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绍MODEL 3的整车电气系统的几个特点:
1、MODEL 3将整车的功能主要集成在3个控制器上,分别是中央控制器(Autopilot&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右车身控制器(BCM RH)、左车身控制器(BCM LH);右车身控制器控制右侧前后玻璃的升降,左车身控制器控制左侧前后玻璃的升降;
2、创新性地拿掉了传统的继电器盒,各个用电器由上述3个控制器上的MOSFET来直接驱动,给整车低压系统供电的12V小电池直接与中央控制器(Autopilot&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连接(下图红圈处),中央控制器(Autopilot&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再给右车身控制器(BCM RH)和左车身控制器(BCM LH)供电(下图黄圈处)。
3、中央控制器上有一根硬线与功率转换器PCS 连接(上图绿色圆圈处),当车辆在充电时,PCS模块会拉高这根Proximity硬线上电压来通知中央控制器当前处于充电状态。
根据当事人对故障的现象描述,极像是在拔充电线时瞬间,PCS的Proximity硬线上产生瞬时大电流导致了中央控制器(Autopilot&Infotainment Control Module)芯片逻辑故障损坏,进而导致整车无法上电!
至于为什么Proximity硬线会产生大电流,有许多答主都提到了静电效应!
静电效应(electrostaticeffect)是带电体移近绝缘导体时,导体因感应而带电的现象。静电能产生成百上千伏的电压,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放电所引起的电场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放电的噪声电流导致器件的误动作。为此,车载电子产品在设计时电磁兼容性试验(EMC)中专门有一项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ESD)。根据国际电工协会标准(IEC 61000-4-2)要求,ESD测试分为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情形。
而据cao sir所知,像中央控制器这样重要的电器件,许多主机厂都要求在试验电压 25KV的空气放电和试验电压 8KV的接触放电中,功能状态都能满足ISO 7637-2标准中的A类要求,即在施加骚扰期间和之后,零部件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所有功能。
至于特斯拉MODEL 3有没有做到,只能问问马斯克本人了......
欢迎关注 @cao sir ,一个专注于汽车控制器、车载芯片,先进电子架构的车联网工程师!
特斯拉与国家电网,二者均势,所以有特斯拉道歉的结果。
那特斯拉和消费者之间呢? 消费者显然是弱势的。
于是便有了: 非预期加速→车主错踩电门;踩了刹车还追尾→女性刹车力量弱;充电故障→国家电网电流太大!
这种“爽式甩锅”技巧,特斯拉中国售后部门深得精髓。
为什么特斯拉的售后部门如此嚣张?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这不仅与企业有关,也与一大批“特斯拉死忠粉”的盲目拥护有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我上传了一段试驾特斯拉NOA的视频,有如下两个特点:
这种试驾拍摄的方式,应该已经足够“客观”、挑不出毛病了吧?我以为很安全,但还是招致了意料之外的攻击: 不是FSD不好用,是你不会用!
好一个“不是FSD不好用,是你不会用!”“不是产品的错,全是车主的错!”—— 特斯拉售后那味儿是不是来了?
特斯拉对待消费者的态度能走到今天这步,这些狂妄无知、用了FSD就以为自己“走在了科技前沿”的脑残粉功不可没。
大家可以有自己的判断:我在视频中的每一次接管,是不是属于驾驶员的正常反应?
就算我作为驾驶员可以胆子更大一些,那驾驶员是不是应该考虑副驾与后排乘客的感受?
使用L2辅助驾驶“当驾驶员感觉有危险时”:
在这种氛围下,出现误用自动辅助驾驶导致人身伤亡的事故、无视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到这里,我是不是有点像是“特斯拉黑粉头子”了?
实际上,在马斯克抽大麻、Model 3量产困难、股价最低谷的时候,我就连写几篇文章来“吹”特斯拉:
后来也写下了知乎上点赞收藏最多的“马斯克赞歌”:
为什么要“吹”? 因为看到特斯拉在真正推动行业变革。
为什么要“黑”?因为看到特斯拉在伤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生命。
在特斯拉真正困难的时候不站出来,而在它伤害消费者利益、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时候为虎作伥,推着特斯拉往灭亡的路线继续前进的人,不是真正的特斯拉粉丝。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特斯拉的售后回应:
中国的电:不行。
美国的电:行。
要么说现在知友太年轻,所以很多事情还要用复杂的科学原理去反驳。
其实事情没那么复杂,有个东西
这个玩意儿,现在看着又蠢又大,其实他是90年代中期之前很多二三线城市家庭必备。为什么要必备这么个家伙呢?因为当时我国经济落后,几乎所有的小城市和大部分中型城市家庭供电都面临供电电压不稳的情况。当时的家用电器还没有什么电子芯片智能调节,都是纯机械结构,一旦电压不稳出现极高峰值,很容易烧毁家用电器,所以家家弄个这玩意儿保平安。它的原理及其简单,就是一堆大小块的东西(电容?)外加一堆线圈,来滤掉电压波动,保证输入电压稳定。
后来这玩意儿在家庭里就被淘汰了,原因也很简单。1,供电环境大大好转。2,家用电器智能化,自带调节功能,而且是靠计算机技术实现智能调节,基本都可以自行保证运行电压稳定。
说这些就是为了说,你那个超级充电桩本身不仅是充电,更重要的功能是调节电压,保证稳定的输出电压,这是一堆电阻就可以做到的事情,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你那高科技的,好几十万一根的充电桩做不到?
就这你还上火星?
有些答主提到了,比如车子需要220V的电压,但是因为电压峰值击穿芯片,芯片错误的发出了需要750V的信号。那这就更搞笑了,因为你的芯片被过高电压击穿,首先做到的就是按照所有的智能芯片一样有应急保护机制停止充电,而不是被电傻了发出去错误的电压信号。这是最基本的素质,这都做不到就搞笑了。
当然特斯拉是可以这么做的,毕竟它识别不了白色物体,于是就直挺挺的撞上去,换BBA沃尔沃谁也不敢这么玩儿啊,识别出现困难麻溜的就得各种声光电警报提醒司机接管方向盘了。
可人家就是直挺挺的撞上去了不是。
这只是特斯拉解散公关部门的后果之一。
当然,原来的公关部工作质量也不咋地。但是因为它不咋地,就把它解散掉,本质上来说,这是用创造新问题来解决一个旧问题。
而且新问题更严重。
实际上,因为公关是刚需,所以尽管这个部门被解散了,但这个职能还是得有人承担——只不过被打散了,由不同的部门来履行而已。
从马斯克的调整来看,原来特斯拉公关部的职能被分解给市场部、社交媒体运营部和马斯克的行政部,以及马斯克亲自负责的媒体关系。
但公关是个专业活儿,因此各公司才要设置公关部来统管。显然,分散操作不利于公关效果,所以特斯拉就出现这种低级甩锅事件了。
他们恐怕不晓得,中国国家电网的技术能力放在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的,特斯拉即便是会遇到问题,也应该先在美欧遇到,而不是中国。
匹兹堡大学能源中心的直流输电专家说,中国的特高压输电网远远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他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第一天起,他们的技术能力就达到最高水平,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可比性,就好像我们都还在骑自行车,而他们的F1赛车却在空中飞驰。
在中国,入网发电厂全部都在国家电网的实时数字管控之内,因此发电端没可能突然增加功率。
而在发电端平稳,电线不变的情况下,欧姆定律告诉我们电流也就没可能大幅波动。
更何况,充电设备又不是只有当事人一辆车。那么多电子设备都在充电,甚至同时在网的特斯拉恐怕也不在少数,怎么独独就这辆车的线路超载呢?
电流又不分公母,怎么可能那么厚此薄彼呢?
其实承认自己有错并不丢人。大家可以理解产品质量会有个概率问题,因此错误本身并不会影响企业品牌和产品形象,但一味躲闪就偏离价值观了。
如今的特斯拉的品牌形象高度依附马斯克一人之力。但这似乎不是企业的决策,而是马斯克一人的决策。
据说曾有一位从美运过来的公关负责人,只是因为在两篇新闻稿里出现了拼写错误,就被马斯克给开了。显然马斯克的独断让这个企业缺少专业和有担当的公关部门。
也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本能地会把责任甩给其他人——自己既然没有这个权利,自然也就不会去承担这个责任,所以管他第三方也好,还是用户也好,反正就是不能是自己。
这也是最近特斯拉车辆故障之后,舆论上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
别的不说了。我还是非常敬佩马斯克这个人的,他真是一个非常牛皮的人。
只是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马斯克用好团队的力量也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实现他的梦想。
最后,欢迎关注公众号“财经杂感”。
特斯拉这是当众说南昌电网公司【电能质量】管理存在重大问题!
这TM属于生产事故了好吗?要调查清楚,要“四不放过”,要处理责任人的。
换谁是分管领导都要第一时间查明问题,然后发现没有问题,必须怼回去!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