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教育过程当中,应不应该打孩子? 第1页

  

user avatar   zsctb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这么多攒

——————原答案——————

有时间的好好教育不用打,没时间有钱的,雇一个好好教育也不用打。没时间没钱的,揍就完事了。

-------------解释一下-----------

解释一下我答案的意思。大部分家长面临的情况可以大致的分为三类。

(1) 时间充裕型

这类家长大多数衣食无忧,且有足够的时间,比如全职在家的家庭主妇。朝九晚五下班之后什么都不用管的上班族。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可以多看看教育类的公开课,视频,书籍。甚至刷刷抖音之类的app多关注一些教育方面的公众号,提升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论,多看看那些“专家教授”的理论也没什么坏处。方法论得到了提升,那么教育孩子可以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各种童预言往孩子脸上拍。不是简单的重复重复再重复,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只有这样你富余出来的时间才不会被浪费。我原答案中“好好教育”≠ 浪费时间。

(2)日“李万姬”型

这类家长可能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但是工作要占用绝大部分的时间。比如父母双方都是创业者或者事业上升期的中产白领之类的。

这类家长可以考虑花更多的钱送孩子去高级一点的寄宿学校,等长大了送出国留学。这样可以说学校几乎把所有的教育压力都分担走了。要是再土豪一点再雇一个生活助理负责和学校方面的对接。只需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你的财大气粗,防止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形成飞扬跋扈的性格就好。

(3)疲于奔命型

这类家庭生活条件很一般甚至可以说解决温饱是家庭的首要目标,但是繁重的工作也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

这类家长很可能本身文化水平有限,所以不能奢望其花更多的时间来提升方法论,很多“专家教授”的只言片语可能会对其产生误导,难免造成“慈母多败儿”的后果。所以我认为这类家长,当孩子犯错时应以负反馈惩戒为主,当孩子犯了原则性问题时,“打孩子”也不失为一种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孩子长大以后也会理解你的“含辛茹苦”。我国古代可能大多数家庭都属于第三类家庭,就算是有足够的时间,在媒体环境没有现在发达的当时,想提升教育方法论也不太现实,于是也就有了“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言论。


另外再补充说一点,不打孩子并不等于完全没有惩罚,适当的“负反馈”在教育里应该也是适用的,比如扣零花钱之类的。


-------补充说明-------

我是92年的,没孩子,连婚都没结,这个答案的思路是我日常生活中结合自身经历和身边朋友的例子有所感悟得来的。虚妄之言,接受一切批评与吐槽。最后感谢大家的点赞。




  

相关话题

  孩子问「若满分是100分,我会给妈妈打无穷分,那么妈妈会给我和爸爸打几分」,该怎么回答? 
  网传男子给老师送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通报称视频系虚构,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学工科的人遇到过哪些「学以致用」的趣事? 
  从孩子出生就为她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你会选择什么? 
  合肥巧手女童 3 岁做包,6 岁起改造妈妈旧衣,孩子的天赋应如何保护与培养? 
  如何看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孩子容易走极端是咋回事?是不是缺少家人的爱呢? 
  清华学生晒 1 周作业喊救命,写了五十页全英文,现在大学生的作业量都这么多吗? 
  既然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充满痛苦,什么我们还要生育后代,让他们也受苦? 
  我想把孩子教育成精英,可婆家一家子都反对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吉利现在过度膨胀了吗?
下一个讨论
从事财务行业的人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 2025-02-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