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无论你处在观众、读者还是监管部门的立场上,首先都不要双标。
监管部门的双标是非常好理解的,由于我国的内容审核设置了一些模糊空间,因此经常出现同样一个题材A可以播,但B不可以播的情况。正因为如此,很多业内人士才呼吁要出台条文明晰的审核规程。
然而,读者、观众在道德问题上的双标,却一直被人所忽视。在现实中,很多人往往是一边打着表达自由的名义,一边对别的作品进行道德上的评判而不自知。比如前段时间陈凯歌拍摄的代孕题材短片就遭到了网友的炮轰,而这个炮轰的理由并不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而是代孕这个内容本身的非道德性。再比如前几年以某女性被拐卖到山里后成为老师而拍摄的《嫁给大山的女人》,在上映后也被很多人批评说三观不正、价值观有问题等等。
当你在批评一个作品题材或立意有道德或价值观上问题的时候,这就是在做道德评判。除非你认为一个作品可以因为有艺术上的成就,就天然拥有了道德上的豁免权。或者说,一个作品只要拍的好,拍什么题材、表达什么观点都无所谓。所以,关于内容审查,现在的问题是监管部门有着模糊的思路,而许多观众却仍陷于“双标”而不自知。他们一方面坚持“表达自由”,认为题材应该百无禁忌,但另一方面又会因为作品选题的非道德性和或价值观上的问题而否定作品。
而比这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道德从来都是一种软性的约束。不同的人群,对待同一个事物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道德观。比如同性恋或者耽美题材的作品,有些人觉得这是美的,但另一部分人就觉得难以接受甚至恶心。那么,对于那些觉得同性恋恶心的人来说,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以道德标准来否定同性恋题材的合理性?除非你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同性恋的存在就是天经地义的正确,所有人都必须认可同性恋,说同性恋恶心的人都该立刻消失。
如果站在一个不双标的立场,在文艺作品与现实道德的相关问题的思考上,就必须承认道德作为一个社会的普遍经验性共识,是有着其存在的必要性的,而文艺作品显然并不能与道德产生直接的冲突——否则,你们以“三观崩坏”等理由去批评一些作品是站不住脚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道德往往会因群体的不同而产生的较大的差异,有些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对不同的群体采用差异化的道德评判标准。这样一来,文艺作品自然也就可以因人而异,而不必强行去贴合被公众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
上面这段话或许有点绕,那我说个例子吧。如果你有个七八岁的女儿,你想让她读点书有点传统文化基础,那么你是愿意让她去读《金瓶梅》还是背唐诗?
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应该几乎没有人会让小孩子去读《金瓶梅》。
可《金瓶梅》不好吗?当然不是。作为中国世情小说的巅峰之一,《金瓶梅》的成就是得到了公认的。可问题在于,《金瓶梅》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一方面与社会主流的伦理纲常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另一方面对于小孩子们来说,《金瓶梅》也有很多不适合这个年龄的人阅读的地方。
所以说,在现实中,几乎每个家长都知道并不是什么样的东西都能给孩子看,他们也会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设定一种审查标准。只不过有的人严苛些,有些人宽泛些,有些人觉得动画片里的人物染个头发都会教坏小孩子,有的人则认为一些血腥暴力的场面孩子也是可以看的。但这种区别,并不能改变家长会给孩子设定“审查标准”的现实。
针对这种问题,目前欧美国家探索出来的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分级制。分级制的核心,就是针对不同接受标准的群体,为其划定可被其道德认知所接受的作品范围。这样,一个觉得在大屏幕上裸体就是伤风败俗的人,会自动远离那些床戏很多的影视剧。反之,一些觉得文艺作品讲什么都无所谓的人,自然也可以去看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影响别人。
而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人对于它们文艺作品的理解,往往是一种雾里看花的状态。因为中国没有分级制度,所以中国的文艺作品默认都是面向全年龄层开放的,这样一来在创作中就必然掣肘很多。可很多人在看国外的作品时,会忽略背后的分级制度,他们会把面向特定人群创作的作品,当做是面向普通人的作品。由此一来,不少观众就会有一种“还是外国自由,什么都敢拍”等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有个导演就讲过自己的观察。他说他当年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非常喜欢看欧洲文艺片。因为那里面对性、婚姻等的探讨非常多,所以他觉得欧洲人对性和家庭的观念会是特别开放的。但后来到了欧洲留学的时候,发现主流的欧洲人还是偏向于保守的性观念和家庭观。当然,那些喜欢搞性开放的人也不少,但并不是主流。而这个时候他也才意识到,他当年看得那些欧洲文艺片,在欧洲本来也是小众,根本代表不了欧洲的整体现状。
目前,美国对于电影的分级主要有以下几种:
G级: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bai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普通级, 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 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 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对于电影分级的标准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可能会有所区别。例如,周星驰的《功夫》在美国就是R级偏,而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赎》其实也属于R级片。著名的《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以及李安的《色戒》在美国等都属于NC-17级的作品——然而在中国,我们可从没有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的要求。与之对应的,则是迪士尼的许多动画电影都是G级片。这个分级说明美国电影行业的管理者其实对电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是有着明确的尺度把握的。
另外再补充一句,以上所说的电影分级是普通分级。在普通分级之外,还有NR、OR、M、X、P等级别。其中,MXP这几个级别指的是不允许在大院线上映的电影,在影迷圈备受追捧的《发条橙》就是这个级别的作品。如果你准备拿《发条橙》来论证国外的文艺创作是多么自由的话,那么在美国,《发条橙》的定级恰恰证明了其背后不自由的一面。
在我个人看来,“禁止在文艺作品里出现违背现实伦理道德的设定”这个假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除去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些被世界各国、各阶层所普遍接受的道德观念外,大多数的道德观念是会因为文化、阶级、群体等而产生差异的。以上面提到的同性恋为例,有人认为这是违背人伦道德的,有些人则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而目前双方都不能说服另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涉及到同性恋题材,不管如何去描写,总会让一部分人不满意。
目前看来,在没有分级制度的情况下,解决这个矛盾最常见的方案是“圈地自萌”,也就是有着同一道德观念的人形成亚文化圈层,并设置各种壁垒来防止外人闯入——比如耽美圈。但这种亚文化圈的过度繁荣其实也是有问题的——亚文化圈的过度繁荣,说明不同群体的意见已经难以通过协商而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亚文化圈的过度繁荣,也会让成员的观点趋于极化,加剧社会的原子化。一个缺乏普遍共识的社会,显然是难以有长期发展的方向的。
最后,对于那些坚持认为文艺作品的表达应该没有题材和道德禁忌的人,我想说的是无论在任何一个国家,文艺作品都不是法外之地。在这一点上,中国的管理者与外国的管理者是有共识的。只不过区别在于,中国当下的文艺管理体制仍然是以“堵”和“禁”为主,试图通过对不合主流道德观的作品的清除而使文艺作品发挥应有的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而欧美的文艺管理体制是以“分”与“疏”为主,主要是通过对不同文艺作品的分类管理让每个群体都满意,而这又与他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是契合的。如果仅从创作的选题、表达的角度等方面来看,中国当代的文艺作品自然逊于欧美很多,但这个问题的改变却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下,想要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最稳妥的方式自然是分级制。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创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这是一个非常诡异的问题。
文艺作品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讨论伦理纲常。其他人还能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去禁止这样的讨论呢?
很多事情,当真实发生的时候,大家都是不愿意看到,不愿意接受。但是在文艺作品中设定的场景中,我们可以讨论这些问题,并且形成共识。伦理纲常是讨论的结果,如果禁止,那么伦理纲常会基于什么样的基础呢?伦理纲常被大家接受又是基于什么呢?
题主的问题非常诡异,但是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禁止某个东西都是懒政。
举个例子吧,
当年费翔回大陆参加春晚,跳《冬天里的一把火》的时候,直播导演直接吓死了,后来连一个全景的镜头都不敢给。
原因就是在于当时内地严打跳迪斯科,青年人私底下要是跳的话是可以直接抓起来的。“跳迪斯科”本身就是违背当时的道德伦理观的。
但是不妨碍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后来成为时代的记忆和经典舞曲。
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所谓的“现实的道德伦理”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并不存在拥有不变的道德现实。特别是在现代化还在大步向前的时候,人们的观念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且喜好也越来越多元。这种情况下说文艺作品要符合现实道德伦理,那么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谁的道德伦理?这个道德伦理的标准是否是全体人民一致通过的呢?
当然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我举的例子不恰当,比如80年代情况特殊啊,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啊,或者说《冬天里的一把火》本身就是一首很出色的歌曲所以后来才会被大家所喜爱啊等等。但是这恰恰就是我想强调的,即如果四十年前的舞曲很有可能是违背了当时的道德伦理,但是之后成为了经典,谁又能说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违背了现在的道德伦理,不会在四十年后也成为经典呢?甚至不用说四十年那么远的,09年的《蜗居》在当时也是炸了锅,被骂成“洗白贪官,鼓励女性当小三”,但是也不妨碍它的成功。
当然也有人会说,不能把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和纯粹奶头乐的产品混为一谈。但是具有文学价值和奶头乐的作品的区分也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验的。对于明清时期的士大夫而言,看《三国》,《水浒》这样的白话小说就是标准的奶头乐;《格林童话》里收录的也就是德意志乡下人的民间故事。并没有任何先天的要素来决定什么作品能在后世成为经典,什么不能。一个作品,只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并且能够超出自己所属的时代能在后世也被人津津乐道,那就是具有文学价值的。而现在给文艺创作加上太多的紧箍咒,实际上是在消灭潜在的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
我并不是说文艺作品创作本身可以什么限制都没有,但是这种限制最好能不用政治的方式规定就不用政治的方式规定。除非针对一些特别反人类的创作,比如宣扬恐怖主义之类的,因为这类作品触犯了人的一些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所以是能获得最大程度的人类共识的(当然具体哪一些东西是算这一类的需要讨论)。除此之外的,就尽量消极无为,把选择权交给大众。针对特定作品,大众有批评和喷的自由,也有喜欢和追捧的自由,但是能不管尽量别管。
最后,还是必须呼吁一下分级制度,在如今注册一个互联网账号都要实名制关联身份证的今天,我实在想不到有任何阻碍分级制出现的可行性问题。
道德和伦理纲常,是常变量,文艺作品,都需要传世,需要恒定标杆……
李逵杀人对不对?我们要用现代道德封杀水浒吗?
红楼里,贾宝玉利用职务之便,对袭人职场pua,还深度性骚扰,要不要禁绝红楼?
美国的道德,黑人是政治正确,我们国家是不是也每一部文艺作品,都必须出现个黑大爷?
光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犯,要枪毙还是原谅,就有几十种道德标准,欧洲,美国,日本跟我们国家都不一样。
道德变化无穷,不同时间,不同地域,道德千姿百态,没有任何统一,文艺作品想要跟上道德,只有彻底禁绝,没有第二条路……
我们当年干过……
道德,很多时候,都是杀人利器。
这几天,王冰冰四级考试没过,都已经被人当成道德败坏的例子在打击……
很多高举道德杀人的人,往往都更加道德败坏。
举个栗子,在网络上,几乎所有指责别人不礼貌的人,都会用破口大骂来证明自己的道德充值之丰满。
不应该。
只要没到诲淫诲盗教唆犯罪煽动仇恨那程度,文艺作品的背德设定就应该是创作自由的范围。
这些设定允许别人不喜欢,允许别人批判,甚至也允许别人群起而攻之。
但更要允许它们存在。
“违背伦理纲常”这件事如何定义?由谁来定义?由谁来进行管理?
只要这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这样做就完全是可能的,虽然会让很多人不舒服。
当然以后人们所能看到的作品必然是千篇一律,不过对卫道士来说,这也未必不是好事。
重点不是这些负面设定的出现,而是作者的意图。
作品继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但我们阅读作品得出的作者的思想是作者作品的映射。
听起来很绕,比喻一下就是:1000个读者加莎士比亚拢共有1001个哈姆雷特
1、根本上说,我们应当反对的是作者的“违背现实道德伦理纲常“的思想。
假设我写一篇文章里面都是助人为乐的好人,然后把他们都杀了来宣扬”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思想,即使这篇文章没有出现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也是不宜传播的;而《唐人街》即使最后是反派获胜,因为作者要表达的态度是否定黑帮和腐败的,因此也能算好电影。
2、但是很明显,作者要表达的只有作者知道,偶尔作者也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因此现实中我们的选择是反对“作者作品在绝大多数人脑中映射出的思想”。
《大卫》在绝大多数人脑中的想法是“艺术”,所以给《大卫》打码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红楼梦》在绝大多数人脑中的想法是“艺术”,所以它中间的露骨成分也是正常的
当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际上,“作者作品在绝大多数人脑中映射出的思想”随着绝大多数人意识的改变也是在不断改变的,所以不同时期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与思考往往不同。
3、当然,即使是2这个标准确定出来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大多数人”实际上是受众中的“大多数”而不是所有人中的大多数,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看过书的人怎么能参与评价呢。
所以一个作品是否过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受众,为什么《丰乳肥臀》可以当莫言的题目,但在网文中出现都得冒着“****”甚至封禁的危险。
4、问题还不止3中的受众问题,还有一个“大多数”的问题,实际上,掌握发言权的群体不完全和大多数人重合。比方说幼儿园,一个老师的意见权重远大于一个班的孩子;或者青少年,他们的意见一般情况下其实是他们家长的意见。
好的,进入答题环节
总结一下就是“禁止文艺作品里出现违背现实道德伦理纲常的设定”无法实现,因为存在技术上的问题:
1、全社会的伦理纲常和小群体的伦理纲常不完全一样,比方说对于青少年群体的“主流意见”中的“纲常”可能不允许恋爱情节出现,那么文学界难道要禁止出现“结婚”这个词吗?对于全社会的伦理纲常而言不允许裸露,难不成给裸模穿一件睡衣再画画?
2、伦理纲常的变化是快于制度改良的,总会有一段时间制度本身就不符合伦理纲常
3、“大多数人”和“大力提倡”和“声音最响”互相不等价
所以没法禁止。
“创作者如何把握尺度”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创作者的问题也是受众的问题,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
1、作者应当对自己的受众有一个基本预期。
2、作者应当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受众,尤其是传播范围广、力度大、影响大的创作方式
3、作者需要被审查的不是尺度,而是意图,但没人能审查意图,所以注意避嫌
4、作为受众之外的人请保有必要程度以上的尊重,在完整阅读一遍之前就进行评论是很失礼的行为,通过二手消息进行评判更是“暴行”
5、毁灭作者不会毁灭受众,毁灭供给不会毁灭需求。因此,在法律范围之内所寻求的对某一群体的毁灭实际上往往是徒劳,除了引发仇视和对立外没有什么影响,当然这种负外部性会更大地打击创作者。
简单来说,创作者需要找一块好地(预计受众),多关心庄稼(了解受众),谨慎用药(过尺度情节),并且在冬天之外的时节做事(受众外环境)。
其实放宽审查而对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进行处理会带来更好的正外部性,但这个成本是在企业头上的,他们宁愿收窄审查,在外力介入前就这么凑合过吧,能跑咋地?
那样的话,豆瓣电影250就会变成这样:
1.肖申克的救赎
银行家安迪与妻子夫妻恩爱,因为防卫过当杀死入室抢劫并意图强奸妻子的凶犯,然后入狱,因认罪态度较好,并积极改造,获得减刑。在狱中,感化了监狱“大哥”瑞德,令他改过自新。还改进了监狱的报账、出纳模式,为国家节省资金。出狱后和老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2.霸王别姬
描述了旧时代艺人段小楼与程蝶衣在民国悲惨的遭遇,解放后程蝶衣与新社会格格不入,在段小楼的帮助下积极学习新思想、新文化,在劳动中认识到人民的伟大,并创造新剧目,描写人民、歌颂人民,最终革新了京剧,做到了与时俱进,成为德艺双馨的京剧艺术家。
3.阿甘正传
阿甘于二战结束后不久出生在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一个闭塞的小镇,他先天弱智,智商只有75,然而他的妈妈是一个性格坚强的女性,她常常鼓励阿甘“傻人有傻福”,要他自强不息。
在社区干部地帮助下,阿甘像普通孩子一样上学,并且认识了一生的朋友和至爱珍妮。在学校,老师和同学没有歧视、欺负阿甘,反而帮他找到了自己的特长——跑步。
作为体育特长生的阿甘,最终改为橄榄球巨星、越战英雄、乒乓球外交使者、亿万富翁,并与小学同学珍妮结婚生子。
原先看他不顺眼的岳父也主动亲自来帮他们带外孙女。
4.这个杀手不太冷
里昂是名职业杀手,蒙骗、威胁小姑娘马蒂尔达,与之同居。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探长斯坦斯菲尔德发现里昂的行为与生活习惯异于常人,于是展开侦查。最终在马蒂尔达的帮助下,查明了里昂的犯罪事实并将他绳之於法。抓捕中,探长为掩护小女孩不幸中弹,马蒂尔达被收容到孤儿院,发誓要成为一名和斯坦斯菲尔德一样优秀的警察。
5.盗梦空间
抗日战争期间,美国人道姆·柯布与同事阿瑟作为盗梦师,擅长进入他人梦中盗取机密。他们被日本黑龙会头目斋藤雇佣并威胁,他们妄图进入中国国家能源公司董事长罗费希的梦中进行盗窃,双方在梦中反复展开交锋,在几层梦境中罗费希分别运用“道法自然”“众生平等”“博爱自由”等招式击败柯布,最终感化柯布,对斋藤反戈一击,破坏了日寇获取我国能源分布机密的妄想,并重创黑龙会。
6.海上钢琴师
1900作为一个弃婴,从小在船上长大,直到被刘成收养改名刘晓春。
普通百姓刘成为让从小拉小提琴的儿子刘小春的小提琴技艺有较大提升,带着他从江南来到北京,拜了性格怪异的江老师为师,在学习过程中,刘小春逐渐与江老师成为忘年好友。风情万种的莉莉与刘成父子俩住得很近,她让刘小春逐渐萌发生出莫名的爱恋。
刘成偶然聆听过一位年轻人的精彩演奏后,登门拜访了其恩师余教授,并说服对方收下刘小春为徒。刘小春怀着无奈与遗憾离开了江老师,投身余教授门下,却只收获了束缚与压抑,他开始怀疑“父亲的选择”,与父亲的关系越变越紧张,与之同时,有关两人血缘关系的疑问也慢慢浮出水面……
7.楚门的世界
楚门自小就展示出惊人的表演天赋,著名国际大导演尚地为其量身打造了真人秀“楚门的世界”,但这个节目在让楚门收获金钱、名誉和热度的同时,也慢慢地改变了他与人为善、体贴热情的性格,以及他与父母、女友的关系。最后,不堪拜金价值观压迫下变形的亲情、爱情,楚门终于撕毁了与尚地的演艺合同,在变成穷光蛋的同时楚门接到了国家剧院的橄榄枝,并巧遇初中女同桌。
8.教父
40年代的美国,意大利移民、被人称为“教父”维托·柯里昂带领家族从事橄榄油进口生意,他在勤劳致富的同时,不忘带动社区其他的意大利移民一起致富,深得人们爱戴。
因为合作条件过于苛刻,维托·拒绝了当地大商人索洛索的合作要求,柯里昂的企业和纽约其他几个大商户的矛盾激化。圣诞前夕,索洛索通过降价促销,给维托的公司带来重大的打击;因为内奸出卖商业机密,“教父”的大儿子逊尼的竞标计划也破产;维托被气得中风。在大学任教的小儿子麦克也被卷了进来,运用自己的商业知识,击败对手,获得胜利。
9.搏击俱乐部
杰克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
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一个热情善良、待人友善的业余心理爱好者。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同租一间公寓。并一起参加“搏击俱乐部”,帮助杰克向金腰带发起冲击。
随着两人关系的深入,两人生活习惯与性格上的冲突不断加剧,杰克认为泰勒是个什么都管,净给自己惹麻烦的事儿妈,泰勒则认为杰克为人处世过于冷漠。杰克对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
杰克想找泰勒缓和,在此过程中阴差阳错发现泰勒是女扮男装,于是鼓起勇气向她表白……
10.沉默的羔羊
实习警察王克拉正在为一桩连环变态杀人案感到头疼,于是向被关在监狱里的前警察学院的犯罪心理学教授汉尼拔请教。在汉尼拔帮助下,原先被忽略的线索被一一发现,真凶最终被绳之以法。可在破案过程中,汉尼拔教授的冤情也渐渐浮出水面……最终在局长和王克拉的帮助下,汉尼拔出狱的同时,副局长与本地最大的黑帮头目双双落网……
11.七宗罪
米小花(白百何 饰)是新克市新入职的警员,最近城市中流传着一则令人惊恐的传言:“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这是天主教教义所指的人性七宗罪,城市中不断有人暴死,死者恰好都是犯有这些教义的人。
米小花奉命调查谣言真相,却屡屡被人戏弄,和传说中的凶手擦肩而过。
最终,小花查明了真相,所谓的死者都是恶作剧而已,他们在得到教训后都改掉缺点,重新做人。而所谓的凶手——某大学高材生郝某(潘粤明饰)因为对米小花心生爱慕,于是前来“投案自首”。
12.泰坦尼克号
符合英国价值观版本:卡尔的家族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贵族之一,随着工业革命,家族衰落,卡尔不得不与出身富商巨贾的萝丝联姻。尽管萝丝脾气骄横、不断作妖,卡尔还是对她体贴有加、温柔以待,但是萝丝还是出于暴发户的自卑时常挑衅。卡尔为了排遣心情,与萝丝乘坐泰坦尼克号前往新大陆旅游散心。
旅途中卡尔意外与平民少年杰克相识,杰克的纯真善良使久居上流社会、习惯尔虞我诈的卡尔如沐春风,相同的志向使两人的友谊迅速升温,两人一起读诗、画画、看海,最后,卡尔竟邀请他参加在顶层举办的舞会,此举引起萝丝的不满,最终宴会上三人不欢而散。
半夜,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混乱中卡尔与萝丝走散,萝丝与杰克沦落到共用一块木板,木板不支,杰克感怀于与卡尔的友谊,主动将木板让给萝丝,以成全两人,自己被冻死。卡尔闻之,将传家宝海洋之心赠与萝丝,并解除婚约,前往美国为实现杰克的梦想奋斗,一生未娶。
卡尔的葬礼上,萝丝对来客讲述了这个故事。
13.朗读者
19岁的青年米夏(杨玏饰演)偶遇31岁的中年神秘女列车售票员汉娜(俞飞鸿 饰),后来两个发展出一段秘密的情人关系。汉娜最喜欢躺在米夏怀里听米夏为他读书,她总是沉浸在那朗朗的读书声中。年轻的米夏沉溺于这种关系不能自拔的同时,却发现他自己根本不了解汉娜。忽然有一天,这个神秘女人不告而别。
米夏就此展开寻找,最后发现汉娜原来是国家情报部门的秘密成员,但被诬陷入狱。米夏作为法律学校的实习生一边主动联系自己的老师为汉娜辩护,一边潜入、冒着危险揪出情报部门内部的奸细,汉娜沉冤昭雪,两人也冲破世俗的目光,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14.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上海的美丽传说)
1941年春末一天,日本少年雨田纳多初次见到马莲娜。她美丽性感,像个女神一般,征服了上海租界这个冒险家的天堂乐园。
年仅十三岁的雨田纳多也不由自主地掉进了玛莲娜所掀起的漩涡之中,他不仅跟着其他年纪较大的青少年们一起骑着单车,穿梭在租界的各个角落,搜寻着马莲娜的诱人丰姿与万种风情,还悄悄地成为她不知情的小跟班,如影随形地跟监、窥视她的生活。
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军入侵租界,作为国军军官夫人的马连娜受到日军的逮捕、审讯,在狱中受尽凌辱,后被日本反战人士雨田奧救出,并成为雨田纳多名义上的母亲。
抗战结束,马连娜原来的丈夫率军光复上海,雨田奧被当成日本战犯逮捕,雨田纳多一边为父亲担心,一边享受与马连娜独处的时光。
马连娜为救雨田奧去找前夫求情,被前夫和他现在的老婆殴打、凌辱、游街,但雨田奧还是获得释放。雨田纳多闷闷不乐,以为父亲出卖了帝国的利益,连同对马连娜的爱意与对父亲的嫉妒,雨田纳多心灰意冷的独自返回日本。
二十年后,中日建交,作为访华代表团一员的雨田纳多再次见到了父亲和继母,原来父亲一直是共产国际成员,继母亦受其影响入党,两人在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作出巨大贡献。而雨田纳多在目睹日本战后残像后,思想亦发生动摇,至此,大家一笑泯恩仇。
15.消失的爱人
结婚五周年纪念日的早上,邓恩来到妹妹邓戈的面馆,向她抱怨嫂子艾米以及全然看不见希望的婚姻。当他返回家中时, 却发现客厅留下了暴行的痕迹,而妻子竟不见了踪影。警察接到报案后赶来调查,并怀疑邓恩才是真正的凶手。但女探员李邦妮却根据现场留下的种种蛛丝马迹将怀疑目标锁定在消失的妻子艾米身上,怀疑她自导自演了这一切。
艾米的失踪通过媒体大肆渲染和妄加揣测很快闻名全国,邓恩被推上风口浪尖,不堪网络暴力的他决定自杀。正在弥留之际的邓恩却被李邦妮送进医院抢救,并告知他和艾米其实都是受害者,凶手另有其人——艾米的大学男友德西。
然而,上司出于政治影响却否定了李邦妮的侦查请求,李与邓两人私下前往富二代德西的豪宅探查,得知艾米已被虐待成植物人,最终援兵到来,德西伏法。
十年后,一直守在病床前的邓恩终于唤醒了妻子……
16.血战钢锯岭
1945年,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日本的嚣张态势已成强弩之末。是年,成千上万斗志昂扬的八路军战士从太行山上冲下来,等待他们的则是敌军据守的广布在华北平原的炮楼、据点。在这群人中间,却有一个不愿拿起武器的军医。他名叫戴道斯(黄晓明饰),来自大后方的国立中央大学。因自童年起他就信奉天主教,长大后又深受甘地非暴力主义影响,故而始终不愿拿起枪支操练,为此宁愿背上懦夫的骂名。虽然指导员几次找他谈心,在诉苦会上,他也被大家讲述的日军暴行而感到愤怒,但却始终无法战胜自己的心结。
几经周折,戴道斯最终和战友来到了张家口城下。枪林弹雨,转瞬之间无数人应声倒地。其中,曾经和戴道斯一起朝夕与共的战友纷纷牺牲在冲锋的道路上,为他打开一条短暂通路,可以炸毁碉堡。指导员以前为他们诵读的 在耳边回响,在信仰和信念的支持下,戴道斯仅凭一己之力炸毁了火力点,张家口也被光复……
17.雷雨
周公馆里的大老爷周朴园经营的是煤矿生意,和自己的续弦繁漪生下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周冲,而大儿子周萍的生母,周朴园只说早早过世了。年轻貌美的繁漪因自幼丧父,所以对成熟稳重而又儒雅深沉的周朴园充满依恋与爱情交杂的复杂感情。
周朴园大儿子周萍则因为繁漪取代了自己生母的位置而且认为她是贪图周家财富而对她充满憎恨与厌恶。两人的关系令深爱着妻子与儿子的周朴园头疼不已。
家里的小保姆张四凤经常对周萍与周冲调情。周萍和四凤的关系让周冲精神痛苦不已,于是找来了四凤的母亲希望把四凤辞退。而走入到周公馆的侍萍神似三十年前去世的周萍的生母,周朴园深受刺激,竟至中风昏迷……紧接着,一个接一个针对周家极其家族企业的阴谋接踵而来……
关键时刻,繁漪对朴园不离不弃、日夜照顾,周萍、周冲两兄弟的误会也依次化解。而管家鲁贵亦发现周朴园的中风与有人下药有关……
最后周家的管家鲁贵与私家侦探的儿子鲁大海勘破了一切阴谋,原来是四凤看到母亲照片与周夫人一模一样,然后开始联合周家对手,妄图从中牟利……
最后,周朴园醒来,四风亦忏悔自己罪行,朴园看着忠心的管家与母慈子孝的繁漪和萍、冲,微笑着宽恕了四风。
我们先把那些内容深刻、真实表现社会黑暗面的作品放在一边,把变态奶头乐拿出来单独谈。
违背道德伦理的奶头乐作品,就像鲱鱼罐头。大众视之如奥利给,少数人认为它是香饽饽。
喜欢吃鲱鱼罐头的人,找个小黑屋,悄悄的躲起来吃,这叫圈地自萌。有时他们还会在门上挂个警示牌,提醒人们内有鲱鱼罐头,不能接受者勿入,这叫观前预警。
其实大家呼吁的分级制度,就是一种官方设立的小黑屋,只允许年龄足够的人进去,将不适宜观看它的少年儿童挡在外面。同时分级本身也起到了一定的预警作用——当你看到封面上标着R18的时候,就能猜到里面有什么东西了。
1、有人径直冲进小黑屋中,大喊:你们竟然吃鲱鱼罐头!太恶臭了吧!你们这群渣滓垃圾都应该被枪毙!大家快来批判这群变态啊!
2、有人心理变态,故意将鲱鱼罐头汤泼到闻不得臭味的人身上,看着对方呕吐不止的样子心中一阵畅快。
3、有人觉得鲱鱼罐头是美味佳肴,大家都应该爱吃,就冲出小黑屋将鲱鱼罐头强塞给所有人,并谴责作呕的人是道德警察。
4、有餐厅老板大喊,瞧一瞧看一看啊,新鲜美食上市,欢迎品尝!好奇的人进去一看,wdnmd,你煮屎给我吃?当场把餐桌给掀了。
如果无职是一部圈地自萌小众番,估计不会有任何问题——比它更变态的里番、本子多了去了,就算出警也轮不到它。
是谁把它推到大众面前,给了它不该有的曝光度,导致它炎上并下架呢?
被恶心到要掀桌子的人,和想继续吃的人互相指责。但罪魁祸首——那个把鲱鱼罐头放在推荐菜单中的老板,却远离了风暴中心。
就像在外卖骑手和订餐用户的争端中,频频神隐的外卖平台。
这个电视里一枪把那个打死了,血包喷一脸你知道是假的,这边电视里一开炮死一万多人你知道是假的。
为啥电视里男的跟女的光着膀子一个被窝睡觉,你就以为是真的。
电影电视里面有孙悟空打妖怪呢,是封建迷信吗?
电影电视里面还有吻戏呢!是淫秽色情吗?
电影电视里面还表现战争场面呢,是渲染血腥暴力吗?
你这个智力啊。。算是告别文艺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