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时,同系有个“背井离乡全村希望”型黑人学生,对他我心里只有respect。
开课第一天,人家一开口专业知识比我这东亚老卷王更丰富,之后上课也是从不迟到、积极回答问题,作业essay还被老师拿出来夸过半节课。人家确实有助学金,但更有奖学金。
你说咱会歧视他吗?
但我想问一下,你见过几个上述画风的呢?
有时候“歧视”并非无根之木,而是从个体的人品扩散到了群体。我相信在中国大地上,一定存在着用心读书、努力打工的品学兼优的模范黑人,但很遗憾的是他们被更多的不良甚至非法移民完全稀释了。
当害群之马的数量超过其他马的时候,观测者对这个“马群”的理解就会改变基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其他外国人。西方人民肯定有中立的、善良的甚至亲华的,可问题是他们有在我们身边吗?来“游玩”和“学习”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如果你是娱乐/酒店从业者应该很清楚。
我想,单纯的喜欢好人、讨厌坏人,应该不算歧视。
其实,这个说法主要问题在于“测”。
一个低调、安静的人,一旦吸引了你的注意力,然后你就会开始揣摩,推测。
由于这样的人外在释放信息不多,因此可供参考,或者推断的依据就特别少。这样推测起来,可能会得出很少的结论,你想知道的内容就显得更加不着边际,就显得“深不可测”。
当然,这里对此人的“测”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
大家都知道,“兵者诡道也”,真正要“测”的,可能由于种种原因,无论高调、低调,不仅让你迷惑不可测,甚至让你“测不准”,“测错了”。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很多。包括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的“战忽局”……耳熟能详的就好多。
这里我需要强调一下:
开篇我们说的这个问题主要在“测”。对于这句话,最主要的是“测”的必要性。
对于舆论涉及的相关人,有没有揣测的必要,作好自己的判断。不要为“测”而测,不要盲目追随舆论,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