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太大,但是其实很有意思。顺便谈几个小问题。
先说一点最基本的:战争中的战列舰有哪些。
上表是所有大战以后入役(必须“入役”,因为条约原因种种,下单或者开工不计在内)的重炮主力舰(前无畏,德意志级,重炮舰或者其他岸防舰艇不计在内)。第一栏是已经被改装,拆卸到无法作为重炮舰使用的舰艇。比如铁公爵被解除了武装,犹他成为了靶舰,这些是需要极其庞大的工程才能重新作为主力舰服役的,不应该和其他舰艇视为同类。第二栏是老式主力舰,孤拔级也被视为其中(虽然作为训练舰使用,但是和间战中3BS一样,这些舰艇没有被解除武装,可以重新投入一线战斗)。第三栏是大七。第四栏是新式战列舰。
很明显能看出来,战争中的“战列舰”队是有巨大的断层的。这种断层既是纵向的(技术上),也是横向的(国家间)。
纵向来看,就舰队构成而言;大战后的重炮主力舰队,前条约时代的破烂(43艘)占绝对多数,剩下大多数是新式战列舰(29艘),最后一小部分是大七(7艘)。
这个构成非常有意思。所有的破铜烂铁几乎都是大战中或者战后初年完工的舰艇。这些舰艇经历了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改造,从厌战或者加富尔这样的机器翻新到孤拔这样的光学设备小更新不等。但是其舰体基本结构仍然保持了大战设计。相比之下,大七代表的是20年代的G3,N3,天城,列克星敦这批工程技术结晶被刀掉后的遗产。是血统纯正的间战舰体,融合了大战经验和战后新的设计理念。最后的“条约/后条约”战列舰则是非常明显的“备战”舰艇。既包括KGV(嘴炮狮和前卫)这样的应急品,也包括某不愿透露姓名的男人浪漫决战兵器。这些舰艇是30年代后期新战略形势的产物,又代表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她们有一些新的技术进步,比如KGV相比于纳尔逊的稳定性;但是并不代表着线性递进关系。
当然这样计数只能体现故事的一面。一方面比如3BS这样的其他间战中很重要但是没有进入大战的舰艇被完全无视了;另一方面蒙大拿或者狮这样没有完工的舰艇无法被考虑在内。如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在43年-44年间,新式战舰在USN战列舰队中开始占据多数。RN在44-45年通过下线老式战列舰让新舰占据主导。当然IJN直到作古都没有让后条约战列舰成为过舰队多数。法意这样规模更小一点的舰队更新起来速度快一些,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也从没有完成更迭。讽刺的是,唯一主力舰队中“新式战列舰”从头到尾占据多数的是战后一艘无畏舰也没有留下的德国海军。这是后话。与新式舰艇相比,大多数破烂的第一特点是慢且防护弃疗,除了RN甚至没有15寸炮。有趣的是条约同时砍死了任何万吨重巡以上的大型巡洋舰。于是即便是破烂也能够确保摧毁任何下位舰艇,于是反而可以送去护航,这也是后话了。
横向来看更明显一点。具体来说,美英日三个主要海军国明显和法意(德)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断层。海军条约不同的限制和此前大战中遗产的众寡,海军工业的情况都在主力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以破铜烂铁为例,RN老式战列舰清一色是15寸炮舰,USN和IJN为14寸主力舰,而法舰则为12寸炮舰。以造修能力为例,盟军在41年底到42年初就有至少12艘战列舰被逐出战斗,而IJN从生到死也只拥有过12艘无畏舰。
这里纯舰艇数量的计数尤其被舰艇设计的选择放大了。KGV甚至南达对大和都只能造成有限的威胁。但是IJN订购2艘大和的同期RN订购了那一套著名的“6艘航母9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这样净数量的差距就更加明显。就像Heer的超级坦克一样。“数量上更少”的一方为了弥补数量差距,就会选择更强的单兵武器,反过来数量差距就更明显。我对大和或者豹子这样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产品没有太大的意见也是因为如此。如果没有大和,没有虎豹,就会有人问“IJN都是14寸破烂,如果造出来大和就好了”;或者“既然被T-34暴打了,为什么不造出来虎豹呢?”数量和质量的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二选一的问题。而要具体度量。“为了质量究竟牺牲了多少数量”,以及这种牺牲是否值得。不过这是讨论之外的内容了。
另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是轴心国对空武器普遍有问题。盟军战争后期获得的大量厄利空/博福斯和全面电子设备升级意味着盟军主力舰在泛用性和对空能力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当然这就和讨论无关了。
所以,说舰队构成是为了什么——
显然战列舰作为一个舰种在战争中的价值是无比巨大的话题。从Marder到Brown到Friedman从不同角度给出过或多或少的“总结”,但是很少有一把全揽的情况出现。之所以重新把舰队构成数一下,是要在下面简单说说几个常见问题。
1,战列舰缺少战果,所以“过时”了。
这种说法或许有一点道理,但是过度简化了问题。
坊间传说有云:战争中极少出现主力舰对射。而米尔斯克比尔,塔兰托,珍珠港和战争最后盟军对日本沿岸的空袭中舰载机频繁将战列舰瘫痪。在马来亚海战中则证明载机可以独立击沉机动中的主力舰。所以战列舰作为一种技术兵器“失去了其价值”。
首先,“缺少主力舰交火”本身就是不成立的。除印度洋外,几乎所有主要战区都爆发过炮舰交火。英法主力舰在北海和德舰屡次交手,在GIUK和北大西洋出现了丹麦海峡和俾斯麦的最后一战。在地中海舰队,在南太平洋,在菲律宾海,在北方航路——主力舰对射的情况并不少,而且战果并不少。
其次,即便是真的认为主力舰交火较少,缺乏战果。这一点更多的是被间战中的国际环境决定的: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战列舰的数量已经远远没有一战时那么多了。而这一点是海军条约决定的。如果IJN完成了八八舰队,如果RN没有在20和30年代两次腰斩战列舰队的规模——“主力舰交火还会这么少吗?”即便是真的有2到3艘航母在编队中行动,1到2个整编的战列舰队真的可以在载机舰的空袭中被彻底摧毁吗?菲律宾海战不会重演吗?
这一点还可以继续再想得深一些:如果Z计划可以提前启动并且完成,英德真的不会在北海再次爆发更大规模的舰队交火吗?相比起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主力舰的数量不单单是变少了,而且变得极不平均。这一点直接导致了轴心国,尤其是德意,在一些风险较大的环境下选择放弃交火。如果双方实力更加接近,沙恩霍斯特会不会和复仇号在大西洋上交火呢?挪威海岸边会不会有德舰拦截战巡分队呢?意大利舰队是否会在斯巴提分托角和英军决战到底呢?
答案是不一定。日德兰中德舰数量远多于挪威战役时的数量,也没有选择决定性交火,这是因为战术决策背后有这样那样更多的因素需要考虑。但是如果仅仅把缺乏主力舰交火归结于主力舰的航速等技术问题,那就是在过度简化问题。主力舰交火的多少与间战期间条约的限制和交战双方实力的不平衡有密切的关系,并不是战列舰本身能够决定的。
2,战列舰队的战果“不及航母”,所以重炮主力舰被载机舰“取代”了。
同样,这种说法过度简化了问题。
首先,这里应该明确一点。打击敌方舰队并不是载机舰的唯一任务。载机舰同时肩负着舰队防空,舰队指挥和定位侦查的任务等等。在这一点上重炮舰的任务更加单一一些。当然重炮主力舰也需要承担舰队指挥,防空等等任务。但是应该说重炮舰的最核心价值仍然是在炮战中取胜。
而这里要比较的并不是载机舰的“多功能性”和炮舰的“多功能性”。
载机舰编入战斗舰队是大战中大舰队就已经有的惯例。皇家方舟这样的水上飞机母舰参与了舰队行动中的搜索任务。日后航母出现后,百眼巨人也参与了大舰队的多次行动。但是此时载机舰并没有取代重炮主力舰成为舰队打击的主要手段。换句话说,如果载机舰“取代”了主力炮舰,那么载机舰必须能够执行重炮主力舰最核心的任务:决定性地摧毁敌方舰队。
大战期间,载机舰和航空兵是尚且无法执行这个职能的。
之前引用过一次,这里让我来再次引用一下UK内阁文件记录66-67-7的总结:
“在一支均衡的舰队中包含战列舰的原因是战列舰可以携带许多重炮和大量的弹药,可以进行最重的炮击,并且无视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或者光暗持续性进行炮击。这种潜力比起承受重炮打击的能力更加重要··· ···”
“···战列舰可以装备强大的防空火力,提供比其他任何舰艇更多的对空防御,来保护自己和随行舰艇。”
“航空兵鼓吹者希望我国不建造任何主力舰(尽管其他强国仍然会建造主力舰)。如果他们的理论被证明是成立的,我们不过浪费了金钱。如果他们的理论是不成立的,我们却付诸实践,则会失去整个帝国。”
在战争期间,航母无法保证完全替代战列舰的炮击能力。首先,收放舰载机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打击力量起飞集合意味着正常战斗机掩护受到干扰。而在敌方率先打击面前,航母比战列舰更加脆弱。这里还有舰载机数量问题。以及最关键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情况对载机的影响。
之前已经表述过了。战列舰队的缺乏战果并不是主力舰本身的技术因素决定的,而是实力对比和战略形势导致的。航母在这一点上确实更加容易促成战斗的爆发:载机舰的打击范围更远。在定位敌舰后,只要有足够的载机和放飞的窗口,就可以进行打击,无需主力舰拉近距离的时间。从这一点上来说,载机舰更大的打击范围确实“更容易取得战果”。但是同样要注意载机舰的战果部分是因为轴心国缺乏载机舰的结果。德意完全没有可运作的舰载航空兵,依靠IJN在整个印度洋-太平洋战场部署航空兵是不现实的。
说回来,在导弹,喷气式飞机和设备继续进步的今天。航母或许有更强的持续性打击能力。但是在战争期间并非如此。重炮舰是炮战中决定性的要素。除非彻底放弃炮战中的最终优势,否则放弃炮舰是不现实的。
3,战列舰的“消亡”
如果将战列舰视为“以重炮作为主要武器的舰艇”——则战列舰随舰载重炮一样走向了消亡。在42年RN还可以拒绝将前卫改造成航母的建议,45年还可以辩论是否要完成狮级,但是在82年福克兰的时候,战列舰早已经不见了踪影。USN的衣阿华或许还有谢幕演出,但是那也远不是必须了。
一种舰艇的消亡源于其地位被替代。如果一种舰艇,所有的职能,都能被其他舰艇取代——那么自然就没有存在的价值。重炮主力舰在冷战后期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防御敌方打击”依靠的是舰载机,反导系统。而打击敌军需要的是远程鱼雷,导弹。索敌需要的是载机和雷达。舰队指挥也可以由其他舰艇承担。除了普通驱护舰无法承担,又不适合使用导弹的炮击外,战列舰字面意义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但是如果将战列舰视为一种“积极主动威胁摧毁敌军舰队,同时有对岸威胁能力”的主力舰。那么当代的舰队潜艇扮演的是完全一样的角色。舰队潜艇甚至直接在使用传统意义上分配给战列舰的舰名。她们是战列舰的2.0版本——反舰导弹,鱼雷和巡航导弹替代了重炮打击海陆目标;位于水下行动和高航速替代了装甲提供了保护。
从这个角度看,战列舰并不是因为载机舰而消亡的。至少不是完全是。
战列舰的消亡是其基本职责被一点点剥离的过程。费舍尔在HMS Unsinkable里面准确地提到了战列舰防御能力的消亡:没有鱼雷无法击沉的战列舰。即便是几十年后防雷系统进步了许多的新式战列舰,也无法避免进水,航速下降。需要大量的维修工程。鱼雷的进步意味着战列舰“无法被击沉”的防御能力不复存在。“战列舰死了,战列舰万岁。”
载机舰进一步剥离了战列舰相当一部分进行打击的能力。从舰问5到舰问9,随着载机的进步和载机舰运用的进步,舰载机拥有了越来越强的打击能力,并且在战争中得到了证实认可,尤其是提尔皮茨被兰开斯特瘫痪后,内阁几乎完全认可了这一点,这是后话。
导弹的出现,尤其是导弹取代舰炮成为了主要的反舰/防空武器这一点,就是战列舰消亡的最后一部分。至此,战列舰不再有出众的防御能力,不再提供无法替代的防空能力,也不再提供无法取代的反舰甚至炮击能力。性价比不再成立。于是被其他舰艇取代。
如果说二战中航空兵得到了超乎预料的发展机会,出现了技术跃进。重炮主力舰则处于海军假日后最低谷的时期,因为数量的下降和不平衡很难以获得真正的较量机会。而最关键的是,战争中资源的紧张意味着昂贵的主力舰队很难被重新扩充回到大战时的水平,也就失去了谢幕前最后一次表现的机会。
如何评价二战中的战列舰?
这个问题不适合我来回答。引用Brown对RN主力舰的评价更合适一点:
“It just works.”
哦,不对,这是Todd,应该是下面这句话:
“BUT IT WON'T LIE 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