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2020年12月15日北交大大三学生跳楼,疑似遗书称「失去人生目标」? 第2页

           

user avatar   inversio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没什么多的话可以说,只是提醒一下。当你被狂风吹得迷失方向时,记得还可以去码头整点薯条。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青年人生目标”愈发泛道德化,民间意识形态所追捧的“青年赢家模型”愈发泛反智化,有智青年的精神支柱就只能愈发脆弱化了。

社会价值观最重要的不是庸俗或者高尚,而是逻辑自洽。前者,这种对道德观的道德评价,往往陷入自我中心的文字套娃。后者,才是社会价值观能站得住脚的基础。

越是善于学习思考的人,越是对社会和人生充满责任感的人,越容易感受到社会价值观的逻辑不自洽。面对这样的困惑,想不明白甚至走不出来,可能困扰其一生。而想明白进而走出来,其实也就意味着他部分地放弃对“正确”的要求,换言之,他更大程度地接受了道德相对主义。

典型样态,就是所谓精致利己主义,既精于表演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要的光鲜之术,又深谙民间价值取向的殷实之道,超越了“逻辑不自洽”,走向了自我和解。这也是精致利己主义少有的积极面:起码,它能让智人既不自我智商切除,又能在现实中活得还好。

也有人走向了佛系,可以、都行、没关系,只要不想,就没有想不明白的可能性了。

还有剑走偏锋的,入关也好,去非洲也罢,本质上都是教年轻人转移视线,只看远方的大饼,回避跟前的矛盾,蛋壳碎了不要哭,大House在彼岸向你招手。

任何观念思潮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社会自己培养出来的。


user avatar   xue-feng-55-7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他的遗书,最大的一点感触就是,年轻人还是少上一点网络比较好。

不同立场的大V,很多时候是为了恰饭的,或者是为了表达起来更方便,所以很多观点会说得很极端。好像人和人之间的斗争是很激烈的。不同立场之间的人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的。但是,有一定社会经验的人,不会把很多话语套在自己的身上。

大学生应该多去谈一谈恋爱,不要把心思放在这些很虚无缥缈的事情上,什么自由派,做题家,其实和你没太大关系,人,是不能被标签定义的。

或者,当你失去人生目标,对世界充满失望的时候,当你觉得你自己无关紧要的时候,你要相信,你在某个人的心中,是最重要的。世界上某个角落,有可能有人默默喜欢着你,你就是他的那束光,你死了,他的灯光也就熄灭了。

可以向死而生,但不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user avatar   zcw-gaizhi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段时间也有一个自杀的学生,遗书也写得很搞笑,温柔,甚至责怪那些人也很委婉,仿佛就算死,也要留下个好印象。

而这位同学,可以看到走得非常不甘,留下极大的怨念。他甚至考虑到死后室友去闹事,可能获得保研的资格,连这点福利都不舍得给他们,非常刻薄。

我还是挺吃惊的,按理说对世界怀有怨念,应该继续活下去,反而那些确实要走的,才收拾的干干净净。

再看下去,我非常惊讶他如此熟练的运用“吴法宪”“张铁生”之类的名字。这位同学应该是00后吧,我感觉这些名字对于80后都已经很陌生了。

通篇看完,我不禁联想起在微博上看到的一段话:


user avatar   blacklanc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波尔布特、布雷维克和某战争艺术大手子也能这样“政治性抑郁”…


user avatar   yi-zhi-zhu-ding-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他的遗书,条理清晰还有幽默感,真的感觉很可惜。

恕我说一句对死者有些不敬的话:如果是因为生活的挫折选择这条路,还勉强有点逻辑。但是因为这么意识形态的一个人生目标缺失走上这条路,实在太不值得了。国家倒无所谓对不对得起,但是真是对不起父母。

这么说吧,其实知乎大V们搞键政90%就是图一乐,剩下9.9%是要恰饭或者图招安。到你这怎么还当真了?

建议所有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远离键政。


user avatar   jiang-yuan-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这位学生的遗书,又看到今天刷到时间线上的高赞答案里还是些“内卷”、“做题家”就觉得很难过。一般说来,我们觉得克服“内卷”和“做题家”的理想解药之一就是让每个人更开放、更健全,获得人之为人的尊严、快乐和内在价值,而不是被外在的收入、成绩、评价所束缚。相应的,读哲学、读历史、读诗歌也都是突破和超越“唯成绩论”、“唯收入论”的路径。

看得出来,这位同学在大学期间并不是只做题,也的确读了些哲学、读了些历史、读了些诗歌,然而他自己对这一切的总结却是“到了大学之后,我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妄图‘全面发展’,因而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我不知道这位同学经历了什么,以至于放弃了“全面发展”,并且痛苦地承认做题才是唯一的优势。我个人是觉得特别遗憾。

我们很难改变大环境,但我总觉得如果可以的话,大家还是应该尽量多介绍一些好的哲学、好的历史、好的诗歌。


user avatar   zhang-zheng-xi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让天天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的大学生毕不了业。”

再看这句话,真是让人气愤又无语,睡大觉、打游戏、喝大酒肯定不对,但一定当二极管吗?一定要把学生们弄的如此痛苦吗?

这已经是今年看到的第三位因学业自戕的学生了,一位毕不了业的博士投河了,一位做不出实验的硕士自挂在实验室了,因学业自杀这种在我们那个年代很少听说的事,在今年居然成了高频事件,真的和大学学业收紧,压力变大没有关系吗?

中国人太难了,不仅难在要卷,更难在不能卷输。卷赢了未必赢,只是进入了下一场更卷的游戏,而一旦卷输,几乎没有退路,会从原有阶层中被迅速剥离,直接进入真正的“社死”状态。

给孩子们留条后路吧。


user avatar   hua-xia-ying-l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受教育的象牙塔年轻人容易太期待生活,太不重视生存。

21世纪不是19世纪赤裸裸资本的年代,更不是17世纪小冰期下无情的自然规律。即使最愚妄的后起资本们,也懂得用温情脉脉来稍作掩饰——21世纪是一个光怪陆离,但大体上还是进步和前进的时代,生存对于身处工业化社会里身体健康的人而言已经并不难。

但与之相对的是,有意义的生活从古至今从来不是一件易事。大到愿景中的世界,小到自己周边的环境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希望和出路这种东西,从来都是稀缺和宝贵的。

年轻人以为有意义的生活唾手可得,他们错了;他们以为得不到有意义的生活就唯有死亡,他们也错了。

这也许不怪他们,因为他们还年轻。但这份年轻却可能导致悲剧。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风靡一时呢?——其实受过教育的人在面对这样一个生存不难、生活不易的大环境时,总会试着给自己找思想上的出路。

而人类的神奇在于,总的来说,人类还是可以给自己找到出路的,无论是物质上的缺乏,还是精神上的颓唐。


user avatar   ying-piao-luo-j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他差点就找到人生目标了,可惜那几个“自由派”没有告诉他“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

讲真,我一直以为做题家就是图个乐,毕竟进了大学,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大学,全方位的冲击应该早就让所谓做题家“洗心革面”了。

没想到还真有人觉得做题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这位同学到死都以为自己最大的失败就是放弃一心刷题而转去全面发展。他以为不放弃刷题,他就还是英勇的苏联红军,实际呢?如果死硬到底,通常结果无非是在塞班岛被烧成焦炭还在临死前高呼“天闹黑卡板载”的日军而已——至于最差情形,当然是广岛和长崎。

为什么至今认为做题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杨超越、李佳琦、微娅都是刷题刷出来的?你觉得他们的成功有什么不对吗?如果你觉得他们的成功没有毛病,那你凭什么说出人头地只有做题一条路?反过来说,交大北大或者随便什么大,每年那么多毕业生,都出人头地了?

随便瞧一眼都知道做题是出人头地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你在那死守个什么劲呢?

某些人出了事又在那怨学校,说学校表彰先进让你有压力了。讲道理,学校有任何半个字把你们和获奖者摆在一起比吗?您这什么奖没拿都纵身一跃了,我也没见那拿奖的学生天天蹦极玩啊。

该你得的不用寻死觅活就能得,不该你得的你再跳几次也没用。走到这一步了,把前面的事搁下接着走就行。

基本事实就是,那些大学里满身荣耀的孩子以后未必过的比普通同学好,而一本校的学生寻死觅活的时候,二本三本的孩子一样活得挺好。

你说你硬是活不下去了,那你比得上二三本的学生吗?如果比不上,你出个毛线的人头地呢?

最关键的,出人头地这事没得聊了,那你还死个球呢?

从遗书看,这位同学最可能活命的时候,就是他听信“自由派”言论追求“全面发展”的时候。可惜他没了解全面发展到底是做什么的,错过了可能是最后一次的求生机会。

全面发展不是给你的刷题之路加速的,正相反,全面发展的意义就在于,有一天你在刷题之路上撞得头破血流了,全面发展可以给你的生活提供一个或多个新的支点。

全面发展能更好地出人头地?你想啥呢?你二十年没碰过钢琴,人家十七岁就钢琴十级了,你全面发展能拼过人家吗?类似的舞蹈、绘画、编程、体育。真专门练这个的从三四岁开始练,到了二十岁早就一堆奖状了,您从十八岁开始入门,到大四想靠半路出家的新技能出人头地?你真把自己当超人了吗?您这和从没看过K线就觉得自己能在股市期货里暴富有什么区别?

所谓全面发展,也就是让你有个的兴趣爱好。真想有所小成,也得起码五六年积累,你非觉得自己课余发展发展就能成大事,这不典型的痴人说梦吗?

那全面发展重要吗?当然重要。因为刷题之路走到最后一定是死路。你在北交刷题到榜一又能怎样?上交、清华没人了?当做题家人生的唯一支点破碎的时候,必须有新的支点撑起来。我题刷不下去了,但我在图书馆积攒了很多新的知识,我学习了一种乐器/一种编程语言/一种舞蹈,我喜欢上了篮球/羽毛球/跑步/游泳/健身。我可能最后就是个中游的学生但我起码能让生活过得有趣一些。没有什么斯大林格勒或者的黎波里,也没有苏联红军或者美国大兵,我就是个游吟诗人,我就是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怎么了,你咬我啊?

在缓冲完成之后,人才可以在冷静下来后思索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打着鸡血活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再次提醒健在的做题家,早点离开做题这件事,对大家都好。





           

相关话题

  当有些事无处倾诉又很想倾诉,怎么办? 
  清华北大是怎么抢状元的? 
  保持「自控」会消耗人们有限的认知资源,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吗? 
  当年放弃了西安的985、211(某农、某师),到杭州上了一所双非大学,亏吗? 
  生了孩子以后,老公几乎不碰我了。怎么办? 
  「黑化」在现实中是否真实? 
  中国芯片行业急缺 30 万人,为什么大学培养的人才八成却在转行? 
  2020 高考同题作文征集:如果你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你会怎么写? 
  如何看待上海高一学生均可提前修复旦学分? 
  如何看待《牧神记》完更? 

前一个讨论
阿里巴巴作了哪些恶?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13 岁女孩深夜被校长叫到办公室殴打,被逼写下早恋检讨书,内容不堪入目?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