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认了的。贾晓玲知道的,81年的妈妈不会缝那个花,李焕英也是知道的,她最后绣花,就是在告诉贾晓玲,她也穿越了。
那,为什么之前没告诉呢?
首先,刚一起穿越来的时候,贾晓玲叫妈,李焕英是没有躲的。只是张江第一时间拉住了贾晓玲,并说少来这套,要扭送派出所;显然当时如果认了,俩估计得一起被扭送派出所,或者精神病院去。想想看,谁知道俩未婚姑娘是母女关系能信啊?当务之急显然是先找个令人信服的理由,两个人离开职工医院最安全。
在之后的剧情里,一直到抢电视,俩人都没有单独的相处时间,无法相认;而在抢完电视后,贾晓玲问,我来你高兴吗?李焕英很自然地回答高兴啊,因为她高兴闺女和自己一起来了;而贾晓玲之后的“我还能让你更高兴”让她意识到,女儿现在的心愿,那就是让年轻的自己高兴,想弥补自己很多的缺憾。李焕英决定配合贾晓玲,开心,高兴,好让女儿能够心安。
就好像,咱们小时候给妈妈玩各种小游戏,小魔术小戏法什么的,妈妈永远笑着配合,是一个道理。
李焕英一开始也以为自己穿越,可以改变什么,后来就明白了,自己可能要不久于人世了。所以打排球赛的时候,她会说,晓玲可能要失去母亲了。所以她会尽全力配合贾晓玲所有的想法和要求,想让女儿能心安。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她终于明白,女儿的最大心结,是自己的出生造成自己母亲一生的不幸。
这就是为什么李焕英听完贾晓玲酒后真言,很快去和贾文田领证,又缝裤子证明自己身份,和贾晓玲相认的原因。
她是要说,女儿,这一辈子有你做我女儿,我很幸福,这辈子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做你母亲。有下辈子,我也还要做你的母亲。你只要,健康,快乐就好。
总之,相认,或者不相认,李焕英都是为了让女儿满足心愿,开心,快乐。
认了女儿,就等于这一趟白折腾了。
这个故事并不是一个穿越故事,这是一个妈妈为了拯救女儿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表面上,是贾晓玲在1981年这个时间点,试图通过改变母亲李焕英的择偶方向,帮李焕英重新做一次选择,让李焕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哪怕这意味着她不会出生。
但实质上,反转揭晓后,你会发现,这是一场梦。
这个梦的核心创造者,是病床上弥留之际的李焕英。
电影后面有很多细节前后呼应,来解释这个全片最大的伏笔。
贾晓玲第一次在病床前惊醒的时候,病床上没有人,说明李焕英已经先她一步进入了梦境里。
贾晓玲掉进1981年的时候,年轻的张江说李焕英夸他变年轻了,而李焕英进入梦境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对张江说“你怎么年轻了这么多”。
李焕英屡屡给贾晓玲闹出的笑话解围,给贾晓玲编造假身份应付众人的疑惑,原本年轻时并不会缝纫的她,帮贾晓玲补好了裤子,都说明这个李焕英,并不是过去1981年的李焕英,而是后来的李焕英。
那么问题来了,李焕英为什么要为贾晓玲创造这个梦?她为什么不干脆在梦的世界里和女儿相认,而是费尽周折瞒住这件事?
因为她想帮贾晓玲走出心底的阴影。
贾晓玲的心理症结是什么?是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觉得自己一无所长也不出众,觉得自己不配被人喜欢,还没等到她“有出息”,母亲就要走了。
所以误打误撞开启这个梦境的李焕英,顺势而为就地取材,给贾晓玲安排了三个疗伤的过程。
贾晓玲一直觉得,她没有给父母长过脸,她学习不好,她胖,她辜负了全家人的期待。
但李焕英内心深处,并没有这样想过。
所以她借着年轻的自己,向贾晓玲说出了她一直没来得及说的话。
“我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什么叫一点儿用没有呢?”
你觉得你对不起我,你觉得你拖累了我,其实你只要活蹦乱跳地活着,我就已经足够骄傲了,从前,现在,都是如此。
电影里,贾晓玲为了帮沈光林追李焕英,给沈光林编排了一个二人转节目,邀请李焕英去看。
李焕英先说她不想去,贾晓玲说这节目是我排的,李焕英立刻笑了,“那我必须去啊。”
包括那场排球比赛也是,贾晓玲以为是她全力促成了“妈妈年轻时参加排球比赛的梦想”,其实是李焕英在背地里帮助贾晓玲实现了“帮妈妈参加排球比赛的梦想”。
她做这些事,就是为了让贾晓玲知道,闺女,只要你肯努力,你也可以很厉害。
你看,你是可以登台演出的,你是可以把很多人组织到一起的,你是可以感染别人影响别人的。
你有你的闪光点,我知道,你不知道,所以,一定要让你知道。
很多人观影后都在纠结一个问题:陈赫饰演的“冷特”这个角色,到底有什么意义?
只看故事的前五分之四,他对剧情的推动基本上很小,好像确实可有可无。
但悬念揭开之后,我一下明白了冷特存在的意义。
他原本就是不属于任何一个世界的人,他是李焕英创造出来的人物。
冷特,是李焕英给贾晓玲造梦的最后一环:女儿啊,也许你的身材和长相都不出众,也许你内心很自卑,但这样的你,也一样会有人喜欢啊。
你未来的人生里,一定会有一个像冷特这样的人出现,能陪你疯、陪你闹,能看到你身上那些独特美好的地方。
他会和你有相似的成长经历,能理解你、体贴你,他会因为你随便说的笑话而笑出声,会包容你的缺陷,会在每一个你需要他的时候,坚定地站在你身边。
你们会像我和你爸爸一样,义无反顾地结婚,平淡而热闹地过一辈子。
如果只从贾晓玲的角度去看,这是一个女儿想拯救妈妈的故事。
但如果你从李焕英的角度去理解,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母亲用她残存的精力,给孩子上的最后一堂课。
这也是看到最后,我在电影院哭到不能自已的原因。
你以为贾晓玲“穿越”的那些经历是姐妹情深,其实都是妈妈对孩子最深切的关怀。
贾晓玲以为她的努力能让妈妈更高兴,但其实是妈妈一直在配合她,让她更高兴。
“你以为你已经很爱很爱妈妈了,但你永远不知道,妈妈远比你想像得还要更爱你。”
李焕英不是不想认女儿,是要拼命克制着和女儿相认的心情,帮女儿最后一次,脸上装作不认识,其实已经百爪挠心。这很可能是她这辈子能和女儿相处的最后一点时光,但她还是选择留给了女儿的成长。
这大概就是这个故事,最感人的地方吧。
“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这个问题下面竟然没有人提尉迟敬德吗?
著名的“三次救主”了解一下?
第一次,李世民征洛阳期间亲侦敌阵猝遇单雄信,尉迟敬德横刺之落马:
因从猎於榆窠,王世充出步骑数万来战,贼将单雄信恃其骁悍,领骑直入,以趋太宗。敬德乃跃马大呼,横刺单雄信,中之。贼徒稍却,敬德翼太宗以出围,因率骑兵与王世充交战数合,其众大溃。擒伪将陈智略等,获排槊兵六千人。——《册府元龟·帝王部·推诚》
第二次,河北对阵刘黑闼期间,李世民为了营救李世勣身陷重围,尉迟敬德率领敢死队破围而出:
又从讨刘黑闼于临洺,黑闼军来袭李世勣,太宗勒兵掩贼,复以救之。既而黑闼众至,其军四合,敬德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太宗与江夏王道宗乘之以出。——《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李世勣:真正的名将敢于直面最黑的黑历史,“发现我的笑容成长在你哭泣里”就是写给我的没错。)
第三次,在玄武门当天射杀了正要勒住李世民脖子的齐王元吉。
太宗所乘马又逸于林下,横被所繣,坠不能兴。元吉遽来夺弓,垂欲相扼,敬德跃马叱之,于是步走,欲归武德殿,敬德奔逐射杀之。——《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嗯对,之后“擐甲持矛”地去“保护”李渊的也是他,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就不说了。
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大概就是不太符合题目中“无论兴衰”的要求,因为李世民没有给过尉迟敬德衰败的机会。
只有当唐军众将都怀疑尉迟敬德投降的诚意时,李世民会将尉迟敬德引入卧内,对他说:“大丈夫以意气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终不听谗言以害忠良”;
当尉迟敬德果真救主报恩,李世民会在战斗结束憩于古丘的间歇,对他说:“天诱我意,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
当闲来无事,李世民与玄甲军众将漫步汜水滨顺便考察敌营时,会独独对尉迟敬德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贼见我而还,上策也。
惜字如金的史书从未记载那天天气如何,但是每次看到这句话,脑海里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一个晴朗得可以奋衣而云翔,回雕戈于日光的四月天(别想多,真的是阳历四月。)
以及,当尉迟敬德回朝之后遭人构陷,被高祖李渊“下狱讯验,将杀之”,李世民会不顾自身亦处于猜忌之地,跑到高祖面前去“固谏”,终获保释。
这大概就应了那句著名的心灵鸡汤:没有人值得你为他去死,因为值得你为他去死的人是不会让你死的。
不过呢,在尉迟敬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传奇的不是三次救主,不是背锅逼宫,而是一场“无关生死兴衰的小事”:
王世充兄子伪代王琬,使於建德军中。乘隋主所御骏马,铠甲鲜华,出於军前。太宗眄之曰:“彼之所乘,真良马也!”敬德曰:“请往取之。”因与高甑生、梁建方两三骑直入贼军,擒琬,引其颈、持其肘以归。贼众无敢当者。——《册府元龟·将帅部·勇敢》,并《旧唐书·尉迟敬德传》
没错就是这个虎牢关决战当天「阵前夺马」的故事。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最为传奇,是因为:
战场厮杀,是将军之职;
临危救主,是部下之命。
“阵前夺马”属于哪一种???
若说“两军对阵,气势为先”吧,然而先声夺人可以有无数种方式,比如窦建德派人来“请选锐士数百”先小试一个回合的时候,就可以陪他玩玩嘛!何必非要选择如此高难度如此挑战想象力的玩法?
这就好比什么呢?
最初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正值红得发紫的小甜甜布兰妮刚刚发表了《Oops I did it again》(暴露年龄系列)。其中间奏部分有一段对白是这样的:
当年尚不能理解歌词的我,听完之后满脑子就记住了这一个经典句型 "Oh you shouldn't have~~~"
你品,你细品。
“岂可以一马丧猛士?”——李世民如是说。
实际上心里是不是甜到爆炸就不知道了。
所以我也很能理解为什么后来尉迟敬德会变得那么轴,直至在国宴上因为座次问题当着李世民的面大打出手。
天下太平已久,那一段“只要敢冲上去干仗就能牢牢占据主君身边最重要的位置”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李世民再也不需要尉迟敬德为他栏枪夺马了。
这对于当年主君亲口盖章“天下有我们两个人就能搞定”犹在耳畔的人来说,的确很失落吧?
好在后人并没有忘记尉迟敬德。
北宋名臣田锡在其《鄂公夺槊赋》中用一句「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高度概括了尉迟敬德的一生。直到现在这种认知依旧是大多数历史爱好者心中对尉迟敬德的形象注解。
这是某著名直男引战论坛前几天搞的投票贴,尉迟敬德如果泉下有知,想必会非常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