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给恰好醒着的人看
证券公司员工,不能买股票;
基金公司员工,可以买基金。
为什么同样能接触到一线数据,股票不能买,基金能买?不明摆着么,股票行业信息,有操作意义,而基金数据,毫无投资参考作用。
如果看哪个基金经理投资收益率高就去买,这样能赚钱的话,——这个数据是公开的,谁还会亏钱呢?
当然是反过来。
收益高的,打造成流量明星,用来网红带货,募资站桩。
今年A经理,让他赚一点,明年帮他造势,让他带货。带货坑个几千亿,就换个B经理继续轮回,……
所以基金经理很多都是90后,一波换一波,城头变幻大王旗。
又比如,
先买111111股,赚点钱,然后包装成网红,让他带货,顶部买入222222股,说是踩雷了。依次轮回。
有见过顶点抱团踩雷的么?
某股票顶部,变ST前49只基金站了上去。
先当网红,然后带货,抱团踩雷
某股票,变ST前,113只基金冲了进去
又比如,
什么情况下,一个投资公司会实时公布他的个股持仓,且不怕其他人跟风买入?
实时的信息差,就是商业利润来源。只有可能是他不怕抄,你抄着买,最后也是亏。上文也说了,基金员工没WIND数据库,也能看到基金数据,但基金员工允许买基金,原因也在此。
只有这样,你才能想通,为什么2007年11月,2015年6月,2020年7月,每逢股市顶部,就大发基金?用来干嘛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有人想不通?
基金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买基金的人听到的都是营销词汇和广告,谈何冷静思考。
去年有163家公募基金清盘,请问,每年能有多少家股票退市?就算要投资,哪个确率高?去年70%股票下跌,45%股票跌回两年前,而配置股票的基金“能赚钱”,逻辑是?基金买了就捂,和捂股票的区别是?定投基金,和不断逢低买股票的区别是?热炒基金经理,和网红带货的区别是?策划每日坚果的人,去了金融,策划了一出基金定投,换个词就能把人忽悠瘸。
一再邀请我回答基金类问题,只是不想说没逻辑的话。我都怀疑知乎这么多相关提问,是另一种变相广告。
大数据听一下
老百姓有点闲钱,认知不提升,守不住财富的。
只有更多人把“金融是什么”看透了,才能踏实做事,否则满怀投机。
我来做破窗之人
现在不光在把基金卖给在校学生,连未成年人都毒害了,
不知道基金业何时整顿。
我认为,要回答2021年是不是大年,得先从2019年开始聊。
你觉得2019、2020年是投资大年吗?是的话对你又有什么影响呢?
事实就是,上证指数2019年上涨了17.85%,2020年上涨了20.93%,两年上涨了34.19%。
你说2021年是不是大年,那请问2019和2020是不是大年?如果这两年还不是大年,那请问怎么算呢?大盘涨30%?如果那样的话,今年的起始价按3400算,那要涨到4400咯?
其实你拿微博基金上热搜这种事情来问投资大年的问题,本身就很有问题。
基金火了又怎样?你对指数没有想法,怎么判断大年呢?先要对市场有个判断,再看什么基金火不火这种问题。
今年的机会多,这不假。疫情防控我们最好,复苏可以预见会很给力。注册制也要全面落实,只要是大改革就一定有机会。而且RCEP和中欧经贸协议的积极影响也会逐步体现。但风险同样不小。最直接的一个,就是大盘已经在两年时间里涨了这么多。大年意味着沪指要到4000~4500以上,这办得到吗?
插一句,基金的建仓期差不多三个月,也就是说你现在买的新发基金,成立要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把钱买进股市。你认购的时候大盘3600点,三个月后大盘3800点,也就是说你的基金的建仓成本可能是在3700~3750点,那你说拿着这个成本再往上涨,涨多少才能算“大年”?
而既然说到了收益 ,不得不说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事实:2020年近半数股民是亏欠的,超过30%的股民亏损在20%以上。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大年还是小年,与你我何干?去年最发人深省的一句话,是七月初一波拉涨之后转入震荡时喊出的,那就是格雷厄姆的名言: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投资大年一样可以亏得稀里哗啦,特别是现在,分化异常明显,大盘股拉指数的时候小票稀里哗啦,等大盘股的筹码松动,价格开始往下掉,小票又开始涨。你踏不准节奏,一顿操作追涨杀跌,大年也让你亏得惨兮兮。
总结一下:
一、在2019~2020年已经涨了这么多的情况下,2021年的上涨我们应该更为谨慎,而不是前两年不言语,现在开始喊“大年”;
二、股市分化是严重的,踏不准节奏,大年小年都会亏钱
三、不管什么情况,不要因为“微博热搜”上出个基金的消息就觉得今年是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