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
(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
9月21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和英国首相约翰逊的会面中,突然毫无预兆的要求记者清场,而在那段现场的视频中,似乎有一记者问了一句:“Did he shit?”(“他是不是拉了?”),而旁边的另一位记者回道:"I have no idea,hope the microphone got it。"(“我也不知道,但愿麦克录到了。”)
这段视频流出之后,全世界的舆论场都炸了锅,人们纷纷怀疑,已经是80高龄的拜登,是否在这样严肃的场合,一个不小心,拉在了裤子里,所以才会突然要求清场,而现场的记者是闻到了味道或者听到了声音,才会有此一问。
这个看似荒谬的猜测,却意外的流传极广,以至于向来标榜言论自由的外网都开始大量封杀此类帖文,而美国官方也很快出来辟谣说清场跟总统拜登的身体情况无关,只是出于政治和外交因素,两位领导人必须密谈。
但网民们可不管这么多,美国政府越是删帖和澄清,他们就越是对拜登的“脱粪”深信不疑,传言越传越是有板有眼,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那句“祝他身体健康”也被拉出来反复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拜登的“失禁症状”。
这个曾经代表着“战无不胜,众望所归”的超级大国和世界第一强国,居然以如此不体面的方式迎来了舆论的毁灭性打击,这让许多美国的敌人和反对者都大为诧异。
然而,冷静下来思考,我们会发现,这其中疑点颇多,因为在那段广为流传的视频中,第一位记者在提出疑似脱粪的疑问之后,另一位记者给她的回复是“我希望麦克风录了下来”,如果真的是拉裤子这种事情,被麦克风录下来的可能性实在太小,还不如说希望摄像头拍到了。
即便退一万步,认定确实是拜登没有控制住大小便,但其实他作为一个80岁的老人,出现这种情况也并不稀奇,衰老并不是罪恶,也不至于为此如此残酷的嘲笑一位老人。
因此,拜登如今的被群嘲,可以说只是美国国力衰退的一个缩影,无论拜登是否真的大小便失禁,但他作为美国总统,领导着这个衰退的美国一路火花带闪电的跌下了神坛,曾经的荣耀必然会一道一道全部化作孽力反馈回他的身上。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美国今日没有从阿富汗撤军,新冠也已经完全被控制,那么拜登就是拉的到处都是,也依然会有人跪舔说他这就像廉颇“一饭三遗矢”,是有大将之风,可当美国撤出阿富汗,新冠病死七十万之后,哪怕他这位总统日日正襟危坐,我们也总会怀疑,他屁股底下,是不是粘着什么不雅的东西。
这,就是今日的世界,就是美国从“谁也打不过”到“谁也打不过”之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现实啊。
谢谢邀请。
北京冬奥会开幕好几天了,精彩绝伦的开幕式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大家心里都清楚,奥运会这种国际盛会,意义远远超出体育比赛本身。举办一次奥运会,本质上是大国综合实力的全方位体现,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科技实力。本次北京冬奥会确实出现了不少有趣的新技术,我感兴趣的则是云上全息通信技术让光学相关的“黑科技”得以更好发挥,比如昨天一个叫做Cloud ME(云聚)的“全息显示仓”,让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出现在了2022北京新闻中心给全国观众拜年。
这个“全息显示仓”要实现的目标非常简单:让远隔千山万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阿里巴巴CEO张勇在上海)的两个(或多个)人仿佛处于同一空间中进行交流。而且从实际的观看、拍摄与交流方面来看,对记者们来说,虽然两人都不在眼前,但效果上与他们俩站在面前几乎别无二致。
当然了,虽然新闻中名称叫“全息显示仓”,但实际上这是生活中广义上的全息,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物理意义上狭义的“全息”是衍射成像的技术,但目前的技术还远远做不到理想的动态全息显示,这是整个光学领域圣杯级别的高难度挑战。
此次堪称黑科技的“全息显示仓”虽然不是严格的物理全息,但在立体感与真实感方面远远超出了目前普通显示屏所能呈现的显示效果。可能还有小伙伴没看现场的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s://www.zhihu.com/video/1473958962386739200明明这是一个显示技术,官方的名称为什么叫“阿里云聚”呢?其实这是因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惊艳的效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不仅仅是我们看得见的面前的这款显示屏本身,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尤其是云端的大量黑科技。
要能够实现我们看到的这么棒的发布会效果,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黑科技”:
(1)拍摄与显示的硬件设备
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发布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是一块一人多高的高清大屏幕,用于显示参加新闻发布会的两位嘉宾的实时影像,仿佛两个人都同时站在大家面前。
从官方透露的消息来看,拍摄端的硬件布置大概是这样的:
拍摄端在摄影棚内,有常规的灯光、交互提示用的电视屏。除此之外,还有一块不太常规的屏幕,那就是用于显示另外一个人的“显示仓”。而且这个显示仓的位置和角度是特意设计过的,使得望向屏幕中的人时,拍摄出来的视线恰好符合两人站在一起时的视线。如此一来,物品的交接才会显得如此自然。
(2)符合广播级稳定要求的实时通信网络
很多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本质上这不就是个复杂一些的视频会议嘛,只不过级别更高、屏幕更大、清晰度更高、稳定性要求更高。非要这么说倒也没错,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技术,随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数量和难度可都是非线性陡增的。要想实现类似高规格发布会的万无一失,网络传输环节要实现的保障度是远远超出大多数时候的。
比如为了能够实现发丝级的“全息复刻”,拍摄的原始画面清晰度是非常高的,如果按照传统方式传输,将挤占大量带宽,极有可能遇到网络拥堵问题。阿里云聚这次采用了一种叫作“窄带高清”的技术,能够在节省50%带宽的情况下,仍然保障画面的清晰度。
另外,即便我们使用的是运营商最高带宽的宽带套餐,日常生活中还是难免会遇到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造成视频会议时的画面卡顿。平时会议稍微等一等倒也问题不大,但是对新闻发布会这种高级别会议,卡顿显然是无法接受的。为了能够在网络信号不好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画面流程,阿里云聚开发了“弱网抗丢包”技术,能够在80% 丢包下可提供流畅通话,同等丢包环境弱网传输效率提升65%,实现良好的实施传输效果。
(3)强大的云端算法与算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记者会现场的全息显示仓中,张勇与巴赫所处的似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两个人的身后似乎有一定的纵深,墙上也有很自然的阴影效果,使得图像出现了较强的空间感。其实这种光影效果是计算机实时渲染出来的,起到了以假乱真的效果。这是需要强大的算法与计算力的。
其实需要算法与算力的远不止视频的实时渲染。比如音频的处理,我们都有过在嘈杂环境下开会的经历,要想听清对方讲话是非常困难的。阿里云聚通过亿次通话数据验证和海量历史数据回归,实现了持续进步的多场景智能降噪能力。而这同样需要算法与算力的加持。
根据研究,要想实现流畅舒适的交互效果,延时必须控制在200ms以内。
也就是说,端到端的实时传输和处理,比如音视频转码、光影渲染、音频智能降噪等等功能,都需要在200ms以内实现,这需要高效的算法与强大的算力,靠拍摄或发布会现场的端侧计算机是无法做到的。阿里云聚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云处理+端渲染”技术,即通过实时通信与云上处理的技术结合,解决因端侧算力受限的难题。
其实可以看得出,这次的高级别新闻发布会算是阿里云聚的一次“亮剑”:连如此高要求的场景都能hold住,其他的应用场景更不在话下。很明显,这种“宛若就在面前”的显示与交互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很多其他的应用场合,比如远程教育、虚拟社交、远程VR操控等等。而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甚至只用它来开个远程视频会,都让会议显得更温暖了呢……
为什么爱中国啊?
可能是我看到荷兰发布的旅游公告中国全是安全的绿色?
可能是我去做汉语教师时对中国历史侃侃而谈。而台下的学生一片赞叹之声?
可能是我在台湾学习的时候听到教授对大陆学生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由衷的夸赞?
可能是我父亲作为工程兵,为国家挖山洞,守大山,辛苦多年落下一身病,身边兄弟牺牲了十几个。却依旧义无反顾要送我去军校?
可能是我爷爷在朝鲜战场被美国轰炸机炸到全营只剩他和通讯员,他却依旧抱起机枪冲上大桥只为完成团长留下的“掩护大部队撤退,直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它给我安全和荣耀。
我为什么爱中国?
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家庭的坚守。
我继承不了当军人的传统,我也希望可以在汉语教师的路上尽力维护中国的形象。
因为我忘不了我导师和我说的一句话:在国外,你们就是中国的脊梁。
你们可以不爱国,但是请你不要阻止我爱我的祖国。
你有选择的权力,我有坚守的梦想。
不为别的,就为我爷爷牺牲的几百位战友和我父亲牺牲的十几位兄弟。
也要坚守。
因为英雄不能白白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