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齐襄公从者为什么说大豕是彭生? 第1页

  

user avatar   wei-zi-18-4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


〇.「德国骨科」

先叙述一下故事背景。


先是,鲁桓公带着他夫人文姜去齐国作客,这文姜是齐国国君齐襄公的妹妹。不过她们不仅仅是兄妹啦,更是...「德国骨科」警告,于是他兄妹俩趁着见面就搞起来了。

鲁桓公很生气,骂了文姜一顿,文姜转头就去找哥哥告状。齐襄公一听:「欺负我妹妹可以,欺负我妹子可还行!」好家伙,直接让公子彭生把鲁桓公暗杀了。

「骨科」一下子升级成了国际事件,但两边都觉得这事挺没脸。最后齐襄公把公子彭生杀了谢罪,两国达成和解——彭生就这么当了替罪羊。

十八年春,公將有行,遂與姜氏如齊……公會齊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以告。
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車。魯人告于齊曰:「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脩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於諸侯,請以彭生除之。」
齊人殺彭生。《左传·桓18》

这故事告诉我们狗腿子当不得,九百年后的成济要是读了这故事,一定反手先戳死贾充,贾充这糟老头子实在坏得很。


八年后,齐襄公出去打猎,路上碰到一只大豕,旁边人说:「这是公子彭生。」齐襄公大怒:「彭生敢出来吓我?」拿起箭要射它,谁知大豕突然站起来大叫,吓得齐襄公掉下车来,回去不久就被自己部下弄死了。

冬,十二月,齊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貝丘,見大豕,從者曰:「公子彭生也。」公怒曰:「彭生敢見?」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懼,隊于車,傷足,喪屨。《左传·庄8》


这齐襄公确实是费拉不堪,但问题来了:

为什么看到「大豕」,齐襄公和旁边人都会认为是「公子彭生」?

一直以来,学界都没有给出好的解释。


一.「公子彭生」

先从「公子彭生」的名字分析起。

「公子」指他是「齐国公子」,自不必说。「彭生」这名字则颇讲究。


两周金文中,以「某(国族氏名)+生」这种格式作名字的人不少,张亚初先生观察到:以「某(国族氏名)+生」为名的人,这个「某国族氏」往往却和他的真实国族并不相合。于是提出:

「生」当读为「甥」,「某生」的「某」实为他母亲的国族名,「某生」即「某国族的外甥」之意 [1]

《左传》中晋国元帅荀偃就称他的儿子荀吴为「郑甥」,荀吴的母亲是郑国女,「郑甥」就相当于「郑国的外甥」。

荀偃癉疽,生瘍於頭,濟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歸者皆反,士丐請見,弗內,請後,曰:「鄭甥可。」《左传·襄19》

当然从源头来讲,「甥」这个词就是从「生」而来的,「郑国的外甥」和「郑国女所生」本来同义。两周金文皆作「某生」,「甥」自是由「生」再加上「男」而来的后起字。故《释名》云:

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傍作生也。


所以「彭生」这个名字,表示他的母亲国族为「彭」。


二.「豕韦」

本节整理文献中「豕韦」的记述,并解决一个文献问题。

关于「豕韦」国,《左传》和《国语》共有三条比较重要的记载。


1.其一是《国语》中周太史对先代的追述: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未有。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国语·郑语》

语出周太史,材料应该是可信的。说祝融其后有八姓,彭姓一支有「大彭」、「豕韦」二国,曾经相继为商时的霸主,后来被商灭掉。韦昭注云「大彭」源于彭祖,「豕韦」是「大彭」其后分出去的国家。

提炼其中信息有三:

  1. 商代,彭姓的「大彭」、「豕韦」二国曾相继为霸主;
  2. 「大彭」、「豕韦」二国终被商所灭;
  3. 「豕韦」为「大彭」别封之国。

注:下文凡注【1.2】即指本段的第2条,【2.3】即指下一段的第3条,其余类推。


2.其二是《左传》中晋国执政范宣子叙述他祖先的世代:

宣子曰:「昔丐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左传·襄24》

范宣子说他的祖先,在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代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杜预、韦昭并云商代末年,「豕韦」迁于唐,其后周成王灭唐,又迁之于「杜」,故名「唐杜氏」。后来杜伯得罪于周,其子逃于晋国,其后人士会有功于晋,受封于「范」,故在晋为「范氏」。

这段来自范宣子的自述,应该是准确的,也同时告诉我们范氏祖上的「豕韦」一国的迁徙经历:

  1. 范氏一族在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代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
  2. 商末,「豕韦」迁于唐;
  3. 周初,迁其族于「杜」。


3.其三是《左传》中晋太史曾提到范氏的祖先「御龙氏」刘累:

有陶唐氏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后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龍一雌死,潛醢以食,夏后,夏后饗之,既而使求之,懼而遷于魯縣,范氏其後也。《左传·昭29》

「陶唐氏」之后有刘累会养龙,因此得幸于夏后孔甲,封之为「御龙氏」,又让他「更豕韦之后」。但不久刘累把龙养死了,怕获罪于是溜之大吉,范氏是他的后人。

  1. 刘累为「陶唐氏」后人;
  2. 刘累为夏代的「御龙氏」;
  3. 刘累「更豕韦之后」;
  4. 刘累迁于鲁县;
  5. 刘累是晋国范氏的祖先。


这一段乍一看没什么问题,【3.1】【3.2】【3.3】【3.5】都和刚刚范宣子的自述吻合。但有两个矛盾在其中:

  1. 由【2.1】,范氏祖上在商代为「豕韦氏」,而根据【3.3】,范氏祖上为「豕韦氏」则在夏末;
  2. 由【1.1】,商代的豕韦是彭姓,而范氏一族是祁姓。

所以杜预根据【3.4】刘累曾迁鲁县的记载,说先是夏王使刘累代彭姓之豕韦,随后刘累逃于鲁县,豕韦复国。之后豕韦灭于商,刘累之后又复承其国为「豕韦氏」。这样商代就既有彭姓豕韦,又有范氏豕韦,于是在这种曲折的解释下,以上的矛盾最终确乎得到解决。

但这种解释实在过于曲折,且若把「更豕韦之后」解为「代彭姓之豕韦」,直言「更豕韦」即可,不必言「之后」。所以我颇疑此处的「更」当训为「续」。两周金文亦多有「更」:

令女乃祖考司卜事。《曶鼎》
乃考兼司甸師氏。《吕簋》
命汝乃祖考友司東鄙五邑。《殷簋》
命汝乃祖考嫡官司。《师虎簋》

悉言「更乃祖考的某官职」,「乃祖考」是「你祖、你父」,故「更」皆当训为「续」:继承你祖、你父的官职。所以所谓「更豕韦之后」,亦是「续豕韦之后」,如《史记》:「續蕭文終之後於酂」,这样「更豕韦之后」的「之后」才讲得通。

当是此时豕韦已亡国,刘累于豕韦有血亲,故夏后命之存续豕韦国。正如周武王灭商后,封舜之后于陈,禹之后于杞,汉立国封周之后为周子南君,皆取「存亡续绝」之义。

其次,所谓「祝融八姓」,其名为「姓」,实为「氏」。韦昭云「大彭」自彭祖,虞翻曰「封於大彭」,其必非周之「姓」。盖商周、蛮夏姓氏制度有别,所以混淆。故此处之祁姓与彭氏并无矛盾。

那么所谓范氏「在商为豕韦氏」就没有冲突了,所以这个故事应该是:

初,豕韦从大彭分家出来【1.3】,但之后亡国。夏末年,夏后命「陶唐氏」之后【3.1】「御龙氏」【3.2】刘累存续豕韦国【3.3】,刘累虽违于鲁县【3.4】,但并不影响其子孙继续在豕韦居国。

及夏亡,豕韦依然存活,并于商时与「大彭」相继为盟主【1.1】。商末为商所灭【1.2】,故迁于唐【2.2】,其后周灭商,又迁于杜【2.3】。最后跑到晋国,因功封为范氏【2.1】【3.5】。

画成表大概长这样:

这个事情就通顺了,文献中所有信息都能串起来,不再有什么彭姓豕韦和刘累豕韦的分分合合。

接下来回到原问题。


三.结论

由【1.3】,「豕韦」本为「大彭」别封之国,「豕韦」应是封于「韦」地,其前缀之「豕」,或是其族之象征。而公子彭生其母是彭女,故可平行作如下两个猜测:

  1. 彭生之母本为豕韦国之后,故从者见「大豕」而联想到彭生;
  2. 因「大彭」、「豕韦」常连缀并称,故从者因「大豕」联想到「大彭」,因而附会于彭生。

第一个猜测,缺点在于需要一个附加的假设条件,即彭生母为豕韦之后。但加上这个假设后,从者因其家族特征做联想,则非常合理。

第二个猜测不需要附加假设,但「大彭」、「豕韦」并称而来的联想,总不似前者紧密。

所以我倾向答案为前者,即:

彭生之母为「豕韦」之后,「豕韦」以「大豕」为其象征,故从者见「大豕」而想到彭生。


四.余论

最后再做一个十分冒进的猜测。

金文中有两个家族的「族徽」:


图一字为「丙」[2],画的是一种俎器,文献中称之为「房」,《诗》云:「笾豆大房」,看下图实物非常像了:

第二个族徽显然是「丙」加上一种标识符,两者似有神必的关联,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丙」与「丙‘」是一族的。我暂且把它记作「丙‘」。

「丙‘」族的青铜器出土凡162件,其大抵分布,于商代则为河南安阳,于商末则在山西灵石县,于周初则出土在陕西长安县,其时与地不相混淆。从铭文看,其族于周代亦服事于周[3]


我故猜测:「丙‘」族即「豕韦」

1.「丙」古音与「彭」极近:皆为唇音声母,韵在「阳部」。

2.「丙‘」族迁徙于「豕韦」亦极密合:「豕韦」封国当在「韦」,「韦」即滑州,即今安阳下辖县。其后商灭之,于商末迁于唐【2.2】,今云唐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去山西灵石无虑100公里。周初复迁于杜【2.3】,杜即在今陕西长安县。如下图:

而「豕韦」是由「大彭」别封而来【1.3】,故可进一步猜测:

「丙」族即「大彭」,「丙‘」族即「豕韦」。


如是,则晋封士会于范亦有说:「韦」、「范」本一字之分化,范地在今濮阳,于韦地(安阳)去亦不远。故晋封士会于范,似有意追述厥祖在「韦」之义。


我以为先秦文献中隐义的研究,目前还是不够的,亦惟恐求之过深。

《诗》云:「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参考

  1. ^ 张亚初《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2. ^ 葛亮《古文字“丙”与古器物“房”》
  3. ^ 何景成《商周青铜器族氏铭文研究》



  

相关话题

  崇祯和李自成都为军饷头疼不已,那么多尔衮入关后是如何筹措清军军饷的? 
  为什么有人认为秦汉之后的中国不是封建社会?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博物馆? 
  「动脑」这个词,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 
  历史上有哪些赢了战术却输了战略的军事案例? 
  假如现代的抽纸和卷纸穿越到唐朝,以其洁白,柔软度与手感能够风靡到何种程度? 
  如何评价斯大林的政治才能? 
  “靖康耻”发生前徽、钦二宗的一系列骚操作为什么没人阻止? 
  是不是汉人的战斗力相对偏低? 
  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空难事件?其中肇因又是什么呢?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特别丧的歌?
下一个讨论
现在的龙珠,有什么办法加强悟空以外的z战士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