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个问题我也很早就发现了,搞得我现在都喝不起国产牛奶直接喝国外牛奶。
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觉得有很多因素,我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小时候我们那里有很多养殖奶牛的,所以对这个有些了解。
那个时候,大家的牛奶生产其实很简单,到邻近的有养奶牛家的人去买奶牛,然后等能产奶了开始挤奶。还是很辛苦的,我认识的一个人,每天三点就起来,然后准备各种材料,然后等六七点左右,奶准备好了,拉到奶厂卖掉。
那个时候,养奶牛的其实是份辛苦钱,很多种地的人都不愿意养奶牛,因为实在是太辛苦了。大冬天的都是如此,你还要给奶牛用温水温奶,还要准备饲料,挤奶更是辛苦,他们家里都有一大桶一大桶的凡士林,即便如此,双手仍然皴的不行。
前段时间我再回去,发现不是这样子的了,现在尽管是自己养殖,但是每天会到指定的地方去挤奶,而且是机器挤奶,挤好牛奶后会有专业的检测员去检测牛奶,然后评级,给出收购价格。
而且对奶牛也有要求,比如奶牛的检疫证明之类的,而小时候,这些都是没有的。
事实上,这其中的环节,都在增加成本。奶牛的规范化养殖,现代化的挤奶和运输,事实上都是增加了成本。
我手头没有全国的奶牛养殖数据,但是从我直观的感受是,奶牛少了很多。
小时候,一个村子里至少有十几家养奶牛的,毕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经济来源。那个时候们,我们还拿着奶瓶直接去买新鲜牛奶。
而现在,一个村子只有两家养奶牛的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也会放弃了,毕竟整体上,农村在逐步凋敝,买新鲜牛奶的越来越少,而收购的厂家也不愿意过来了,毕竟跑一趟成本太高。而让农民去专门跑去卖牛奶,更是如此。
不过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当地出现了几个较大规模的奶牛场,对奶牛集中养殖,也许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是当前,必然面临一个转折。
事实上,一百多年前,我们就明白了传统小农经济和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区别,今天,中国的奶牛养殖还存在相当数量的小农经济,哪怕出现了奶牛场,也只是稍微大了点的小农经济,比起国外的规模化养殖,还是要逊色很多。
这种情况下,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们完全可以通过成本大战来让国内的牛奶厂商竞争力下降,而竞争力下降导致他们对牛奶的成本控制更严厉,最后必然会压到普通百姓身上,而这就导致普通百姓更不愿意养奶牛,于是恶性循环。
在中学的时候,我们书上写过万恶的资本主义,提到了经济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例子就是资本家把成桶成桶的牛奶直接倒进河里。
我当时就觉得好万恶啊,为什么不卖给民众呢?
然而,到后来,我亲眼见到了当地农民把牛奶直接倒掉,才让我意识到,这种问题的真实存在。
在三鹿事件的那一年及之后,我见识到了这种奶业大危机。
国产牛奶忽然间无人问津了,于是一下子,奶农的牛奶卖不出去了。可是牛奶还在源源不断的产出,奶牛才不会懂什么三聚氰胺,他们必须维持高营养的摄入然后产奶。
于是一方面是大量的牛奶无人问津,又无法存放,直接倒掉了,有段时间听说当地上空都飘着奶香(当然后来就变成了奶臭了)。
另一方面,有的人最终承受不住,然后把奶牛按肉牛直接卖掉,那可是极大的损失,一头奶牛1万块,卖肉牛可能也就三四千……
很多家庭真的是直接破产了。
回到题目,我认为国产牛奶越来越贵的原因,本质上是成本的不断上升,这里的成本包括养殖成本,防疫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等,都在上升。
而未来短时间内,这种情形可能并不会彻底改观,将来国产牛奶的唯一出路必然是大规模规范化养殖,但是考虑到我国依然有5.7亿农民,这条路可能还会很长。
其实说到三聚氰胺这事情,说个八卦,不靠谱的,纯粹的靠传闻。
在我小时候,我就知道牛奶里有添加东西的。新鲜挤下来的牛奶,直接卖是会亏掉的,怎么办,加水。但是加了水,据说测牛奶浓度就不够了,然后有一种东西,扔进去就可以让牛奶浓度升高。
这种行径我至少听说了好多年了,而且持续了也很多年,是真正的明规则。
所以打牛奶一般都是找特熟的人,或者有人就在奶牛前等着……
多年以后,听说了三聚氰胺事件,我估计当时那个东西就是三聚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