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辉瑞疫苗实际有效率仅有 29% 吗?如果是真的,对欧美有什么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以说这些疑似病例都进行核酸检测了么?检测了几遍?

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我疫苗组出现疑似病例,但我不对他进行核酸检测,不检测自然他永远都是疑似病例,永远无法确诊。比如朝鲜就是这样,疑似病例都上万了确诊还是0,当然朝鲜也有检测能力的问题在里面。(朝鲜这个仔细查了一下也可能是韩国谣言,来源貌似是一个叫nknews的网站)

稍微复杂一点的方法是使用错误率,尤其是假阴性高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这个方法和“不检测就没有确诊”相比,比较隐蔽,比如印度就是这么做的。

印度11月有个去武汉的包机,一检测发现飞机上有好几十个患者,但是回去问印度,印度表示这些人在印度检测都是核酸抗体双阴,当然我国也不含糊,立马暂停了所有印度人的入境。


user avatar   zhuangshili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搬砖忙的一笔,本来真不想写这个问题的,但是陆陆续续有好几位朋友让我说说,我就简单说几句。

1. 我很早就知道Peter Doshi,我在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过他。他发的这个地方(BMJ opinion)算是一个博客,并不代表BMJ的立场,也不能算是科研论文,他发的文章本质上来说跟你在知乎上吹水是一个级别的。 你如果感兴趣的话,还能在BMJ opinion上查到他之前写的很多文章


2. 我看到一些回答是关于Peter Doshi这个人的讨论。Peter Doshi确实是美国著名的反疫苗人士(他以前就一直抨击流感疫苗),但他也是马里兰大学药学院的副教授(虽然并非医药或者免疫背景)。

我还是那个立场,无论一个人之前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与他这次观点是否正确是两码事,我支持各种观点的自由表达,只要有理有据。


3. 回到他的观点,这个计算方式是错的。

在辉瑞提交给FDA的原始报告中是这么说的「Among 3410 total cases of suspected but unconfirmed COVID-19 in the overall study population, 1594 occurred in the vaccine group vs. 1816 in the placebo group. 」

这三千多人并不是没做核酸检测,而是核酸检测未确诊(阴性),但Peter Doshi认为既然有症状则有可能是核酸检测出现了假阴性。而假定三千多人中大部分是假阴性,那么疫苗的有效性就会显著降低(他的原话:If many or most of these suspected cases were in people who had a false negative PCR test result, this would dramatically decrease vaccine efficacy)。


【在辉瑞146页的临床试验方案当中,有明确提到什么时候要做核酸检测。下面内容是自动翻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原文。

P55:在参与者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将通过监测COVID-19潜在病例来评估其疗效。如果参与者在任何时候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见8.13节),在本研究中,他或她将被视为可能患有COVID-19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应与现场联系,应进行亲自或远程健康访问,并应按照SoA的规定进行评估。评估将包括鼻(中鼻甲)拭子,将在中心实验室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试,以检测SARS-CoV-2。

P94:如果研究人员认为症状更有可能是疫苗反应的,但要求参与者证明他们是SARS-CoV-2阴性,则可进行局部SARS-CoV-2检测。如果阳性,应将症状记录为潜在的COVID-19疾病;如果没有,则应将症状记录为AEs。】


所以如果按照Doshi采取的最极端的算法,这三千多疑似感染者都视为假阴性(他们确实接种了疫苗/安慰剂并且接种后感染了新冠病毒并出现症状但核酸检测都是假阴性),那么确实可以计算出疫苗有效率只有19%~29%。


但这种计算方法是不被认可的,任何一个新冠疫苗的独立评审委员会都不会采取这种算法。如何计算有效性是非常审慎的一个问题,辉瑞/biontech的数据披露已经非常详细了,这些数据也在FDA经过公开而全面的审核。

疫苗的有效率证据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证据之间是环环相扣的。越是推翻过去认知的判断,越需要更加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当然Peter Doshi的一个诉求是有道理的,就是让辉瑞/biontech公开原始数据,我认为这点应当予以支持。目前的数据已经非常全面了,对于大众评价一款疫苗已经绰绰有余。但是对于同行审议来说,只有接触到最原始的试验数据,才能更好地分析疫苗的优劣。


user avatar   zhbw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人的计算方式挺莫名其妙的。

不太懂医学,尝试根据数据粗略计算一下,如果有误请指正

原始数据是对照组21728人,其中162人阳性,1816人有症状;实验组(疫苗组)21720人,8人阳性,1594人有症状。

  • 设疫苗的有效率是X。

然后做三个合理假设:

  • 假设样本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两组被试者的感染率是相等的,设为Y。
  • 如果注射疫苗对于PCR检测的准确性没有影响(存疑,我不确定),那么两组中的被感染者被发现阳性的几率是相等的,设为Z。(或者说假阴性率是1-Z,有1-Z的人PCR阴性,实际阳性)
  • 假设没有假阳性的情况,即,PCR阳性的人实际都是阳性。

于是,

  • 实验组:21720×Y×(1-X)×Z = 8,
  • 对照组:21728×Y×Z=162。

可以算出X还是95%,和有症状人数、感染率、假阴性率都无关。换句话说,哪怕有症状样本中有很多阳性者,疫苗有效率还是95%。


那么为什么和原作者结论不同呢?

我们看一下按照他的假设,有症状的皆为假阴性,那么可以算出实验组的Z是0.5%,对照组的是8.2%,有很显著的偏差,这和”注射疫苗对于PCR检测的准确性没有影响“的假设是矛盾的。


另外,很多回答认为实际有效率介于29和95之间。他们的错误在于,默认了两组的有症状者中阳性者的比例是相等的,但实际上疫苗的存在影响了这个比例,使他们不再相等了。正确的做法是用PCR阳性者数量反推。


user avatar   tntt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写在回答之前,麻烦把efficacy翻译成保护效力,疫苗里efficacy一般不叫有效性或有效率)

估计中国人对“疑似病例”四个字还是非常敏感的,想去年此时,武汉的疑似病例蹭蹭涨,因为核酸试剂盒的产能不够、当时的敏感度特异度也不够,大量的疑似病例被放回家,无法确诊。似乎在经历过那个时期的我们看来,“疑似病例”就大概率是“确诊病例”没跑了。

在妄下判断之前,我们先得思考,这里这位“副主编”质疑的“疑似病例”是不是我们国人害怕的那个疑似病例。根据卫健委的诊疗方案,在没有实验室依据和流行病学依据的情况下,疑似病例除了临床症状,同时应满足符合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也就是胸片或者胸部CT的表现要像新冠。所以,我们中国的疑似病例哪怕核酸假阴性,基本上也很有把握去确诊,因为有影像学这一条。

那么,在BioNTech(你们辉瑞辉瑞的叫对人家复星很不公平诶,人家和辉瑞一样都是代理商对不对...)的Phase 2/3研究里,疑似病例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呢?

我首先查阅了一下当时Pfizer交FDA 的Briefing Document,“Vaccines and Related Biological Products Advisory Committee Meeting December 10, 2020,Pfizer-BioNTech COVID-19 Vaccine”,“副主编”质疑的那段话即节选自这份文件,原文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疑似病例”的措辞是“suspected COVID-19 case"。于是我回头检索了他们Phase2/3期研究的full protocol (12月跟着文章<PMID: 33301246>一起在新英格兰发表的),整篇文件没有suspected case这种措辞,倒是有potential COVID-19 cases的这种措辞。我前后撸了一遍protocol,确定protocol里的potential case就是交FDA文件的suspected case。

那么我们继续看protocol里potential case的定义。原文说,任何时候,如果受试者发生了”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发热、新发咳嗽或咳嗽加重、新发气促或气促加重、寒战、新发肌痛或肌痛加重、新发味觉或嗅觉消失、咽痛、腹泻、呕吐、乏力等症状),那么他们就会被认为是potential case,需要立即联系研究中心,采集中鼻甲鼻拭子用于分子学的SARS-CoV-2检测,如果有上述临床症状之一加上分子学检查确认的SARS-CoV-2阳性,即可确诊COVID-19 case。

至此我们搞清楚了,他们研究的”疑似病例“是没有影像学诊断的,也就是单凭症状在“疑似”。

那么问题来了,做疫苗的都知道,如果每次疫苗接种后7或14天(有的监管,比如中国的CDE,对某些种类的疫苗要求14天)内发生发热、疲乏、肌痛等流感样症状和接种部位红肿等局部症状,这些叫疫苗的reactogenicity (反应原性),是跟疫苗接种有关的,多见于接种后三天内,一般每次疫苗接种后,我们都会被监管要求观察疫苗的反应原性7/14天,这期间发生的流感样症状大概率是疫苗的反应原性所致,是需要研究者的判断和实验室诊断去鉴别的。

所以真正可能指向COVID-19 case的疑似病例是需要除外上述这段时间的。看FDA briefing document的原文,他们给出了这段时间高度怀疑是反应原性症状的case例数,疫苗组409例,安慰剂组287例,减去这些,疫苗组剩下的疑似病例是1185例,安慰剂组是1529例,除以疫苗组的接种人数21720,发生率5.45%,安慰剂组的接种人数21728,发生率7.04%,在万人的base上,这点差异其实蛮小的,不一定有统计学意义(我没看到统计学的数据)。

暂且不管这两个数字的差距是不是显著,这疫苗组5.45%和安慰剂组7.04%有上呼吸道症状,但核酸检测阴性的人群,他们有没有可能就是COVID-19的case但是鼻拭子PCR假阴性了?

当然有可能。

他们是不是被随意排除了?他们的存在就被Pfizer抹掉了?

怎么可能……

根据研究方案,此类受试者除了起病后三天内测核酸,起病后28-35天还有一次访视,这一次访视还需要抽血做immunogenicity(免疫原性)的检测。

至此,到底有没有感染SARS-CoV-2,到底有没有SARS-CoV-2的中和抗体和结合抗体,就见分晓了……(S抗体和N抗体你们需要分清楚啊亲,真的没测N抗体可以回头测的,20ml血呐,可以做多少ELISA……血没有这么快扔掉的)

事实上,这些上呼吸道感染且病原检测阴性的case里,只有两例是SAE,但都被DMC(独立于研究团队的外部专家)判定为非COVID-19 case,具体如下:

第一例胸部影像学没有改变,第二例有胸部影像学变化,但连续数次核酸阴性。我个人认为,第二例不排除真的是COVID-19,但要说所有的感冒样上呼吸道感染全部都是核酸假阴性而被研究团队掩盖的COVID-19 case也太扯了……

至于方案偏离,所有的major PD都要列给监管看的……根本瞒不了。FDA和EMA不是傻子。到时候复星用这个数据加上国内的免疫桥接数据申请中国BLA,所有的原始数据CDE也要看的……到时候CDE真批了你们是不是又要说CDE的屁股坐的歪?

核酸试剂盒(人用的赛佩的、罗氏的、雅培的)不靠谱全部都是假阴性?Pfizer故意掩饰结果骗EUA和BLA?Pfizer和FDA联合骗全世界?请让子弹飞一会……

没有证据就等证据、找证据,说FDA又坏又蠢的,所有的原始数据EMA那还有一份,等权威解读就好。听风就是雨得站队一点意思都没有,全世界的COVID-19疫苗产能都不够,我们应该希望事态朝好的方向发展,期盼着全世界的疫苗够用。

另外,这个副主编感觉不是很懂科学,至少不是很懂疫苗,竟然说出疫苗的保护效力计算应基于疑似病例这种反科学的话……WHO关于新冠疫苗的TPP写的很明白,大流行期间best case建议以prevent SARS-CoV-2感染为标准,base case建议以prevent COVID-19疾病为标准,而COVID-19疾病诊断一定是临床症状加上实验室证据。从来没有哪个疫苗是针对“症状“而不针对病原体的。

回到这个问题本身,如果BioNTech mRNA的三期真的有问题,有人做假,对欧美的影响是:

  1. 他们的疫苗产能缺口会进一步扩大,病毒会继续大流行而得不到控制;
  2. 辉瑞的股票下跌,Moderna和强生的股票上涨;
  3. 反疫苗组织会拿这个说事,继续鼓吹他们的观点,更多的人拒绝接种任何疫苗,除了新冠之外,更多别的疫苗(比如流感嗜血杆菌疫苗)也被家长们拒绝接种,使原本能被群体免疫保护的人群失去保护。

对中国的影响是,复星的股票会跌垮,国药、沃森的股票会涨。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的总结一下这篇blog的想法:

因为辉瑞疫苗保护率的最终结果中只计算了有症状并且核酸阳性的被试,而对照组和控制组分别都有1000多例核酸测试阴性的被试没有被计入,疫苗组发生1594例,安慰剂组发生1816例。所以作者质疑说疫苗的保护率有夸大。

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承认这么一个假设:

核酸检测是一个相对比较准确的筛查手段,核酸检测阳性的人,比核酸检测阴性的人更有可能是新冠患者,并且这种概率相差显著。

那么这个疫苗的实际有效率就不太可能是29%。理由如下:

首先,即便是在美国疫情最严重的现在,对有症状的人进行检测,阳性率也只有几个州超过了20%,而美国的总体阳性率只有13.6%,也就是平均来说PCR检测100个有症状的人,只有13.6个人能够确诊。

而在实验中,这个比例是5%。这个差距可以被两个因素所解释:

  1. 疫苗是志愿加入,不是随机挑选被试。那么志愿加入试验的人,对科学会相对比较尊重——至少那些敌视疫苗,反对疫苗的人不太可能会报名加入。而这部分人对自己的保护会比普通的美国人样本好一些。
  2. 美国普测的PCR受制于自愿性和测试的可得性,但是根据辉瑞三期临床的protocol,辉瑞对于出现症状之后的测试还是很及时的,相当于只要有症状就能够得到测试,这也会显著的降低阳性率。

「疫苗组发生1594例,安慰剂组发生1816例」恰恰说明了实验做的不错,这意味着样本的分配足够的随机。疫苗理论上只应该防止「新冠」,对感冒和其他风吹草动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而症状本来就应该是非常普遍的,所以双方「有症状但是PCR阴性」的比例,不应该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有很大的区别反而可能说明是实验的设计,包括样本的随机性可能出问题了。

其次,假阴是一定存在的。无论是政府测试,还是辉瑞测试。但是保护率的计算,恰恰可以过滤掉假阴所带来的误差,最后的估计依然是无偏的,只不过方差会变大。

保护率的计算方式是:

辉瑞的95%就是这么计算出来的。因为实验是双盲的,所以没有道理认为辉瑞会刻意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采取「差异化测试」——有意识的抬高接种组,或者压低对照组的测试标准。

那么把发病率同时乘以一个(1+P(测试阴性|阳性)),比如对照组发病率增加了20%,而接种组同时也增加了20%,那么上下抵消之后,保护率是不变的,唯一变化的是因为「PCR不准,有假阴性存在」,而导致这个结果的置信区间发生了变化。

所以,如果承认「核酸检测总体是比较有效的检测新冠的手段」,那么就很难出现保护率29%的情况,假阴性改变的只是95.4%这个比例的上下限。

原blog所提到的公布原始数据,这一点我是支持的,如果有更多更透明的数据摆在大家面前,从专业的角度所提出的质疑会更少一些。比如 @六只正在飞的羊 这位知友在评论区提到的,因为注射真疫苗而导致的病毒复制更慢,从而导致假阴性率在对照组和接种组发生变化,这就会影响到保护率的计算了。


我觉得文中已经说的很详细了,我看了一些回复,大概理解争论点在什么地方,那我就再解释一下测试的敏感性(存在阳性检测出阴性的情况)为什么不影响有效率,只影响方差。

首先,把所有的unconfirmed case取一个比例说漏检,是肯定不对的。首先所有人都过了一遍核酸,不存在漏检,并且两个组有明显的treatment不同。

有人质疑说,核酸假阴会显著的影响有效率。假阴有很多来源,比如说测试本身的敏感度,比如说来自于操作不标准。这里和测试本身性质相关的,就是给定一个人是阳性,测出是阴性的概率 P(测试阴性|阳性)。

这个东西是「测试」本身的性质,是测试误差的一部分。而随机双盲,基本上保证了「测试」这个操作对两个组是一样的。

假如说,两个组各1000个人,接种组有9个confirmed case,对照组有90个confirmed case。

直接计算保护率 ,疫苗的保护是90%。

现在考虑到检测手段的误差是10%,也就是每10个人真阳,只能测出来9个。那么显然接种组真实的confirmed case期望值是10个,而对照组是100个。

结果是不变的。

很多人计算的方法是直接从unconfirmed case里面取一个固定比例,然后得出有效率不断下降。这个隐含的假设是「在两个组里面有症状而检测为阴性,其具有相同的概率为阳性」。这个假设是非常非常强的,并且假设里面就隐含着「疫苗无效」的假设,这样是套套逻辑,算法就不对啊。

我们把疫苗换成防护服可能更直观一些:

给定同样的检测方法,当一个人每天都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头疼发烧之后你检测他为新冠阴性然后错检的概率,和一个人大大咧咧什么都不保护,头疼发烧之后你检测他为新冠阴性然后错检的概率能一样么?条件概率和无条件概率是有区别的。

能发生这种情况,只有疫苗效果非常弱才行。而如果疫苗真的无效,按照我们正常的保护率算法,这个保护率也应该相当低才对。


最后还有一点,很多人担忧的「无症状」,现在的数据不足以支持对这个进行充分的讨论,那就是另外开辟新战场了。或许在未来,经过实验之后辉瑞可能还会公布一个「阻止传播」的保护率,这个和现在针对case的保护率是不一样的,考虑到疫苗让本来该出症状的人变成无症状的可能性,确实很可能前者要比后者低。

不同的实验设计得到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个94.5%的保护,不是针对「无症状传播者」的。对无症状传播的保护能力,需要类似于「所有人定期无差别的过核酸」的实验设计才能得出结果。


user avatar   hong-zhe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大量热心知友急哄哄指责我只扣帽子不回答问题,估计看到我批判“崇拜权威”就直接和批判“权威”画等号了,唉,理解能力捉急。另外,真想知道为什么这个Peter Doshi是错的,记得往下多翻一点哦,别这么急急忙忙地批判“扣帽子”。

笑死我了,某大V这权威崇拜可真了不得。挂个BMJ的associate editor就把某些不了解行情的人给吓得lol...

Peter Doshi什么人?几十年如一日反疫苗运动啦啦队长,著名“生物医学学分支”——人类学PhD,难怪比FDA、CDC一众专家都“懂”流行病学哈!经常发表一些非同行评议的文章,东拉西扯引用一些数据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分析,然后呼吁这个疫苗不安全、那个疫苗没效果,猜猜正经学术界医药界的有几个会diao他?

传送门到Peter Doshi的黑历史



有些小白一定要问这人类学博士错在哪儿,其实去听一听FDA的panel就知道了,都讨论过,只可惜知乎大V和小白们还整天一惊一乍的....

因为primary endpoint as PCR positive symptomatic cases在两组symptomatic cases当中不会受分组影响也没有correlation,而PCR假阴性和真阳性之间有direct correlation。也就是说只要临床试验操作得当,在两组之间,即使因为某些原因漏检或者有假阴性,和真阳性比例上应该是趋于一致的,疫苗对两个人群的效果理论上也不会有区别(实际操作中很麻烦也没有必要专门区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的评价。FDA更担心的是对降低无症状case的效果是否会与primary endpoint 人群不同,这个倒是暂时无法得知,理论上也不会有太大区别而且其实欧美国家似乎目前并不是特别担心无症状患者传染性。


user avatar   dao-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后我会附上对他整篇文章的翻译,各位自行判断。

类似消息我之前也略有耳闻,不过当时因为是八卦,我觉得自己讲出来会变成我在恶意黑辉瑞疫苗,毕竟我确实立场是支持灭活疫苗的,就没说。

但是现在是外国人都讲了,我觉得我可以说了。

我的观点是这个疫苗的有效率是存疑的,虽然我很早就在说超90%是标题党了,但是29%还是有些「新标题党」的意味——即应该没降低这么多,真实有效性应该是在这两个数字之间吧

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彼得·多西,英国医学杂志的副主编

他在五周前就提出了一些质疑,也就是在他提出后不久,我听说了这些在当时只能称作八卦的信息——因为都是大家闲聊的时候聊到的。

但是最近有更多相关的资料提交到FDA,所以这位副主编就更详细的讲了其中的可疑之处。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都说了什么(斜体字是我的一些解释,可忽略)

存在疑似病例,未确诊

根据FDA关于辉瑞疫苗的报告,“在所有研究人群中,总共有3410例疑似但未确诊的covid-19病例,疫苗组1594例,安慰剂组1816例。”——就是症状类似,但是没有核酸确诊的。

这样估算的话,有效率只有19%。

即使排除了接种后7天内发生的病例(辉瑞疫苗的409例,安慰剂的287例),这应该包括大部分由于短期疫苗反应原性引起的症状,疫苗的有效性仍然很低为29%

彼得称:

  • 这些疑似病例也可能是由感冒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
  • 如果那些经历“疑似covid-19”的患者的临床病程与确诊covid-19基本相同,那么“疑似+确诊covid-19”可能是一个比确诊covid-19更有临床意义的终点。——这样算的话,有效率将在29%-95%之间。
  • 如果确诊病例平均比疑似病例严重,我们依然需要注意,因为重症的发生率影响住院率——这个是评估医疗承受能力。

彼得也解释了,由于疫苗并不是评估是否能阻断传播的(而是评估是否能保护避免感染),因此不评估这些重症发生率也是合理的,这也是评估疫苗缓解大流行真正能力的唯一方法。

这些都需要数据来进行解答,但辉瑞92页的报告并没有提及3410例“疑似covid-19病例”。它也没有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关于Moderna疫苗的报道也没有。唯一的消息来源似乎是FDA对辉瑞疫苗的审查。

辉瑞疫苗的有效性分析排除了371人

在FDA的审查表中,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细节:

371名受试者因“第2次服药后7天或之前的重要方案偏差”而被排除在疗效分析之外。

并且这371人分布并不平衡:疫苗组有311人,安慰剂组有60人。

相比之下,在Moderna的试验中,只有36名参与者被排除在“主要方案偏差”的有效性分析之外——12个疫苗组vs 24个安慰剂组。

在辉瑞的研究中,这些方案的偏差是什么?

为什么在疫苗组中有5倍以上的参与者被排除在外?

FDA的报告并没有说明,辉瑞的报告和期刊出版物也很难发现这些排除的人。

止疼药、退烧药,非盲法,主要终点的裁决委员会

上个月,彼得表达了对使用止疼药、退烧药治疗症状会有混淆作用的担忧。他认为,这些药物可能会掩盖症状,导致covid-19病例未被发现,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为了预防或治疗不良事件而接种了疫苗。——这些是上个月的观点。

然而他们潜在的混淆作用似乎是有限的:

尽管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的人服用这些药物的频率是安慰剂接受者的3-4倍(至少对于辉瑞公司的疫苗来说是如此,Moderna没有明确报道),他们的使用可能集中在疫苗使用后的第一周,用于缓解注射后局部和全身不良事件。
但累积发病率曲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covid-19确诊病例的比率相当稳定,出现症状的日期远远超过给药后一周。

——也就是说,即使用药后掩盖了症状,但是一周后仍然会被发现,所以掩盖效应有限,这是他现在的观点

但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破坏双盲。

疫苗组使用了更多的药物,为担忧出现非官方的“盲法”提供了进一步的理由。鉴于疫苗的反应原性,很难想象参与者和调查人员不能对他们属于哪一组做出有根据的猜测。

试验的主要终点是相对主观的,因此不盲是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然而,FDA和相关公司似乎都没有正式调查这种双盲设计的可靠性,以及它对报告结果的影响。

主要终点的裁决委员会。

彼得对这一点也提出了质疑:

  • 我们对统计covid-19案件的主要事件审判委员会的程序也不够了解?
  • 他们是否对疫苗接种后第一周的抗体数据和患者症状信息一无所知?
  • 他们采用了什么标准?
  • 对于由患者报告结果(covid-19症状)和PCR检测结果组成的主要事件,这样一个委员会是必要的吗?
  • 了解这些委员会的成员也很重要。
  • Moderna已经任命了四名成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都是大学附属的医生——辉瑞公司的协议说,三名辉瑞公司的员工做了这项工作。是的,辉瑞员工。

疫苗对已经感染covid - 19的人的有效性?

Moderna和辉瑞疫苗的临床试验都排除了感染新冠的人,但是整个试验过程中,仍有1125(3.0%)和675(2.2%)的参与者在一开始时被认为是SARS-CoV-2阳性。

疫苗在这些受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没有得到太多关注,但由于许多国家人口中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是“后冠状病毒感染者”,这些数据似乎很重要——尤其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提供疫苗,“不管先前有症状或无症状的SARS-CoV-2感染史”。

此前fda就辉瑞公司的疫苗得出结论,该疫苗的有效性≥92%,对有过SARS-CoV-2感染史的人群“没有特定的安全问题”。

根据我的统计,辉瑞显然在基线时报告了8例SARS-CoV-2阳性的确诊、症状性Covid-19病例(疫苗组1例,安慰剂组7例)和Moderna组1例。

但是,在全球仅记录到大约4至31例再感染的情况下,在数万例的临床试验中,中位随访时间为两个月,在那些感染了SARS-CoV-2的人中,怎么可能有9个covid-19确诊病例?

这代表了有意义的疫苗效力吗? CDC似乎已经认可了这一点。或者是其他什么,比如预防covid-19症状,可能是通过疫苗或使用抑制症状的药物,而与再感染无关?

我们需要原始数据

解决这些试验的许多开放问题需要访问原始试验数据。但目前似乎没有一家公司与任何第三方共享数据。

辉瑞表示,该公司将“应要求”提供数据,并接受审查。这离公开数据还差得远,但至少为公众提供了机会。开放程度尚不清楚,因为研究协议称,辉瑞将在研究完成后24个月才开始提供数据。

Moderna的数据共享声明称,“一旦试验完成,可根据要求提供数据”。这意味着在2022年中后期的某个时候,后续计划为2年。

对于牛津/阿斯利康公司的疫苗来说,情况可能没有什么不同,该公司承诺“当试验完成时”将提供患者水平的数据。俄罗斯Sputnik V疫苗的ClinicalTrials.gov词条表示,目前没有计划分享个人参与者数据。

然而,欧洲药品管理局和加拿大卫生部可能会更早地共享任何授权疫苗的数据。EMA已经承诺“在适当的时候”在其网站上公布辉瑞提交的数据,加拿大卫生部也承诺了这一点。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么大的新闻,还是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这个内容的确有点爆炸,直接将辉瑞的有保护效力降低到了19-29%(个人认为极端了哈),可以说是远低于WHO的50%要求。

核心争议在于:辉瑞把高了2个数量级的“疑似病例”给排除在结果之外了,这引发了争议。

在疫苗组和对照组中,辉瑞公布的是8例和162例确诊。

然而被排除的疑似病例中,分别是1594例和1816例。

所以,

辉瑞选择忽视全部疑似病例,于是保护效力95%,

作者选择纳入全部疑似病例,于是保护效力19-29%。

可能都欠妥,过犹不及吧。

————说说这篇文章————

首先,专业性问题不大(当然某些答主看不起这个副主编,那就没办法了,毕竟知乎卧虎藏龙)

这个内容是来自于英国BMJ期刊的副主编Peter DoshiBMJ期刊是医学的顶刊之一,影响因子相当的高,

所以,某种程度上,副主编应该是不是随口说说,他的言论还是值得关注的。

其次,计算方式

作者的看法是依据目前公开的疫苗部分数据摘要

wojournalpublicationsand around 400 pages of summary data are available in the form ofmultiplereportspresentedbyandtotheFDAprior to the agency’s emergency authorization of each company’s mRNA vaccine.

在辉瑞疫苗的数据中,疫苗组和对照组分别出现了8和162例新冠患者,因此当时辉瑞提出自己的疫苗保护效力很高。

然而,这背后出现了一个很大的bug,那就是,高达3410例有新冠症状的人被排除在外了。

其中,1594例出现在了疫苗组,1816例出现在了对照组。

3410 total cases of suspected, but unconfirmed covid-19 in the overall study population, 1594 occurred in the vaccine group vs. 1816 in the placebo group.”

这些患者的症状符合新冠,当时PCR并没有确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疑似病例(“suspected covid-19”),然而,这些病例被辉瑞直接排除了。

这就有意思了,因为根据目前pcr检测中常见的问题,疑似病例最终确诊的比例并不低,这意味着辉瑞极有可能把大量的真实感染者给排除在结果之外了。

如果这些疑似患者全部被确诊后纳入到辉瑞的总数据中。

那么,最粗略的估计,疫苗保护效力只有19%

A rough estimate of vaccine efficacy against developing covid-19 symptoms, with or without a positive PCR test result, would be a relative risk reduction of 19%

即便排除掉注射后7天内的确诊患者,疫苗的保护效力也只有29%。

Even after removing cases occurring within 7 days of vaccination (409 on Pfizer’s vaccine vs. 287 on placebo),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majority of symptoms due to short-term vaccine reactogenicity, vaccine efficacy remains low: 29%

作者附上了计算办法:

Calculations in this article are as follows:
19% = 1 – (8+1594)/(162+1816);
29% = 1 – (8 + 1594 – 409)/(162 + 1816 – 287). I ignored denominators as they a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

—————如何看待?—————

这个副主编的考虑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医学顶刊副主编的专业性还是不会太差的。

但是辉瑞本身掌握着最全面的数据,且是世界顶级医药公司,理论上也是相当的专业。

所以,最终还是希望辉瑞公布完整数据以方便大家来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目前来看,辉瑞疫苗的保护效力问题的确是一个很争议的事情。

最合理的说法是介于29%-95%之间,这tm跨度也太大了。


所以,怎么看呢?

如果是都按照理想的情况

最高保护效力,得救

最低保护效力,boom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疑似病例而没有pcr结果的问题,这个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年初检测中我们已经摸过这个石头了。

大概有两个因素

1,PCR的问题

比如感染早期,取样方式不合理,检测手段出错。

2,疾病的问题

新冠引发的症状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可能会有很多其他疾病也能引发类似的症状,

鼻病毒、流感病毒、其他冠状病毒、腺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等。


最后,个人还是期望辉瑞的疫苗保护效力高一点。不能为了站队而忽视一切。疫情是全人类的病毒,全世界应该携手去对抗病毒。

此外,这是RNA疫苗第一次获批并大规模在人群中进行尝试,如果一旦成功,将为以后的对抗传染病提供更廉价更快捷的策略。


全文ref

Peter Doshi: Pfizer and Moderna’s “95% effective” vaccines—we need more details and the raw data - The BMJ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急就慌,一慌就乱,一乱就瞎折腾。


user avatar   jiang-rui-j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建议快速进口中国的疫苗

这样有问题还能甩锅

狗头.jpg

真的就是继续死人呗,病毒继续养蛊,直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免疫。

然后美国继续印钞,国外继续印钞,黄金继续飞涨,中国继续出口,还能咋地。

另外别指望他们还钱,估计还不如直接援助呢。。。

输入性通胀步伐加快了、、、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有自媒体转述美国博士文章,称「美国并没有疫情,且2020年前32周死亡率为10年来最低」? 
  如何评价女大学生寒假在津外资工厂打工猝死,连续上工19天12时夜班或15时白班无休,公司称不可能累死? 
  请问图中婴儿所患什么疾病, 其致病因为何? 
  报道称「世卫不建议接种莫德纳新冠疫苗」,是真的吗?实际情况如何? 
  张伯礼称目前「人和病毒共存」时机尚不成熟,实现这一目标需具备哪些条件? 
  是否有证据表明新冠肺炎将大概率导致渐冻症? 
  吸烟有哪些好处? 
  3 月 26 日起上海对重点区域开展核酸筛查,实施全域严格封控管理,后续防控还需注意哪些方面? 
  1 月 13 日广东中山市报告 1 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个案,目前情况如何? 
  吃药为什么要一天二或三次,吃几天,而不是一次性吃完? 

前一个讨论
庄祖宜受到的算不算网络暴力,大家是在国家层次上仇视她,还是她作为一个“中国人”嫁给了美国人?
下一个讨论
中国直接抛出1.1万亿美国国债能否击穿美元?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