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在看南太平洋空中战争卷二,简单写几句。
进攻最佳的时间点是42年2月到4月间,这一点无需多说。此时盟军在各个战区都缺乏预备力量,对东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域的掌控也最弱。然而武装入侵的计划在3月中已被基本上否决掉了。
通过海上行动孤立澳新地区的窗口持续到8月或者次年初。4月,印度洋掠袭结束,东方舰队稳定了西印度洋局势。5月,珊瑚岛海战,南下计划受挫。(6月中途岛,11月马达加斯加)至此孤立澳新也不再可能。
11月,阿拉曼,8集在埃及站稳脚跟。11月底,斯大林格勒陷入僵局,在两伊的9集不再急需增援。次年2月,瓜岛战役结束。武装入侵从各个角度上都彻底失去可能。
空袭战持续到43年底被叫停。
换言之,考虑到IJA的态度和战局变换,42年澳大利亚实际上基本没有遭到入侵可能。虽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澳新在工业,军事实力和潜力上无法和UK,加拿大或者印度这样帝国第一梯队的成员对比;其相当大的一部分意义是作为南太地区的舰队/航空兵基地。除非IJN和IJA完全由只懂得向前推进的傻瓜组成,否则很容易意识到澳洲既不是世界的中心也不是下一步进攻的唯一选择。
直接进攻澳新地区意味着极大的军事投入。而相比之下,其他战区有太多可以选择的目标了。对盟军意义更大,守备力量更弱,距离更近,当地支持更充分的缅甸地区是主攻方向。即便是最终计划攻取澳新,也无需拉开战线进行全面武装入侵。如果锡兰,斐济甚至马达加斯加这样的关键岛屿可以支持舰队运行(如果瓜岛可以持续性运行航空掩护),澳新事实上也会处于孤立状态。考虑到缅甸战役后期IJA/IJN已经无法控制盟军潜艇和航空兵的活动输掉了消耗战,田中老爷仗义执言地反对开拓澳新战区是明智的。
2年来的空中拉锯战中,IJNAF表现尚可。RAAF和RNZAF的战斗机编队在出勤率与欧洲战场相仿的条件下,其战果远低于欧洲战区。RAAF的喷火机队在2年中空袭的损失位于百分之十二左右,相比之下IJNAF的损失只有百分之五,和同期USNAF造成的损失相仿。考虑到其任务的特殊性,这一点表现是很好的。日空的问题是无法持续性瘫痪澳新航空设施——尽管IJNAF此时拥有同期最高的水平对舰轰炸战果,在2月,6-9月之外,澳新航空设施基本上只受到了有限度的影响。无论击落数字如何,如果无法达成战役目标,就没有意义。RAAF糟糕的瞄准就不说了。Michael Claringbould, Peter Ingman的《南太平洋空中战争》系列和Anthony Cooper的《第一中队》反复嘲讽过了。RAAF的DSO,Peter Jeffery直白了当的说对其战斗机队瞄准技术“不抱希望”,评价手下是“exceptionally bad gunnery”。英美澳之间的博弈进一步影响了精锐机队和更多远距离装备的部署,拉胯程度只高不低。
强烈建议直接阅读South Pacific Air War系列。
总之,这种威胁更多的是站在澳新尤其是澳大利亚的角度上去的描述的。在各个战区纷纷崩溃,敌军在各个战线上势不可挡的环境下,日军在马来亚-印尼-新几内亚一线的胜利离澳新本土实在是太近了,公众自然而然地对本土防卫缺乏信心。2月的达尔文掠袭对此有增无减。再加上日军宣传战役和本土动员营造的氛围,入侵传闻当然与日俱增。但是冷静审视来看的话,这种恐慌更多的是公众层面上的恐慌。事实上大规模海上袭击在40年代里很少有好下场。即便是挪威或者马来亚/新加坡这样早期成功的战役,也往往意味着大批部队被牵制在当地,最终在无法有效掌控周围海域后被分割封锁遭受惨重损失。听起来有点老套,但是有句话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海军舰队在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造船工业和世界上第一和第二大的商船舰队的支持下才在43年登陆了西西里/44年登陆了法国。”认为随随便便就可以登录远方建立补给线的是无视英美在护航舰队/登陆舰队产能分配上的万年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