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春秋左传》的次数算是比较多了,起码五六遍了。古人口中的大义,在其生活的时代确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放到今天我只能说“呵呵”。
其一、为尊者讳。在等级森严的时代里,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这一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放在今天,我只想说“呵呵”。
其二、对“周礼”的极端维护。其实在春秋那个时期,已经是礼乐崩坏了,并且很多诸侯国都已经不把“周礼”放在眼里。某些个强烈的复古主义者,在《春秋》里寄托了他们卑微而又自私的情感,想带一波节奏。可惜,天下的诸侯并不蠢,没有人会正眼瞧一下《春秋》。例如:晋文公敢命令周天子出来会盟,楚庄王敢问鼎等等。
其三、明显地图炮,歧视非中原国家。对秦、楚等国各种负面记载,很多细节都交代不清楚。对于少数民族等,更是歧视满满,几乎不把他们当人看。
其四、“微言大义”。说白了,就是作者写书随心所欲,有兴趣多写,没兴趣就不写。
要想搞笑,低俗是最快速的手段。
日本的志村健在三俗的路上走了快40多年了,
现在依然还是依靠这个维持人气的。
可是,一直依靠低俗笑料
迟早会遇到玻璃天花板的。
日本有个叫 快乐亭黑的混血,是说单口相声的,
说的全部都是下三滥的笑料,不是一点,而是全部。
结果就是没人敢找他上电视,广播,或者剧场演出。
翻过来说,保持一点三俗笑料不用,纯靠幽默和擦边球的相声演员,
依然不多。
而且要一直维持这种作品的风格是极其困难的。
侯老,马老就是典范。
(马老后期说的很多小段,其实就是外国笑话,当然是自己加工过的)
反过来说
七口人这个死杠死口 的内容
说了有一百年了吧?
不用解说大家不还是听的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