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口车厘子超市里卖的比本地草莓便宜
不过其实还是比美国卖的贵,应该还有不小的降价空间。
今年整体价格低,是因为外迎丰年内需疲软的大环境。
前几天的降价潮,纯粹是早期船运货到港,商人囤积压货等着年前涨价,结果形势不妙屯不住了,翻车抛售回笼资金。
注意看可以发现,那段时间“实现车厘子自由”买到的便宜车厘子都不怎么新鲜。
而且一批车厘子检测阳性就把整个行业吓得战战兢兢,铺天盖地的文宣都怼脸了。
我举个例子——火龙果。
越南长期是火龙果的重要产地,2016年该国火龙果出口收入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收入的36.1%;中国又是越南火龙果的第一大市场,占其出口份额的80%。
我印象中大概十年前火龙果还是很贵的,加上个头大又吃秤,一般人压根吃不起;但国内商家和种植户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市场,于是乎短短10年时间里,我国火龙果种植面积暴增至80-100万亩,已经超过了越南(约75万亩),并且种植效果大致是这样的——
这两张图片均来自广西隆安县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该县从2014年起开始规模化种植火龙果,到2019年,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6.2万亩(且大多是类似图上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火龙果鲜果总销售额达9.2亿元。也就是说,仅仅隆安一个县,其火龙果种植面积就接近越南全国的1/10。
而隆安只是一个仅有42万人口的小县城(越南人口已接近1亿),2020年5月才该县才刚刚脱贫。
现在,国产火龙果的产量、品质已经逐步碾压越南,不仅国内市场上火龙果价格明显下降,越南多数产地的火龙果收购价格也被中国商家控制。
实际上,基于中国的科技、经济等方面实力,能在农业方面与我们一较高下的实际上也只剩下“灯塔”国了——
绝大多数农产品,只要在国内卖得好、有市场,国人立马就会想方设法大面积种植/养殖;如果土地/气候等不适合种植/养殖,那就改良品种或采用温室、大棚等各种技术;再不行就直接到原产国投资,这几年来东南亚很多国家的香蕉园其实都是国人投资建设的。
车厘子(所谓“欧洲樱桃”)也一样,近年来我国山东、辽宁、河南、湖北、四川、山西等地已有车厘子果树的引种,形成了多品种的中国大樱桃,已具有相当产能规模,品味、质量与国外相当。虽然目前车厘子本土化种植仍面临不少困难,但相信财大气粗的农产品供应商迟早能解决,届时就是车厘子价格真正跳水的时候了。
多说一句,我国农产品跟日本、欧洲的差距主要不在于技术、产量方面,而在营销手段(其他方面也有类似)。这些国家的农产品经常以高端、贵族、高科技、原生态等姿态出现,以各种花式营销手段让中国消费者心甘情愿花大价钱去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比解决车厘子本土化种植技术难题要简单。
我初见车厘子的感觉是这样的:
这分明就是大点儿的樱桃。如果非要给它另起一个“车厘子”的名字的话,那只能是因为它是个舶来品的名字。
吃了一个之后感觉是这样的:
口感确实跟樱桃不一样。车厘子果肉较紧,甚至有一种比较“柴”的感觉(抱歉,有点词穷,大家尽量理解吧),口感其实不算好。而且车厘子甜度偏高,有点腻甜。二者相结合,让车厘子口感缺乏回味。
相较之下,樱桃不但甜度适中,而且酸甜搭配,味觉层次丰富。并且樱桃果肉坚实,但入口软滑,口感非常惬意。至少从我的个人偏好来看,完胜车厘子。
对于不喜欢酸甜口的人来说,他也有很多其他品种可选,因为樱桃的品种非常丰富。而这一点,个人认为也是樱桃的一大优点。
所以,说实话我一直不太理解,为啥车厘子会卖的比樱桃贵。
就是。欧、亚、美都有樱桃。“车厘子”是香港的英译。樱桃在低纬度,结果又小又少。所以岭南吃到的樱桃多为舶来品。他们根据 cherries 英译成“车厘子”。就像他们把草莓叫“士多啤梨”,从 strawberry 一个道理。当年为了炒作樱桃,硬说“车厘子”不是樱桃,也是滑稽。巴拿马香蕉还是香蕉,不是新物种“白奶奶”。
降价是因为供需都出了毛病。瘟疫后消费者穷了,需求减少。中外农民看到这里樱桃价格暴涨都想挤进来赚一笔,供给过剩。
十几年前带车去烟台分公司办事
分公司同事送了两箱大樱桃
回来路上,我一边和司机唠嗑,一边干掉了一箱... ...
后来看到所谓进口车厘子的时候
很纳闷,
这特么的和烟台(大连)的大樱桃有什么区别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