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开年,比特币赚足了眼球。
继去年狂飙3倍之后,比特币在新年继续高歌猛进,最高甚至接近58000美元。
如今虽然跌回到50000美元,但总市值已经达到黄金的10%,并超越腾讯,在全球市值排名第六(排在前面的分别为苹果公司、沙特阿美、微软公司、亚马逊和谷歌 )!
巨大的市值和狂飙的价格,已经让比特币没法再隐身于大众视线以外了。
咱们借这个题目,来探讨一下比特币的价值是什么,比特币为什么疯涨,投资者要不要参与。
2008年11月1日,一位叫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发布了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
从这个创生经历可以看到,比特币就是中本聪生下来的。
那么比特币是什么?咱们只要看中本聪是怎么说的就行了(熟悉这段的朋友耐心一下,马上进入正题)。
按照中本聪的描述,比特币是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它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基于信用,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支付。
由中本聪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创造比特币的目的就是创造一种货币,用于解决现行交易支付中存在的问题(信用支付模式)。
大家不必在意信用支付模式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只要记住比特币是被设计出来用于支付的,就可以了。
总之,按照中本聪的描述,比特币是货币。
货币是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它之所以能被人接受,要么是因为其本身价值稳定,适合被用来做一般等价物(人们主动接受);要么是因为法律强制(人们被动接受)。
法律强制就算了。没有哪个政权会把货币主权拱手相让,所以在可见的未来,比特币都不可能成为法定货币。
但是咱们得承认,政府和市场是两回事。官方不认可,并不意味着在民间没有生存的土壤。
因此,如果比特币适合做一般等价物的话,它仍然可以在市场中流行。这就跟咱们当初外汇管制的时候一样,美元在官方一个价格,黑市还有一个价格。
那么,人们会主动接受比特币吗?
这取决于两点,一是比特币要被人们普遍接受,二是它得具备交换价值。
此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某物具备交换价值,人们才会去接受它;而只有人们接受它,某物才会具备交换价值。
比特币是这样吗?
咱们先看交换价值。
比特币得先有价值,然后才能有交换价值。哪怕,即使交换价值暂时受限,如果它先发挥贮藏价值,然后再发挥交换价值,也可以。
但是比特币的价值有问题。
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比特币是依据密码学的一个计算结果,没有掘金炼金的过程,因此无法用劳动量来计算价值。
那么,计算机的计算算劳动吗?
或者,你买了显卡、买了计算机、买了电,这些真金白银投入进去,是不是可以转化为比特币的价值支撑呢?
也不行。
劳动创造价值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劳动成果为人所需要。但比特币被创造出来之前,经济社会并不需要它来完成交换。甚至,即使是创造出来10多年后的今天,比特币也仍然游离在商品流通体系以外。
所以经济社会对比特币既不存在普遍接受,也不认为它有交换的价值。因此,比特币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不认可劳动价值论、只认可供求决定价格的朋友,也没关系,你可以看下一段)。
结论:比特币即使在民间,也不是货币。
加上前面已经得出的结论——比特币不是法定货币,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总结论:
比特币不是货币。
可是,现实是比特币已经存在10多年了,而且越长越大。咱们不能蒙着眼睛,假装看不见吧?
那么怎么解释比特币存在的合理性呢?
比特币不是货币,那它就只能是资产了。
比特币是一项人造数字资产。它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难以修改(可以理解为不会丢失)。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认可和需要这项资产?
是因为价值吗?
肯定不是。上面探讨比特币的货币野心的时候,已经分析过它的价值含量了,结论是0。
那么就是单纯地因为稀缺性吗?市场会因为稀缺,而为比特币提供溢价吗?
也不是。严格地讲,所谓“稀缺性”是一个伪概念。
比特币的这套算法是可以模仿的。因此比特币虽然稀缺,但数字货币可绝对不稀缺;不但不稀缺,而且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如果稀缺性这个由头比特币可以使得,那么其他数字货币也就同样可以使得。事实上,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等,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不稀缺的数字货币中,创造一个比特币来做资产呢?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对它的回答,就必须得回到比特币创立之初了。
比特币创立之初正逢次贷危机,美联储史无前例的启动了量化宽松政策(QE)作为应对。
美联储从价格货币政策到数量货币政策的演化,这里放下不论,感兴趣可以参考“美国的焦虑”,但美国滥用美元霸权这个事实,却极大地刺激了大家对自身利益的关注。
面对美元滥发以及对自身利益的稀释和侵害,有人被动接受,有人自怨自艾。绝大多数人都是骂两句,然后该怎么办还怎么办。
但有些人选择用实际行动来对抗。
中本聪就是这样的人。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启动QE加以应对。当年11月1日,中本聪就发布了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这份白皮书既是一份技术文档,同时也是一份挑战。在白皮书中,中本聪针对美元的滥发,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分布式数字货币——比特币,用以替代传统货币。
说实话,不服不行。
不光是因为中本聪开天辟地的新思想,也因为他知行合一的举动——发布白皮书的次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就诞生了。
面对美国横征暴敛变本加厉的铸币税,有人选择奴役,有人选择反抗。且不说比特币能否实现目标,就说这个行动本身蕴含的反抗精神,就足以让人为之一振。
现实世界里无解的货币霸权,竟然在虚拟世界里,有人举起了反旗!
所以比特币甫一诞生,就立刻得到了天生就具有批(FAN)判(GU)精神的极客们的拥护。
比特币就此扎下脚跟。
站在现在来看,比特币所针对的问题,相较2008年更为严重。
2020年,美国受疫情和原油冲击的影响,美联储开足马力积极实施无限量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在美元印钞机的疯狂推动下,这一年印出来的美元竟然占了历史上所有美元总量的21%!
而据摩根士丹利预估,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英格兰银行四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会在明年年底扩大到近30万亿美元。
放水程度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候。
越是传统信用货币肆意滥发,就越是显示出比特币理念的纯粹。
因此,在美元滥发的背景下,比特币的价格开始一路狂飙,2020年一年翻了整整两番有余。
只是比特币的这种上涨,虽然起到了保值的作用,但却远离了中本聪创设它的初衷。
比特币以货币的理念诞生,但却以保值资产的形态存续下来。它是怎么转变的呢?
2009年诞生之际,比特币因为其挑战中心化的理念和匿名特征,受到了极客的推崇。
虽然是小众事物,但比特币价格和风险低,而且远低于自由理念赋予比特币的精神价值,所以比特币在极客的小众范围内得到了热烈的追捧。
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成长环境:
比特币因为理念而得到极客的认可,又因为认可而得以交易。
比特币建立在认可和稀缺基础上的供求机制导致交易价格逐渐上升。
交易价格的上升带来了财富效应,财富效应吸引局外人入场关注和交易。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小众逐渐变成大众。
所以,推动比特币从货币成为资产的,不是它的理念,而是它的财富效应。
但既然财富效应是比特币的核心逻辑,那么其他资产遇到的问题,比特币就一定也会遇到。
那就是坐庄。
刨除道德含义,坐庄其实应该是个中性词,或者专业词汇,因为它是二级市场的必然现象。
投资者的资金量有大有小,小资金只能是市场的接受者,大资金则是市场的影响者,甚至是决定者。这是市场结构的内在特点决定的,跟道德无关。
当大资金取得了市场的影响力甚至决定能力的时候,他就不会再满足于依靠标的的内在价值来盈利,而是会利用二级市场来创造利润。因为追逐利润是资本的本能。
所以,随着资金结构的变化,二级市场一定会出现坐庄现象。
比特币也不例外。
事实上,比特币由打诞生之日起就具备高度控盘的所有条件,是小资本跨越式成长的绝佳工具。
资本只对利润感兴趣,比特币在它们眼里只是一类标的,并没有特殊性。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过来。
而在这里,资本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资金的优势,而且缺少规则的约束。
没有规则的市场遭遇野蛮的资本,比特币不疯狂才怪。
http://HOWMUCH.NET网站曾统计,0.00088%的地址拥有17.49%的比特币,或者4.11%的地址拥有96.53%的比特币,亦即95.89%的地址仅拥有3.47%的比特币。
这种情况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只能说比特币已经被高度控盘。
事实上,从二级市场的经验来看,一个投资品种如果不经过充分的换手是很难持续上涨的——除非它被高度控盘。
而这正是比特币表现出来的样子。
看看其他虚拟货币的情况,会对上面这一点有更清醒的认识。比如生产机制完全就是模仿比特币的莱特币,也照样被疯炒。
在这里,资本甚至不去象比特币那里假装炒作一下理念,只是单纯地仰仗资本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盈利。
所以,尽管比特币以货币理念出现,但却被迫变成了资产,并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一路狂飙。
比特币诞生之后就不再属于中本聪一人,也因此不再受他一人控制。
而中本聪作为一个革命者,他始终面向左方,准备用比特币来改变世界;但比特币作为一项资产,却被市场推向了右方,和其他各类投资标的站在一起,泯然众人矣。
二者渐行渐远。
中本聪自推出白皮书之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其中原因不知道跟这一变化有没有关系。
但如果我是中本聪,眼看着饱含自己革命理念而亲手创造的划时代产品,却最终成为空气币的价值依托,心里多多少少是一定会有些失望的。
不过,现实虽然距离中本聪的理想十分遥远,但比特币存在的意义却绝对不能忽视。
1、比特币有革命性。
就目前而言,货币是法定的,是主权国家发行的,而且是信用发行的。
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才能够得以充分享受铸币税。
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信用货币对财富的盘剥在美元身上体现的最为突出。
但同样由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所有身处其中的国家都只能默默忍受,无法反抗。
但中本聪不信邪。
你们干不了的,我来。
现实世界干不了的,我就在网络世界进行。
传统方法无法反抗,那我就开创一种新的方式。
于是比特币横空出世。
2、比特币具有开创性。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重要的是要有个开头。只要有人开了头,枪声响起来,剩下的不过是趋势的延伸。
中本聪用比特币给大家开辟了一个方向,让世人眼前豁然开朗。
方向有了,也有可操作性,那么比特币真的能挑战美元吗?
不行。准确讲,是只要国家这种人类社会的管理模式存在,比特币就不可能成为货币。
因为只要暴力机构在工作,就不会允许货币主权受到挑战。
所以,比特币归根结底只能作为资产活跃在监管层的视线范围内,而不会成为货币的挑战者。
如果有朝一日,比特币想成为货币了,那它就一定会被暴力机构绞杀。
不过,我们其实都明白,这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比特币能不能成功,而是比特币给大家趟了一条新路。剩下的就看星星之火可否燎原了。
这条路上有两个尝试,非常值得关注。
其一是互联网巨头的尝试,尤其是脸书的LIBRA(也即Diem币)。
脸书这种互联网帝国的出现,不光是一个公司规模的扩张,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出现。
而这种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对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构成了挑战。(延伸阅读:脸书启动Libra,将往何方?)
只是因为脸书是美国自己内生的产物,其成长和颠覆就会温和低调得多。
它的每一次改变都以改良和改善形式出现,都以创新和满足用户需要为由进行。但如果超越时间来看,它最后一定会成长为远超人们预期的庞然大物。
其二是其他主权国家的尝试,比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
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主权国家之间是不平等的。美国享有核心地位,作为世界的银行,享有向世界征收铸币税的权力。
对于这一点,世界各国虽然不满,但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谁不接受,就意味着自绝于国际经贸体系。
但比特币的出现给大家提了一个醒。
不一定非得逆来顺受,你可以在数字货币领域另开新路啊。
中本聪干得,我堂堂一国难道干不得?
而且,各国干的时候大可以说自己是在进行创新探索,是想节约印刷成本,是在提高支付效率……总之面上绝不挑战美元霸权的存量利益,美国即使利益受损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退一步讲,万一挑战不成,反正也不损失什么东西,何妨一试。
但其实,不管各国口头上是怎么表示的,美元霸权的支撑之一就是它完备的支付体系(延伸阅读:美联储态度急转 数字美元项目火速登场),如果支付受到挑战,美元霸权就是在受到挑战。
据国际清算银行报告称,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而这些主权数字货币全都是冲着支付去的。
这其中中国无疑是走的比较快的,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了实操阶段,不但被人们所接受,而且使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
最后,我们再回到比特币投资的问题上来。
下面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比特币的理念虽然很好,但它的运营跟理念没有任何关系,完全就是资本的游戏。
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我不大建议你去参与。
这种游戏是建立在资本的意图上的,已经跟标的完全脱钩。
资本会按照自己的能力圈定一个个游戏场,比特币只是其中一个。
在比特币投资中,如果你盈利,那只是因为你踩对了资本运作的节奏,而不是因为比特币有多好,有什么价值。
就像在A股,很多ST股票也毫无价值,但也有很多人热衷于炒作。这里只是把比特币换成了ST,但道理和本质是一样的。
我不否认你也许能够盈利。但你也要记住:一个人的最终投资成果是市场给这个人内在特质的估值。
内在特质的存在,既是造成你盈利的原因,也是你亏损的原因。
资本市场在盈亏相抵之后,会给你一个总体的估值(关于这一点,可以参阅“盈亏同源”)。这跟赌场类似。
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而不是赌徒,我不建议去参与比特币交易。
延伸阅读:
最后,欢迎关注“财经杂感”,公众号和专栏同名。
比特币会逐渐代替黄金,成为储值和抗通胀的标准。
而黄金慢慢会回退,成为抗战争/抗停电/抗社会崩溃的交易手段。
找个时间可以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