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博士和自己的导师的学术想法不合,是博士有错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izhiwuwumini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博士期间对我导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I don’t think so.

我导每天忙着写proposal、开各种项目合作会、联系实验、帮别人改paper、下班还约我们喝酒,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来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况且团队里那么多人,我的项目只是他其中一个科研方向而已,他甚至可能连我这个方向里最重要的一些文献都没精读过,所以我作为这个项目的实际执行人,理应比我导懂得更多、理解得更深。而且,这是我的PhD学位,我要对它全权负责。导师和博士生,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职责。导师,在我看来更多像是一个advisor的角色,他给我的指导,在于他丰富的阅历所带来的科研直觉,以及在宏观方向上的把控和指引。而最重要的,是他搞来的这些科研经费把我养在这里,让我可以心无旁骛地做科研。

所以,我会经常找他讨论,吸取灵感,他也会知无不言地提出各种各样的想法,我觉得很好的会拿来尝试,我觉得不对的,自然就直接否掉,并且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他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中国的学生很刻苦,但都太迷信权威了,他最喜欢我的地方就是我是唯一敢反驳他的中国学生,这是成为一个独立学者必备的素质。在这里,没有什么长幼尊卑,没有什么高低贵贱,只有单纯的science和人格平等的思维碰撞。

通常人们总以为是导师培养博士,而其实应该倒过来,是博士培养导师。我导的口头禅是: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因此,如果一个博士毕业了,他的科研成果没有让导师在这个方向有认知的提升,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博士。一本合格的博士论文,就是你导师能够拿着它去接着申请新的项目,并且在答辩之前让你教他一遍。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错啊,学生和导师两个人的思想能完全穿上同一条裤子的才奇怪。

当导师和学生的学术想法不同,只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你说服他。

二是,你说服自己。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当你因为想法和导师不同而忿忿的时候——

你的导师多半是许久不亲自做研究了,相关论文也没你读的多、没你懂,发表意见的依据仅是学术嗅觉。

这种时候,你只能费尽全身力气去列“证据”来说服他。

如果说不服...

那你就只能说服自己换题了。

很多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也没有对错可分,这就是人生的无奈。


user avatar   corbicul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极个别答案看得我很尴尬啊。

这题的答案

难道不是取决于

博士自己的学术想法

和导师的学术想法

哪个最后被证明是对吗?

大家都是成年人,现实生活不就是成王败寇么?导师想法很不靠谱,博士想法正确据理力争,那叫有勇气会独立思考。导师想法很正确,博士自己想法很不靠谱还坚持,那叫顽固愚蠢没救了。这么个问题,谁对谁错怎么答?


user avatar   shan-kong-lei-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好办。你看看在相关技术领域,你导师看得文献多,还是你自己看文献多?

如果你老师一点文献都不看,我觉得他的想法你听听就好,不要和他一般计较。

你的科研底气来自于你所阅读的文献量,而不是谁权力大谁的想法就是对的。


user avatar   the-last-guard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2200年前的工匠不经意间在兵马俑上留下一个指纹,粗心的秦吏在验收时并未察觉。

工匠侥幸暂时逃脱了被处死的命运,多活了点时间。每个兵马俑脚下的砖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被发现了可能就难逃一死了。

经历了2200年的岁月,被一个文物摄影师在给出土的兵马俑拍摄证件照时突然发现。摄影师热泪盈眶,这是对工匠精神的感动,这是对中华文化瑰宝的感动,这也是对自己平凡岗位上不平凡发现的感动。

由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兵马俑制作工匠留的字样问题与为什么会刻名字,百度百科相关资料如下:

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
在陶俑、陶马身上打印或刻划陶工名,源于战国中期秦国的“物勒工名”制度,是秦国政府管理官府手工业、保证产品质量、控制和监督工匠生产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运用于秦陵兵马俑的制作上,一方面加强了对工匠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作品质量的提高。
在出土的陶俑、陶马身上的一些隐蔽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刻划或戳印文字。字数很少,一般只有2个字,最多的一件有11个字;陶文除了编号外,都是陶工名。这些陶工名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在人名前带“官”字的,简称作宫字类;二是在人名前带“右”字或“大”字的,省称作右字和大字类;三是人名前带一地方名的;四是只有人名的,人名多数仅有—二个字,个别的为三个字。在上述四类陶工中,第一、二类是来自中央官府制陶作坊的陶工;第三类是来自地方制陶手工业作坊的陶工;第四类因文字过于简略,而对其来源尚难作出判断。
官署作坊工匠
宫字类陶工的名字均发现于陶俑身上,陶马身上尚未发现,而且多在陶俑衣服下摆底部的隐蔽处,少数在衣角或腿上,目前共发现87件,其中印文75件,刻文12件。这些陶文的字体均为小篆,戳印的文字比较规整,为阳文,大多数四周有边栏,字与字之间没有界格,字的排列绝大多数是由左向右横排;刻划的文字较草率,文字排列顺序不一,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横排,或上下竖排。
民间作坊工匠
在陶俑身上,还发现了一些在人名前加地名的陶文。已发现的地名有咸阳、栎阳、临晋、安邑等。其中以带有“咸阳”的陶文最多,其余三地各一件。带有地名的陶文均为刻文,多在陶俑上身的隐蔽处,字迹比较草率。经过统计可以看出,来自咸阳的陶工有衣、危、野、赐、午、笥、高、秸、庆、处、行、路、敬、文忌、木等19人,说明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咸阳,为修建秦始皇帝陵征调了大批优秀的陶工,成为秦陵修建大军的主力。
来自宫廷的陶工和来自地方的陶,在陶俑的制作上,存在着陶俑体型塑造、头型、面型、五官刻划方式等技艺技法上的差异,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艺术创作上的差别。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学术界“近亲繁殖”现象? 
  博士后是「避风港」还是「竞技场」? 
  核心,C刊,一类,二类都是指什么? 有什么区别? 
  发表 SCI 到底有多难? 
  能不能用简明的语言解释什么是非参数(nonparametric)模型? 
  如何看待中山大学 6 年引进 8000 多青年人才? 
  如何看待“当北大博士都去了三流学校任教……”这篇文章? 
  如何评价 2018 年国家优青评选结果? 
  请问 我这样会被认定为学术不端嘛? 
  读研/博时哪件事情影响了你对做科研的看法? 

前一个讨论
你是如何使用 Marginnote 这款阅读软件?
下一个讨论
表弟声称「伟大和自私,本质上是同一码事」,如何看待这句话?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