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
我今天亲眼目睹了一场蛋壳房东和租客的谈判。
虽然双方同是受害者,但我仍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慨与愤怒。
那个大腹便便的房东坐在租客面前,先是说自己的“奋斗经历”,讲自己“打了几十年工”。说自己“当年奋斗的时候比你们苦。”
然后这个“深谙年轻人不容易”的房东给出的方案就只有一个:让租客一个星期内搬走。至于所有的损失,要租客自行负担。
租客对他说希望可以房东和租客各自承担一半的由“蛋壳跑路”造成的损失,因为毕竟现在租房合同还没有到期,蛋壳是和房东还有租户两方签订的合同,同为受害方在面对这样直接的利益冲突时最好“互相体谅”。
但房东丢过来一句:“我没有义务体谅你们,我现在根据合同已经单方面和蛋壳终止了协议。”
他甚至开始反过来“劝”租客:“你们都是有文化的人,年轻的时候吃点亏吃点苦,最终还是只能要自己认了。”
他还说自己“没有文化”,“你们年轻人想要去起诉蛋壳什么的你们自便,但是你们如果不搬走的话,我会去告你们”并且“从明天开始换锁!”
一个租户小姑娘气不过:“我们现在是有居住权的!”
这句话仿佛点燃了火药桶,他突然声音高亢,手隔空指着小姑娘,冲她吼着“你这个小姑娘真没素质”,但“有素质”的他却粗暴地拒绝看任何“文件”。
那个小姑娘委屈地红着眼圈,垂下的手微微颤抖。
他觉得想要和他各自承担一半损失的租客“没素质”。
这个房东说的一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就是在这个冰冷的城市,的确没有谁有义务体谅另外一个人。
但他的那句“我没有文化”令人感慨。
因为“没文化”,所以就连最后一层人性的面纱都拒绝佩戴,一张口就是要把租客吃干抹净,“你们不要给我说什么居住权的问题,我的房子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因为“没文化”,所以就可以一句“我没有义务体谅你”,然后让租客反倒去体量他这个坐拥两套千万“豪宅”的房东“两个月收不到租金”。
因为“没文化”,所以他获得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全部是他“努力致富”的结果,与他人无干。
年轻人在这段人心惶惶且朝不保夕的时间段里,看了很多政府的文件,看了很多新闻,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一点损失也不承担他们也不会被赶出门去。
但他们要脸,所以想要和房东协商一个对彼此公平的做法。
他们要脸,所以在自己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申请了租金贷的时候,哪怕自己一分钱都没有用,却还要硬着头皮还。
但没想到的是,原来对某些人而言,“公平”的意思是“损失都要对方承担”。
好在最后,在我们以报警相胁下,他终于同意了共同承担这段时间的损失,不过要租客“承担6成的损失”,他“勉为其难”地“承担4成”。
看着那个吃尽了时代红利的房东大爷咄咄逼人,年轻的租客只能涨红了脸,不知所措,攥紧了拳头,心中想咆哮着问这世道一句:“凭什么?!”
然而,他们要脸,所以话到嘴边,只剩下一声叹息。
都是“拖”的手段而已。
只不过看现在态势有些过火而采取的手段了,说白了就是微众银行搞助纣为虐搞出了系统性风险看到事情闹大而做出的另一种妥协罢了。
这钱还得给,这事不算完。
现在微众干的事就是赶紧把这事给自己摘出去,然后借着时间的推移把这事给消磨了,把这些小年轻的耐心给耗没了,把这些事给淡化了罢了。
蛋壳目前完全就是一个无底的窟窿,让民间资本来,没有任何民间资本愿意来干这种擦屁股的事,而让国有资本来干这种事的直接后果就是越陷越深。
还是给大家下结论吧:
“蛋壳这事大概率自生自灭,小概率国资接盘”。
我们并不是没有经过P2P暴雷事件,大家参照下这类事件的解决方案就大概清楚这些事件最终会走向何处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系统性风险假设让某些单位承担换来的大概率只会是风险的继续扩张,从过往经验来看系统性风险的解决很少是从根子里着手的。
这种系统性风险的解决往往是把这些风险拆分成各种小风险扔到底层承担。
在这种代价转移的过程中,一层一层的风险就会在这个过程被转移消化,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这些承担代价人群的记忆和他人嘴里的谈资。
其实蛋壳公寓后续的走向是很明显的,基本上处理模式就是一个“拖”字,拖到暴雷,拖过矛盾最紧张的时刻,然后承诺解决再拖一段时间,接着拖掉人们的耐心,最终通过时间消化这个事件。
那些接待处看上去诚意满满,实质上也只是“拖”的一个环节罢了。
这才是付责任的行动,如此才能化解租客和房东的矛盾
微众银行这明显是甩锅,意思是这钱你还的必须给,只是晚一点给。对于解决房客和房东的矛盾没有任何帮助,房东和租客的矛盾在于一个交了钱,一个钱没收到。矛盾核心在于这个差额的租金去哪里了,微众银行说支付给蛋壳了,蛋壳一直没有站出来说这钱到底去哪里了?中间到底存在多少的窟窿?
回到问题的核心,房东和蛋壳到底是租赁合同还是委托合同,如果认定为租赁合同微众银行放款给蛋壳没问题,那业主也可以合法收回房屋,租客只有自己倒霉,那么就会爆发大规模的租客被驱赶,形成群体性事件。
如果认定为委托合同,那么这个过程中蛋壳就是一个中介机构,根本没权收取租金,那微众银行放款对象都搞错了,那这笔贷款租客当然可以不认可呀,微众银行你自己去找蛋壳要呗。
现实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又不敢官方认定为租赁合同,还是想让业主帮忙承担一部分损失,让业主和租客自己消化矛盾,为了维护大资本的利益又在另外一边搞成租赁合同。同样一份文件不可能对一方解释为租赁合同对另外一方解释为委托合同吧,如此双标很不好。
建议吃了亏的人去银保监会举报微众银行,一定实名举报,写明借款的情况,借了多少,借款期限多少,房东收到房租的情况,要求回复处理结果。
因为微众银行没有尽到信贷资金监管的责任,甚至存在配合蛋壳挪用资金的嫌疑,应当由监管部门进行调查。
租客的贷款用于支付房租,但是蛋壳拿着一套房一年的房租给四个房东付了一个季度的租金(打个比方),这是严重的挪用信贷资金行为。由此而牵出的微众银行不作为是违法行为。
对于信贷资金流向,微众怎么管的,合规管理体系是否存在漏洞,董事会下属的合规管理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尽责了吗,管理架构和制度架构有问题吗,董事会尽责了吗。微众防范信贷挪用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落实到位了吗,对蛋壳的信贷资金挪用行为知情吗,共谋了吗,存在哪些过错情节。对检查出来的的问题,处罚结论是什么,对具体有关个人尤其是董事会成员的处罚结论是什么。把这些疑问写上,告就完了,让银保监会给个说法,看扒不扒微众的一层皮。
————
鉴于这条回复具有一定的帮助性,厚脸皮求个赞帮助扩散
一条人命换来微众银行承认自己也参与了蛋壳的贷款瓜分计划。
正规银行逼死人?这也算是微众银行给银行行业开创先例了!
我是银行从业者,我希望每一个你们收到银行的催收短信时你们不要慌。银行受人行银保监监管,如果每天9-5点给你打电话,你就老老实实接,接了就协商,说暂时没能力还,但想还,要求固定本息。如果银行的竟然给你的亲属打电话了,你问清楚亲属他们怎么说的,但凡他们给亲属说了你欠钱,你就去投诉他们。每天电话数不能超过十个还是几个。不行,你就去银保监会投诉他们,打电话,报身份证号。你就是把钱放到了他们银行的卡里,你没和他签协议他都不敢动,动了就是违规,你就可以投诉他们。一投诉一个准儿。
微众银行诶!呵!银行啊!呸,银行!哈哈哈哈哈,微众银行。
现在微众银行说自己合法合规,屁!是微众联合蛋壳为了实现自己业绩存贷双增,昧着良心干活了。
微众银行现在承认自己有蛋壳的预付款,银行怎么会有预付款,只不过就是保证金而已。也就是微众放1万的贷款,要求蛋壳回存3千或者更高比例的保证金。而且我敢说这个保证金绝对没有在贷款合同里约定,因为太违规了。
这叫什么?这叫以贷吸存。是人民银行规定的第一大违规措施啊。但微众银行说自己做的合法合规。
其实出事的第一时间,微众银行就可以出来跟个人结清债务,债务整体转移给蛋壳,把之前蛋壳跟他签的抽屉协议(蛋壳对个人贷款负连带责任)拿出来变成正式协议,然后计提不良,把蛋壳的保证金给赶紧扣掉还能少扣点不良,多增点利润。
但微众贪了。贪心了。他觉得,反正矛头在蛋壳那里,16万的用户,总有那么十几万是愿意还钱甚至可能就认栽一笔结清了。这样他可以多赚点。反正蛋壳那里的保证金他们扣着呢。多拖一点时间,多挣点。年底员工还可以多拿点年终奖。
我呸!我可以这么说,每一个微众银行的工作人员,都沾满了这位逝去的年轻人的鲜血,你们挣的每一分钱,都是血淋淋的。
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希望大家继续努力,让微众银行自己出来,把他们所谓合法合规的道理跟我们讲一讲。
一个银行家的银行逻辑已经异于大多数人的常识了。还在说自己合法合规的话,不过是在掉书袋在咬文嚼字,在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损失罢了。
合不合法,合不合规。微众银行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微众银行2019年贷款余额1600多亿,信用减值损失55个亿,2019较2018年,信用减值损失超过了30亿,我觉得今年他们估计也不介意再多30亿。毕竟才16万户,户均也就一两万吧。今年净利润如果照去年的速度,计提了这次的损失,能有10个亿不错了。资本充足率已经破线了。建议腾讯增资吧!
微众银行自己内控出的问题,竟然让客户来背责任。
问题一:
如果微众银行主张自己的贷款,贷款人就是租客,租客就是还款唯一主体,那么在租客不还款的情况,或者没有还款意愿的情况下,微众银行自己决定不将这类贷款不上报征信,是否符合国家的征信管理办法,监管为何不查?
另外如此大规模的借款人违约,微众银行是不是应该计提不良,提拨备。否则,微众银行的五级分类标准到底是什么?
问题二:
我有幸于今年年初在蛋壳公寓住了有3个月,也办理了租金贷。在我住进去第一天正好看到了蛋壳的负面热搜。所以在住过3个月之后提前退租走人了,虽然跟同住的姑娘都说过最好尽快退租,但应该还是没能劝住。好在我的贷款还是顺利结清了。
贷款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如果你没有按期还款,蛋壳方是承担偿付的。同时蛋壳还承担了贷款的利息部分。所以贷款的责任方肯定是有蛋壳的。甚至蛋壳可能出了担保。
其三:
微众银行自己的风控出了问题,不能强行交给民众来承担。如果一定要民众承担,银保监也应该进场检查微众银行的内部业务流程的合规性,并开出巨额罚单。因为微众银行显然违背了两个信贷原则。1.银行信贷审慎原则。我可以判断,凡是蛋壳推介的客户,微众银行基本都是闭眼放的。因为我贷款时,征信是存在瑕疵的,房贷都基本不过。而微众银行是秒过,当天申请当天过。
2.微众银行要了解自己的贷款人。而我在微众银行办理业务时却没提交任何资料,仅授权了查询征信。
3.呕吼,看到回答的新思路,原来微众银行的贷款用途监管也不够认真。也是锅。用途是付租金,如果蛋壳只是信用担保,那么钱应该打给房东而不是中介,中介应该只拿担保费,但蛋壳显然又没有担保牌照。一个人同时给非特定多人担保是需要牌照的,否则就是违法从事金融行业。显然蛋壳不会提供担保,至少法律上没有,若蛋壳没提供担保,那么就是微众银行信贷不审慎。外加贷款用途不合规。贷后监管材料不完备。现在已经不是提供合同就可以的时代了。
4.不符合脱虚向实的国家金融的方向。微众显然是跟蛋壳一起,在赚百姓的血汗钱。
最后,我国征信系统逐渐完善,但是我们不能让征信成为大企业盘剥个人的工具。要给个人申诉的权利,征信信息申报合理与否,要有机构去审核。
而显然,微众银行自己无论怎么选,他都得挨一刀,为他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为没有微众银行,蛋壳就没有渠道提前收到未来的现金,就更没有办法去持续自己的现金流游戏。
惹出这么大的篓子,微众银行将成千家坚持审慎的银行的的品牌都给毁了。如果不罚微众银行,要么就是监管层里掺沙子了,要么就是监管层准备弄乱国内金融的基本层银行业。
监管屁股歪不歪,就看监管怎么处置微众银行了。
其实蛋壳的问题很好解决,中央政府直接出面全国各地解决台,接受人们退租,并给租户清偿债务。这笔钱从哪儿出?当然是从罚微众银行的罚金里出呀。毕竟,政府出面帮你解决不良。把你这笔钱的收益全部罚没掉也没什么吧,否则就下发吊销牌照,或者停业整顿。这时候不对资本动刀子,对谁动刀子。动了资本,解决了社会问题。一举两得。如果承接解决这个事儿的地方政府聪明,顺带再给自己的地方国企推介一下,一举好几得。
这事儿中央出面才行,允许各地加预算,不够的中央政府给专项债发债额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先把资本解决掉。然后再挥刀斩资本。
微众银行以及互联网银行乃至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为他们的傲慢付出代价。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在我看来,特斯拉想石锤掉张女士太容易了好吗?
现在事情这么大了,都惊动到特粉的精神领袖马斯克了。
行车记录不是特斯拉后台都有吗?
不是只有特斯拉能读取(破解)吗?
直接倒出来事发前后10分钟的记录公布大众不就直接锤死了吗?
还轮的上张女士跳脚吗?
至于隐私啥的,涉及面这么广已经不存在隐私问题了,反正特斯拉也不尊重车主,就直接公布呗?
多少数据啊,拘留5天都整理不出来,都不如我们新招的实习生呢。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不锤呢,人道主义吗?
还有人在那说,车主不给车就鉴定不了。
行,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
那特斯拉给一份精选的数据是咋回事?
不用怕网友看不懂,我看不懂,我后面有千千万万网友会翻译成我能看懂的Excel。
你倒是公布啊。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