拿着对话框,这可能是在讽刺官方人员也参与了这场造谣运动

二十二、Adidas

这是Adidas吗?

这位网友也发现了类似Adidas的细节


二十三、如图

二十四、USA的树枝

可能意在讽刺美国已经到了枯枝末节的地步,存日不多了!

二十五、如图

二十六、象征“五眼联盟”的“五”

“五眼联盟”包括: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

二十七、八个头套人,八国联军

二十八、如图



各个图的含义,大家也可以抒发己见

很佩服乌合麒麟!

贴上大哥(希望不要介意)的文章


user avatar   andy-xie-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我就在等他的漫画,今天终于等到了。

我觉得这副画主题突出,同时细节满满,符合一惯的风格。

首先是整个画面的主体,是几个记者模样的人,在采访一个稻草人,这个稻草人身上穿的是民族服饰。

问题是,请告诉我们,你受到了什么样的不公平对待,稻草人当然不会说话,但是旁边的纸牌子上面写着,我被性侵了,而且被强制劳动。

画面的主背景是黑人奴隶在被强迫劳动。

这些人的装饰都是3K党的典型装饰,拿话筒的是BBC的。

后面扶着稻草人的警察,姿势是不是有点熟悉。

这是黑人弗洛伊德被压死的画面。

所以整副画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讽刺这些西方国家造谣抹黑中国新疆,但是却对自己奴役黑人的历史视而不见。

以上是主题,后面还有非常丰富的细节。

最左边的树上是两具黑人的尸体。

树干上刻着HM,把这次事件明面上的一个主角带了出来。

再往右边一点,是收棉花的工具,顺带点出了这件事的另外一个主角。

稻草人右边是同样穿制服的在殴打黑奴。

有一个黑奴的手不见了,被安在了稻草人的手上。


user avatar   wang-rui-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确定 @乌合麒麟 是否想到了这一层意思,不过个人觉得新作有一个很巧妙的讽刺点:美国宪法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部为强迫劳动提供依据的宪法

美国宪法第四章第二条写道:在一个州被强制提供服务或劳力者,如逃跑至另外一州,不得因他州的法律或规章而免除提供服务或劳动,而应按照有权享受服务和劳动的当事人一方要求被遣回。

No Person held to Service or Labour in one State, under the Laws thereof, escaping into another, shall, in Consequence of any Law or Regulation therein, be discharged from such Service or Labour, but shall be delivered up on Claim of the Party to whom such Service or Labour may be due.

也就是说,南方奴隶跑到北方的自由州,仍不能免除奴隶的身份,而且奴隶的主人有权依法要求将其送回。

图片细节中,3K 党样式穿着的人物应该是在押送奴隶,他手中的大棍和锁链,有人看出是耐克的商标,而也有点像是象征法律的天平,不知是否有这样一种寓意 -- 法律保护奴隶主管理自身财产的权利。

在实践中,通过 Dred Scott v. Sandford 等标志性判例,法院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像是 Dred Scott 这样接受过教育、在北方享受过自由生活的黑奴后代,依然有可能随时被套上枷锁,拽回到奴役状态,而这一切行为都存在着法律依据。

判决书写道:「一名祖先作为奴隶被进口到美国的黑奴...并不是美国的公民,因此不得在联邦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特别强调了,即使曾经在自由州享受过实质上的自由生活,一名黑奴也不得通过联邦法院要求获得自由。

(本案具体经过可以看之前发过的文章:)

说实话,我倒不觉得渲染奴隶制历史能够真正赢得舆论优势,毕竟人家也反思,也确确实实牺牲了六十多万条生命废除奴隶制,杈不多得了。相比之下,更耐人寻味的启示是:机械地遵守法律,或者说遵循一条得到广泛接受的既定规则,并不意味着正义。

美国宪法的确具有时代进步性,学习法律、爱好法学的人们,很难否认这点,但其中也存在维护强制劳动的「黑历史」;一些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行业标准,也是如此。当一套规则开始阻碍人类的自由发展、开历史倒车的时候,就真的需要另起炉灶了。


user avatar   maomaobe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疆这个事情,阿拉伯国家并不支持西方的舆论。

在BBC的宣传口径,中国是有组织的强迫劳动,是侵犯人权。

如同乌合麒麟的讽刺,因为白人历史上真得强迫劳动过,真得给黑人砍手砍脚,真得买卖人口,让黑人骨肉分离。

白人的种植园,黑人通过奴隶贸易买的,被强迫劳动,生活悲惨。

他们本来不在美洲,是被奴隶船运到美洲的。它们没有被当作人来对待。


而中国新疆的问题,是本土人口贫困和贫富差距的问题,这是很多阿拉伯国家都遇到过的问题。

贫困、失业导致极端思想产生,传播。解决贫困问题,大家都有好日子过,自然就不极端了。

中国在新疆做的,和罗斯福在美国做得事情类似。

政府出钱投资,提供工作机会,提供教育资源,把贫困失业的人们训练成工业化时代的劳动者。

用工业化的效率,消除贫困,让这些人的生活过得更好。

日子过得好了,极端思想也就消除了,犯罪意愿消失了,社会治安也就稳定了。

这不是侵犯人权,而是脱贫与社会改造的模版。

难道放任贫穷和极端思想,让社会动荡,侵害生命和财产,才是对人权的尊重?


这个和疫情一样,我们封城武汉,全国人民宅家,外国人看是侵犯自由权,而中国人看是保护生命权。

为了一些人暂时的出行自由,剥夺百万人的生命,这才是侵犯人权。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把要那个女性(稻草人)回答的内容板子放在摄像机上方,或者其目光所在位置,做成提词器的效果,讽刺效果更高。


user avatar   hllad-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完各位大佬对这幅漫画的点评,满满的都是细节,于是怀揣着激动的心去某歌,某推和某管上搜索blood cotton initiative和关键字,想必这幅讽刺漫画应该已经在对面引起了巨大的舆论巨浪了吧,结果,额...再看一下某推乌合麒麟账号下的该推,额...

这么说吧,根据点赞量和播放量,英语国家看过这幅漫画的人不超过1w,什么意思呢?如果知乎点赞率是2%的话,这个问题下赞数过200的回答的浏览量都超过1w。

分明是对对方进行的文宣和舆论进攻,可是对比一下国内外的讨论度和曝光程度,就像是金刚调动全身肌肉,以腿带腰,以腰带臂,以臂带肘,以肘带腕,向对面的哥斯拉投掷了...一只蚊子,然后小小地叮了哥斯拉一口。

再看看这个回答下的高赞回答,不由得觉得讽刺。

舆论战场上,我们还是个弟弟啊同志们!要形成攻受之势逆转,你我都任重而道远。


为了不引起误会,声明一下我是很佩服也很喜欢乌合麒麟的漫画的。只是自从澳大利亚那幅漫画之后,西方舆论工具有意识地将与他有关话题的都限流了。不是我方太无能,二是敌人太狡猾!

同志们!任重而道远呀!


user avatar   qian-bi-n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满满的讽刺感,还有理有据要素过多

黑奴当年用来摘棉花的钩子跟耐克的钩简直一模一样也是没想到

资本家的代表全都带着3k党的头套,尤其这个美国警察手上控制着稻草人,腿部姿势跟压弗洛伊德的姿势对上了。

刻着HM的树上吊死了奴隶

西媒代表BBC

新作名字《Blood Cotton Initiative》也很耐人寻味,众所周知BCI的全程是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这个带血味的BCI才是真


user avatar   hopeofmankind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打蛇打七寸,直接戳肺管子了

Nike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追捧,是因为它一直在贩卖各种价值观,俗称信仰

当美国的黑人们将它的logo和当年奴役黑奴摘棉花的血钩联系到一起时

他们看着自己身上Nike的衣服,难道心里就一点都不膈应吗?穿起来还会有以前那么舒服吗?

当一个顶级运动品牌的精神内涵变得不再那么高大上时,那么它离跌下神坛也不远了




           

相关话题

  自由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内地同胞是不是喜欢强迫香港、台湾同胞做他们认为对的事情? 
  如何看待主体民族原罪论? 
  如何评价网络上这种极端种族仇视言论?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称,俄罗斯与美国正处于断交的边缘,释放了哪些信号? 
  为什么美国遭受攻击的都会是国会大厦? 
  如果短时间内彻底消灭日韩,美国还会出兵么? 
  为什么美国高校生偏好苹果电脑? 
  美国自建国以来历史上有哪些可称为人类耻辱的事迹? 
  香港前特首梁振英表示「由 1200 名选委选特首并非一成不变,也可协商产生」,对此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为何越南生育率越来越低了?
下一个讨论
退休年龄上升到65岁,可是现实中到了50岁谁要我们呢?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