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BBC 发布武汉一年前和现在对比视频,网友:为什么故意拍的这么破败。对此,你怎么看? 第1页

        

user avatar   NeroPhotograph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个摄影师,从摄影的角度,谈谈这个纪录片分镜头静帧的拍摄手法与后期处理。

先放结论:这个短纪录片运用相当精湛的前期后期手法,给予人负面的心理暗示,虽然表面上叙述了事实,但人往往都是情感动物,会受到这种感觉的影响,从而对中国产生不好的印象——环境阴暗/强压管控/民众麻木不仁/盲目自信等等。

我为什么说相当精湛呢,因为其中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考量的,摄影者/后期师与策划人一定深谙运用构图与色彩影响人情绪的原理,经过了详细的计划与筛选,才搞出这么多情绪调性一致的画面。

完全不用说,随手拍绝不可能是这样。


我截了部分图片,一起来分析一下:


构图要素:防疫人员/测温枪/救护车。

让人想起黑死病蔓延的中世纪。

动作捕捉:抓拍了一个防疫人员类似于拿枪的姿势。

没有人会喜欢被人指着,这个动作代表着侵略,威胁,带给人不适感。

影调与色彩:中灰调,低饱和。

中灰调是一种抒发沉郁情绪的色调,纯黑纯白不会给人特别低沉的感觉,只有半黑不白才最难受。
想一想,是晚上给人的感觉压抑,还是阴天的下午醒来给人的感觉压抑?


肤色:极端惨白

暗示恐怖/不健康。


这里他换了调色方法,在高光部分蒙上蓝色与青绿色。

蓝色给人冷清的感觉,青绿色带给人古旧的感觉。


取景/构图:破败的乡村,脏乱,尘土飞扬。


镜头一转,又换成了蓝色的滤镜。

(有人说这是过度解读,那怎么解释镜头一转就换了个调色呢?难道调色师闲的不得了,换颜色玩?)

这个场景如果不用这个阴间滤镜,会是这样的:

是不是显得正常多了?


再往下看。

又是侵略感的镜头,跟第一张如出一辙,没有人喜欢被人指着。


青色滤镜。取景也是城乡结合部。


血腥镜头。


广角畸变的不适感。

我从来不建议大家用小于35MM的镜头拍摄纪实类视频,因为会让人觉得很怪异,仿佛处在异世界。


这惨白的滤镜太过阴间,不用多说。


超低机位的拍摄手法会带给人压抑感,仿佛处在巨人国。

正常的记录片不会采用大量的这种超低机位,多为平视。


超广角拍摄,高光偏绿。

反向调色还原,是这样的。


控制取景,构图,色彩和影调,是操纵观看者心理的重要方式。

我以前说摄影是一门精细的艺术,因为摄影师需要精细地调控画面要素,将自己的思想/理念/情绪,传达给观看者。

取景方面,相信大家都看出来了,正常拍摄武汉应该是这个样子:


百年老街,再立潮头!自开街起历时两个月的艰辛创作,记录了“天下第一步行街”潮头之上的江汉之美……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 这是我朋友 @云落予我 拍摄的江汉路。

截图:

压抑吗?

怎么到了BBC手里,武汉就成了那个样子呢?BBC技术还不如我朋友?


再说说色彩和影调。

随便拿一个我朋友的静帧,想做成BBC那样,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也很容易。

饱和度一降,影调一改,这不就阴间了?

高光再加点蓝色绿色。

你说是鬼市我都信。


2021.1.29 加更

有朋友说BBC不是故意的,晴天基本P不成阴天。

其他的暂且不论,晴天还是可以P的。

这是晴天。

这是什么天?

还能变成艳阳高照的上午。

还能变成温暖明媚的中午。

还能变成清爽的下午。

还能变成一幅暗色调的油画。

还能变成暴风雨来临前的黄昏。


以上所有图片,一共P了两分多钟,有没有破绽暂且不论,这些图看起来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以上。

看热闹的大家就不用往下滑了,希望大家给个赞同。

想学摄影的朋友可以往下翻翻。








打个小广告:

海盐计划2021线上课程将在正月十五开始报名。
基础班588,两个月,进阶班788,两个多月,合报1188,课程一直持续到8月多。
想系统学习摄影的小伙伴可以私聊我,或者加我微信Neroonly唠唠。

user avatar   feng-si-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还是有些朋友认为,有些回答过于敏感了。他们还是觉得图片与镜头没有大家说的这种影响,认为还是大家过于意识形态了。

这要怎么向那些不怎么了解的人解释呢,我来举几个鲜活的例子吧。


我是做贸易的,选用哪个供应商,基本我就能作主。当然,总归是要向公司汇报的,需要解释我做这些决定的原因。

在某些时候,我可能需要以主观因素来做些决定。比如说,我认为某个供商比较好配合,后期工作会比较简单,不怎么需要周末加班。这对我来说是个正当理由,但对公司来说就不能摆上台面,尤其是不能放在工作报告里。

又如,当几个供商都差不多,各方面不分高下,客观上挑不出来。于是我只有按主观喜好,觉得哪个销售接待时更热情,那就是他了。但这显然也是不能写进工作报告里的。

所以我会怎么说呢?

比如我想用某个供商时:

产品码放整齐,分类有序。库房通风光照条件良好。


比如我不想用它时:

货物稀少,供应量恐有不足。库房残破混乱。不能采用。


我要告诉各位,这是同一个工厂的同一个库房,仅仅是镜头方向的不同,就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很多回答只是提出BBC的镜头有问题,没有足够强烈的对比来证明镜头可以是个问题。各位看看,这就是足够强烈的对比了。


再举个例子。

比如说:

厂房条件良好,设备硬件尚可,生产能力有所保障。


生产线维护得当,厂房整洁明亮。


但如果我不想用它呢?

设备杂乱无序,电线裸露,有安全隐患。厂房昏暗破旧,整体环境布满灰尘。不建议采用。

辊轮沾满胶质杂物,传送带上有明显灰尘,说明工厂久不开工。若采用,恐有重大供货风险。


各位,这是同一家工厂的同一个厂房的同一个设备。


有些朋友可能会反驳说:那也是镜头方向取景的问题啊。你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要取好的景啊,别人不一味拍好的地方,取景那些普通的,暴露问题的地方,不也是一种客观吗?

这些朋友,你这样想的话,就外行了。


我再举个例子:

生产现场破旧,但设备正常运转,工人操作熟练,生产过程紧凑有序。鉴于订单不大,建议考虑采用该工厂,可以压低采购成本。至于质量方面,因为订单量小,我们可以使用高取样率验货的方式进行弥补。


如果不想用呢?

生产现场破旧,加之采光不足,甚至没有足够照明设备,使生产本身存在风险。工人操作不熟练,面对突击检查的镜头不知所措,站在原地发呆。

即使是小订单,也不能采用连生产本身都不能保证完成的供商。


各位,这不仅仅是同一个工厂的同一个厂房。甚至还是同一个镜头方向,拍的也完全是同一个东西。取景也是完全相同的。

这是不能用“取景”来解释的。

图像和镜头就是有这样的能力。他可以采用不同的取景方向,来表达完全相反的意思。甚至于它还可以对同一个取景对象采用相反的表达方式。

大家觉得有趣我就再放一组对比:

迈着自信步伐的工人,正在工作的工人,明亮的暖色灯光,染上暖色的机械设备。这是“劳动最光荣,咱们的生活充满希望”!

而我们只要把镜头稍微移一点,感觉就开始不同了。

失去了“光荣”的感觉,但至少,这算是“咱们工人有力量”。

这就够了吗?不,进一步变化:

这是什么?黑压压的高墙封闭着这个秘密的地下工厂,在极度缺乏照明的机器边,衣衫不整的工人冷冰冰地面壁。在他背后,一沓生产任务单正毫无感情地盯着他。

这是生产任务繁重的血汗黑煤窑。


这种镜头诡计真的是比比皆是:

这是规模庞大、备货充足、员工有活力、工厂有信心的大厂。

这是货物积压,订单不足,面临滞销甚至快要倒闭的小厂。


这两张照片是同一个拍摄地点。拍摄时间仅相差50秒。

甚至于:

这又是个完全不一样的工厂了。货物充足,码放有序,真是大厂气派啊。


各位发现了吗?

就算是同样取景,哪怕是同一个画面,给的处理方式的不同,也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建议各位再仔细看一看这两张照片吧:

这两张照片的图像内容是完全一样的

但在曝光、色调上就有明显的不同。更有,后面这张被过度变形过,各位可以仔细看背景建筑,能发现建筑的屋顶是弧形失真的。再有,整个画面,后者更加强调了远处的建筑墙体,利用明暗对比的关系,强调用墙体充塞了画面。各位看懂这句了吗?

如果没看懂,再看看两张照片对比一下。前面那张不仅仅是明亮的,它的背景建筑所处的位置,并没有堵塞你的视野。它的画面主体是充足的货物,强调的也是充足的货物。在这个主题下,明亮的钟楼,反而给予了某种暗示,让你觉得时间是站在货物这边的,你会产生一种“这些货物会被有序地售卖出去变成利润”的感觉。


而后面这张,用暗块把货物遮起来了,相对亮一点的建筑成为了主题。而这个建筑又是被扭曲裁剪过的,它夸张地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空间。你的视线略过茫茫多昏暗的货物,撞到了这面墙上,你产生了一种“被堵住、无路可走”的感觉。这时背景上昏暗的钟楼,反而给予了不好的暗示,让你觉得时间紧迫甚至敲响了丧钟,毫无希望。


各位,我们再看看BBC的一些镜头。(感谢知友 @蜷缩在屋顶上的猫 截取提供。)

你看懂了吗?

昏暗的主体,相对明亮的墙占据了主要画面。


各位,现在终于看懂了吗?

而这是单一问题吗?不,这是普遍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知友提供的另一个场景照片。是不是白天就OK了呢?不,白天,他们也是有办法的。(感谢 @弹吉他的胖达 截取提供)

昏暗的主体(小车和行人),大片相对亮一点的高墙堵住视线(建筑与树林)。

昏暗的人物主体,大片暗色系的高墙堵住视线(人墙占据了画面大部分区域)。

地面也是墙,相对亮一点,但也是暗色系的。

各位意识到没有:如果场景里有墙,他们一定会用墙来堵住画面;如果没有墙,他们会使用建筑、树木和人墙;如果连这些都不能堵住画面,他们就会俯拍,用地面墙住画面。


各位:这些截图,让你观感上觉得舒服吗?我说,这些截图全部用同样的手段,让观众觉得“不舒服”,感觉“视线被堵住了”,以致“产生了无路可走的挫败感”,让你觉得“混乱,没有未来”。我说错了吗?

拍到天空很难吗?拍到流畅舒服的视野很难吗?各位,这真的是取景的问题吗?这真的不是故意的吗?


这是不是我们过于敏感胡乱仇外?




取景的选择确实会对结论产生巨大影响,但这也不仅仅是取景的原因。在取景之外,还有构图、曝光与色彩。甚至于,同一个取景,甚或同一个画面,刻意作些调整,也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结果。

如果说BBC的这些镜头,从取景到后期,从构图到色彩,全部,无一例外地指向“压抑、混乱”的结论。

那么这就不是我们敏感,不是我们泛ZZ化,而是他就是故意的,就是他ZZ化。

我说明白了吗?



可能有人会说,那城市里什么照片都得拍到墙啊,照你这么说城市里什么照片都是故意使坏了。你这答主还不是泛ZZ化?

真不是这样。比如借用知友 @瑞JR-PHOET 贴出来的武汉的照片(如您不希望我使用这张照片,请告知,我会立即删除):

我们先实事求是地说:这张照片的观感,让你觉得“堵得慌”了吗?咱们再回头看看BBC那些截图,感觉是不是不同了?都有墙,墙也都占据了画面很多空间,为什么知友的这张没有“堵”的感觉?

因为第一:主体不是昏暗的。这张照片的主体人流有大片带有活力的暖色系,街道是明亮的。

第二:背景不是“相对亮一点”,而是“它就是明亮的”。虽然有墙,但墙是明亮的,墙体的构造线条是有序的(横向线条与纵向轮廓线)。墙的颜色是暖色系的。

第三:街道成为了一条引导线,指向了街心中央一对积极向上的,年轻的情侣。虽然戴着口罩,但他们的身体与动作充满活力。

这样拍画面很难吗?


再比如这张夜市。借用知友 @蜷缩在屋顶上的猫 张贴的照片(如您不希望我使用这张照片,请告知,我会立即删除):

这张难道就没有黑压压的人墙了吗?有的。

但这张,你看起来觉得压抑,有被堵的感觉吗?没有。相反,同样是人墙,这张的人墙反而让你觉得很温暖。

因为它:

其一,主体不是昏暗的。

其二,主体是暖色系的。

其三,主体充满生活气息,是积极的,有活力的。

我们便欣赏起那些五颜六色的烟火气,而自动忽略了背景黑压压的人墙。

这张照片的作者也回答了,链接是:


现在看回BBC截图:

看明白了吗?


还是那句话:如果大部分画面都给予观众“压抑、被堵住没有出路”的感受,如果一切摄影专业的因素分析出来都是“压抑、被堵住”的。那么,他们就是故意要拍“压抑的、被堵住”的画面。

他们就是故意的。



课后题:

各位都看过电影《僵尸新娘》吧?

这部片之所以成为当时的热点话题,不仅仅是它的剧情。更在于它的画面,非常大胆出位,却又恪守经典规则。是利用常识规则产生非常识效果的典型案例。

大胆出位:地面上的生者世界,是没有生气的,地下的亡者世界,是充满生机的。

恪守经典规则:用无生气的手法去营造地上世界,用有生气的手法去营造亡者世界。

无生气的生者世界:

昏暗的主体,毫无表情的人物,比主体稍亮一点但同样还是昏暗的高墙(窗户充当了墙的作用)堵住视线。

没错吧?

无一落空。

室内户外全部都是这样的镜头手段:

到了亡者世界呢?

积极有活力的主体,明亮欢快的色调。主体被尽可能照亮(注意身体上的高光),突出了活跃的表情与肢体语言。于是,即使有墙,你的注意力也不会在墙上,你不会有被堵得慌的感觉。


各位,《僵尸新娘》就是镜头画面语言的极致运用。它使用这个规则,把亡者世界营造成了有生气的世界,而把生者世界渲染成了死气沉沉的世界。这是用艺术手段来挑战甚至抹去你生活常识的极端运用,也是非常成功的镜头语言之威力的展示。


这个课后题是想告诉大家:镜头语言的威力,并不是有些人不知道,就代表它不存在了。相反,业内人士一直在使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信息。

而艺术手段本身,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它可以用来搞BBC,也可以用来拍爱情电影。

可怕的一直都是人心。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还是那句话,BBC捏造事实黑我们的时候,我们对其鄙夷。

现在展现你一点好的,你立马像吃了蜜蜂便。

这也是一种病,要治的。


FAKE NEWS!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正常,这种视频我们也经常拍,就是暗访传销窝点或者他315晚会常用的“非正常拍摄”

因为干这个的不是记者,我们通常管他们叫间谍。

如果去日本,很多女厕所也有类似这种拍摄者,我们管他们叫变态。

找好角度架个针孔摄像头,你还想拍出啥好玩意儿。


user avatar   xiamenda 网友的相关建议: 
      

BBC当年怎么评价天宫一号残骸重返大气层的?

The Junk is down.

一语双关,不仅强调寿命到了的天宫一号的确是Junk(垃圾),也暗示这个空间站全生命周期都是个Junk。注意:这还不是正常英语语法,正常语法非句首的名词一般不大写。

有的理中客会说,哎呀因为下落的时候,它就是个垃圾嘛!人家哪句话说它全程都是垃圾啦?你后半句是扣帽子!

对,人是没说,但鉴别西方有没有恶意的时候一个重要的金钥匙就是——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时候,他们这么做吗?

中国有句古话,听其言而观其行,翻历史记录。

很显然,就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碎成渣滓了,落下来了,英美媒体也不会说那是一坨“Junk”,比如2015年BBC的一则报道用的是“Raining debris”,如雨点般下落的碎片。这个词虽然是客观事实,但在通篇哀悼的行文中,显得格外悲壮。

人从来不会这么形容自己人的航天器。

而且要是有哪个英美主持人敢在新闻节目说2003年那堆碎片是Junk,还是下落的Junk,我看这人这辈子主持人生涯也就结束了。

觉得这例子太早了?不,2018年的例子,也没几年。

我甚至可以学习一个这种阴阳怪气,前一阵太空X不是发射了100多颗卫星嘛?如果按褒义报道,标题是:

先是“震惊!”然后是xx打破xx记录,一看就很好很牛逼。

那如果按普通航天爱好者的角度看,就只会说SpaceX一箭143星成功发射。就是普通的谁干了什么的句式配合一个结果“成功”发射而已。因为这个真的不是那么特殊。火箭推力相对较小的印度都能一火箭送100多个卫星上天,中美俄法日的任何一个的大推力火箭搞个100多星发射都是游刃有余的。这个小卫星记录类似于一辆卡车能拉多少个幼儿园小朋友,火箭初级回收那种才是其他国家暂时做不到的。

如果按BBC报道中国的惯例,这个事情我可以阴阳怪气的如实报道,注意,是如实哦:

火箭爆炸惯犯SpaceX又朝太空发射了一堆太空垃圾

SpaceX最近几年火箭爆炸多不多?多,好几次了。

是不是发射了多个太空垃圾?是。

怎么是呢?原来,这次发射的有些卫星质量不过关,上了太空之后嗝屁了不能正常使用,比如下图这俩。

来,确认一下事实。

2颗台湾卫星坏掉,但是又在轨道上高速运行,是不是太空垃圾,是啊!

是不是SpaceX这次发射的?是啊!

坏掉的卫星是1个还是多个?多个,多个能不能叫做一堆?当然是一堆。

SpaceX的火箭是不是经常爆炸?啊这个,这两天还爆炸了一次。

得,“火箭爆炸惯犯SpaceX又朝太空发射了一堆太空垃圾”成立,理中客这时候可以跳出来说,啊你看说的都是事实,没毛病。反正确实有一堆太空垃圾是因为这次SpaceX的发射新多出来的。

——但各位平心而论,这种报道风格即便说的还真都是事实,难道就公正吗?难道这种报道客观吗?

这种报道风格真的能代表全部情况吗?还是只是一个故意挑翻车的记录汇总和本次翻车的那部分夸大其词,用部分情况添油加醋,去诱导读者看到自己想要宣传的私货?


再来一个西方翻用的例子,2020年的,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西方名人和知名媒体到处在新冠前面以China命名,对吧?

有的理中客会说,哎呀在哪里发现/爆发就应该用那里地名命名嘛!这不是天经地义嘛!这怎么有歧视呢?日本脑炎、马尔堡病毒不就是例子吗?

好,听其言而观其行,翻历史,翻英美澳新加起源或者爆发的病原体英语世界怎么叫?

我一看,哦,翻到1918大流感和艾滋病的资料,一个30多岁,一个40岁(划掉),一个是从美国蔓延到西班牙,一个是在北美爆发,那么请问这两者的命名跟美国有什么联系嘛?

没有,人家巴不得撇的一干二净。连英文维基百科“艾滋病”的词条底下前几页提一下USA或者America都不提,美国发现啥的全塞到很后面一个叫History(历史)的章节里头。

2020年底,变异毒株从英国爆发,很快啊!一帮英国名人还发推特,辩称这跟武汉不一样balabala,辩护了一堆理由,总之不应该用英国来给新毒株命名。

老阴阳怪气了。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BBC在业内是出了名的有钱、有闲、专业,任何纪录片、新闻片都必然是带着目的制作的

2012年的时候,BBC年收入51亿、授权费36亿,而其中又有7成是用于节目制作

71p in every £1 of licence fee was spent directly on programmes or the property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to support their production …

也就是说早在8年前,每年就有27亿英镑用于节目制作、设备采购。

所以你说不是故意拍成这样的,谁信啊?


user avatar   shu-mei-wei-de-ma-qia-l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bbc的风格玩弄bbc。

只要角度找的好,BBC总部也能像颗草

感谢大家的建议,重新做了一下

图片粗糙,大家将就着看啊。

————————————————————————

近日,BBC 发布一段视频,讲述 BBC 驻英国记者菲常•沙比探访新冠疫情过后的BBC大厦。记者绕着BBC总部走了一圈,发现人们已经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与一年前街头冷冷清清,店铺大门紧闭的景象相比,bb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佩戴着口罩采购各种商品和食物。英国记者称,「你可以注意到人们态度的变化,人们似乎觉得,当疫情暴发时,政府知道如何控制这(一点)确实激发了人们的信心。」


角落里满是杂草,似乎很久没有清洁工来过了。

街道十分凄清破败,或许是因为疫情,人口大量减少所致。(呵呵)


而bbc外围,垃圾处理速度也很慢,垃圾经常堆满整个垃圾桶,你无法想象这里是英国。

有很多破败的房子,宛若鬼屋。

街道上场景

这是垃圾场,已经超负荷了。


user avatar   shen-lin-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BBC教你怎么“无形中黑人黑城市”教学。

第一步,选取地点,一般都是街头巷尾的,特点人群密集,最好是老批发市场。

然后用“垃圾画质”和“阴间冷、暗色调”滤镜,拍摄这个城市,让你一秒穿越“印度”。


第二步,选取拍摄对象和剪辑话语,专门拍摄的对象,往往偏重于一个阶层,而非其他阶层,不够全面。这就给对我国不明真相的外国人看来,这个城市都是这种人这种景象。

第三步,把握住细节黑人,比如在这位记者在中国戴口罩,但是抓拍到旁边没有戴口罩这点就很有“细节都是魔鬼”的特点了。

不是说英国病死率“全球领先”吗?这么这里不对比升华下主题了?

来个自我反省?


随口一句“街上”,不知道还以为湖北都是这种街。

再来看这张构图

雾蒙蒙的天,凄惨惨的阴间色调,杂乱无章的建筑材料堆放一堆,旁边还有各色车辆急匆匆而过。

采访对象一

镜头特别集中于居民手上的锄头。

采访对象二

特别聚集于这位大妈的车上的草。

采访对象三,

注意看构图,右边的土墙。

采访对象四

注意后边挂着的袜子。

采访对象五,注意热狗旁边的买衣服的摊子。

BBC这传统艺能碉堡了,明明主题是反应中国防疫成功,结果硬生生全程都是“黑人不用刀”。

只用镜头语言,就能让你扑面而来地感受到我们湖北甚至中国都活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封闭落后云云。

越发想念懂王的直白了。


user avatar   liang-shang-de-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直接上结论吧,还不是因为骄傲的昂撒人看不起东亚的蛮夷?他们用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看待一个肤色、信仰、意识形态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国家,怎么可能没有偏见?

就比如摄影的打光。同一张脸上从不同角度打光,会有着不同的效果。正面光会使人看起来自信。30度的布朗轮布光会在脸上形成蝴蝶光,使脸型看起来非常立体。而双侧灯位的夹板光,会使脸型看上去阴森恐怖。从下往上打光就更不用说了,那拍出来就是恐怖片的效果。可见虽然但是同一张脸,但拍摄手法不同,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所以别看他们是拍了一堆貌似客观真实的素材,但从他们的拍摄视角看,你只能看到他们想要的那个偏见里的中国——落后、诡异、破败,总之是和他们标榜自己的先进背道而驰的。

当他们拍位于武汉市中心的保成路夜市时,他们的视角是怎么怪怎么来



发现没有?他们画面拍的歪歪扭扭的。我怀疑他们用的是拍风光时为制造夸张效果使用的超广角镜头,但用在这里显得怪里怪气的,像在哈哈镜里看人。


还有你看这个视角,昏暗的灯光,偷窥似的视角,像不像记者暗访传销窝点时拍的“非正常视角”的视频素材?他为什么不直接光明正大地拍一个大正面反而要拍得像暗搓搓地偷窥呢?

对比一下央视的采访镜头,顺眼多了吧!


刚才BBC的素材是武汉的保成路夜市,我去那里拍过几次,那里是个挺有烟火气的地方,但被他们拍得怪里怪气的。


这是我在保成路夜市的两张拙作。

同样是弹吉他。这是我拍出来的,视角比BBC正大光明多了。

并且,虽然说人头攒动的保成路夜市很有人间烟火气,但紧靠着保成路夜市的就是非常繁华的江汉路步行商业街。武汉待过的人基本都知道江汉路是个堪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地方,但江汉路如织的人流和绚丽的霓虹会被收纳进他们的镜头吗?他们会把镜头转向武汉现代化的、大都市的一面吗?

另外在市区拍的素材也是类似的画面扭曲的怪异效果。


而他们什么时候视角变正常了呢?拍落后的城乡结合部的时候。


是嘛!中国就该和我们想的一样落后嘛!

而我是怎么拍这些“落后”的地方的呢?



我在挖掘这些地方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面。

有人替BBC辩护说高楼大厦哪里都有,BBC就喜欢拍武汉的小巷子,那里有“本土文化”、“味儿浓”。

可你们难道不觉得他们把这些小巷子也拍得特阴间?阴暗的色调、低饱和度的颜色,这是在拍民俗还是在拍非洲战乱地带?况且,武汉这些年的飞速发展、江边的那栋一天天被武汉人看着长大的绿地大厦就不是武汉的一部分吗?

我觉得我一个业余的拍小巷子拍得都比他们拍的阳间







你们觉得他们会好好拍摄这样的武汉吗?








更新一下。

我突发奇想用BBC的滤镜修出来了一张大疆的航拍图。

第一张是我试机时拍的。构图比较简单,调色时没有下狠手,按照拍摄时的赤红色夕阳红和傍晚的蓝调阴影修的。

我想到BBC拍的中国老是蓝色的高光、灰蒙蒙的街区、阴暗的色调,于是按这几个元素重新修了一下。

去朦胧、清晰度还有饱和度都拉了负值,高光部分也用的青蓝调。

于是有了下面这张。

是不是有内味了?

我看到评论区很多人说这张有苏联那味。可能这栋楼就是按苏联风格修的。

这栋楼是横渡长江博物馆。每年7月16日是武汉的渡江节,用以纪念教员在66年7月16日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这个博物馆原址是渡江指挥部,15年拆除后重建了这座博物馆。

那首《水调歌头·游泳》便是出自教员在武汉横渡长江的经历。“昨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天堑变通题。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很多老武汉人都会背上两句。


我再更一下,不出意外地看到了这种言论:“BBC已经在给中国说好话了,你们还要苛责他颜色不够鲜艳、场面不够喜庆,你们可真玻璃心!”

我建议说这种话的人在毕业或者结婚或者操办其他人生大事时请BBC的摄影师用拍中国的方式给他们拍纪念照,构图怎么不舒服怎么来,调色怎么阴间怎么来,拍成傅满洲那样最好。你看他们还有没有玻璃心?

我的其他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中国就算在BBC的镜头里都是戴大斗笠的眯眯眼,我们战胜了新冠疫情,过着正常的生活,我们的经济体系是全球抗疫兵工厂。BBC再阴阳怪气也没法否认中国战胜了疫情,全世界都没法否认中国人民的胜利。只要BBC把这个真相带到了西方,当西方疫情长期迁延,当地民众迟早会觉得什么价值观都不如保命,这时候他们就会思考,为什么他们的社会在疫情面前不如BBC镜头里的中国人。西方的软肋就像房间里的大象,迟早会被所有人意识到。

所以我有一计献给西方,赶紧派人采访零感染的DPRK。这样当地民众对社会的质疑思想还能来的晚一点。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雪中悍刀行》这部作品? 
  如何看待媒体把已成年女嫌疑人称为「女孩」「姑娘」的行为? 
  如何看待韩国海军开火示警“逼退”中国渔政船? 
  如何看待知乎用户 @魑魅魍魉 (现名为真实X虚构)的言论「古希腊,古埃及不存在」? 
  如何评价王尼玛? 
  日媒报道「日本近海发现大量类似沙丁鱼的小鱼尸体漂浮在海面上」,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看到高考200分然后嫁给富二代的表姐,再看看即将硕士毕业的我觉得心态失衡怎么办? 
  普通人如何辨别新闻的真伪? 
  如何评价《魔法少女小圆》中的晓美焰(暁美 ほむら)? 
  如何看待 BBC 被发现报道武汉时恶意使用滤镜「确有其事」? 

前一个讨论
你喜欢的「市井小巷」是什么样子的?
下一个讨论
2021年,你有怎样的5年计划或目标?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