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2O,到出行,到如今的教育,金融资本看上哪个“赛道”,哪个“赛道”的成本就会迅速被推高到此前业者无法想象的高度。
金融资本最擅长干的事是充当总加速器,把原来开七十迈的车一把推到七百,留下一地散碎零件,捡起来和偶尔剩下来还完好的一两辆小车拼一拼,打包上市。
至于什么越来越差的菜品质量,绵延数里的单车坟场,哦,还有要不回来的押金和学费,不过是这场加速游戏的一点“负外部性” ,而已。
这就解答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疑惑:为什么教育机构不跑路?
健身房理发店跑路的多了去了,教育机构也是要预付款的,为啥没大范围暴雷?
全国连锁机构也就算了,那些小补习班为什么不跑路?
现在看来,不是不跑,时辰未到。
我初三暑假的时候就在和同学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开个补习班 ,忽悠人来,他们交了钱,我们直接跑人,大有赚头。
同学表示这操作非常有可行性,咱得好好规划一下。
最后因为惧怕法律的铁拳,此事不了了之。
至于这事儿本身我觉得也无所谓,补习班的本质类似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麻赌场红灯区,起一个敛财+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本身不创造什么价值,跑路了也不造成什么恶劣后果。
因为中国还是人才太多,可以随意挥霍罢了。
50、60年代你试试,别说“双非985博士”,高小学历都能进国企,那时候进国企是真正的金饭碗,一辈子吃公家饭。
而且这些高小、文盲还真把工业化给搞起来了,我琢磨着什么社区卖菜、网上叫车,跟从零开始建设工业化比,只能叫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