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一部分大学正在从许多个维度上向高中模式演化
你以为可以三三两两拿着书慢悠悠走过草坪去上课
实际上每节课间隙在不同教学楼之间跑来跑去稍晚就没座位
你以为可以参加社团组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实际上没有有效管理的社团组织形同虚设,这里绩点为王
你以为可以选自己热爱的课、喜欢的运动
实际上渐渐被同化成选课看谁给分高,哪门更简单
你以为可以像一个成年人一样拥有自己的蓝天,时空,自由
实际上有的学校有早操、有晚自习、10点查寝,11点还断电
你以为的大学思想开放兼容并包
实际上信箱投诉或群里表达个不满都会被辅导员喊去谈话
你以为真正的大学没有围墙
实际上不久前各行各业车水马龙只有你还在封校
你以为“大学之大,在大师之大”
实际上你总会遇见老师上课念PPT,PPT网上下载的,下载了十年没更新,没更新也不管你懂不懂
你以为终于没有班主任了
实际上每个班都有班导师,他最喜欢干的事是劝你考/保研
你以为可以竞赛可以创业可以创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改变社会
实际上导师只想署名不想指导,其他人只想保研加分不想发明创造
你以为重点大学食堂有补贴
实际上猪肉涨价它也涨,猪肉降价它不降,供应商仗着有关系还不整改
你以为老师自己出题考前画重点会帮你
实际上画重点就是把标点符号去一下
你以为这里的人都有才说话还好听
实际上一个个患了斯坦福狂鸭症,夜以继日地把GPA干到4.8的不胜枚举
你以为自己没事可以做志愿奉献社会
实际上做志愿被计入第二课堂成绩,去做免费劳动力都要蹲点抢
你以为上个双一流就是天之骄子了,读个一本已经领先同龄人了
实际上未来不过是可怜的社畜
健步走稽查员、七点半起床
凡此种种
有什么意外的呢
你又不是校园的主人
早安
上学人
没想到某天睡前信笔的回答引起了这么多的共鸣
其实并不是说每个大学都存在所有的现象,这不过是某些大学在朝着象牙塔前进道路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露出的缺点和不足
大学仍然有很棒的一面,少年们未来可期
对于高等教育我觉得耶鲁教授的这本书讲的很好,可以看一下
我的其他回答:
原作者: @朱雀桥边
公众号吾与秋更新贼慢,建议别关注
我是赞同校方的。
查了下高考分,这个学校的文凭,显然不足以让学生毕业后随便挑工作。
在生源好的学校里,是不需要太强调纪律的,因为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进校以前就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只需要结果导向就可以了。
但是在这样的学校里,大部分学生的自律性都不会特别好,否则高考也不会是这样的分数。
老实说,我觉得这个民办学校算得上相当负责了,甚至可以说父母心——也许在这里,你学不到最好的知识,但是起码你学得到基本的自律,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打工人。
可惜,总有人喜欢在谈现实问题的时候讨论自由原则,而在自由原则的问题上,被现实问题锤得一言不发。
听我说完,就知道为什么有的大学要早起了。
曾经我供职过一个家族企业,刚进公司没多久,老板让我禁止员工在办公区吃零食。
这个规定有些无聊,员工吃零食花的是自己的钱,也不怎么影响工作效率,完全没必要。
而且不切实际,因为员工大多是女生,抽屉里都塞了零食。
怎么可能不吃呢。
再说,这公司历来都有领导请客的传统,隔三差五那些个经理主管还要自掏腰包买零食给下属呢。
中层管理普遍护短,肯定执行不下去。
注定干不好的活不能接。
我把这些问题抛回给老板。
老板不为所动,说有人进言,经常有人乱丢果皮纸屑,影响公司形象,不禁不行。
这就是打我脸了,根本不存在啊!
要是卫生这种小事都管不好,我都没脸在这片混。
见我有点激动,老板又宽慰我说,知道你工作尽心尽力,这事不是你的问题,
最后老板说,你只需要发布通知,具体执行就交给保洁阿姨吧。
我这才回过味来,原来问题出在保洁阿姨身上。
她是老板亲戚,在公司一个小隔间里开了个小卖部,
因为价格偏高,有很多员工不在她那买零食,
所以她需要禁止员工吃零食这个权利,只要不是她卖的零食,她就可以选择性的执法。
员工吃不吃零食,老板一点都不关心,
但是亲戚的利益可不能不顾,所以他选择禁止吃零食。
我说这个事,就是提一个思路:
大学不是高中,没有考分参考,学生成绩和学校毫无关系,甚至挂科越多他们还能赚越多补考费,
学生几点起床,学校一点都不关心。
但若是学生起床晚了,错过饭点,食堂是不是就少卖一份早饭呢?
而大学食堂通常是谁承包的,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难道不该是高中的教导处该干的事吗?
教育的本质就是强迫增进认知,认知增进需要神经系统升华,神经系统升华需要严格作息、清晰思维与坚定信念。教育本质自中世纪修道修行体系建立以来,始终没有突破。若无上述进步,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人形动物,与史前人类并无二致。
而这一切的最佳时机是12-18岁。20以后,要么成圣,要么报废。
政令一刀切,是因为政府面对的社会问题非常复杂,人群广泛,阶层不同,小到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大到工作环境千差万别,你不一刀切,根本没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就会陷入西方国家面对新冠疫情时的境地:什么都做不了。而有效的行政命令一刀切,并不是简单的一刀切,他是有着明确的可达成目标,这个目标不是玄学不是口号,他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的可以解决问题的目标。
比如入境航班上的乘客核检必须双阴。(这个规定知乎上的回答可谓骂声一片,但现实中却与之相反,叫好一片,而且你看知乎那些大骂一刀切的答案,里外意思无非几个字:我要回国,不让我回国就是不行。)
比如市区内禁止低速电动轿车上路。(这个规定同样知乎上骂声一片,声称自己从不违法为什么不让上路了。但现实中,从来没人见过遵守交通法规的老头乐。要在市区里禁和能禁成功,源头就在于这玩意儿在市区可谓天怒人怨。)
但是学校这地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特别喜欢照葫芦画瓢。学校和政府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的群体单一,矛盾简单,完全不必一刀切。而且你一刀切的目的是啥?是一个特别虚无缥缈的口号: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
没错这就是一个口号,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任何客观标准就是什么叫“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无法证明七点起床就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什么我要这么讲?
入境人员必须核检双阴,这个规定目的明确,就是保证把携带病毒的人群堵在国外,保证国内安全。而且,核检双阴和不携带病毒目前来看完全对等,为了国内安全可以这么做,没问题。
市区内禁止老头乐上路,禁止以后恶性交通事故下降30%,一些小城市甚至有下降80%的瞠目结舌的数据,交通环境大为改观。所以禁老头乐=交通环境大大改善,这么做也没问题。
关键是这个七点半起床,他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必然联系呢?起床以后去哪里?你不管。没有课的干啥去?你也不管,起床以后抽烟玩游戏你管不管?去网吧开台机器你管不管?你都管不了。
按你的说法,只要早上七点半起床了就是良好的生活习惯。那么七点半起床之后他叼根烟一头钻进网吧,或者他弄个凉席儿去操场上打牌,这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你说你这逻辑不是扯淡么?
所以你这个一刀切,就是为了让学生七点半起床而七点半起床,因为你没有明确的可达成目标,你的目标是口号而不可量化。这是从古至今的腐儒都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要求别人去做一件事,但是从来提不出量化的可达成目标。
反对“反本能修炼”=害人。
你们这帮顺着学生的自由散漫舔的人,良心不疼吗?
军队为什么要叠豆腐块?
军训为什么要站军姿?
学数学基础为什么要背九九乘法表?
学语文为什么要背唐诗?
学小提琴为什么要练甩弓子?
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果在大学能养成,对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大的益处?不知道吗?
你们不可能不知道。
你们只是祸害别人家孩子。
社会性溺爱。
吃人。
只要不违反法律和当地教育系统的相关政策,你校规怎么定都可以。但有一点:
你校规怎么定,在招生的时候必须明确告知给学生,如果学生接受不了,那趁早可以选择其他学校,让学生用脚投票。
如果临时出台校规,那应该从本年度尚未入学的那一届学生开始执行,不能人家在校生今天躺的好好的,明天突然通知强制早起。
比如我当初报考的时候就明确知道,北大食堂难吃;清华食堂好吃但是要跑三千米。我充分获取信息,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清华。后来清华出台规定要求学生不仅要跑三千米而且必须要会游泳,我很惊慌因为我不会游泳;但是清华明确规定从新入学的那一届学生开始执行,实在不想游的可以直接报北大。
我觉得这就非常的合理。
回答问题之前,我想先问一句广大知友。
你们知不知道吉林的冬晨有多冷。
我在沈阳读的大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振聋发聩的学业,而是刻骨铭心的寒冷。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些个在网吧包宿后的清晨,我们手拿着热腾腾的包子和粥回宿舍补觉,而在那个网吧到学校宿舍的短短200米的道路,我却要用一生去治愈。
寒风一吹,本身已经困懵圈的我们瞬间清醒,那种刺骨的寒冷,让你甚至不敢张嘴说话,生怕一张嘴,就把你嘴冻上了。
这就是沈阳的冬天,零下20度的冬天,而吉林,甚至比沈阳还要靠北。
我发自肺腑地想问一句,如果真的在冬天实行这个制度,学生们真的不会起义么?
另外,如果学生按照制度执行了,那学校的老师是不是也应该如法炮制。
你信誓旦旦说,要用制度来管理学生好好学习,那何尝不能用制度去管理老师好好授课?学生可以7点半早读,那老师就可以7点半备课,校长就可以7点半办公。教育,就是上行下效,言传身教,若做不到,那何苦以制度去为难学生。
真让我想起了那句俗语。
一流的学校抓学术,二流的学校抓教育,三流的学校抓纪律。并且根据新闻所说,这里的扣分是扣第二课堂的分数,与学业成绩无关。那我就想请问,这个学生日常活动参与和不参与,有什么区别么?
赤裸裸的形式主义,拍脑门的决策,想搞出个亮点写进年终述职报告里,结果一擦屁股,抹了一手粑粑。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